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朝当皇帝 第8节

朱由检在武家墩内现在是完全随心所欲地到处走,四处视察,以此让整个武家墩内的人都知道他这个皇帝的存在,并拉近彼此的距离。

此时,朱由检就看见了他在张家湾时招募的第一个纤夫出身的青壮杜亭松和董伟、关大虎走在一起。

已经不再是赤身而是头戴圆盔身着棉甲的杜亭松、董伟、关大虎三人皆向朱由检行了大明近卫军内部最新普及的军礼。

朱由检郑重地点首,问:“你们这是做什么去?”

“回陛下,我们正准备去第三屯堡第七生产大队执行义务帮助屯户百姓生产生活任务,今天轮到了我们队,但现在还没有到集合出发的时候。”

回答朱由检问题的是董伟。

而杜亭松则和关大虎只知道站在原地傻笑了起来,见董伟说后才莽莽地点了点头,表示董伟说的是没错的。

朱由检见此便点了点头,让大明近卫军定期派出专门的官兵去帮助百姓,是他让周遇吉和张凤翔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大明军民关系。

据朱由检所知,在这个时空的明军纪律性并不比建奴流贼好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杀良冒功、肆意劫掠是常事。

所以,为了占据天下民心,他必须要改变自己近卫军在老百姓中的形象,通过自己的军队帮老百姓扫扫地秧这种小事让近卫军的良好形象根植在老百姓的心中。

朱由检这也是像后世一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甚至建国初期还能硬扛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的某支军队学习。

在朱由检看来,他要想在明末力挽狂澜,指望自私的汉族大官僚大地主是不可能了,这些人一不愿被自己征商税,二大多不愿捐饷助国,只愿意让自己欺负苦哈哈的老百姓,如今只是抄了几个叛贼的家,连去个南京,进个淮安城都不行。

而他更不可能指望只知暴力破坏没有斗争纲领的农民起义军,按照原有历史发展,也因为抄家而得罪乡绅地主集团的李自成会被建奴打得大败。

所以他最大的指望还是这些归顺自己的庶民,这些想求一份安宁的百姓。

“很好,我们近卫军是为保卫家国、服务百姓的天子军队,要有爱民之心,能帮助老百姓生产生活是我们的荣幸,因为你们所吃的穿的都是来自于百姓。”

朱由检亲自拍了拍杜亭松的肩膀,替其拈去了掉落在肩上的竹叶。

“陛下说的是!”

杜亭松回了一句。

虽然现在的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检经常会做一些亲自为士兵包扎伤口的事,但杜亭松还是因此颇为感动,不由得挺直了胸膛,继续朝朱由检敬了个军礼。

董伟也同杜亭松一样行了个军礼。

关大虎见此便有样学样,也继续学着行了个军礼。

朱由检见此微微一笑,抬脚就朝周遇吉和张凤翔这里走来。

……

“陛下,现在已有三千士卒完成了新兵训练,按照计划,接下来,他们将进行以鸳鸯阵为基础的方阵训练,以十二人为一队,每队有两种兵种组合方式,一种俱是火器,以鸟铳为主,一种有刀盾手、长矛手、刀棒手、镗钯手,每队有火兵一名,每队设伍长两名,队长一名,四队组成一旗队,旗队长背小旗,另设置一名军法官,每名教官自动担任旗队长,对他们进行训练。”

周遇吉这里向朱由检汇报接下来的训练事宜。

张凤翔也接着说道:“陛下要求的扫盲教育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伍长以上的军官皆已进行扫盲,全军识字率已达到百分之五十,接下来会增加夜课学习时间,主要学习家国思想与忠君思想。”

朱由检来到周遇吉和张凤翔这里后听取了军事上的准备情况。

而朱由检则因此问了随行的锦衣卫都指挥使吴孟明:“现在闯贼情况如何?”

吴孟明回道:“回陛下,据锦衣卫来报,闯贼自陕西起兵进入山西后,一路我大明官员皆望风而降,如今,闯贼已于三月初十进入居庸关,居庸关总兵唐通与镇守太监杜秩不战而降。”

“这个唐通!他也枉为臣子,身为武将,竟也不战而降!”

