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文华 第533节

虽然留了一些照片,打算找机会参加摄影比赛,也是为了让这些照片得到大家的评判,看看是否能打动评委和更多的人。

也许是两个女生高兴的神态和一份期待,他答应和这位编辑联系,并当着两个女生的面回信,告知电话号码。

元旦过后,《华国地理》一个年轻编辑约他在茶馆见了一面,说是年末开选题会时,他向编辑部提出一个策划方案,以一些著名古道串联起来的古镇古村为主题,比如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秦岭古道、太行古道、京西古道等,总编非常欣赏这个创意,立即纳入今年的重点选题。

编辑姓张,26、7岁的样子,他承认,经常在网上浏览相关题材,寻找创意,发现徐畅然的行走博客后,很重视,但脑子懵懵懂懂,还没有找到方向,直到徐畅然第二次行走,把博南古道上的花桥和杉阳古镇发出来,灵感突然出现了。

“你看杉阳那么多老房子,明清建筑保存完好,为什么这样?因为它在古道上,凭古道繁华,随古道衰落,因为古道,才能保留老样子,用古道串联起来,它们的历史就非常深厚和丰满了。”张编辑说道。

徐畅然笑了笑,没有说话,这种以线串点的思路,一开始他没有形成明确的意识,走了一圈后发现南方丝绸之路,回来思考一番,到第二次云南之行,这种循古道而行的思路就比较明确了,文章中“古道”两字频频出现。

张编辑想出来的这个“创意”,可谓强力借鉴啊。

“的确,这个创意跟你的博客……有关系,杉阳古镇那篇博客发出来,看完上床后睡不着,老是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到凌晨一点,这个创意一下子出来了,我马上爬起床,穿上衣服写方案,一口气写到四点钟。”张编辑回忆道。

他提出,让徐畅然参与这个策划,给一个特约记者的身份,也跑几条古道,对徐畅然的摄影和文字,他有信心,只是有些地方要按照杂志的要求来做,杂志会给徐畅然的采访行走提供方便,比如和当地政府部门以及文管所的联系,还提供差旅费用。

张编辑给徐畅然算了个帐,各种费用加起来,一个月收入能达到三、四千。

徐畅然想了一阵,同意了张编辑的邀请,这个策划完成时间估计一年左右,借助杂志的力量,他可以走更多地方,有一个特约记者身份,手里拿着证件或介绍信,行动更方便一些,因为人家认这个。

李所妍说的签约记者,变成了特约记者,说明她不了解华国,签约是契约社会流行的说法,而华国流行的是特约,关键在一个特字,特约、特供、特殊情况、特殊处理,这就是国情,换一个说法,叫做国情比较特殊。

年关已近,张编辑和徐畅然约好春节后开始工作,另外徐畅然的云南之行有许多资料要用,第一期就是南方丝绸之路,按照张编辑的说法,开篇就是大手笔。

和张编辑谈妥后,徐畅然以此为名宴请李所妍和金诗炫,其实就是找个借口一起吃饭,又不用AA制。金诗炫在紧张地复习迎考,来不了,她这种交换生要跟上课程有难度,不过金诗炫比较认真,想考出好一点的成绩。

和李所妍吃完饭,徐畅然执意要送她到学校门口,两人边走边聊。李所妍显然在网上搜索了一番sm,有粗略了解,她提到在网上看到一些照片,让人感觉不舒服。

“你那天在酒吧看到的,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徐畅然问道。

“没有。”

“那就行了,它和所有的事物一样,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徐畅然说道,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犹豫了一下,还是问出来:“那天在酒吧看节目……有没有兴奋的感觉?”

“女人真的喜欢被那样……做吗?”李所妍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这个不分性别,只不过男对女这种情况要普遍一些。”徐畅然回答。

“很奇怪的感觉,我是第一次知道还有这种事,徐畅然你早就知道了?”

“别想这个了,不然我就后悔带你去酒吧啦。”徐畅然笑着说道。

“没有,我要感谢你带我去酒吧呢。我还有个问题,可以吗?”李所妍停下脚步,望着徐畅然,得到肯定答复后,她问道:“你是不是adam那样的人?”

