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第2048节

  为组织,为人民,为了轧钢厂辛苦付出,抛头颅,洒热血呀!

  你看李学武这一路走来,有多少人为了他的这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像是王进东、扈正权、付斌……

  啊~你说是不是?!

  真*抛头颅,洒热血?!

  “任重而道远嘛~”

  李学武笑着鼓励李怀德说道:“这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是未来轧钢厂的发展规划嘛”。

  李怀德看着李学武递过来的厚厚文件,他想说能不能让我当个废物,我就想看载歌载舞。

  在李学武给出的轧钢厂未来规划中,重工业会慢慢转移至生产条件更优秀的钢城区。

  轻工业会慢慢替代重工业生产,进而形成轻重互补的良好局面。

  贸易项目会承载和连贯所有生产区和生活区,赋予经济的活力,实现轧钢厂蒸蒸日上的未来目标。

  在计划中的轧钢厂居民生活区会有单身宿舍楼,会有安置型居民楼、改善型居民楼,以及干部楼。

  居民区会纳入到轧钢厂统筹规划和管理,统一的生活服务和日常保障。

  生活区内有大型电影院、有菜市场、俱乐部、液化气站、幼儿园和学校、招待所、广播站、图书馆、职工澡堂等等。

  在密云山区申请土地,建设养殖场,同红星村和卫三团垦区合作,搞种植和养殖,自给自足。

  李怀德翻看着手里的文件,心里琢磨着,其实李学武的计划一点都没超纲。

  这不正是所有工厂都在做,都在逐步实现的目标嘛。

  这个时候哪个工厂没有这些服务设施啊,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服务标准。

  李学武做的这个计划只不过是跟居民区结合在了一起,并且套用了联合企业以及三产的合作关系。

  看着是很复杂,实际上就是有规模的企业不要自己搞这些了,没有规模的小企业不要费劲巴力的羡慕了。

  现在有个计划,就是把大家在城里已经安置不下的工人迁出来,统一建设个生活区。

  在这里有完善的服务设施,充足的生活物质需要,以及完备的管理制度。

  所有建设项目和土地都由轧钢厂来筹备,所有服务项目都由轧钢厂来提供,到时候各个工厂只要交钱就行了。

  这就顶算是把轧钢厂的问题拿出来翻了个儿,花钱的事变成了赚钱的活儿。

  李怀德挠了挠脑袋,看向对面坐着的李学武问道:“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也是被逼的没办法呗~”

  李学武笑着说道:“咱们厂要是有钱,何必拉着他们一起搞呢,人越少,享受的待遇不就越多嘛”。

  “嗯,困难是暂时的”

  李怀德笑了笑,说道:“这个计划同工业生产计划合在一起,轧钢厂就算是完成两条腿走路了,不瘸了”。

  李学武喝了一口茶,笑道:“恐怕三年五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了”。

  “你啊!”

  李怀德点了点李学武,笑着说道:“只争朝夕是好的,可也不能太着急了”。

  一边说着,一边又看向手里的计划文件。

  虽然上面罗列的都是各个工厂已有的服务和三产项目,可李学武在计划中还是有几个比较突出的想法。

  第一个是医疗服务,首先提到的就是轧钢厂现有的厂级医院是满足不了未来发展需要的。

  要挪动位置,不能再困于轧钢厂内部了,李学武给出的理想位置是在东直门外大街上,紧邻着生活区和主干道。

  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区所有居民的医疗保障外,还对外进行服务和经营。

  医生也同车间工人一样,没有大量病例的积累锻炼不出高超的技艺。

  所以想要持续提供完善的医疗条件,保证当前的医护能力,就得走出去。

  轧钢厂医院最牛的技术其实是外科,因为以前厂医院每天都要接收机械伤害的病例。

  但是,随着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双预案的条件管控,轧钢厂发生人身伤害的事件越来越少。

  那些锛凿斧锯医生最近都很少用到这些器具了,所以李学武要为这件事负责。

  对外,搞综合性医院。

  李怀德看到的关键词就是这个,要建设新的院区,完善的医疗设备和招录更多、更有经验的医疗人员。

  其实这个年代京城医疗人员相对看是不缺的,缺的是没钱盖大楼。

  最牛的协和都还在老院区里窝着呢,李学武提出的这个目标实在是有点大了。

  可在他的计划中,这个项目也是能赚钱的,尤其是对外经营后,研判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

  李怀德不懂医疗经营,但李学武家里世代行医,别的他不信,但搞医院这个项目他是绝对相信李学武的。

  第二个计划是教育,充分调动轧钢厂现有的教育资源,重新规划从小学到中学,再到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

