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部的会议室里一片安静。所有人的脑子里都是震惊。罗耀国刚刚把他的设想告诉大家。包括副部长兼化工局局长马君武、冶金局长陆明、军工局长刘式渊、矿业局长陈立夫、航空局长杨仙逸、船舶局长魏翰、秘书长宋美龄、改制办公室主任章乃器在内的整个军备部高层都被罗耀国的想法所震撼了。
钢铁厂要改制为中华钢铁公司,兵工厂要改制为中华军工。然后募集商股,聘请专家来经营,几年之内还要公开发行股票,并且还要到外国去发股票,圈洋人的钱……当然,在某些知识分子和左派人士眼里,这也是卖国——卖国家控制的公司的股票。
以后,钢铁厂和军工厂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就通过招募商股和证券市场来筹集。军备部的预算将重点投入,一、稀有金属、铝还有各种特种合金的开发、生产。二、化工,特别是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三、航空,将寻找境外合作者,在国内新建大型飞机制造、研发基地。四、造船,将广州建设中的船厂和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合并成立中船公司,将来也要准备商办,不过目前还必须要继续投入资本。五、要做好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工作,以应对战时进口中断的局面。
最后,军备部的长远目标就是在未来十年内,建立起能够打赢一场世界大战级别的大规模战争所需要的一切重工业和基础设施,以及重要战略资源的储备。又要打世界大战了吗?所有人的脑袋里都升起一个不祥的预兆……
第0250章 9.18之局(一)
9.18事变,不抵抗政策!在另一个时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能在第一时间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爱国的张学良将军因为服从了卖国的蒋介石的命令,几十万东北军不放一枪一弹,便将东北三省的大好河山拱手送人了……不过,罗耀国前世显然是属于极少数。因为他所了解到历史由于种种原因肯定不是正确的。他所知道的历史是张学良将军并没有服从所谓的不抵抗命令!他所知的东北军所谓“不抵抗”分为三部分。
一是9.18晚到9.19日沈阳沦陷。当时爱国的东北军仅在沈阳部署了一个旅的兵力,东北军的根基——兵工厂、武器库、金库和大本营居然只有一个第七旅在保卫!根据今世罗耀国对东北军战斗力的分析,一个旅的东北军撑死了也就和一个大队的日军相当吧!要能抵得人家上一个联队的话,绥远、陕北的红军早就……只有这么点兵力看守老巢,这个张学良怎么说呢!人家不来偷袭都对不起天照大神了!这一个旅据说是奉了老蒋的命令不放一枪丢掉了沈阳,而日军则出动了两个独立守备大队花了十七、八个小时才占领了“不抵抗”的北大营!
二是东北军驻扎在东北的主力部队,吉林省的驻军五万多人,还包括东北军或许也是当时中国唯一的重炮团。这支部队被我们爱国的张学良将军把交给了自己敬爱的老师——爱新觉罗·熙洽!就是那个发誓要恢复大清的熙洽。其它什么就不用说了……无语了。
三是张学良将军违反了蒋介石不抵抗命令,带领了关内的东北军主力跑到锦州去布防。也不知道有没有这段历史?是不是罗耀国的前世被误导了?总之,张学良的十几万大军在锦州附近和日军对峙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一月二日,张学良才奉命不抵抗,放弃锦州跑回了关内。至于奉谁的命令?应该是……孙科吧?当时老蒋已经下野,理论上说是老百姓一个,张学良没有理由服从老百姓蒋介石吧?以孙科为首的粤系当时曾经短期执政,根据国民党方面披露的资料,孙少爷的政府是明确下达了抵抗的命令,或许背后又有什么密电吧?反正张将军那么爱国,是不可能没有命令一枪不放就丢掉锦州的。
不过那都是前世的事儿了,这前世不是没有罗耀国这只不负责任的大蝴蝶吗?罗耀国知道自己这几年使劲扇着翅膀,早就把历史篡改的面目全非了。这9.18还会发生吗?如果会发生的话,东北军应该是拼死抵抗了吧?这回他们是中央了!没有理由听蒋介石的话吧?再说到1931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指不定就是自己了,呃,自己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电全国,坚决要求东北军抵抗至最后一人一枪!
可是,万一他们还是改不了老毛病呢?这样应该怎么应付局面?
军备部小楼的顶层,一间宽敞明亮的会议室里就在讨论着类似的问题——如果,呃,就是可能的意思,五年后中日两国发生战争,我们应该怎么办?
