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签到获得烤猪蹄开始 第350节

而借调的事情也很顺利,许多棉花坊的工人都想到服装厂工作。

在服装厂能拿到高的多的工资,而且成份仍然是棉花坊的工人,可以保留铁饭碗。

这么好的事当然不能错过了。

与此同时,面向社会的招工也开始了。

一切似乎进行的很顺利,但采购那边却出了问题。

服装厂的采购员去了织布厂,但那边回复说没有更多的布可以提供。

当初和织布厂谈合作,每个月

的购买额是有限制的。

当时赵爱民也没有想到进展会这么快,所以购买额度定的不是很高。

现在服装厂想要买更多的布,就需要相关部门开证明什么的。

总之,特别的麻烦。

接到这样的消息,赵爱民感到很无奈。

如果放在后世,发愁的应该是织布厂。

织布厂会求爷爷告奶奶一样把他们的布想办法卖出去。

而现在是反过来的,织布厂是大爷,服装厂想买布得求着人家。

没办法,谁让现在资源紧张呢。

如果没有足够的原料,那服装厂加大生产的事情就要泡汤了。

赵爱民决定亲自出马,带上许大茂,开着车来到了织布厂。

真正管事的是副厂长,他听说赵爱民来了,立即就把赵爱民给请到了办公室中。

“赵老板,我不是不想帮忙,而是我们当初合作的协议上就是这么多的量。”不等赵爱民说话,副厂长就先解释了一下。

“当时是我考虑不周,没想到服装厂的进展这么快。”赵爱民带着歉意说道:“现在还要麻烦您把额度调高一些。”

“不是我不调,而是我没有这个权利。”副厂长皱眉道:“我们织布厂是国有的,每年生产多少布,卖给谁和卖多少,都是有规定的!当然了,有一定份额的布料我们可以自主决定卖给谁,这也是我们和你合作的原因。”

“但是这些我们可以决定的布料数量有限,这也是我无法多卖给你们布料的原因。”

副厂长道。

赵爱民点了点头,他理解副厂长的难处。

这个年代是这样的,生产多少东西和什么时候生产,都是有计划的。

没有上级的批准,计划不能随意改动。

“厂长,您给我想想办法,能不能用其他的方式卖给我布?”赵爱民问道。

“这只能去找陈局了,他是负责我们织布厂的上级,有权改变我们的生产和销售计划。”副厂长说道。

赵爱民问清楚陈局的办公地点后,就离开了织布厂。

开着车带着许大茂来到办公大楼后,进去一打听,陈局今天没有上班。

据说是请假了,好像家里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运气这么差,看来今天要白跑一趟了!”许大茂感到郁闷。

“反正现在没事,我们干脆去陈局家里找他!”赵爱民提议。

“去他家里?他家里不是出了事吗?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事。这会儿他的心情一定好,肯定不会理我们的。”许大茂道。

第252章 找陈局帮忙

“不管那么多了,去看看再说,到时我们随机应变!你现在去打听一个陈局住在哪!”赵爱民说着。

“好,交给我了!”许大茂点了点头。

想打听陈局的住处并不容易,因为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去要去送礼拍马屁。

不然的话,打听领导的家干什么?

所以在办公大楼直接问人的话,人家一般是不会说的。

赵爱民回到车上等着,过了十多分钟,许大茂就回来了。

“打听到了,这是陈局家的地址。”许大茂把一张白纸递给了赵爱民。

赵爱民接过来一看,上面是一行小字,写的还挺详细的,门牌号都有。

“你是怎么问到的?”赵奇的问。

“我说我是药店的,要给陈局送药。本来说好了是送到办公楼的,但他不在,把我急死了。”

“人家一听,就立即写了这个地址给我,让我直接送到陈局的家里。”

许大茂道。

“送药?你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赵爱民问道。

“刚才我们不是去过陈局的办公室吗?虽然没进去,但隔着窗户可以看到里面的摆设,我发现桌上有一本国医的书,就猜测陈局对国医是比较熟悉的。”

“而一个熟悉国医的人,去药店买些药补补身子或者治点小毛病啥的,是非常正常的事。”

“所以我就说我是药店的人,是来给陈局送药的。”许大茂道。

赵爱民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朝许大茂竖起了大拇指:“做的不错!”

