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35节

“不止啊,”

那人呵呵笑道,“有时候还有卖小马小牛小狗的,种类可不少,再加上那里靠近码头,每次开集都有渔民过来凑热闹,您要是觉着自家鸡鸭肉鱼不够,可以去那里看看,

在那里,您就算买一整头猪都没有问题,而且您要是有要求,只要花上两块钱,管理处可以帮您请人过来现场宰杀,再花五毛钱找辆板车,现场就给您变成肉拉家里去,

而且有管理处在,保证买卖公平,真材实料不参假,绝对不会有拐骗坑人、以假乱真、弄虚作假、高抬物价的行为!”

第57章 爆米花

这人的一番话,说得奶奶颇为意动,

本以为进入票证时代,一切都要跟着票走,却没想到,竟然还保留了农村集市,这让她不禁想立刻过去看一看,

陈建国也想去,两辈子加起来,他都没赶过集呢。

可是算算日子,今天又不是5号、15号或25号,距离下一次开集,还有好几天呢,只得暂且按捺住心思。

不过,让那人这么一说,奶奶倒也不着急了,若是家里的年货不够吃,回头再去观音集市上去买就是,

别说那里号称童叟无欺、买卖公平、货真价实,就算比市场里的东西稍微贵一点也没事,

毕竟不要票的嘛。

从菜市场里出来,奶奶一手挎着菜篮子,一手牵着大孙子,脚蹬木屐踩着泥泞往家走。

陈建国则牵着奶奶的手,小心翼翼地踩着木屐,生怕走不稳摔一跤,跌自己一身泥,

木屐这玩意儿不常用,他穿着还真不习惯,总有种踩在空中的感觉,似乎随时都会摔倒,所以他特别佩服那些踩高跷的,

这县里的大马路,也不像县城的马路,就是一条黄土大道,连煤渣都不铺一层,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今天虽然不是雨天,可正下着雪呢。

陈建国特别有感触,原来全球气候变暖竟然是真的,

至少上辈子他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雪,哪怕是在八十年代,江南的雪最多也就半尺多厚,而且要连着下两三天才够量,

现在呢,这才一个晚上多一点,地上就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看样子要是这雪不停,到明天早上就能有一尺厚了,

只不过,再厚的雪也挡不住人来人往,更别说现在还没那么厚呢,看屋顶上充其量也就十几公分的样子,而路面上的雪被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一踩,混着路面的尘土,直接变成一团稀泥,

就算穿了木屐,鞋面也免不了沾些泥点。

缩手缩脚地走了一阵,陈建国很快又被路边的小摊贩所吸引。

这里问题就来了,那小摊贩不是已经都被收编了吗,怎么还有人出摊呢?

别说,哪怕管理处的人来了,也不会去管人家,

因为这些人不是职业商贩,只不过是临时客串,卖自己动手做的小零嘴、小玩具的,

一年可能就这么一回,还真把人家摊子上的小玩意儿都给收了啊?!

小零嘴就不用说了,冰糖葫芦、糖画、麻糖、米糖、炸红薯片、炸米子、爆玉米花,都是些自己家里就可以做的东西,一般家里都有,也不会在外面买,

这些人也只是趁着人们出来备年货,若是有带着孩子的,买一点给孩子解馋罢了,所以他们挑着的、推着的、拎着的份量都不多,最多也就只能赚点柴火钱。

等等,陈建国突然发现一个华点,

爆玉米花?

他看着一辆小推车上的玉米花,眼睛都瞪直了,

五十年代就有爆玉米花吃了吗???

正在往前走的奶奶,突然感觉手上一重,回头一看,只见大孙子眼睛直溜溜地看着独轮车上装着的一袋玉米花,不禁呵呵地笑出声来,

这小子,自打上学以后,乖巧得不像个孩子,要不是王婉茹告诉她,孙子偶尔会在学校调皮捣蛋,她还会担心孙子是不是太闷了些,

却没想到,今天竟然看到玉米花就走不动道,那还就是个孩子嘛!

心情大好之下,奶奶当即牵着陈建国就往那独轮车走去,

等到靠近,便抓起一颗看了看,随口问道,“这个怎么卖?”

见来了生意,蹲在一旁的摊主赶紧站起来说道,“三毛钱一斤,”

话音未落,“哟,这不陈家嫂子吗,您这是给孙子买零食啊?”..

奶奶见是个认识自己的,不禁仔细打量了两眼,才笑着说道,“哟,这不是原来码头上的老刘吗,怎么不扛大包,出来卖爆米花来了?”

“得亏嫂子还记得我,”

那老刘呵呵笑着说道,“今天不下大雪吗,码头就没开工,我想着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随便逛逛,然后在东门口正好看见有个外地来的人在那里崩爆米花,就把自己家里的一点玉米爆了拿过来卖,”

随即左右看了看,凑近小声说道,“嫂子,您要是要的话,去粮店里花一毛五分钱称一斤玉米,拿过去让那人给您爆了,也只收五分钱,比买现成的划算。”

所谓的东门口,其实就是原来刘瘸子的旧书店那里,因为靠近东边,就叫东门口,与之相对的便是长江路另一头与胜利大街交叉的位置,也就是菜市场所在的地方,西门口,

最后便是县政府门口所在的南门口,

至于北门口?

抱歉,没有!

有也是长江口,若是小县城有人对你说,让你去北门口,那是让你跳长江呢,

不安好心。

奶奶一听老刘的话,顿时乐了,“是吗?”

这就是人缘广的好处,

当然,她也不在乎一毛两毛的,要的是这种走到哪里都有人给足面子的优越感!

