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团长笑了笑,“好,那等你回来再说。”
急匆匆的来,又急匆匆的走,陈建国感觉这段时间总是在路上,
还好,等跑完这一趟,以后也不用那么累了。
再次回到龙山11队,还没到开春,跟他10天前离开时似乎没有多大的变化,
沿着村里的小路上山,不一会儿便进了村子,
这时隐隐听见前面九叔的屋子里传来喧闹的声音,他悄***的走过去,到门口一看,
嘿,堂屋里面是里三层外三层,一帮大老爷们在那里大声吆喝,似乎生怕别人听不见。
陈建国站在门口,一手拎着旅行包一手插兜,面无表情地干咳一声,“咳咳。”
好嘛,竟然没人听见,
他干脆抬起手敲门,砰砰砰,
几个人不耐烦地回过头,“谁啊?”
一见是陈建国,吓得差点钻进桌子底下,其他人也顿时反应过来,先看了一眼,随后赶紧站起来,
坐在主位上的罗九叔咧着嘴干笑,“建、建国,回来啦。”
陈建国迈步走过去,笑着喊了一声,“九叔。”
随后瞟了一眼,发现有几个年轻的生面孔,看穿着打扮,也与这里的社员格格不入,瞬间便明白是新来的知青,
他也懒得管,抓起桌上一张牌,“这是6筒?”
边上一个年轻知青还挺热情,“这是牌九不是麻将,这个叫大头六。”.
一个社员啪地一拳捶在他背上,打得他一个趔趄,那知青回头看了一眼,顿时也反应过来,闭着嘴干笑不吭声了。
陈建国“哦”了一声,又抓起另外一张牌,“大头六配丁三,是不是就是至尊?”
这回没人敢再吱声,九叔干笑两声,“过、过年嘛,随便耍两下。”
也别怪他们都有点怕陈建国,龙山11队这地方祖祖辈辈穷了几百年,这个年轻人一来,两三年时间就让这里变了大样,如今龙山11队的未婚男青年也成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抢手货,可以说里子面子都有,而这一切都是陈建国带来的,
明面上大家都说他是知青、有学问,可暗地里都在传,这个年轻知青是文曲星转世,能点石成金,否则其他知青怎么没有他的本事?!
虽然破四旧的口号是喊了许多年,可心里的“旧”哪里是那么好破的,再加上陈建国进出山林如入无人之境,也难怪这些村民对他是又敬又怕。
陈建国将两块牌丢下,看了看周围的人,再看看九叔,“小赌怡情、大赌破家,玩点分票就算了,别玩大。”
听到他这么说,九叔赶紧连连点头,“放心放心,都是分壳子,没玩大的。”
说着抓起一把分票捧到他面前,
陈建国看了看,确实都是一把分票,一两毛的钱也只有寥寥几张,便不再多说,转而问道,“三爹在家吗?”
九叔立刻点头,“在在在,在家里烤火呢。”
陈建国笑了笑,“行,我去找他。”
随即转身便走。
等他离开,刚才挨了一拳的那个小知青便问道,“这人谁啊?”
“谁?”
九叔坐到板凳上,满脸不屑地瞟了他两眼,“让你们几个混球气走的贵人!”
几个知青先是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他就是那个老知青啊?”
“呸,”
一个社员一巴掌扇到他脑袋上,“嘴巴放干净点,谁敢说他坏话,老子揍不死他。”
其他社员也多虎视眈眈,吓得那人缩了缩脖子,“我也没说什么啊。”
陈建国从九叔屋里出来,直奔罗队长家,到了一看,果然和离开的时候一样,抱着火盆烤火。
见到陈建国,罗队长分外热情,“来啦,手续这么快就办好啦?”
陈建国给他看了资料,“看看,齐不齐。”
结果罗队长就瞟了一眼,便将资料塞回去,“其实有个章就完了,你根正苗红,谁查你那玩意儿啊。”
陈建国嘴角微抽,我要不是看姜丽丽办手续的时候审这个审那个,费得着跑北京去找接收单位吗,早说你只看章啊,别说一个章,十个章我都刻给你!
将资料收好,他又说道,“刚才经过九叔家,看他们在推牌九,”
罗队长蹭地一下站起来,嘴里还骂骂咧咧,“王八羔子,老子揍不死他们。”
陈建国赶紧拉住,耐心劝导,“等我走了再揍,要抓现行!”
罗队长脸色顿时僵住,你小子不按套路出牌啊。
第371章 喜讯
再回到北京,先去找张团长办手续,
先办好手续,然后在张团长亲自带领下去见了创作部的领导和战友,接着便被放羊了,
他上交的那首歌,不仅解决了自己调任的麻烦,同时也解决了歌曲团创作部的麻烦,这首歌交上去,便算是创作部完成了周先生下达的任务,所有人都无事一身轻,他自然受到大家的欢迎,
至于说不在办公室坐班,要出去采风,完全是小事一桩,
搞创作的谁不出去采风?!
去呗,只要有合格的作品交回来,带上工作证和介绍信,你去外面浪一年也没人管你!