许大茂人品不怎么的,但确实有点手段。

这也是赵爱民把他带在身边的原因。

有时让他做点杂七杂八的事情,还是挺方便的。

开车来到一个巷子入口处,然后停在边上一个空地上。

进入巷子,赵爱民并没有直接去陈局住的地方,而是在附近找了几个人打听了一下。

他问的很有技巧,附近的居民还以为他和许大茂都是药店的人。

再加上陈局的老爹生病住院,现在有药店的人过来,说不定是陈局要求的。

所以附近的居民也没有对赵爱民隐瞒什么,把陈局老爹生的是什么病,和住在哪家医院都说了。

陈局的老爹是腿疾发作,痛的死去活来的所以住院了。

而老爹住院,陈局就只好请了假送老爹去医院。

打听清楚后,赵爱民就有了主意。

上次升级时选择了医术,虽然达不到包治百病的程度,但治个腿痛什么的想必没有问题。

只要把陈局的困难解决掉,就好和人家提起买布的事情了。

只不过不好直接去医院找陈局,最好有人带着去,这样也容易和陈局说的上话。

“走,我们先去看看陈局的家。”赵爱民对许大茂说道。

两人走到一座四合院门前。

这座四合院看起来要比赵爱民和许大茂住的四合院好的多。

赵爱民一眼就看的出来,四合院围墙用的砖头十分精致,看起来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可以说光是这些砖头,就称的上是文物了。

这也是四九城的特点。

在城里面,到处都是古建筑。

像这样有年头的四合院并不罕见。

按了一个门铃,不一会儿,一个中年女人就走了出来。

“您好,请问你们找谁?”中年女人上下打量着赵爱民和许大茂。

“我是医生,听朋友说陈局的父亲腿疾发作住院了,我的朋友就请我们来看一看。”赵爱民淡淡说道。

“陈局不在家,他在医院里陪着他父亲,要不我带您去?”中年女人问道。

“那样就麻烦你了。”赵爱民点了点头。

“最好

现在就去,因为我们很忙的!”许大茂在边上补充了一句。

“我收拾一下,马上带你们去!”中年女人连忙说道。新笔趣阁

本来她还有点不相信赵爱民是医生的,因为赵爱民和许大茂都太年轻了。

学国医的人,都是年纪越大越好的。

但许大茂那句“很忙”的话,立即就打消了她的怀疑。

只有国医高手,才会这么牛气,才会不把陈局放在眼里。

“我开车来的,坐我的车去医院吧。”赵爱民说道。

听到赵爱民说有车,陈局家的保姆更加相信赵爱民和许大茂不是普通人了。

在保姆的带领下,众人来到四九城第三医院。

虽然名字叫第三,但并不是指这里的医术排第三。

而是因为这是四九城第三所现代医院。

说起来四九城的几大医院各有特色,有的以国医为主,有的以西医为主。

有的擅长治疗急症,有的则擅长治疗慢性病。

第三医院所擅长的,就是慢性疾病,特别是骨科和肌肉方面的疾病。

比如说老寒腿,风湿病等等。

在路上,赵爱民就从保姆口中打听到了有关陈局父亲腿病的事情。

陈局父亲已经七十多了,两条腿都有严重的风湿症状。

一到天气潮湿的时候就容易发作。

特别是冬天这种又冷又潮湿的季节,发作起来更加的严重。

听保姆说,陈局父亲当年当兵的时候,在积了水的战壕中坚守了三天三夜,打退了敌人十多次进攻,硬是守住了阵地,等到了援军到来。

那一战,全连的战士差不多都牺牲了,只有陈局父亲少数幸运儿才活了下来。

但由于双腿在泥水里泡了三天三夜,所以落下了严重的腿病。

年轻的时候还好,凭着身体强壮也就偶尔会感到腿痛,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后来年纪大了,就要靠吃药和针炙来治疗。

可是到了最近几年,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以前有效果的药和针炙都不怎么灵了。

这次四九城连日阴雨,气温又突然下降了许多,腿病突然发作。

又是吃药又是针炙,但一点效果都没有,急的陈局请了假把老爷子送到了第三医院。

首节上一节350/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