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第76节

朱文正这才想起,只记得昨日死死抓着木板,最后好像昏了过去,他看着神情坦然的氏,有些好奇的问道:

“是你把我拖到岸边,救了我?”

氏俏脸一红,低头羞涩一笑,唇红齿白的说道:

“昨日是大人救了妾身,妾身还未谢过大人呢!”

说完,氏盈盈起身,对着朱文正郑重的拜了一拜。

朱文正起身准备还礼,却发现自己只穿了一件内衣,顿时大为尴尬,挠着后脑勺问道:

“这个……我的衣服呢?”

氏有些不好意思的,指着岸边一颗小树道:

“将军衣物被江水浸染,我担心寒气入体,便将外衣脱下晒了起来,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朱文正松了口气,衣服还在就好,不然这孤男寡女的,真有点说不清了!

只是他心中暗暗纳闷,明明是身处荒野之地,为何昨晚会梦到老婆谢翠英呢?

朱文正三两下穿好衣服,也到江边洗了把脸,见氏怔怔的盯着自己也不说话,朱文正忍不住好奇道:

“昨晚我陷入昏迷,你为何不趁机逃跑?”

氏闻言,脸色垮了下来,凄然一笑,嘤嘤说道:

“妾身只是一个弱女子,值此乱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朱文正一愣,心中感慨万千,这乱世还是早点结束的好,他不忍见氏伤感,便出言宽慰她道:

“你也不用过于担心,你品貌端正,一定会有个好归宿!”

朱文正暗指的是,氏将来会被老朱收为后宫,没想到氏却想岔了,闻言神情欣喜道:

“将军若是不嫌弃,妾身愿意侍奉鞍前马后!”

朱文正脸上一呆,有没有搞错?

他急忙干咳两声,一脸正色道:

“承蒙夫人垂青,但我已有家室,恐怕爱莫能助!”

氏仍不肯放弃,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

“我不求名分,只要你肯对我好,哪怕……哪怕做个妾室,我也心甘情愿!”

朱文正大感莫名其妙,咱们两个不就才见了两面吗,何苦这么上头?

气氛正尴尬时,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还有胡大锤放声嘶喊道:

“大人!你在哪儿大人!……”

两人同时一惊,急忙将衣物整理一番,不多时,就见到吴军大队骑兵沿着江岸奔驰而来。

昨晚那一下子,可把胡大锤和一众吴军吓得魂飞魄散,氏丢了还好说,万一大都督给弄不见了,他们怎么跟老朱交代啊,怕是只能自刎以谢罪了!

胡大锤在江面上半天搜不到人影,只能和蓝玉、燕飞兄弟两一合计,干脆兵分几路,沿着长江四处寻找。

没想到找了一夜,还是胡大锤在岸边率先发现了朱文正。

胡大锤一看到朱文正,激动的两眼流出热泪,他翻身下马,如风般冲到朱文正身前,一把将他抱住,号啕大哭道:

“大人!您可真是急死我了!”

朱文正见他对自己如此有情有义,忍不住拍着他的背宽慰道:

“好了!好了!都没事了,昨日不幸落入江中,也算我们命大,总算被冲到了岸边!”

胡大锤擦擦眼泪,后退两步,这才发现朱文正和氏身上果然水迹未干,想想真是让人后怕,便提议说道:

“大人!既然水路不安全,不如走陆路吧?”

朱文正却摇了摇头:

“时间来不及了,吴王还在应天等我们凯旋而归,还是水路更快!”

说完,朱文正又看向氏道:

“你会骑马吗?”

氏点点头:

“会是会一些,只是骑不快!”

“没事,慢点就慢点,能跟上就行!”

说完,朱文正率领众人翻身上马,向战船走去,氏一路跟在他身后,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把话咽回了肚里。

氏心中暗想,昨晚那一夜,也不知道是天意,还是造化弄人,只希望到了应天,万一自己有难,朱文正能够记得自己……

第106章 凯旋献俘

朱元璋很高兴,甚至可以说,这是他起事以来,最为高兴的一天。

因为武昌陷落,小汉王被俘,意味着汉国政权的彻底垮台,一旦将湖广地区收入麾下,朱元璋将真正拥有争霸天下的实力。

一想到这些巨大的变化,竟然是在短短几个月内,由朱文正一手造就,朱元璋就兴奋的脸色潮红。

文正确实长大了,这次不但仗打得漂亮,善后工作也做得很完美,甚至还非常低调,把功劳都尽量推到其他人的身上。

有这么个大侄子,实在让人省心不少,朱元璋老怀大慰,决定给朱文正一个莫大的荣耀。

那就是在应天举办一场盛大的凯旋式,由朱文正亲自带队,进行万众瞩目的献俘仪式!

朱文正刚刚在应天码头下船,就看到前来迎接他的吴军士卒,那是人山人海,足有五万之众,他们都是刚刚参加完武昌战役,事先调拨回应天的。

朱文正穿上提前准备好的红衣亮甲,骑上威风凛凛的追风兽,蓝玉、胡大锤也是精心打扮,气势不凡,骑马跟在他身后。

小汉王陈理和被俘的汉国百官,均用白练捆了起来,在两侧大军押送下,步行前往应天城。

一路上前来观看的百姓成千上万,人群黑压压一片,几乎堵塞了道路两侧,许多人来晚了,被挡住看不见,竟纷纷爬到树上和墙上。

大家拼命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就为了一睹难得一见的灭国献俘仪式。

一众百姓从未见过如此浩大的场面,只见吴军刀枪如林,旌旗蔽日,汉国降俘成百上千,场面一时蔚为壮观。

喜欢看热闹的人群,立刻对着俘虏指指点点,议论嘈杂声不断。

“哪位是汉王陈理?你们谁看见了,赶紧给我吱个声?”

