赵跃民困惑地抓抓脑袋,看看旁边的林大河,
林大河赶紧说道,“要去你自己去,我要跟我爸学打渔。”
再看向袁天,
袁天满脸的为难,“我倒是挺想陪你去,但是我要看小人书、逮知了、捉蜻蜓、还要到小水沟里游泳,就不陪你了吧!”
第96章 我教你
一边写作业一边聊天,
不一会儿,林大河突然捂着肚子,“呀,肚子好疼,”
说着便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写满字的作业本,从上面扯了两张纸,起身就往厕所跑。
陈建国抬起头看了一眼,眨了眨眼睛,问道,“他今天又喝生水了?”
“应该是吧,”
马文英昂起头,边想边说道,“今天学校只烧了一锅热水,喝完了就没了。”
本来今天就不是正常开课,有一锅热水供应就不错了。
这年头想喝一杯热水可不容易,
要么是在有锅炉的单位统一供应热水,要么是在家里每天烧一壶,用开水瓶装着,要喝的时候就从开水瓶里倒,
但是喝完了也不一定再有,
一个是大多数人家只有一两个热水瓶,储水量不够,另外就是烧水要费燃料,许多人家舍不得这个钱。
后世的八九十年代,很多城镇家里人的煤炉常年不灭,一只水壶放在煤炉上,要把水烧开,只需要将炉门打开就行,而且家家户户好几只热水瓶,正常情况下根本就喝不完。
可现在的不是,至少小县城这里不是,
很多人家里用煤炉,都是要做饭的时候才现点火,做完饭之后,用余温烧一壶开水这样子,有的抠门的人家,甚至不等水壶的水完全烧开,煤炭就烧完了,也这么将就着喝,反正比生水强。
这还是县里,下面的农村,想喝一口热水就更不容易,大多都是在做饭的时候,在瓮坛里烧点水,既是喝的也是洗的,用完拉倒,
瓮坛就是在土灶的大锅旁边开一个小口,弄个铁铸的瓮锅嵌进去,上面有个木盖子盖着防止落尘,下面跟灶膛是连通的,
这样烧火做饭的时候,就可以同时烧水,算是高效利用能源的一种办法,在江南一带的农村很普遍,甚至到了新世纪还有人家在用。
就这种,还是建国以后,政府全面加强了喝热水、喝开水的宣传和推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也一再号召大家,要反复教育群众喝开水和消毒过的水,不喝生水。各种官方编纂的《农村卫生院课本》也一致要求,卫生员应当积极宣传喝开水的好处,带动群众养成喝开水的好习惯。.
这么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慢慢培养起来的,
否则的话,以前的很多城镇居民也都是直接喝生水了事。
那种古代喝茶、喝“汤”,其实就是热水的,基本上都可以算是有条件的贵族、官宦、富商一流,绝大部分的普通百姓,别说茶了,可能很多人一辈子连口热水都没喝过。
即便如此,现在小县城这里,有开水供应的单位也还是数都数得过来,机关单位算一类,类似棉纺厂这样的大工厂算一类,
其他的,就真没了。
红星棉纺厂子弟小学,还是因为两年前建了一个小食堂,才有条件每天供应两缸热水,因为烧水的锅就是煮饭的,喝着还有一股米饭味,感觉像是在喝稀释几十倍的米汤,
那热水不够了怎么办呢?
很多同学就跑去食堂门口的大水缸那里喝生水,
那水其实就是从长江边用水车直接拉过来的,一点都没有经过处理,这样的水喝了不生病才怪。
这还算好的,
其他的没有食堂的学校连两缸热水都没有,学生要么用水壶自己带,要么就喝生水,条件如此,没有办法。
喝生水的习惯,也是造成这个年代的人,容易得蛔虫病、血吸虫病、痢疾等疾病的主要原因。
所以这个习惯,也算是“自古以来”,要一直到后来的九十年代,才基本在全国范围内断绝喝生水,这项“工程”,也算是任重道远了。
这时陈建国正好将作业全部写完,转头一看,赵跃民他们三个还在抄语文,不禁摇了摇头,
抄的还没有自己写的快,这几位也算是人才。
随即将作业本丢在课桌上,交代了一声,“别给我弄脏弄坏了。”
在几人“知道了,”“放心吧,”的回应中,陈建国将文具塞进书包,书包塞到课桌斗里,便往外走去。
马文英看了看陈建国的背影,再看看他课桌上的暑假作业,忍不住拿过来翻了翻,随后吐了吐舌头,再看看空无一人的门口,不禁满脸的佩服,
“又快又好,难怪每次考试都拿5分!”
陈建国从教室出来,直奔对面的老师宿舍,
此时学校的其他老师都已经离开,只有王婉茹的宿舍还有人,当他进来的时候,便看见王婉茹正在辅导王巧巧写作业,
因为王婉茹的关系,王巧巧也在这里读书,只比陈建国晚了一年级,等到下半年,陈建国上四年级,她就要上三年级了。
见到陈建国进来,王巧巧昂起头甜甜一笑,喊了一声,“陈哥哥。”
王婉茹则笑着问道,“作业写完了吗?”
“写完了,”
陈建国走过来,冲着王巧巧笑了笑,自己拿起一只搪瓷缸子倒水喝,
这才是他在学校喝水的地方!
就学校那两口大缸,明明有一只用绳子绑着的公用杯子,可还是有好些人拿着自己的水杯在里面舀水,他是真下不去嘴。
喝了小半杯水,将杯子放下,他便到边上坐着,
这时王婉茹也不教妹妹写作业了,转身看着他,好奇地问道,“听说后天民兵团要赶在农忙前,搞一次全县范围的大拉练和大比武,是真的吗?”