周遇吉没忍住,直接插了一句嘴。

张凤翔因此看了周遇吉一眼,才说道:“居庸关是山西方向后进入京畿的最后一道险关,一旦居庸关被攻破,京城将无险可守,而大明精锐皆无,京城空虚,设若陛下未离开京师,只怕已身陷闯贼之手,如今幸好陛下已南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第12章 李自成入北京城

吴孟明点了点头,他很赞同张凤翔的看法,谁也没想到李自成正月才在陕西建立“大顺”政权,三月就攻打到了京畿。

朱由检倒是没这么愤怒,也没这么惊骇,因为熟知后世历史的他早就知道这些事都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

历史上的李自成正是在正月建立“大顺”政权,设立文武百官,三月攻下了明朝帝都。

在这个过程中,除周遇吉血战阻击李自成七天七夜外,一路大明守关官员皆是望风而降,而唐通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历史上的崇祯帝朱由检就是因此认为一个宁武关都能挡住李自成七天,而从宁武关到京城还有那么多雄关,也就心存侥幸心里,以为李自成可能会打不到京师来,也就没有急着采取相应对策,如南迁什么的。

结果崇祯没有想到周遇吉战死后,后面的守关官员皆是望风而降,使得李自成攻破居庸关快要兵临城下时,他才知道李自成来了,完全没有时间应对。

但现在的朱由检好在早已料到了这个结局,因而先离开了京城。

“比历史上李自成攻破居庸关早了七天,看来牺牲一个周遇吉也就多赚七天而已,也不知道如今自己没有让周遇吉牺牲在宁武关,会不会让大明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时间多很多个‘七天’?”

朱由检心里如此想了想后,也就笑了起来:“也不知道李自成攻入京城后发现没有朕会是什么心情?”

……

“你们说崇祯见了本王会是什么心情?”

李自成此时正骑着高头大马兴致勃勃地往长安西门而来,且对身旁权将军刘宗敏饶有兴趣地笑着说了起来。

刘宗敏则哈哈大笑起来:“自然是磕头求饶!”

李自成也因此大笑起来。

“臣等恭迎大顺王!”

范景文带着一干留守京城的文臣武将早已跪在了西门两侧。

范景文以不忍让城中百姓被屠为由而放弃了抵抗,直接选择了投降,当然,他投降真正的原因是朱由检让他投降。

李自成见此,只问道:“皇帝崇祯呢?”

“回大顺王,皇帝崇祯已于三个多月前离开京城,如今想必已到南京。”

说这话的不是范景文,而是留在京城的前内阁首辅韩爌,历史上这位在魏藻德之前被罢职的内阁首辅就一直寄居在京城,如今李自成一入城,也跑了来投诚,目的自然是想找李自成要个一官半职。

李自成面色凝重了下来:“居然跑了!”

“大王勿虑,崇祯虽然跑了,但京师还在,如今我们占据了京师,至少整个北方已经是属于我大顺的了,接下来,无非是再派大军南下征伐残明而已,而残明犹如风烛残年之人,气数将尽,我大军一旦南下,自然会示势若破竹,一举统一天下!如今,何不先修书一封,令崇祯在南京纳土归降,且令其还京觐见,如此也算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时候,被李自成任命为大顺政权天祐殿大学士兼丞相的牛金星劝慰起李自成来。

李自成点首:“准!立即修书于崇祯小儿,令他识相的话,就立刻纳土归降,本王可以封他为国公,否则,朕必杀尽他朱家子孙!”

……

“闯贼欺人太甚!”

淮安武家墩,朱由检这里收到李自成的招降文书后,周遇吉咬牙切齿地先说了一句。

“宁武伯不必如此愤怒。”

朱由检这时候见此忙说了周遇吉一句,然后看向群臣,自信从容地笑了起来“诸位爱卿可有话要说!”

蒋德璟这时候先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宁武伯所言极是,闯贼此举实在猖狂无礼,在他看来,我大明是真无可战之力,如其刀俎之鱼肉一般!臣请陛下对其还以颜色,以文书回之,叱骂其不忠不孝、大逆不道之举!”

接着,李国祯则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认为眼下我们不能不慎重考虑当前局势,如今闯贼势大,而我等刚到南境,立足未稳,且兵马不足,以臣看,不如先派出使臣与其谈判,以臣看,陛下不如先让一步,学越王勾践,表示愿意去帝号,以国主称之,并在名义上归顺闯贼,如此方能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待十年后再兴北伐,一雪今日之耻!”

“襄城伯,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周遇吉回怼了一句,说道:“我们皆是朝廷武勋,世受国恩,有舍生护君之责,岂能让陛下受此委屈!除非我等尽皆已战死!”

李国祯被周遇吉的强势吓得有些不敢大声说话,声音略有些低沉地解释说:“谁愿意让陛下受委屈?可我们现在刚刚南迁到此,甚至还有江南士绅的掣肘,如何是风头正盛的闯贼敌手!君主报仇,十年未晚,养精蓄锐几年有何不对,现在与闯贼硬来,只会让大明亡的更快!到时候,你我战死又有何益处!”