当即跟那老刘道了声谢,便牵着陈建国离开。

而陈建国此时已经是满眼期待,

爆玉米花?

不知道跟后来八十年代的大炮机是不是一样的呢?

往前没走多久,奶奶果然听了老刘的建议,路过粮店时,花了两斤粗粮票和三毛钱,称了两斤玉米,

出了门想了想,又到隔壁的供销社买了一两红糖,细细地用纸包着,跟玉米放在一起。

等走到东门口时,便看见好大一圈人围在路边的空地上,却又露出一条缺口,那缺口处分明有一条长长的布袋,再听见呼呼烧火的声音,陈建国就知道,没跑了,绝对是大炮机!

这片地方原来本是一片还算繁华的商业地段,但经过公私合营改造后,包括刘瘸子在内的这一条商铺,基本上都关门了,原来的商贩不是进了市场做售货员,就是去了供销社上班,所以后来就多少有点冷清,

但是今天,这里又热闹起来了,

除了那个外地来的爆玉米花的,周围还有好几个商贩,颇有种重拾旧日的感觉。

第58章 岁岁平安

奶奶牵着陈建国走过去,先问了一声,“爆玉米花什么价?”

那是一个四五十岁的中年男人,脸上布满了皱纹,身上满是灰尘,面前架着一个小碳炉,炭炉上便是一只浑身漆黑、和炮弹一样造型的大炮爆米花机,

听到有人问价,那人脚上踩着的鼓风机不停,吹得炭炉上的火苗直往上串,同时抬起头说道,“不管爆啥,都是五分一斤,要是两斤一起爆,就收八分钱。”

这个价格倒是实惠,奶奶当即将菜篮子里的两斤纸包的玉米递了过去,又说道,“这里还有一两红糖,放进去一起爆了。”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引起不小的骚动,

没过几秒,便有人认出奶奶,当即喊道,“陈家嫂子,你可真疼孙子啊,还给他用红糖爆玉米花!”

红糖可是好东西,以前就是大户人家才能经常吃,现在更不得了,几乎成了病人和新月子专供品,现在却被奶奶用来爆玉米花,

这要是换成年轻人,多半会落个败家子的称号。

奶奶倒是不在意,转过头看了看,呵呵笑道,“是阿英啊,这不要过年了嘛,就弄点好吃的给孙子尝尝,一年也就一回的事。”

其他人听到,也都不吭声了,

对啊,一年一回过个年,又不是平时,稍微奢侈一点也无妨。

还有心思活泛的,默默按住手里的大米或玉米,就等着陈家嫂子的爆完,立刻冲上去爆自己的,也好沾点糖味。

陈建国也不管大人们的事,聚精会神地看着大炮机,看了半天,也没发现跟八十年代的有什么区别,

所以,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时候,被谁发明出来的呢?

真是个天才啊!

爆米花要等很久,前面还有两个在排队,陈建国看了一会儿,也就没了兴趣,便左张右望,看看旁边还有什么好玩的,

奶奶一看大孙子似乎又要待不住了,便将手一松,“你自己玩去吧,别跑远了啊。”

“嗯啊。”

陈建国应了一声,便将腰一弯,从人群里钻了出来。

挨着爆米花摊位的,是一个卖花灯的摊子,

说摊子那都是往高了夸,其实就跟卖糖葫芦的一样,手里撑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横着四根细支,然后在细支上,挂着一个个小小的灯笼,

不是那种圆圆的,像鼓一样的灯笼,而是用竹丝扎成一个个不同的形状,用纸糊上,再用毛笔在上面画几笔水彩,便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小花灯,

那个长耳朵的是兔子,肥头大耳圆鼓鼓的是小猪,细长的是龙和蛇,尖牙利爪的是大公鸡,……,差不多都是十二生肖的造型,

陈建国看了一会儿,便准备去其他摊位前看看,这时他突然一愣,指着最顶上一个花灯问道,“叔叔,那个是什么?”

那人看了一眼,低下头笑道,“那是大飞机,喜不喜欢?喜欢的话让你大人给你买,只要一角钱。”

一角钱?

不是,

大飞机?

陈建国瞪大眼睛,呆呆地看着那个,就跟大炮爆米花机多了一双翅膀的玩意儿,不禁对这位手艺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竟然连大飞机都造出来了,牛啊!

不过一角钱的事,陈建国当即转身就跑到奶奶跟前,要了一角钱,回来将那只大飞机花灯拿下。..

那人见好不容易开了张,顿时乐得合不拢嘴,先将那只大飞机取下来,再从腰间缠着的竹筒里抽出一根细竹棍,又扯了一根棉线,将花灯绑在竹棍上,这才递给陈建国。

陈建国手持大飞机小花灯,瞬间成为这条该最靓的仔,周围所有的小伙伴都在用羡慕的眼光看着他,

然后便是此起彼伏的哭喊声,

“妈妈我要大花灯,”

“奶奶我要大花灯,”

“爷爷我要大花灯,”

总之,不患寡而患不均,在哪里都适用,刚才没人买也就罢了,现在有了先例,小娃娃们如何不想也做个有花灯的靓仔。

陈建国放完火就跑,溜到另外几个摊子前都看了看,

相比卖花灯的,这些就普通很多,无非是些扯铃、陀螺、弹弓之类的小玩意儿,家里早就有了,没必要买。

等了好大一会儿,陈建国终于抱着一小包爆米花,甜滋滋地跟着奶奶回家。

到了家之后,便看见母亲马秀英正坐在小板凳上,对着好大一只澡盆,卖力地刷碗,

首节上一节35/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