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先生摆摆手,“先生字里行间尽是民族大义,又岂是那些情情爱爱打打杀杀的小说所能比拟?不一样,大不一样!”
顿了一下,他低头看了看资料,眉头微皱,问道,“到这个旅店,线索就断了?”
陈建国赶紧点头,“对,我找了户籍部门查阅底档,找到他们当年的登记表,才有了这条线索,可旅店老板也不记得他们,实在没有办法,又在报纸上看到霍先生的消息,迫不得已,才冒昧上门求助。”
霍先生笑了笑,“如果你不来,我才会生气,”
随即转身喊道,“福伯。”
管家福伯立刻敲门而入,先对着陈建国点头致意,然后恭敬地站在他面前,“老爷。”
霍先生将资料递给他,正色说道,“去找这几个人,记住,全力以赴,不惜代价也要找到线索。”
福伯脸色不变,双手接过资料,微微躬身,“明白。”
又对着陈建国点了点头,才转身出去。
等房门关上,霍先生才对着陈建国说道,“据我的经验,你这么大张旗鼓地找人,却依然没有消息,多半是人已经不在香港。”
陈建国点了点头,“我也想过这个可能性,过来麻烦先生,也是心存侥幸。”
霍先生又说道,“如果不在香港的话,最有可能就是坐船离开,不管是走货轮还是邮轮,只要是水路,就肯定能有消息,你且耐心等待,”
顿了一下,又轻声问道,“你现在在哪里落脚?”
陈建国笑道,“暂住在半岛酒店。”
半岛酒店?
霍先生看了看他,不禁仰头哈哈大笑,“半岛酒店手眼通天,只要有钱,在香港他们办不了的事还真不多,看你年纪不大,却为达目的不吝钱财,是个做大事的人,”
随后又说道,“寻人之事,急也急不来,还有半个月时间,先生不妨放宽心情,我带你到处走走看看。”
陈建国笑道,“不敢耽误先生时间,呃,您不用叫我先生,我本名陈建国,您叫我阿国就好。”
霍先生也不推辞,靠在沙发上笑道,“行,我年长你一些,就托大叫你阿国了,”
随即自嘲地笑了笑,“如果是以前,我肯定没什么时间,但是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你难得来一次香港,我肯定要招待一下的,”
可话音刚落,又面露犹疑,“冒昧问一句,阿国你是怎么来的香港?”
陈建国嘿嘿一笑,掏出一张通行证,“化名过来的。”
霍先生接过通行证看了看,不禁满脸古怪,“马国庆?”
陈建国笑道,“家母姓马,建国便是国庆。”
顿了一下,又轻笑着说道,“前两年不怎么太平,有一次相关部门都去开运动会了,各种资料散落一地,我就趁机捡了一些盖了章的空白资料,这次自己填个名字,就用上了。”
除了盖章是他自己盖的,其他都是真话,通行证、护照都是他找机会去“捡”回来的,厚厚的一摞,每年一换都够他用三十年。
听到这话,霍先生不禁摇头苦笑,
不过他有一个原则,就是不涉政治,对于国内的政策变化,都一概回避,只在领导问询到的时候,说一些自己的经历和经验,也不发表任何意见,
所以此时只是将通行证还回去,说道,“既然是化名,倒是不好亲自作陪了。”
不管是他,还是霍家其他人,都是香港记者追逐的对象,如果让他们陪着陈建国露面,肯定会曝光陈建国的身份,这样就对他很不利。
陈建国笑了笑,正准备说话,
这时霍先生又问道,“如果这次寻人不利,以后可还会再来香港?”