当年很多经典歌曲,都是这些词曲创作人去外面采风的时候,灵感迸发写出来的,
比如《我爱蓝色的海洋》这首歌,就是海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胡宝善,在一次出海拉练的时候,看见海浪澎湃海燕纷飞,顿时灵感爆发,以圆舞曲的作曲技巧写下这首歌,
还有闫肃先生写的红梅赞,也是亲自去重庆渣滓洞走了一遭,躺在冰冷的囚床上,才写出“红岩上红梅开”的歌词,
闭门造车写不出好作品,只要能让领导满意、群众满意,你陈建国爱去哪里浪就去哪里浪,别忘了交作业就行!
从创作部出来,陈建国便正式成为文工团的一份子,他也不用另外分宿舍,拎着行李直接进了自己家。
梅映雪还没回来,几天没有住人,这里已经积了一层灰,
文工团并不在市区,而是在西郊,距离八大处公园不远,
这里有不少重工业单位,北京重型电机厂和首钢炼铁厂都在附近,电机厂可能还好点,首钢高炉群就有点不太友好了。
几支大烟囱没日没夜地往外喷着黑烟,而且这还是没有经过任何环保化处理的浓烟,尽管距离文工团直线距离隔了5公里,但也挡不住黑烟往这边飘,几天时间下来,屋里便有一层黑色的尘土。
陈建国到楼下提了桶水,一点点地将屋里擦干净。
虽然按照他的计划,在这里不会住太长时间,但哪怕只住一天,也要像个家的样子。
提水的时候,自然难免碰见几位文工团的战友,
战友们都还挺热情,
“建国来找小梅啦。”
“这才回来几天啊,这么快就想老婆了啊。”
“建国好男人啊,可惜让小梅抢了先,要不然我把我妹妹介绍给你。”
听着战友大姐的调侃话,陈建国也不多说,呵呵笑着简单回应,将脏水倒掉,回到屋里,拿了一本书坐着看。
又等了一个多小时,房门突然被推开,
抬头看去,只见梅映雪满脸惊喜地看着他,还来不及放下背上的背包,就飞奔过来,一把将他抱住,“你怎么来了,也不提前说一声。”
陈建国将她扶好,看了看门口探头探脑的几个小女生,“这是你新战友?”
梅映雪这才反应过来,红着脸跑过去,“去去去,赶紧走。”
随后嘭地一声将门关上,外面只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笑声。
关好房门,她刚转过身,陈建国就帮她把背包拿下来,
梅映雪赶紧抢过去,拿到里间放好,出来后挨着他坐下,“什么时候来的?这次待几天?”
陈建国拉着她的手,笑着说道,“今天刚到,这次来了,就住下了。”
梅映雪瞪大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什么意思?”
陈建国拿出工作证,“看看,以后我也是你的战友咯。”
梅映雪满脸惊愕地接过去,将工作证打开,看到果然是他的名字和照片,转身就搂住他的脖子。
陈建国轻轻将她抱住,感受着柔软的身躯,嘴角微微翘起。
从这天起,小夫妻才算团圆,在这里安安稳稳过着小日子,
陈建国的那首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最终还是落在梅映雪手里,
对此其他人也没有异议,顶多回家说几句气话,怨自己老公没有写歌的本事。
而梅映雪加入文工团三年,终于有了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唱片是在团里录制的,从编曲到伴奏,团里可以全部搞定,录制完唱片之后,便直接在军区广播电台播放,从头到尾一条龙,完全不用其他单位插手。
而这首歌一经发表,便迅速传遍全国,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喜爱,
优美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以及歌颂农村发展成就的立场,没有任何人能挑出毛病来,
据小道消息,听说江处长也在某几个场合夸奖过这首歌,表示文艺工作者就应该多唱农村、工业发展的赞歌,
于是在短时间内,梅映雪便迅速走红全国,
可惜,除了一个名气,别的什么都没有,就连奖金也没有一分,上级奖励表彰的对象也是文工团,而不是她个人,.
倒是她的工作轻松了许多,不再需要经常下基层,一个月下一两次,都是当天去当天回,其他时候就守在团里,等为上级领导表演的通知,
这是优秀歌唱演员和舞蹈演员才有的待遇,只要再熬几年资历,她就可以往上升一升了。
相比春风得意的梅映雪,幕后功臣陈建国却低调得没人知道他,
词曲作者他用的是本名,相比鼎鼎大名的“耳东”,陈建国这个名字在全国任何地方都可以算普通得不能再普通,自然没有引起谁的注意,
平时他也不用坐班,梅映雪去练功房练习唱功的时候,他就自己背着书包,跑到区里的图书馆查找资料,为创作积累素材,
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宏伟目标,要在几年后写出夹带私货的《大国崛起》,要写这样一本包含了政治、历史、经济、军事、文化等等多种元素的综合型著作,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长时间的积累学习必不可少。
如此冬去春来,转眼便到了5月份,
经过每日的辛苦努力,终于传来喜讯。
咳咳,
梅映雪怀上了。
第372章 安家
“什么?要搬出去住?”..
张团长惊讶地看着他,“那么大的房间还不够你们住的啊?”
陈建国双手放在腿上,腼腆得像23岁的大男孩,“内个,前天小梅身体不舒服,带她到军医院检查了一下,大夫说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