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救驾,朱元璋非要给我封王! 第67节

“大人,快跳!”

常遇春一看,板车上竟堆积了大量干草,心中顿时大喜,拿起长枪就一跃而下。

七八个吴军士兵紧跟着跳下来,等他们落地后,又迅速将四周的板车一股脑推向城墙脚下。

于成天站在后面的城墙上,看得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想到,城内竟然会有奸细,还玩了这么出人意料的一手。

眼见吴军士兵一会儿功夫就聚集了大量板车,城墙上的吴军像下饺子一般纷纷跳下城墙,于成天看得目眦欲裂,急得大吼道:

“快去禀报子昂将军,其余人等,跟我死守街道!”

一句话喊完,于成天带着身边仅剩的五百汉军,猛冲下城,一股脑奔向常遇春。

常遇春毫不示弱,带着大量吴军就迎面冲来,两波人潮狠狠撞在一起,掀起一片血雨腥风。

吴军已经围了武昌四个月,这一次好不容易打入城内,那是势在必得。

汉军已经没有退路,这是背水一战,不赢就是死。

双方刚一碰撞,就是玩命般的疯狂厮杀,不断有人中枪中刀,鲜血淋漓,飞落的人头,滚地的残肢,夹杂着凄厉的哀嚎,将战场活活化作了修罗场。

…………

张子昂正在南城督战,俞通海所部进攻甚急,城上墙下尸横遍野,几乎杀成一片赤红,吴军一步步将汉军压得喘不过气来。

好不容易从西门过来一批增援,张子昂才刚刚将他们赶上城头,突然西城硝烟四起,喊杀震天。

张子昂大惊失色,急忙登上黄鹤楼一看,远远只见吴军二十艘巨舰停靠在西城墙边,无数吴军步卒正蜂拥而上。

张子昂心急如焚,带领仅剩的两千骑兵,直奔西城,这是他最后的机动部队了。

张子昂才刚刚赶到,就看到西城汉军所剩无几,守将于成天浑身是血,被常遇春一枪扎了个对穿。

吴军大队人马,如潮水般从城墙汹涌而下,正在飞速占据街道。

张子昂粗略估计,冲入城内的吴军至少高达上万,他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凭借他手中两千骑兵,已经无法在狭窄的街道上,阻止吴军前进了。

张子昂牙关紧咬,当机立断道:

“放火!将吴军围起来!”

张子昂身边的一个汉军千户听后大惊道:

“将军,这里房屋货箱密集,若是放火,火势恐怕难以控制!”

汉军中许多都是本地人,全家老小都在城内,闻言纷纷盯着张子昂,只希望他能收回成命!

张子昂的家也安在城内,他又何尝希望这么做,但若是不如此,汉军今日战败就将成为定局!

张子昂面色一阵红一阵白,内心显然在做激烈挣扎,猛然间,他突然记起父亲张定边的教诲: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张子昂不再犹豫,表情变得狰狞道:

“放火!立刻执行!”

汉军骑兵万般无奈,只能眼含热泪,点起火把,将一簇簇火焰,投掷向大街小巷的一座座民房。

无数百姓拖家带口,嘶声哭嚎着,向城北逃去。

大火冲天而起,几乎将整个西城笼罩在死亡的炙热下,连空气都在可怕的高温中扭曲变形。

常遇春万万没想到,他们浴血奋战,好不容易拿下西城,竟会被张子昂一把大火,隔绝在这里,吴军左冲右突,却根本无路可寻,只能收缩兵力,再次向战舰退去。

第92章 横扫千军

朱文正得知常遇春所部本来打下西城,却因为张子昂一把大火,反而进退不得。

再看东门南门,廖永忠、俞通海所部陷入苦战,依靠强攻硬打,一时半会根本攻不进城。

战事竟然陷入胶着状态,朱文正心中感叹,张子昂果然是个棘手的人物,他若不死,武昌难下。

就在朱文正考虑,要不要暂且退兵时,一个探马突然来报:

“报!汉军张必先所部突然来援,前锋已抵达洪山附近二十里处!”

张必先?

这又是个什么人物?

朱文正直接看向身边的胡大锤道:

“来来来,懂王,还是你来讲讲?”

懂王?

胡大锤虽然不明白这是个什么绰号,但还是跃跃欲试的说道:

“张必先是陈友谅、张定边的结义三兄弟之一,因为作战勇猛,人送外号‘泼张’。

陈友谅当上汉王后,即封张定边为太尉,张必先为丞相,是汉军中的核心人物之一。”

好家伙,来头倒是不小!

朱文正又转向那个吴军探马:

“张必先有多少人马?”

“大约五万!”

朱文正皱起眉头,这家伙哪来的这么多兵马,要是真有这些人,为何不早点来武昌救驾?

吴军此时有十万步卒在攻打城墙,常遇春又带了五万,朱文正手中只剩五万预备军,若是汉军也有五万,那麻烦还真不小!

他心中觉得蹊跷,继续追问道:

“汉军队列可否整齐?”

要知道,五万大军行走,不可能齐头并进,只能排列成一个或数个纵队,朱文正的这个问题,让吴军探马觉得大有深意,他仔细回想了下,说道:

“汉军队列三五成群,时有脱节,只有中军一万人马,队形较为严整!”

