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民国当小编 第124节

“不,我得把铁匣子拿住。”

“小曹”跑了几步,又想起很重要的事,立即回头,从他的手推车上把铁匣子取出来,抱在腋下再重返掩蔽处。

一枚500磅炸弹在公路正中间炸开。

“小曹”整个人被爆炸的冲击波掀起来向前扑,看上去就像在空中飞行了5米才落地。

“曹秘书!曹秘书!”

爆炸的气浪过去,“小曹”身子艰难地挪动了一下。

左腿还能使上劲儿,右腿稍微想做点动作就是一阵钻心的疼痛。看这架势,右腿应该是骨折了。

单腿和双手并用,“小曹”在地上爬行了几米,终于够着了那个被甩出去的铁匣子,这才松了口气,然后就是一阵剧烈的咳嗽,嘴角也带出了血沫子。

第八十六章,志愿军第二参谋部

在咣当咣当的节奏中,唐华的火车越过山海关,开向沈阳,再开向长春。这个火车平均运行速度40公里/小时的年代,又是战争时期大量军列从关内到关外忙个不停,客运列车开得就更慢了。此时,11月22日深夜,一封包含着彭总和叶军长极其复杂的心情的电报从志司拍发回北京。

李刻农第一个看到电报,站起来立刻到门口找朱总司令汇报。总司令接过电报,反复读了三遍,想前想后,最后还是一跺脚,去找主席了。

“总司令。”副卫士长黄晓明辑见总司令、李刻农、中办杨主任走了过来,立正敬礼。

“主席应该还没睡吧?”

“主席正在写文章。”

“请你通报一下主席,就说有急事找他。”

“主席。……今天下午,志司所在的位置遭美军空袭,岸英受了重伤。”

主席停下正执笔书写的右手,看了一眼总司令,缓缓将毛笔放在笔架。

“现在在志司前线医院救治,已经脱离危险。右腿骨折,不过受创部位比较简单,已经进行了处理。就是内出血比较麻烦,恐怕要在后方治疗一段比较长的时间。”

……

“战争嘛,总要有伤亡。”主席还是坐在书案,双手指关节用力地握在一起。

“这没有什么。让他在后方好好养伤。如果伤养好了,敌人还是侵占着朝鲜的土地,他就再返回志愿军,直到把美国侵略者打跑为止!”

“彭老总在电报里还说要自请处分。”

“你来跟他讲。岸英是志愿军的一名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如果彭、叶他们不注意防空纪律,被炸了回国躺着,那才是大事,到时候我就是去医院看他彭老总也要批评他几句。”

“等转运回了安东,让思齐去安东陪陪他吧。岸英为保护志司的机密文件被飞机炸伤,是光荣的,值得赞扬,应该表彰。”黑暗中,一个女声最后补充了一句。

……

唐华从长春再转往蛟河,在蛟河下火车,和参谋/机要秘书一起转吉普,经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50中心的所在地。

从中心选址和规划改建就一直介入其中,但唐华只见过图纸而没到过50中心,甚至也没有50中心的实景照片。汽车开到山脚下,看见那一望无际的林海雪原,唐华只能发出“美呆了”的感慨。

在5A风景区搞密码破解,这确实是可以。

洞库是原来关东军的综合储备仓库,东野找到这个仓库时,里面的武器库弹药库已经是空的,偌大的车辆洞库里只有1门坏掉的100毫米加农炮和一辆牵引卡车,倒是用于丰满水电站紧急抢修的机电零件和水泥钢筋还有不少。1950年7月重新启用洞库,这些东野懒得搬走的钢筋水泥和机电零件正好被利用作为改造洞库的材料。

现在这个洞库对外叫50中心,不过很快就要有第二个名字:志愿军情报参谋中心,或者可以叫第二参谋部。

“邓副参谋长好!”在50中心,唐华见到了邓桦。就在唐华抵达50中心的前一天,邓桦带着4名参谋从安东赶到这里,筹备建立情报参谋中心。

“你好!唐华,50中心的总师,还是英美军事政治情报的专家,我早闻大名了!”邓桦笑道。

“我只是设计了破解密码的超级计算机,再和王部长共同研究了破解算法,这个中心能建起来,还是工程兵部队的功劳。”

50中心运行一个多月,情报获取的效率越来越高。当然李强建立的无线电侦听站收听效果极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就出现了新的问题,50中心截获并破解的联合国军电报越来越多,海量的电报信息直接转发给北京和志司,就导致北京方面和志司阅读和摄取信息变得非常困难。