罗耀国、白崇禧、蒋百里、安思华、吴子良还有……军备部秘书长宋美龄。六个人围坐在会议桌边上,一边儿品茗着香茶,一边儿讨论着这个沉重的话题。
几个正儿八经的军人倒还好,听到惊世骇俗的日本威胁论也都是平静如常,或许是对这个恶邻早有警觉。只是惊得宋御姐有些花容失色了,她可没想到,今天罗耀国召集了一伙“心腹”居然是要讨论这样吓人的问题。又或许原来不是讨论日本威胁论,结果看见自己很不知趣地跟进来以后才临时改变了话题的吧?还是先听着吧,就当是听故事了。
白崇禧表情严肃,似乎是早有准备,此时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文件,读了起来:“根据各方面从公开信息中搜集到的情报,日本的国民收入在1914年欧洲爆发后,迅速增长,但1921年以后,由于战后萧条引起了经济危机,急转直下。一直持续至今,国防经费一直没有大的增长,维持在国民收入的3%—4%的水平上。日本的重工业化也因此有所放慢,到去年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大约是轻工业占63%,重工业占37%。钢材的年产量今年预计是120万吨。比之本世纪初增加了五倍……而我国现在的情况是北方尚处于军阀混战的局面,各项工业建设都进展缓慢,唯有奉系核心地盘辽宁省的重工业有所发展。南方自民国12年韶关、海南两大钢铁厂开工建设以来,重工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比之日本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预计今年南方的钢材产量在二十五万吨左右,仅相当于日本在日俄战争后的水平。而且在特种钢,军工钢领域差距更为明显。
……根据预测,日本到1931年的钢铁产量应该能够超过250万吨,即在现有水平上增加一倍左右。而我们的钢铁业发展计划如果能够实现的话,届时也将拥有约250万吨的产量,基本上可以追平日本。不过这仅仅是产量,而非质量。由于我国领土辽阔,基础设施薄弱,因此有着较大的建筑用钢需求,产量也比较容易扩充。但是要获得特殊钢、军工钢的技术和工艺以及设备的难度非常高,即使我们能从美国和德国获取相关技术,消化吸收也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此外在飞机、舰船、化工等重工业领域,我们和日本的差距就更加明显,也更加难以超越。因此可以预见,到1931年,中日之间在重工业领域的实力对比上仍然会是日本占明显优势……”
“不过……”白崇禧放下手中的文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微微一笑:“我们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可能。我们参谋部自辅文弟主导之时起就一直在做相关的研究,根据我们的分析,日本虽然在重工业和军队素质上领先,但是也受到其土地狭小,资源匮乏的制约,我们估计他们很难维持长期战争。所以只要我们能坚持作战,即使打不赢,拖也能拖垮他们,只不过……我们的问题是不统一,特别是北方局势混乱,很难形成合力。而日本最有可能入侵的地点又恰恰是东北。”;
罗耀国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琢磨了一会儿。这段时间把钢厂和军工厂改制的事情丢给章乃器和陈光甫等“专业人士”之后,他的主要精力又回到了为今后中日战争的布局上来了。拖!这是另一个时空抗日战争中的法子,现在又被白崇禧提了出来。只是……仅仅是日本被拖垮了吗?
“是要考虑持久战的问题,不过我们还是要先立于不败之地。”罗耀国放下手中的茶杯,微微一笑:“我们是要拖垮日本,而不是和日本一起被拖垮。如果要维持长期战争的话,不仅仅是重工业的问题,还有经济问题。一个崩溃的经济是不能支撑一场胜利的战争的。我国现在的经济中心仍然在东南沿海和华南沿海,那儿的税赋占到国民政府总收入的八成。而我们的海军又全然不是日本的对手,至少五年内连一战的可能都没有。如果东南沿海和华南沿海都沦陷或是毁于战火的话,我们的财政恐怕就立即破产了。所以我们应对未来中日战争的第一个措施是要完善东南和华南的海防。去年我们曾经向英国订购过三十门12英寸和14英寸的重型大炮,现在已经开始陆续到货了。我想是时候开始在上海周围修建海防要塞了,我的设想是在吴淞口、崇明岛、杭州湾、舟山等地修建炮台,同时也要准备建造浅水重炮舰……那三十门大炮或许不一定够用,咱们想办法再买,总之一定要确保东南海口无虞。一但中日开战我们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以水雷和炮台封锁长江口和珠江口。”
先确保老巢不失,然后再考虑破敌。这个法子对吗?历史上张学良不就是因为老窝空虚而被人抄掉的吗?总不能自己也犯同样的错误,一不小心没有看住东南的钱袋子让日本人夺去吧?只是国民革命军的兵力好像有限,既要保住老巢,又要增援东北够用吗?
蒋百里也想到了这一点,他轻轻转动着手中的茶杯,蹙了蹙眉毛:“如果要保东南和华南的话,咱们陆军的兵力可就不足用了。我们现在就只有二十师的陆军,而海军又非常无力。即使有要塞可倚仗也不过是守住几个要点,不可能保住整个海岸线不失。日军依然可以选择任何一地登陆。那我们岂不是要将主力部署在南方地区了吗?而且……还要防备北方军阀趁机南下。这样我们还有多少兵力可以派去东北呢?”