徐畅然盯着李所妍,想了一阵,淡淡地说道:“有那么一点。”

“那你对女人也那样做过吗?”李所妍问道。

“这是隐私,我不会说的。”徐畅然伸出食指,指着李所妍说道,两个人都笑了。

快走到水木西门时,李所妍问徐畅然还会去酒吧吗,徐畅然拿出手机说,酒吧的短信只发三个月,等春节后回到燕京,收不到短信,自然就不去了。

李所妍说,寒假前酒吧如果有合适的活动,她打算回请徐畅然。徐畅然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去酒吧可以,但不要说什么回请,这件事不用AA制。不过,他马上为拍肩膀后悔,谈论sm的话题后,这个动作就有些唐突了。

第二天,张明爵约徐畅然吃饭,算是寒假前最后一次相聚。徐畅然先去游泳馆游了一个小时,出来正好是饭点,在农园食堂三楼点了几个菜,和张明爵慢慢吃着,事先已经说好,这顿算张明爵的。

张明爵现在很忙,学习和社交,各种事情。他提到前一阵遇到的一件事,一个记者写了一篇很猛的文章,几年没有音信,父母来到燕京,到处找关系,希望能找到他的下落,甚至把人捞出来,但是不行,那篇文章得罪的人太……

“记者的名字和文章都能搜得到,但都是几年前的消息,近几年的新消息一条都没有。”张明爵说道。

“还算不错了,再过几年,记者的名字和文章都搜不到了。”徐畅然说道。

也许是个年轻的记者吧,对历史不够熟悉,即便进入21世纪,有些东西也不会变化的。徐畅然长长地叹口气,没有继续谈论这个话题。

快吃完时,也许是喝了点啤酒,张明爵竟谈起了光棍节礼物,说那天本来很郁闷,突然来了个惊喜,他伸出两根手指,意味深长地看着徐畅然。

“两次。”徐畅然懵了一会,才明白其意思。

张明爵点点头,说7点半进门,11点离开,三个多小时,两次,最爽的光棍节。

徐畅然彻底放心了,冒险做出的安排,收到好的效果,心里也很得意。“你满意就好,我也是试试,以为没戏,毕竟人家条件很不错。”徐畅然说道。

“人是不错,那身材和皮肤……”张明爵大声说道,突然停住,看看四周,还好,没有人注意他俩的谈话,他压低声音说道:“不过实话实说,有个小缺点,说话带点口音。”

“什么口音?”徐畅然抬头望着张明爵,不明就里。

“就是那嘎达的口音,不过也没啥,再在燕京呆几年就好了。”张明爵说道。

“那嘎达的口音?没有啊。”徐畅然皱着眉头,张着嘴,小心肝扑通扑通的,感觉那天的事失控了。

“哎,畅然你听不出来,学生会就有一个那边的人,一开口就是那味儿,我这南方普通话就是在他那里找到自信的。”张明爵乐呵呵地说道。

第639章 长统皮靴

上午十点,徐畅然在马连道一家摄影器材店,捧着一支沉甸甸的镜头盘算着。

和杂志社的事情确定后,买一支变焦镜头就提上日程,定焦镜头作为业余爱好慢慢拍是可以的,用于工作局限性就大了,人像、小品、风景等,题材多了照顾不过来。

换什么镜头好呢,在色影无极上看来看去,目光渐渐集中在刚上市的“内牛”上。

这是尼康公司去年底推出的17-55 2.8镜头,全程最大2.8恒定光圈,注定它的牛头身份,镜头重量755克,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做工扎实精细,不惜成本,是尼康公司为apsc画幅相机生产的唯一的专业镜头。

这个镜头在华国摄影爱好者中有一个“诨名”叫“内牛”,实际上是“泪流”两字的谐音,意思是“泪流满面”,有的摄友看到这个镜头拍出的照片,激动得泪流满面,这一说法得到众多摄友认同,于是就叫它“内牛”。

这个镜头的特点是画面油润,看着很舒服,摄影题材广泛,在半幅机器上的焦距是25.5-82.5,囊括大部分题材,显然,这是一镜走天下的最佳选择。

阻止摄影爱好者拥有这个宝贝的主要因素是价格,刚上市的价格是10288元,徐畅然询价是9988元,老板说这是针对春节做的优惠活动,过一段时间又会涨回去。当然,几百元的差价并不重要,主要是觉得拿着上万元的镜头去乡野行走,有点本末倒置?

但是,这个镜头的外观看着太舒服了,拿起就不肯放下,现在有句话叫“摄影毁三代,单反穷一生”,就是指升级的冲动。如果摄影人满足于一机一镜或者一机两镜,其实花不了多少钱,因为数码单反没有胶卷消耗,主要问题是控制不住升级机身和镜头的心魔,特别是镜头,这一万元相当于许多人一年的工资啊。

挣扎了一阵,徐畅然还是以“工作需要”的理由买下这支镜头,配了145元的肯高uv镜,总共花一万元出头。

带着镜头赶到商场,在女鞋柜台看来看去。打算买一双皮靴。

昨天晚上和小袁联系,约今天下午见一面,小袁答应了。放下电话他决定送一件礼物,送什么好呢?好几个方案否定后,他想起上次见到小袁,仍然是去年冬天的长统皮靴,有点旧了,那么,送一双档次稍高的皮靴。小袁冬天喜欢穿皮靴,显得娇憨可爱。

首节上一节533/11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