所以,需要在50中心这里建立一个情报参谋中心,对截获到的电报进行归纳汇总和简单分析,不再以原文转发的方式,而是发送经过情报参谋中心整理初判之后的敌情报告。

情报参谋中心只有王永俊是不够的,他只是个纯粹的情报和密码破解人员,最多只能帮情报参谋中心把敌方电报中用的暗语、约定指代等等小花招给翻译整理一下。对情报的整理初判,需要军事指挥员和几个高级参谋人员。

邓桦是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司令员,打天津、湘赣、广东、海南岛他都有份,级别摆在这里,所以军事指挥艺术和眼界肯定没问题。之前作为志愿军司令部的后援,和高山书记一起在安东坐镇,现在他调到了50中心,高山书记一个人在安东管后勤就可以了。

“我可听王部长说了,超级计算机现在是我们的国宝,每秒钟运算一百万次,哇,我一年可能都算不出来这么多数。”邓桦昨天一到50中心,立刻就让王永俊带着他去参观TC50,这个洞库大厅里的庞然大物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哈,正常工作,造一台计算机而已。”唐华脸不红心不跳地回了一句话,“那你们的第二参谋部开始运转了吗?”

“第二参谋部?哈哈,这个名字比情报参谋中心好,简称二参。我们啊,刚到这里不到24小时,很多工作还没铺开呢。”

“那我们就开始工作,你建参谋部,我来和王部长商量,破他们的超级密码。”

“等一下,有件事差点忘了,”邓桦说,“唐华,昨天你还没到这儿,总司令就往50中心发了一封给你的电报。”

……

“近日截获的电报,联合国军给土耳其旅频繁发送指令,现确认该旅已向前移动至接近一线的地域。土耳其旅装备、人员、指挥官现状如何?战斗力究竟如何?总司令。”

……原来是“狗中哈士奇,国中土耳其”派过来的那个旅啊。

“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筹备成立时开始,土耳其因其与苏联天然的仇视传统,就积极要求加入北约。朝鲜战争爆发后,土耳其高层认为出兵可以让土耳其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更亲密,因而积极筹备出兵……”

“被派往朝鲜参战的土耳其第一旅,其核心是来自安卡拉省阿亚什的第241步兵团。第一旅旅长为塔赫辛·亚齐奇准将,此人之前即将在土国防部晋升少将并担任要职,但其本人热衷于战争,因而自愿辞去国防部官职担任旅长。不仅塔赫辛·亚齐奇本人,土耳其旅的其他中层军官也大多持有与此类似的热衷战争的心理,期望用战功为自己日后的晋升加速,因而在战斗中,土军官很可能会极力驱使士兵,不顾一切地发动进攻。”

“第241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分别由艾玛迪丁·库纳内尔少校,米塔伊·乌鲁努少校和吕特菲·比尔贡少校指挥。土耳其旅内设有一个炮兵营,装备为18门美制105毫米榴弹炮。此外该旅还下辖一个工兵连、一个防空炮连、一个卡车运输连、医疗连、修理连、通信排、反坦克排,以及后勤保障部队。土耳其旅相对于南朝鲜部队,最大的长处是该旅的主要部队——第241步兵团建立时间非常长、人员稳定,受过较为系统的军事训练。该旅的短处是缺乏实战和不熟悉战场环境。此战土耳其共和国建国以来首次向海外派兵作战,且到目前为止,土耳其旅从士兵到旅长,基本不懂英语,虽临时在部队中安插了许多翻译,但在战斗中,土耳其旅与美军、英军的配合必然出现问题。”

这个土耳其旅,虽然在朝鲜的第一仗就爆出个大笑料,但在整个战争期间土耳其旅不算特别差,甚至可以说比参战的英军旅还要好一点。尤其是不能把土耳其旅当南朝鲜部队看。现在的南朝鲜那几个师大多被朝鲜人民军灭过,1950年8月才在釜山防御圈复活,也就是诞生不过三个多月的时间,会打仗才怪。南朝鲜部队渐渐崛起,成为一支顶用的作战力量,要等到1951年底1952年初了。土耳其旅第二次战役一溃千里,那是因为联合国军全都在溃逃……

第八十七章,土耳其旅大捷

“彭、叶:你们本日七时的作战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望坚决照此执行。”

1950年11月24日22时30分,主席给志司回了电报。

在这个夜里,志愿军西线的6个军开始了最后一轮的夜间行军及调整部署。一切都在黑夜中静悄悄进行,美军和韩军没有丝毫察觉。

首节上一节124/88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