陈建国毫不犹豫地说道,“来。”
霍先生微微点头,说道,“既然你过来找我,半岛酒店那边也就用不上,他们能办到的事我都能办,他们办不到的事我也能办,
这样,我给你安排一套物业,再给你安排一个……”
不等他把话说完,陈建国便赶紧摆手笑道,“不用不用,我手上还有点钱,正打算置办一套物业,用作来香港的落脚点,”
随后又问道,“就是不知道,这附近还有没有合适的地皮,我想自己买块地建个房子。”
坦白说,就现在香港的这些所谓的豪宅,他还真看不上,大部分都是那种欧式城堡式的建筑,从外面看上去还挺不错,其实里面空间狭小,
比如后世霍家闻名于世的石头庄园,外表看上去古色古香,像是一座欧式城堡,其实里面的房间都很小,而且通风条件也不好,住在里面并不是特别舒服,反而不如高层的大户型住宅,这也是晶晶他们搬出去住的原因之一,
至于现在那些老式公寓住宅,他就更看不上了,
反正在这里赚的稿费他又带不回去,还不如趁现在香港房价地价都处于低谷,买一块地自己建。
对了,香港跟内地一样,所有的土地都是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因为所有权名义上是女王的,能买到的只有使用权,
时间也不固定,早年能够买999年的,后来越来越短,现在只能买99年,等再过几年,时限都压到50年,
其实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性质并没有多大差别,无非是到期给点手续费续约而已。
第317章 建筑师
“买地?”
霍先生看着他呵呵直笑,“看来阿国你这本书赚了不少啊!”
太平山的地皮可不便宜,这里早年只有欧洲人才能居住,是香港高层权贵聚集之地,绝不允许华人上来建房,混血的也不行,
后来有一半中国血统的荷兰裔犹太人何东,做了香港第一任首富之后,才打破这个规矩,在山顶兴建了何东花园,
这位顶着欧洲人的面孔,却一辈子穿大褂的何东先生,也是香港的一代传奇人物,连霍先生都受到过他的提携,
霍先生当年初入地产业,买的第一块地皮就是何东的,因为钱不够,还特意允许他分期付款,也是何东指点他可以到银行开户、办理贷款,
当时霍先生借到第一笔贷款,还感叹地说了一句话,“银行真是好地方,给贷款才收7个点的利息,找私人拆借,利息都要12个点!”
他后来乐于提携后辈,自认有一部分就是受到何东的影响。
澳门的那位赌王便是何东的侄孙,因为有这层关系,也才能迅速发家致富。
这个年代在香港说一个人不自量力时,就有一句专用的话,
“你以为你是何东啊!”
以何东的能量,也是费尽千辛万苦,才有资格在太平山顶兴建房舍,可见这里在香港地产界的地位如何,
即便现在早已打破这个规矩,香港地价也处于低谷,可这里依然是香港最贵的地方,随便一块地都在好几十万,陈建国张嘴就要买一块太平山上的地,就说明他赚的钱远远不止那28万。
听到霍先生的话,陈建国咧着嘴笑道,“感谢读者抬爱,各方销量都还不错,收入有两百多万港币。”
霍先生不禁嘴角微抽,“如果你生在香港,只怕金庸也不如你。”
1959年金庸与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到今年已经有整整十年,他既是作家又是老板,靠着明报赚下丰厚的身家,
如果陈建国身在香港,以他的本事,恐怕也不难做到,甚至犹有过之。
既然有钱,又想自己买地,霍先生自然乐见其成,
他沉吟两秒,便站起来走到墙上挂着的地图前,对着陈建国招招手说道,“你过来看,”
说着手指点了几个地方,“我在这些地方有几块地皮,都是前些年买下来的,”
他说着怅然地笑了笑,“后来不许我搞开发,我就干脆囤在手里,没想到碰上银行信用危机,一直拿到现在,既然你要买地,干脆转让给你算了。你看看,想要哪里?”
陈建国看了看地图上霍先生指的几个地方,不禁暗暗咋舌,这几块地都在太平山上,东南西北都有,属于入则宁静出则繁华的好地段,常人拥有一块已是难得,霍先生却握着7块,这还只是他手里地皮的一小部分,可见其财力雄厚,
随即仔细考虑一下,指着一个地方说道,“这里的地有多大?”
他选的地方在薄扶林道,下面不远处就是后来霍家石头庄园所在的沙宣道,距离香港大学医学院附属的玛丽医院也不远,
靠山面海,后面是太平山山顶公园,前面是无敌海景,开车到中环也只有三四公里,非常方便。
霍先生看了看,随即转身走到书架旁,准确地抽出一个文件盒放到桌上,“让我找找,……嘿,找到了。”
陈建国只见他从厚厚的一叠地契中翻出一张递了过来,便赶紧接过,
拿起来看了看,不禁连连眨眼,抬起头张大嘴说道,“1英亩?多少钱啊?”
