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他也不想送,但再拒绝就太不近人情了,只得说道,“行,我给你摘下来。”
第342章 离开
“等忙完双抢,我就要走了,这个送给你做个纪念。”
李友说着伸出手递到陈建国面前,掌心还放着一个小布包。
陈建国额头上的青筋直抽抽,
现在的女生肿么肥四,动不动就送人手表,很壕的吗?!
当即深吸一口气,将双手背在身后,义正严辞地拒绝,“这个太贵重了,绝对不能要!”
李友惊讶地看着他,再看看手里的布包,一边打开一边说道,“你不看也不碰就知道很贵重吗?”
谜底揭开,果然是一块手表,而且还是上海牌的,
陈建国看也不看,正色说道,“李友同志,同志之间不要奢侈攀比,正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送点有意义的东西,比那些贵重物品要更合适。”
说着转身进屋,出来时手里提着两只还带着几分翠绿的竹制风铃,中间的铁片撞击竹管,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李友面前一递,“一只送给你,一只送给吴小燕同志,祝你们前程似锦、学有所成,早日重返社会,为人民服务。”
随即将风铃往她手里一塞,双手抱拳,“青山不改绿水长流,他日江湖再见!”
不等李友反应过来,他便使出一招大鹏展翅,从栏杆上一跃而下,一溜烟地钻进树林里不见了踪影。
李友看看空无一人的树林,将两只风铃提起来举到眼前,再看看空无一人的树林,不禁两眼发懵,“什么乱七八糟的?!”
随后直接走进小木屋,将手表包好塞进枕头下面,用手压了压,再转身看了一眼这间房间,
嗯?
只见另一边的木架上,竟然堆着十几套风铃,低头看看自己手上的两个,她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但一秒不到,又噗呲一下笑出声来。
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叹了口气,拎着两只风铃离开。
陈建国在山林里转了一圈,手里拎着两只蜜狗(黄喉貂),没发现小木屋里有人,才垂头丧气地回来,
先去小溪边,给两只蜜狗开肠破肚,肉剁成块扔到大木盆里用水泡着,皮毛摊在木板上,用刀片小心翼翼地将肉质全部刮干净,再放到木架下,下面点燃一堆潮湿的树枝,用烟火将皮毛熏干,
这是土法鞣制皮毛的烟熏法,通过烟雾熏烤兽皮,再用草木灰涂抹处理,虽然不如专业的现代化鞣制方法做出来的皮毛柔顺,却也柔韧耐用,他房间里已经积攒了厚厚的一叠,做整套床上用品都够用,只不过以前懒得处理而已。
他的原则就是,除非是自家人,否则绝对不占人便宜,收了夏亚楠一块手表,便准备还她一件皮袄,关于在广州用不用得上皮袄这种事,暂时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也用不上手表啊!.c
没办法,现在他的身份就是个穷知青,除了一手打猎的本事,能够弄到点皮子,其他的都不能拿出来见人,不然露馅了怎么办。
将这些东西都收拾好,他便回到木屋,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就发现自己的枕头被人动过,
走过去翻开,拿起那个小布包,陈建国无奈地叹了口气,
转头看了看,周围都没有人,再抬头看看屋顶上的横梁,弯腿一跳便拔地而起,再踩在桌子上借力继续往上,伸手勾住横梁,将布包放到上面,然后手松开,落到地上。
拍拍手上的灰尘,心里还在犯嘀咕,除了她们两个,应该没人再送贵重物品了吧?
随即走到对面空地的角落里,木架上堆着许多皮毛,他挑挑拣拣了几张,又拿出纸笔简单描了几下,绘出一张草图,抄起剪刀动手,
其实对于做衣服这种事,他也只是略懂而已,勉强凑合着做吧,反正再丑也比现在的衣服好看!