朱文正又问道:

“汉军带甲多少,骑兵多少,弓弩多少?”

这个问题太过详细,吴军探马也不可能数的那么清楚,只能大致估算道:

“只有中军莫约五千带甲,弓弩骑兵并不多见,以长短兵器为主!”

朱文正冷笑一声,他已经大致猜出了张必先的虚实。

这五万人马绝大多数应该是在鄱阳湖后,新募编练的,所以队列都走不整齐,铠甲较少,马匹弓弩更是奇缺。

合格的骑兵、弓箭手,可不是那么容易练成的!

张必先撑死也不过一万步卒老兵罢了!

朱文正当机立断:

“这里交给俞通海指挥,我带一万骑兵亲往洪山,会会这个‘泼张’!”

赵德胜大惊道:

“再怎么说汉军也有五万,大人只带这点兵马,岂不是太过危险?”

这句话给了朱文正灵感,他灵机一动,突然改口,附在赵德胜耳边道:

“你带两万步卒跟进,只需如此这般……”

赵德胜听完连连称奇,一边派人去通知廖永忠,一边整军备战。

…………

却说张必先这边,是一路狂奔猛进,时间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宝贵了,若是再给他一年两年,以他的能力,必能操练出一支强军。

但如今陈友谅兵败身死,小汉王又被困武昌,他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匆忙发兵支援。

张必先虽然着急,却非鲁莽之辈,其实他一天前就已抵达附近,事先他放出哨探,得知吴军昨日并没有攻城,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

张必先思虑再三,觉得自己这点兵马,肯定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还是放弃了立刻增援的想法。

到今天上午,他突然探知吴军开始大举进攻武昌城,他忍了又忍,直到确定吴军主力已经陷入苦战,他这才匆忙带着自己的五万大军,一路飞奔而来。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有趁吴军主力无法抽身时,张必先再突然带队杀入,这才有可能冲入武昌城内支援。

在他想来,吴军此时就算还剩下点预备军,也应该无力阻止自己前进。

就在张必先兴冲冲的带队转过洪山山脚时,眼前却出现了令他毕生难忘的一幕。

只见上万名吴军铁骑,旌旗蔽日,刀枪如林,密密麻麻的排列成三道波浪形进攻队列,正翘首以盼的等着他到来。

张必先大惊失色,敌情如此重大,为何他派出的哨探却没有任何回报?

直到他亲眼看到,那几个倒在吴军阵前的汉军哨探,才恍然惊醒。

只见吴军正中央,一名红甲大将,威风凛凛的骑在一匹黑色大马上,他轻蔑地看了张必先一眼,随即高举手中弯刀,大吼道:

“骑兵进攻!”

上万名吴军铁骑催动战马,将大地践踏的瑟瑟发抖,甲叶刀枪的金属摩擦声,汇集成让人头皮发麻的死亡乐曲,直奔张必先而来。

张必先顿时大急,他的五万兵马还是纵队行军状态,根本就来不及展开,吴军铁骑如滔天洪水般扑面而来,叫他如何抵挡?

朱文正可没功夫理这些,只见他全力催动追风兽,一路扬起巨大尘土,如白虹贯日般,单骑直入汉军阵营。

朱文正手腕一抖,蛇眉枪如群蛇乱舞,寒芒漫天大作,凡是沾染上的汉军士卒无不血溅当场,哀嚎倒地。

几乎眨眼间,朱文正一路过关斩将,连斩汉军数名千户百户,直奔敌首张必先。

张必先猝不及防,又见朱文正枪出如龙,只能拼死格挡,只听“铛!”的一声巨响,张必先只觉得浑身发麻,长枪几乎脱手而去。

他还没来得及缓过劲来,蓝玉又从另一侧突枪猛进,一枪将张必先扎的血如泉涌,飞落马下。

蓝玉一击得手,高兴得大叫道:

“太棒了!老子也干掉一员大将!”

朱文正却回过头来,一脸鄙视道:

“下次想干,自己上,别跟着我捡漏!”

蓝玉脸色一红,别过头去,只装作没听见。

吴军上万铁骑,在朱文正的率领下,如飓风扫荡山谷,杀的汉军哭爹喊娘,狼狈四散,只恨爹娘给自己少生了几条腿。

这些汉军果然缺乏训练,遇到这种雷霆打击,简直毫无还手之力,等赵德胜带着两万步卒赶来时,朱文正已经带着人马在打扫战场了。

这些汉军新兵虽然不经打,但对于朱文正来说,却是自有妙用!

第93章 破城

廖永忠正在东门跟汉军酣战,激烈的战斗打了整整大半天,无论是城上的汉军,还是城下的吴军都是苦不堪言,咬牙死挺。

就在廖永忠再次派出新的生力军,上前替换伤亡较重的部队时,他身后突然远远传来密集杂乱的脚步声。

廖永忠回头一看,顿时张大了嘴巴,只见数万汉军打着漫天旗帜,从后方地平线上突然出现,直奔他而来。

这些汉军行动迅速,片刻功夫就冲到眼前,廖永忠所部正在换防,猝不及防下,根本来不及组织防御,竟被数量庞大的汉军一冲而散。

首节上一节67/10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