1英亩等于6.07亩,约4046平米,
虽然他是想买一个千平米的大豪斯,却没想到有这么大啊。
霍先生笑了笑,说道,“我买下来的时候还不到五十万,今年市场价回暖了一点,差不多要110万左右,算你便宜一点,100万给你吧。”
听到这个价格,陈建国便不拒绝了,笑着说道,“那就多谢霍先生了。”
他记得等明年的时候,霍家购入占地三千多平米的石头庄园,好像就是花了140万左右,不过那时候房价已经上涨了不少,
110万的市场价确实很合理,至于给他优惠的10万,他也没有拒绝,
人情往来如此,没有必要算计得太清楚。
“唉,”
霍先生摆摆手,回到沙发上坐下,笑着说道,“我卖你买,又不是送,何必言谢。”
话虽如此,陈建国却心里清楚,霍先生的地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卖的,更何况现在房地产市场正在回暖,他只要多放两年,便能多卖几十万,又何必卖给他。
转让地皮自然不是拿出一张地契就完了,还需要去办理转让手续,不过这个自然有霍先生的人去办。
书房里,霍先生看着他笑道,“你打算建个什么样的房子?我给你介绍香港最好的建筑设计师,一定包你满意,施工我也可以给你包了,算是送给你的礼物。”
不等陈建国拒绝,他便说道,“长者赐不许辞,你与我次子同岁,算起来也是子侄,地皮我收了你的钱,这个你就不能推辞了,还有,以后也不要喊霍先生,就喊霍叔。”
陈建国呵呵笑了笑,“行,那就多谢霍叔。”
霍先生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好。”新笔趣阁
陈建国又说道,“我打算自己设计,回头施工就麻烦您了。”
听到这话,霍先生不禁愣了愣,惊讶地看着他,“你竟然还懂建筑设计?”
陈建国嘿嘿一笑,“我主持修建过一座水坝、两座桥梁、四条水渠、二十七座水车、一座八百多亩的农场,以及三十多栋民居和一条县级主干道,对建筑略懂一二。”
他说的自然是在小县城的时候,
运动会期间,他也不是天天都做运动,没有运动的时候也会干点正事,其中就有建筑方面的项目,当时县里稍微懂行的设计师都成了“被运动员”,那么有建设需要的时候怎么办呢?
这时候便轮到陈建国出马了,刚开始他还只是工具人,那些老专家在后面设计,然后告诉他原理,他再出面主持,有不到之处,再向那些专家求教,
到了第二年,他就可以自己独立设计并监督施工,最后再打着运动的旗号,请专家过去验收,至今没出过任何问题。
听到他的话,霍先生不禁满脸无语,“你这可不是略懂一二,而是懂很多啊。”
虽然没有大型建筑,可现在陈建国要建的也不是什么高楼大厦,再说以他主持修建过桥梁、水坝的资历,即便转型去设计大楼也不是什么难事,
你不是个作家吗,怎么又变建筑师了?
接下来两天,陈建国白天到霍先生这里来设计别墅,晚上回到酒店继续码字,
两天后,设计稿完成,福伯也带来王婉茹一家的消息,
霍先生对着陈建国说道,“打听清楚了,按照你说的时间段,还有对照照片,有人认出他们上了一艘环球邮轮,我也拿到码头的登船记录,名单中确实有他们,”
说着将一张纸放在陈建国面前,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只不过,这份名单只有登船记录,邮轮上的客户名单上应该有他们的下船记录,可是这家邮轮属于一家英国公司,该公司的信誉一向不错,我也拿不到他们的客户名册,
而且这艘邮轮是环球旅行邮轮,停靠的城市很多,从东京出发,经韩国、台北到香港、南洋,再到印度、欧洲、英国、加拿大,最后到达美国的纽约,一路有50多个城市,
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不是去的台湾,因为这艘船的上一站正是台北,所以,他们应该是出国了,但目的地,无法确定。”
陈建国拿着登记册,看着上面的名字愣了半天,突然笑着说道,“看来我买地置业还买对了,以后再来香港,就不用住酒店。”
霍先生好奇地看着他,“你确定他们一定会回香港?”
陈建国笑了笑,“不确定,只是尽人事听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