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第161节

转身看了看,陈建国呵呵笑道,“你们都是去灵溪公社的?”

所有人一起点头,

有个男的明显有些犹疑,说道,“你是知青,还是社员?”

陈建国举起笔记本,“我也是知青,语言不通,只能文字交流了,不过我已经弄清楚大致流程,咱们跟着徐队长走就行。”

说着转身介绍那位皮肤黝黑的汉子,“这位是灵溪公社龙山生产大队第6小队的队长徐德才徐队长,龙山6队,就是我们的知青点,目前灵溪公社也只有这一个知青点,去灵溪公社的都跟着徐队长走就行。”

有了人带头,一群人便跟着徐德才往外走去。

说实话,陈建国这一刻还有点哭笑不得,

正常来说,知青到了地方之后,是先到公社报到,办理各种手续,比如落户、领粮食本、领各种专用票据,然后各个生产队的再到公社去接人,

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接就是生产队的队长过来县里接人,这就有点不合规矩了。

但到了地头也没办法,只能按照人家的规矩走,

不过这个时候倒是不用担心被骗,既来之则安之,跟着人走吧。

第279章 换位置

出了火车站,再往前走一小段距离,徐队长便指着三辆马车,对着大家说着什么,

很显然,这三辆“宝马”车,应该就是他过来接人的工具。

三匹马各拉着一辆板车,上面还温馨地铺了稻草,从这个待遇上来说,龙山大队还是很有心的。

这时陈建国才发现,一起去这个知青点的共有13个人,

包括他自己在内,6个男的,7个女的,竟然真是一支阴盛阳衰的队伍。

见到这三辆宝马车,大部分知青都有些兴奋,夏亚楠更是头一个跑过去,先将行李箱放在车上,然后爬到马车上坐着,

可能是车辆的晃动惊到了马,那匹驮马顿时有些躁动,不安地来回踱步,它这一动,便带着板车晃悠,吓得夏亚楠一声尖叫,

而此时徐队长正往旁边张望,似乎在找什么,等他听到动静转过身来,那匹马又被夏亚楠的尖叫声吓到了,扬起前蹄就准备开跑,

陈建国赶紧将行李包一扔,快跑两步抓住缰绳,将马安抚下来,

随即对着脸色煞白的夏亚楠笑道,“没事了。”

比起骑兵连的战马,对付这种驮马完全是小菜一碟。

这时徐队长才跑过来,又是叽里呱啦一大通,

夏亚楠还以为是在指责她,满脸通红地低下了头,一个劲地鞠躬道歉,徐队长又赶紧摆手摇头,

一阵鸡同鸭讲之后,两人总算消停下来,这时候又跑过来两个农民打扮的人,先一人抓住一匹马,才跟徐队长打招呼,

不用说,肯定是另外两位赶车人,这种马车没人赶可不行。

眼看人都到齐,徐队长才招呼大家上车,

陈建国刚准备去捡自己的包,李友就拎着包递给他,满脸惊叹地说道,“你可真厉害,连受惊的马都能拉住。”

陈建国呵呵笑了笑,“主要是那马还没跑起来,要不然我可拉不住。”

这时坐在马车上的夏亚楠对着他们连连招手,“快过来,我们坐一辆车。”

陈建国赶紧摆手,“你们坐吧,我去后面车上,”

一辆车只能坐四五个人,他要是上去,就只有他一个男的,想想都别扭,

但是刚一转身,便看见最后一辆车上硬生生挤了6个大男人,加上赶车人就是7个,连中间都堆满了行李,那还怎么上?

没办法,他只能跟女生凑一块儿。

现在已经是傍晚,三位赶车人扬着马鞭,将马赶得飞快,终于在天色暗下来不久,到达一处院子。

这里便是灵溪公社的招待所,陈建国算一算路程,这里距离县城也不算太远,大概也就是5公里左右的样子,甚至可以说很近了。

但这不是关键,

天可怜见,在招待所里,终于有一位会说普通话的人,

虽然依然不是很标准,但不影响沟通。

那是灵溪公社招待所的服务员,一个叫杜鹃的女生,因为读完小学,所以能讲一点普通话,

“你们先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早上再去龙山大队,落户手续、粮食本还有其他东西,大队上都会帮你们办好,不用你们专门去跑。”

面对这些大城市来的知青,杜鹃显得很是热情,几乎是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我们县以前没有知青来过,你们是第一批,也是灵溪公社的唯一一批知青,龙山大队是距离乡上最近的生产队,条件也是最好的,就把你们安排在那里了。”

听到这话,陈建国心里还在暗暗庆幸,便听见吴小燕说道,“同志,你是说,龙山大队是这里条件最好的生产队?”