陈建国点点头,“真的啊,后天我也会跟着一起去。”
“是吗,”
王婉茹眼里明显有些落寞,但还是笑着说道,“那可真好。”
顿了一下,她又赶紧说道,“你跟着去可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乱跑,我听说大拉练的时候可能会用实心弹,你一定要小心。”
陈建国昂起头笑了笑,“知道啦,”
他看着抿嘴微笑的王婉茹,也注意到此刻她的眼神没有那么明亮,不禁眨了眨眼,随即说道,“姐,你想学打枪不?想学的话,我可以教你。”
嗯?
听到这话,王婉茹的眼睛瞬间明亮起来,王巧巧也不写作业了,转过身满脸期待地看着他,
可下一秒,王婉茹又摇了摇头,强笑着说道,“别胡说,我又不是民兵,怎么学打枪,”
之后不等陈建国说话,她又赶紧说道,“你可不许胡来啊,民兵团里的枪怎么用都是有规矩的,训练时出库,用完后入库,你要是敢偷团里的枪,我饶不了你!”
陈建国一听,不禁咧着嘴呵呵直笑,说道,“放心,我又不傻,怎么会干这种事,”
顿了一下,又笑着说道,“等过了这段时间吧,回头有空了,我就教你打枪。”
第97章 影响
陈建国背着书包,刚从校门口出来,就听见一阵喧闹的锣鼓声从右边传来,
转身看去,只见最前面两个人,举着两只竹竿撑起来的横幅,上面写着一行字,
“庆祝除四害庆功大***”
用后世的眼光看有点lo,就是一条白布,上面用毛笔写了几个大字,那毛笔字还有点一言难尽,能跟陈建国写的有得一拼,别说跟张先生比,就是比大爷爷也差了不知多少倍,
但这些人却像举着圣火一样,尽可能地将横幅举到最高,
横幅的后面是一支锣鼓队,有锣有鼓,还有镲、钹、唢呐、鼓板等,反正哪种响亮拿哪种,
各种乐器的声音汇到一起,宛如魔音灌耳,瞬间碾压一切杂音。
马文英和赵跃民一左一右站到陈建国身边,齐齐往那边张望,
林大河探出半截身子,“哇,好大的阵仗,这是哪个单位在报喜啊?”
袁天凑到他旁边,扶着他的肩膀,看了看说道,“没写,不知道是哪个。”
很快***队伍就经过学校大门前,
这下看得更清楚,只见锣鼓队的后面,一些人抬着一个个箩筐、篓子,里面装着堆得老高的“老鼠”、“苍蝇”、“蚊子”、“麻雀”,
本来今年政务院发通知的时候,规定了“麻雀”只在农村需要消灭,城市和林区可以保留,因为这些地方不产粮食,
但小县城太小,跟周围的农村几乎混为一体,不可能单独摘出来,所以消灭“麻雀”也就成了这里的任务之一,
看到那一筐筐堆得老高的麻雀,陈建国不禁感慨,原来我不是生活在城里,而是生活在农村啊!
或者,城乡结合部?!
“哇,他们力气好大!”
林大河突然说道,“那么大的箩筐,装了满满一筐老鼠,两个人抬起来感觉好轻松,我爸和我哥两人抬大半筐鱼都费劲呢!”
其他人一听,也不禁满脸佩服地连连点头,
这可不是小筐,而是如果一个人就需要用扁担挑的,那种口径有70公分左右的大筐,装满的话份量可不轻,
而且这里似乎抬了有三四十筐,这得打了多少老鼠麻雀啊!
等抬着箩筐的队伍过去,陈建国才开始呼吸,
刚才那股恶臭实在太难闻了,又不能用手捂住鼻子,他就一直在憋气,难为那些人抬着箩筐还要做出一副兴高采烈的表情,
后面跟着的***队伍就乏善可陈,无非是一个个挥舞着小旗帜,男女老少都有,穿得整整齐齐,满脸的喜气洋洋。
直到整个***队伍走过去,陈建国才说道,“我看见里面有几个人在观音摆过摊,他们应该是附近哪个村子的,”
顿了一下,又转过头笑道,“你们以为那箩筐下面是满的?”
一听这话,四个人齐齐看向他,
林大河更是瞪大眼睛,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是说,那箩筐下面,是空的?”
“要不然呢?”
陈建国看着***队伍的方向,笑着说道,“你们没看见他们抬着的箩筐老是在晃吗,如果下面是实的,肯定压得很稳,又怎么会晃得那么厉害。”
“我就说呢,”
马文英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这都打了小半年了,他们怎么还能消灭那么多的“四害”,原来都是样子货啊!”
陈建国笑了笑,没有再说话,只是对着林大河和袁天摆摆手,“走了,再见。”
说完便往左走,正好吊在***队伍的后面。
方向一样嘛,恰好顺路。
看他离开,马文英和赵跃民也赶紧挥手告别,小跑着跟在他身边。
目送着***队伍去了县府大院,陈建国三人转身进了宿舍区。
不等到家门口,两条狗子便撒着欢地跑过来,摇头晃尾前前后后地绕着他跑,这么兴奋,也不知道今天又作了什么妖,
再走近一些,小丫头陈瑛已经歪歪倒倒地扑了过来,两只手还拍着巴掌,“哥哥哥哥,抱抱。”
陈建国弯下腰,一把抄起大妹,捏了捏小脸蛋,“今天小瑛乖不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