专挑蜜狗皮,这种皮子有很大一块是金黄色,拼凑起来,整件衣服大片的金光闪闪,特别漂亮,
幸好蜜狗是群居动物,一打就是好几只,这样的皮子不少,
不过,现在做一件还不够,得做两件才行,也不知道皮子够不够用。
一边做衣服,一边忙双抢,转眼就到了7月底,
双抢结束,知青们望眼欲穿的消息也终于传开了,
大学恢复招生,招生细则正式对外公布,在全社会都闹得沸沸扬扬,为了这些名额,无数人上蹿下跳想尽一切办法,
有的人自然得偿所愿,有的人却黯然神伤。
最先要离开的是夏亚楠,
这天她再次来到小木屋,手里还提着行李包,“我要走了,以后……”
她很想说让陈建国给她写信,但是话到嘴边,却勉强笑了笑,“有缘再见。”
陈建国点点头,回屋拿了个包扎紧实的包裹递给她,“自己做的,也不知道用不用得上,送给你了。”
“送给我?”
夏亚楠惊讶地看了看他,再看看包裹,“什么东西?”
陈建国哈哈一笑,“现在就别看了,怕丢人,回家再看吧。”
随即拿过她手里的包,“走吧,山路不好走,我送送你。”
送走了一个,第二批就不用送了,
李友、吴小燕和孙丽莎一起走,
陈建国找个机会,提前把皮袄给了李友,然后和大家一起,目送她们离开。
紧接着,丁义忠和韩玉梅也结伴而去。
短短几天时间,就有6个人回城,而且是正大光明的回城,以后不仅不再是知青、农民,反而是干部、工人,
想到这些,剩下的知青们愈发躁动不安,隔三差五地跑去县城拍电报、打电话,
剩下的,便只能在等待中度过。
这人一烦躁,就容易火气大,火气大了,自然就容易发生冲突,短短两三天,知青点就已经有好几拨人吵架,这在以前是从未有过的,
陈建国眼看这种情况也不是办法,便去了前面的知青点,召集他们开会,
还是楼前的空地上,16个人围成一个圈,陈建国烧着草药,直言不讳地说道,“你们着急也没用,恰恰相反,太着急了只会坏事,上次我就说过,不管是上学还是招工,都要看表现,你们吵来吵去,甚至还差点动手,让队里人看见了怎么想?
他们只会认为你们不团结,这样还能有好评语?”
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都走不了,评价再好有个屁用。”
应该是后面来的,否则陈建国不会不熟悉,
不过他也懒得管是谁,自顾自地说道,“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消息才刚传开,大规模的招工还没开始,你们就自暴自弃,等哪天真要招到你们头上,到时候你们又打算怪谁?怪运气?还是怪身边的同志?”
安静了几秒,方学大突然说道,“陈建国说得对,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管机会来不来,什么时候来,我们都要做好准备,这样等机会来的时候才不会错过,
否则的话,如果明天固阳县的工厂过来招工,我们却因为吵架而失去机会,那时候才是真后悔!”
第343章 探望
眼看这些知青们都安静下来,没有人再吵架闹事,陈建国便打算再去香港。
“你说你这么恋家,干嘛不想办法回去嘛,”
罗队长将从大队拿回来的介绍信递给他,“夏天一个月,冬天一个月,这一来二去的路费都不得了,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赚的一点钱,都给汽车、火车做贡献了,图个什么哟。”
“图个清净,”
陈建国将介绍信收好,张口就来,“哎呀,您是不知道,只要我一回家,家长就在耳边念叨,要相亲啦、该结婚啦,没办法,我就只能到这儿躲清静。”
“这就是你不对了,”
罗队长当即对其进行最严厉的谴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今年21了吧?要是村里哪个男娃娃,啊,没条件的不算啊,但凡有条件的,这个年纪敢不结婚,我打断他的腿!”
然后又苦口婆心地说道,“年轻人眼光不要太高,娶妻当娶贤,得找个会干活能生养,还要能持家过日子的,要不我给你……咦?”
他转着脑袋四处寻找,“人呢?”