杜鹃很认真地点了点头,“对啊,这个地点还是我们公社苗主任亲自选的,要不是今天公社的干部都下乡去开会了,他肯定会过来见你们。”新笔趣阁

等她话音刚落,吴小燕就站起来说道,“我们知青就应该去最艰苦、条件最差的地方,怎么能去条件最好的地方呢?你们苗主任什么时候回来?我要找他调换地方,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听到这话,杜鹃顿时傻了眼,

陈建国也有点懵,

不经意地看了看这位吴小燕同志,模样普普通通,个子普普通通,但眼神非常坚定,像极了他笔下的小战士潘冬子。

再看看其他人,有的低头,有的不以为然,还有人满脸玩味地看着吴小燕,

在吴小燕身边,李友脸色分明有些焦急,看上去很想阻止,却又有所顾虑,夏亚楠则若有所思,

就在杜鹃满脸慌张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女生从边上往前两步,举起手怯生生地说道,“我、我也、要去。”

杜鹃转过脸看向她,“你要去哪儿?”

那个女生指了指吴小燕,“跟她一起,去最艰苦的地方!”

陈建国站在角落里打量着她,片刻后,心里微微一叹,

如果他没有看错,这个女生的家庭条件,早年应该很不错,她身上的衣服料子可不便宜,

但是现在,不用想都知道遭遇过什么,连正眼看人都不敢,总是低着头,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想跟着吴小燕一起去最艰苦的地方,应该也是抱着想表现的心理吧。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有了第二个就有第三个,

只过了两秒,夏亚楠便站了起来,“我也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

陈建国低下头嘴角微抽,你要去最艰苦的地方,就不应该来这里,直接去海南多好,那里保证符合你的要求!

不过,现在有了三个人站出来,形式就大不同了,

而且这三位还都是女生!

旁边站着的一个男生可能觉得脸上挂不住,当即也上前两步,“我也要求去最艰苦的地方!”

然后第5个、第6个,……

就连陈建国也随大流站了出来,

换呗,反正就现在这个年代的条件,好又能好到哪里去,再差又能差多少呢!

无非就是路途远一点、近一点的区别罢了,大不了多走几步路不就完了,没必要表现得与众不同。

到最后,全部13个人都站了出来,

只不过,谁都能看出来,除了最早的3人,其他人都是随大流,尤其是最后的一男一女,把“不情愿”三个字都写在了脸上。

不管是不是随大流,他们的行为算是把杜鹃吓到了,慌乱之下,她直接转身就跑了出去。

第280章 还是龙山

等杜鹃离开,招待所大厅里便安静下来,

大家都回到墙脚的椅子上坐下,各自低着头也不说话。

陈建国也坐着闭目假寐,昨天早上从家里出发,到现在两天两夜了,这还没到知青点,他也感觉有点累,能坐着就别站着,

不过,想想那些去新疆、内蒙、云南的,

算了,还是别想了吧。

这时候夏亚楠突然说道,“以后大家都是一个知青点的同志了,都认识一下吧,我叫夏亚楠,夏天的夏,亚军的亚,楠木的楠,来自广州,今年18岁。”

话音刚落,吴小燕就说道,“我叫吴小燕,口天吴,小燕子的小燕,来自杭州,也是18岁。”新笔趣阁

跟她一起的李友也做了介绍,

然后就没人说话了。

陈建国睁眼看了看,除了跟着吴小燕后面表态的那个女生,其他人都左顾右盼,就是不看她们,

得嘞,就这种气氛,以后在一个锅里捞饭吃,矛盾绝对少不了。

陈建国心里暗暗叹了口气,正准备打破冷场解围,

便听见那个女生怯生生地说道,“我叫姜丽丽,从上海来的,今年16岁。”

16?

几乎所有人都看向她,

夏亚楠仔细打量了她两眼,“你是初中毕业?”

姜丽丽低着头,轻轻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所有人看了看她的样子,都心里有了点数,

这位弄不好是来逃难的!

然后又没人说话了,

陈建国咂咂嘴,再次打破沉默,“我叫陈建国,耳东陈,江南来的,今年20吧。”

19岁半,也可以算20了。

毕竟都是一群年轻人,说起话之后,有气的也消了一些,见到5个人都做了介绍,便有一个男生主动说道,“我叫方学大,方圆的方,学大寨的学大,本省人,刚满21。”

后面的都一一介绍了自己,有长有短,但都说了姓名、来历和年纪。

等他们介绍完,陈建国也差不多都认全了,

男的除了他,便是方学大,丁义忠、张利群、郑军强、连成,这五个人,年纪最大的就是方学大,最小的连成,还不满17岁,其他人都差不多,

女的便是吴小燕、李友、夏亚楠、秦怡珍、韩玉梅、姜丽丽、孙丽莎。

孙丽莎就是最后表态的那个女的,也是本省人,连介绍的时候都漫不经心,显然这次下乡,她本人很不情愿,

像她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有些是一时脑袋发热,有些是被家里人逼着,还有的是被赶鸭子上架,也有一些是无路可走,只能随大流出来,

但是不管怎么说,来都来了,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而且他们就是来接受再教育的,怎么能表现出不满的情绪?

所以即便不是自愿过来的,也不会太过排斥,她这样的态度确实罕见,

除非,她笃定有人能将她马上召回去,否则不会表现得这么明显。

所有人介绍完,又没人说话了,

首节上一节161/22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