“襄城伯虽然说的有理,但臣认为即便亡国,大明也绝不能向逆贼称臣,此乃乱纲常之事,也会使大明将来再无国统可言!”

蒋德璟也极力反驳让崇祯向大顺李自成称臣。

而兵部尚书张凤翔这时候站了出来:“陛下,臣亦认为,襄城伯所言不妥当,闯贼本就已毁过我大明祖宗陵寝,如此血仇,陛下岂能认贼为君!别说归附,如今这闯贼连被我大明招抚都不可能,不然陛下就是对不起大明的列祖列宗!臣建议,我们可派使臣联络建奴,联合建奴先剿灭闯贼,再驱赶建奴出关,实行联虏平寇的策略。”

联虏平寇?

朱由检没想到张凤翔会提出这么个建言,居然要自己联合建奴灭李自成。

在这个时代,李自成算家贼,而建奴算外寇,而且外寇明显实力更强。

按照后世的抗日战争经验,明显在这个时候是要安内必先攘外。

但因为儒家思想的局限性,这个时代的人民族意识不强,更多的是忠君思想,如明朝灭亡元朝时很多士大夫会为元朝尽忠一样,这个时代的很多士大夫没有觉得被胡虏统治有什么不好。

所以,张凤翔才会很自然提出了“联虏平寇”的策略。

但朱由检才不会傻到学把自己的力量用在消灭李自成等农民军身上,那样他将来拿什么抵抗建奴?

“首先,联虏平寇是不行的,朕已经不只一次说过,我大明真正的强敌不是李自成而是建奴!诸位难道亡了金灭北宋之事,金国明明是最大威胁,北宋偏偏联合金灭辽,却不是帮助辽抵抗金国,结果被金一举占领京师。”

朱由检说了一句。

“可陛下,如今大明最大的威胁不是建奴,而是闯贼,闯贼已建国大顺,麾下雄兵数十万,占据北方半壁江山,而建奴不过依旧盘踞在关外不毛之地,难以吞并我汉室江山。”

张凤翔说了一句。

“估计宋室君臣当时也是如你这么想的。”

朱由检回了一句,又道:“这件事不必再议,李自成的招降之事不必理会,朕既不纳土归降也不去帝号称臣,天下正朔还是朕,他李自成依旧是贼,只有朕招降贼的道理,没有朕向贼投降的道理!除非朕真的被他李自成把刀架在了脖子上,而你们都没了血性!”

朱由检说着又道:“至于建奴是不是最大威胁,以朕看,三个月后便见分晓。”

“陛下放心,除非臣等皆战死,否则臣等绝不让君父受辱!”

周遇吉回了一句。

蒋德璟则回道:“陛下圣明!臣生是大明之臣,死是大明之鬼!宁可站着死,也绝不降贼求生!”

李国祯和张凤翔也回了一句“遵旨”但没再说别的话。

而朱由检点了点头,又道:“兵马加紧训练,粮草加紧蓄积,军械加紧制造,无论抗贼还是抗虏,都是要战场拼杀的!从现在起,上至朕这位君王,下至庶民,无论男女,皆需参加军事训练,建立民兵制,近卫军训练结束后,以各屯堡为单位开展民兵训练,中央处设立总训练部民兵司!”

“臣等遵旨!”

众臣再次回了一句。

“散朝!”

……

辽东。

山海关。

吴三桂看着多尔衮的来使洪承畴和自己舅舅祖大寿的来信,问道:“摄政王真说大清将来取了天下,会封吴某为王?”

“没错,有摄政王的亲笔手书为证,平西王难道还不相信吗?”

洪承畴问道。

吴三桂哼了一声,顿时大喝一声:“来人,把这个背负大明、投靠建奴的奸臣拿下!”

顿时,吴三桂的两家丁就站了出来:“是!”

“且慢!”

洪承畴忙一摆手:“平西王真欲为大明尽忠乎?然不知大明已气数将尽,明皇崇祯最后一支嫡系早已和孙传庭一起埋在潼关,而李自成不过流贼顽寇耳,我大清大兵入关后,其必为我大清所灭,到时候天下就剩平西王与我大清,难道平西王真以为能与我大清决一雌雄?!”

吴三桂把圣旨拿了出来,递给洪承畴:“此乃我大明皇帝陛下给本王下的谕旨,你自己看看吧,陛下不但封本王为平西王,允许本王永镇辽东,还要求本王不得降建奴,且说若降建奴,必杀我吴家满门!”

第13章 降建奴者,罪同谋逆,主犯凌迟,…

“吴三桂真这么说?”

多尔衮问着洪承畴。

首节上一节8/40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