陈建国拿了介绍信,可没空听罗队长嗦,便偷偷抽了个空子溜走,
前天给知青们上了一课,结果剩下的人又恢复原样,变着法子地寻求表现机会,连平时干活最卖力的姜丽丽都被比下去,这日头正晒的时候,就跑出去果园里干活,浇水的、除草的、捉虫的、给小鸡喂食的,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
也就是陈建国没有权力,否则大小给他们颁个积极分子奖。
陈建国到果园看了一眼,瞅准人喊了一声,“姜丽丽,过来一下。”
“哎,来啦。”
正蹲在地上拔草的姜丽丽赶紧跑过来,
眼前的她,除了五官脸型和身段还是漂亮的样子,脸和双手已经晒得通红,尤其是那双手长满了茧子,掌纹间有不少黑色,像是洗不干净的样子,完全就是个天天干活的大村姑。
姜丽丽小跑着到他面前,抬起手擦了擦汗,喘着气说道,“陈哥,什么事?”
陈建国招招手,“有点事找你,过来一下。”
等回到知青点,两人直接进了姜丽丽的房间,他才正色说道,“我要请一个月的假,离开一段时间。”
姜丽丽眼珠微转,随即笑着点点头,“哦,好啊。”
陈建国又说道,“叫你过来,是有些事要提醒你。”
姜丽丽不解地看着他,“啊?”
陈建国说道,“你自己的情况你自己应该清楚,不管是上学,还是招工,都不可能有你的份。”
听到这话,姜丽丽立刻低下脑袋,喃喃说道,“我知道,我也没想。”
“没想最好,所以干活的时候也别太卖力,差不多就得了,只要运动会还没结束,不管你再怎么表现,你都不可能有机会,”..
陈建国说着叹了口气,看了看低着头一言不发的姜丽丽,继续说道,“现在其他知青都很不正常,他们都想着回城,拼了命的表现,但是能忍多久、等多久,恐怕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我怕又跟前几天一样,有些人干着干着就会胡思乱想,一旦人的思想走进死胡同,什么事都有可能干出来。”
随即从腰间抽出军刀递给她,“这个你留着防身用。”
姜丽丽惊愕地看了看他手里的军刀,再看看他,突然咧嘴笑道,“陈哥,不用,”
说着竟然也从腰间拔出一截约20厘米长、手指粗细的铁管,然后两手用力,铁管一分为二,里面竟然藏着一把十几厘米长的三棱刺,
不是那种三棱军刺,而是用三棱锉刀改造的钢刺,顶端磨得非常锋利,三个棱角都开了刃,就连三个平面,也被切割出一条细长的血槽,
刀柄只有两公分左右,被姜丽丽握在掌心,刀刃从指缝中透出来,被这玩意儿捅一下,大概只有两个地方可以去,
要么重症室抢救,要么躺着等开席,后者的概率甚至更大一些。
看到这玩意儿,陈建国也吓了一跳,“你、一直带身上?”
姜丽丽点点头,小心翼翼将钢刺插回铁管,双手紧握着,轻笑着说道,“这是下乡之前,我外公给我做的,你别看我年纪小,就以为我什么都不懂,前几年的时候,那些人老是欺负我,我也看到别人被欺负,我有个好朋友就……,”
她说着低下头,沉默了两秒,又抬起头来勉强笑道,“其实我什么都懂,你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万一有什么危险,我就去找罗队长。”
陈建国看了看她,笑着摇摇头,“看不出来,你这小丫头看着傻乎乎,还藏了这么一手。”
姜丽丽低下头笑了笑,却没有说话。
陈建国也将军刀收起,“既然你有准备,那我就不多事了,总之,安全第一,自己多小心。”
他这不是多管闲事,而是确实有少部分知青在回城之前患得患失心理失控,做出害人害己的错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提醒一句总没错。
姜丽丽这才抬起头笑了笑,“谢谢陈哥。”
从宿舍出来,姜丽丽继续去果园劳动,陈建国则回去收拾好行李,拎着包就准备离开,
可还没等出村口,就看见几个人往这边走来,其中一个人还大声喊道,“陈建国,有人看你来啦!”
啊?
陈建国愣了愣,看我?这里有谁会来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