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签到获得烤猪蹄开始 第344节

“袁二婶是有名的大喇叭,你不知道?”

赵爱民叹了口气,知道是错怪了许大茂了。

办服装厂的事,没有和王琳细说。

昨晚和许大茂谈工作上的事,王琳在边上听到一点点,心里一高兴就和袁二婶说了。

而袁二婶又添油加醋对别的人说了。

这一来二去,整个四合院的人都知道了。

“爱民,我惹祸了?”王琳担心的看赵爱民。

“没事的,我确实是要招工的,所以你和袁二婶其实也没有说错。”

“只是一些细节错了点。”

“而且我本来就有意优先照顾我们四合院的待业青年,本来就打算今天公布的。”

赵爱民安慰了一下王琳。

事实上,他是想过两天再公布招工的消息的,因为想确立一下有关的细节。

但为了安慰王琳,干脆就把宣布招工的事情提前了。

而且对于四合院中的人来说,大家都知根知底,所以招起工来并不麻烦。

像院中那几个待业青年,赵爱民都见过。

他们的人品怎么样,赵爱民大致都了解。

所以在四合院中招工,并不困难。

做出了决定,赵爱民就找到许大茂,让许大茂去通知大院的人,说他的服装厂要招工。

凡是家中有待业青年的,想找工作的,都可以到院中找他了解情况。

四合院中的住户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不过家中正好有待业青年的,却不多,也就只有五六家的样子。

不过当接到许大茂发布的消息后,全院的人几乎都来了。

“赵厂长,我有一个侄子在乡下种过棉花,您看他能进厂吗?”

“赵厂长,我三叔家的闺女心灵手巧,收棉花绝对没问题!”

“赵厂长,您看我们家的二小子……”

一堆人围着赵爱民七嘴八舌的推荐起来。

“大家安静一下,我这次招工优先考虑我们大院的待业青年,只要符合我们的要求,而你们又愿意接受我们开出的条件,就可以被录取。”

赵爱民提高了声音。

喊了几声,人群才逐渐安静了下来。

“首先,我要说明一下,我不是棉花坊的厂长,我是服装厂的厂长!”

“棉花坊虽然归我管,但那里不缺人,而是服装厂缺人。”

“所以是服装厂招工,不是棉花坊招工!”

赵爱民纠正大家的错误后,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们服装厂先招二十名工人,男女都要。”

“不过大部份工人优先考虑女性,毕竟是服装厂嘛,是要做衣服的。而女性在这方面有优势。”

“不过有一些工种也要男性,比如说机修,电工等。不过这两个工种是要有经验的人,所以新招进来的人只能从学徒干起。”

“还有,文化高的优先考虑!”

接下来,赵爱民把服装厂的待遇也开了出来。

服装厂是民营企业,因此不存在铁饭碗的说法。

但服装厂的工资要高些,如果效益好的话,将来还会加工资。

当听到赵爱民说服装厂是私人企业时,众人都感到失望。

私人企业并不保险

,谁也不知道能在里面干多久。

如果说国企给的是铁饭碗,那私企给的就是瓷饭碗,这一不小心就会被打破了。

“工资有多少?”这时,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突然问道。

“普通工人一个月60,外加奖金。”

“初中生再加10块,如果是高中生就再加30。”

赵爱民道。

“我是高中生,我要报名!”小伙子立即说道。

高中生加30,那就是一个月90块,这样的工资比轧钢厂的老职工都要高了!

虽然不是铁饭碗,但毕竟是饭碗。

总比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待业好。

很快,四合院中的几个待业青年都报了名。

对于不是本院的人,而是住在外面的亲戚之类,赵爱民表示要经过考试才行。

只有考试通过了才可以。

看到报名报的差不多了,赵爱民就回到了家中。

这时,许大茂也跟着过来了。

“赵总,刚才有人来问,说什么时候开始上班?”许大茂问道。

“快到月底了,等到下个月的一号,就让他人来上班吧。”赵爱民道。

“这么快?可是我们的工厂还没有建呢!”许大茂道。

“我想过了,棉花坊有现成的不用的厂房,只要把里面的杂物搬出来,再修整一下就可以用了。”

“正好可以让第一批招进来的工人做这些事情。”

“等他们做好这些事后,就立即进行培训,而我们同时也在做其他的准备工作。”

“这样可以尽量快的让服装厂开起来。”

赵爱民说出了他的想法。

“这样做效率高是高,不过我感觉有点亏。不如等到我们都准备好时再让那些人上班,这样可以节约不少的工资呢。”许大茂道。

“你的眼光要放长远些。”赵爱民笑了笑。

服装厂初期也就打算招个二三十人,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几千块而已。

而他的系统所带来的收入,已经有几千万了!

当然了,这是他的一个秘密,别人并不知道。

要知道这个年代一万块就已经是巨额财富了,要是让别人知道他有几千万,这非引起官方的注意不可。

到那时,他说也说不清了。

还有,许大茂根本就不懂的做大生意。

服装厂从无到有建起来,需要做非常多的事情。

比如说前期要打扫厂区卫生,要安装设备,还要对设备进行调试,还有电线改造,水管改造等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

这些事情都需要人手才行。

所以赵爱民决定加快速度,前期要立即招一批工人进来。

第244章 第一批工人

赵爱民做好了打算,目前要招的第一批工人数量不必多,二十人左右就可以。

等到工厂的设备以及环境弄的差不多时,到那时再根据具体情况招第二批工人。

第二天,赵爱民就定好了具体的招工规则,并且公布了出来。

他的招工原则很简单,就是举行一次考试,成绩在前二十名的就被录取。

而考试范围也提前公布了出来,主要是以语文和数学,还有自然科学。

所谓的自然科学,其实就是一些常识。

比方说开水的温度为多少度,黑布比白布更容易吸收热量等。

这些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只要机灵一点的人就能够回答正确。

这样的招工方式一公布,就引起了众人的好奇心。

许多人都不理解,在服装厂不就是踩缝纫机吗?

就算是不认字也一样能踩缝纫机的,为什么还要考试呢?

至于考试时间,初步定在一周后进行。

而考试地点暂时还没有定下来。

赵爱民本来打算在棉花坊那间不用的大仓库进行考试的。

那间大仓库将来要改造成服装厂的厂房。

在里面,堆满了各种杂物。

只要把里面的杂物清理出去,然后再摆上一些桌椅板凳就可以当考场了。

只不过没过两天赵爱民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为报名的人太多了,光前两天来报名的就有一百多号人。

那间大仓库的空间倒是够大,可问题是到哪去找这一百套桌椅板凳去?

更别说接下来几天里,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来报名。

棉花坊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容纳几百人进行考试。

这个年代,绝大部分工厂都是国营的。

想要进国营企业那是难上加难。

赵爱民的服装厂是私营企业,进去的条件非常简单,只要你有本事能考到前二十名就可以,可以说是十分的公平了。

而且这和高考不一样,是没有分数线的。

只要你的成绩能排在前二十就行。

也就是说哪怕你只考了五十分也没关系,只要其他人考的比你低就行了。

所以,尽管只是私人企业的招工,来报名的人也非常的多。

赵爱民想来想去,觉得能举办这次招工考试的地方,只有学校了。

反正星期天学校不上课,只要学校方面同意,就可以把招工考试的考场放在学校里了。

首节上一节344/51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