“陈理有什么好看的?听说那些妃子才漂亮,快让让,快让让,我要见识见识!”

“丢人现眼,就知道看女人!看见那位骑黑马的了吗?那就是大都督朱文正,是百年不出的绝世名将,这才是真正值得瞻仰的英雄人物!”

“我的个乖乖,他胯下那匹黑马看起来好凶,怎么像头老虎的感觉?”

“切!一边凉快去,你小子见过老虎没有?这种烈马,只有大都督那样的人物才能降伏!”

“说得也是,不过大都督身后的那位蓝甲小将,也很英俊呀!”

蓝玉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盛大的仪式,听到人群中竟然有人夸他,顿时挺直了腰杆,努力做出一副威武的模样。

反观陈理等人,虽然被白练捆着,其实也就是意思一下,并没有绑得很紧,但他在万千人围观下,心中却是觉得十分屈辱,一路只是拼命低着头,生怕被人看到模样。

等到了应天城门口,朱元璋早已率文武百官亲自出迎。

门楼上事先安设了居高临下的帐幄座位,这是朱元璋的位置。

见到帐幄,朱文正随即下马,跟百官将校一起,分列楼下左右站立。

一切准备妥当,小太监赵九报知朱元璋,朱元璋气宇轩昂,踏步而来,从容就坐于高高的王位上。

朱文正随即汇同百官,大呼三声千岁行礼,小太监赵九深吸一口气,中气十足的大喊道:

“引献俘!”

这个时候,陈理等一干人就被押送着,直接跪到了朱元璋脚下。

又有侍臣当众宣读了大捷的奏报,朱文正本以为这种捷报会很短,没想到念起来却是滔滔不绝,从三军将士如何克敌制胜,讲到对朱元璋的歌功颂德,再到历数汉王各项罪状,听得人简直昏昏欲睡。

看来无论在哪个年代,开大会都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朱文正困的实在不行,又怕被人看了出来,只能悄悄低着脑袋,只希望能把脸给遮住。

他没想到的是,这种凯旋仪式,那是百官在吴王面前露脸的大好机会。

其他人都是拼命扬起脑袋,努力挤出微笑,唯恐在这个盛大的时刻,吴王没有注意到自己。

偏偏朱文正弯腰低头,显得格格不入,非常扎眼。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越是想什么,越是得不到什么,越是推辞什么,反而越是来什么!

朱文正的姿势与众不同,让朱元璋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老朱早就见惯了各种献媚的笑容,像朱文正这样立了大功,不但不摆显,反而如此低调的,还真是罕见。

朱元璋越看越是喜欢,只觉的朱文正经过历练后,是越发老练沉稳,是个能担重任的人物。

朱文正听得昏昏欲睡,鼻子都快冒泡了,那该死的侍臣才把稿子念完,只听他大喊一声:

“一众降俘,听候吴王发落!”

朱文正被这一嗓子猛然惊醒,抬头四处张望,却发现一道火辣辣的目光,正紧紧盯着自己,竟是朱元璋满怀欣慰的对他点了点头。

朱文正莫名其妙的摸了摸脸,难道我刚刚错过了什么?

接下来,是决定俘虏命运的时刻,历史上有不少落败的诸侯被处以极刑,但朱元璋却没有食言,他当场宣布,陈理保全武昌有功,封为归德侯,甚至连陈友谅还活着的老爸陈普才也被封为承恩侯,大哥陈友富封为归仁伯等等,就连战死的陈友仁也被追封为康山王,并命有关官员立庙祭祀。

不得不说,老朱这一手面子活倒是做得漂亮。

至于陈友谅的家眷,老朱也没有为难,只是当他无意中扫到氏时,却是惊鸿一瞥,顿时惊为天人。

氏在人群中一直低着头,只露了半张脸,但就是这半张脸,让朱元璋有了挥之不去的印象。

没想到,这陈友谅竟有如此福分,能娶到这么貌美的姬妾?

氏根本没有察觉到,有人在注视着她,她只是听到自己不用受处罚,心中暗暗欢喜。

朱文正却发现了老朱神色的异常,不禁暗自感叹,这历史就是神奇,原来是怎么样,现在还是怎么样。

朱文正本有妻室,跟谢翠英也很恩爱,对氏只是同情,见她终于要找到好归宿,也为她感到高兴:

“只是不知道,氏会不会像历史上那样,为朱元璋生下个大胖儿子!”

想到这里,朱文正又突然觉得好笑,因为他忽然想起,据《明朝小史》这部野史记载,氏诞下的孩子,并非朱元璋亲生,而是另有其人。

朱文正忍不住在心中骂道:

“野史荒诞,写这种东西,鬼才信!”

谁吃了熊心豹子胆,敢给老朱戴高帽子?

我朱文正第一个就不答应!

第107章 庆功宴

流程繁琐的献俘仪式,一直弄到黄昏才结束,朱元璋在宫中大摆筵席,犒赏有功之士,更是单独设了一席,让朱文正同席陪坐。

朱元璋今日高兴非常,朱文正的表现让他很满意,便不断给朱文正添饭加菜,搞得碗里几乎都快堆了起来。

首节上一节76/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