  李怀德心里想到的,现在所有学校都在停课的问题李学武也有写到。

  现在是现在,教育是永远都不会废除和停止的。

  所以正合适趁着现在没有教育压力,完成对轧钢厂的教育体系变革。

  重新建设小学、初中、高中,以及职业培训学校。

  李学武的教育计划也是结合未来居民区所设定的,庞大的人口数量,能带来绝对的生产劳动力。

  未来无论是生产或是发展,都需要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上岗。

  车间里的师徒关系会越来越制约生产的需要,把工人的培养和培训直接放在职业学校中去。

  这一条是绝对符合当前政策要求的,五月份上面下达的通知,要搞小工厂、小学校,把生产和教育结合起来。

  李学武给出的计划就是这样,定向教育,职工子女从小学一路到中学,以后有大学了上大学,没大学了上职业学校。

  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供给给轧钢厂以及其他联合企业,实现工人的补充和递进。

  看到这里的时候李怀德点了点,说道:“这个回去讨论一下,可以立即启动”。

  他这个人是比较复杂的,在李学武看来,你无法定义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你说他是好人吧,他贪财又好色,在轧钢厂的一系列变革中好勇斗狠,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身上敢说没有问题?

  可你要说他是坏人吧,他又支持李学武做了很多好事,一力保证居民楼的落成,促进贸易项目的发展,解决了广大职工子女的就业难题。

  尤其是看着眼前这份计划书,首先敲定的却是教育项目。

  他就不知道现在的教育有雷区在嘛?

  他就不清楚教育出成绩是最慢的嘛?

  他都知道,在正治生活中,现在最不应该触碰的就是教育了。

  可他还是点了这个计划,要先搞起来,不能等到尘埃落定了再去做。

  压力是有的,拿出两年时间来搞建设,等风过去了,正好开展教学活动。

  再翻看手里的计划,最后一个竟然是要搞储蓄所。

  李怀德抬起头看了李学武一眼,随即仔细了解了计划上的内容。

  联合其他工厂搞合作经营,用于资金管理、工资管理、建设资金筹备、建设项目资金管理等等。

  李怀德放下手里的文件,看着李学武问道:“你是说搞金融储蓄?”

第827章 打骨折

  津门

  津字取渡口之意,门当是门户了。

  津门这块儿地方原来就是片大海,后来在黄河泥沙的作用下,慢慢地形成了平原。

  津门地区原在商周时期就有人类居住,但真正地成为城市还得是隋朝了。

  京杭大运河开通后,南北运河交汇于金刚桥三岔河口,史称三会海口。

  本来李学武一行人乘车路过是要来瞻仰历史古迹的。

  很遗憾,接待的人说了,金刚桥早没了,桥墩子倒还有。

  李学武从车窗往外看了看,确实,古桥已经没了身影,倒是有津门跳河队的在桥墩子上玩跳水呢。

  嘿!一个个的,跟沙滩上晒阳阳的螃蟹一样,支腿拉胯的,好不自在。

  同车的汪宗丽笑着对李学武谈起了津门印象:“人家都说在津门居住要比京城舒服的很,夏天低两度,冬天暖两度~”

  “呵呵~可能跟大海有关系吧~”

  李学武笑着看向车窗外,觉得津门这地方水可真多。

  提前来这边做工作的贸易项目办公室小刘回头对着两人介绍道:“津门有七十二沽,所以也叫津沽”。

  “津是渡口,沽是傍水之地,人家这地方又是五河尾闾,鱼米之乡呢”

  “好地方啊~”

  听着小刘的介绍,李学武笑着点了点头,道:“我只来过一次,还是培训呢,在津沽那边”。

  “那太远了~”

  小刘是个爱说的,侧着身子对李学武说道:“要去津沽,要么坐火车,要么坐船,开车实在犯不上”。

  李学武微笑着看向他,问道:“你都去过了?”

  “是,需要选址的嘛”

  小刘笑着说道:“新港那边的运输优势很大,您不是在会议上强调了海运和货运的必要性嘛”。

  “嗯,怎么样?”

  李学武问道:“比紫竹林和梅河码头又如何?”

  “当然有优势”

  小刘使劲拧过身子,对李学武介绍道:“津沽新港比津沽港还要大很多,在设备和管理上更具现代化意义”。

  “呵呵呵~”

  听着小刘的强调,李学武笑了笑,拍了拍他的坐位,示意他好好坐了,省的难受。

  目光随着偏斜的阳光看向这座城市,嘴里却是对着汪宗丽说道:“汪主任,大家觉得这里更洋气,更时尚吧”。

  “确实如此”

  汪宗丽看向窗外的高楼,笑着说道:“就连建筑的样式都带着洋味儿呢”。

  “毕竟是租界城市嘛”

  李学武点了点头,道:“瞅着街道的布局确实是依水而建的,论人口可能不及京城,单论繁华程度,却是不输京城的”。

  “我倒是很喜欢这种较为舒适的氛围”

首节上一节2048/21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