第0251章 9.18之局(二)
“……吾观中日必有一战,只是时间早晚罢了。这环球之内资源财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持所有国家都成为强国、富国。而在亚洲,西方列强的势力已经处在消退之中,未来能够崛起成为亚洲之领导力量,控制亚洲之财富、资源的,似乎只有中国和日本才有这个资格。就凭这一点,中日一战就难以避免了。这一战不是中国踩着日本的尸体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就是日本攫取我们的血肉成为亚洲的霸主……也可能是两败俱伤渔翁得利。”
罗耀国在桌子上敲了敲,不自觉蹙起了眉头。对于中日一战不可免,他是毫不怀疑的。中国打垮了日本就毫无疑问会成为亚洲的领导者,冲着这一点,哪怕是日本不来侵略,等将来自己掌了权也是要发兵打上门去。只是这一战其实并不好打,要打成两败俱伤容易,要真正打赢就不容易了。日本固然有土地狭小、资源匮乏的弱点,但是中国的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工业基础薄弱,五年之内根本追不上日本,十年或许还有希望,只是日本也必然不会坐以待毙。其次就是不统一,如果军政能够统一,五万万人能够一心,就是没有现在的重工业建设也不惧日本。但要统一似乎只有凭借武力,要使用武力进攻北方军阀,他们势必会将兵力集中到南线,而造成东北空虚,最后给了日本可乘之机。历史上不就是这样吗?所以这9.18之局并不好布。
罗耀国转过头,看了一眼那位紧紧拧着秀眉,一脸忧虑的大姐姐宋美龄。心道今儿的会议可就是为您一个人开的,那些事儿不方便和老蒋明说,又要让他这个委员长睁一眼闭一眼才能执行。所以就请您这个秘书长当一回传声筒了,您可要千万记住了下面的内容。
“日本自清末以来便一直觊觎我国的东北领土。而奉军又是受日本扶植而发展起来的军阀集团,对于日本的野心缺乏足够警惕,且被日军渗透得非常严重,对日本的侵略恐怕很难形成有力的抵抗。特别是日本握有发动战争的主动权,而奉系只能是被动应对,他们很可能在奉系主力入关争霸时突袭沈阳夺取奉系之根本重地。
因此我们也要做最坏的打算。日本发起入侵东北之战的最坏结果就是奉军被日军突袭轻易打垮,大片东北国土迅速沦陷。而我军主力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及时北上,或是北上以后依旧不能战胜日军夺回失地,以现在北中国军阀割据的局面,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出现的。
对此,我和重楼(吴子良)拟定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是用于面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对于日本的入侵,我们的底线就是暂时容忍日本占领东北的大部分或是部分土地,但是绝对不能让他们完全控制东北,以获得利用东北之资源来增强其实力的机会。为此我们要让东北的抵抗力量始终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并且我们要参与这股力量组建和领导。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开始布局。第一步计划就是利用这次军情局和中共秘密合作的机会,打着他们的旗号也在东北发动一场武装起义,从而获得一个立足之地和一支武装力量。设想中的立足之地会选择在大兴安岭山区。第二步,我们会通过和青年党的合作关系,将大量武器弹药和辎重补给秘密输送到这块立足之地,以使其获得长期坚持作战所需的物质基础。第三步,在日本入侵东北之后,我们所控制的这支武装力量立即打出我们的旗号进行抗日斗争。并且和中共以及其他抗日力量联合,此外还要争取苏俄的支援,同日本展开坚决而持久的斗争。”
在听罗耀国的计划之前,宋美龄已经有心理准备了,不过听了以后,这位大姐姐还是瞪圆了那双明亮的眸子,死死盯着罗耀国,好像是终于看穿了他的真面目一般。太……太阴险了!宋御姐心说辅文弟你怎么能这样算计别人呢!这回居然连中共都给算计了,还要打着他们的旗号去发动武装起义!我的上帝啊!我以后一定要在老蒋耳边多吹吹枕边风,不能让他和罗辅文为敌,这个人太阴险了,像我们那么善良的人肯定斗不过他的。
……
蒋介石静静地在听,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本来就生得不怒自威的眉目,现在已经有些儿吓人了。罗耀国的心机果然很深,而且这个人做事根本就不讲规则,似乎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不过幸好到现在为止,这个人的心机都用在了敌人身上,而不是自己。
对于中日之间必有一战的结论,蒋介石也在心中默默点了点头。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仅仅是罗耀国的分析那也足够了。老蒋也知道,就是日本不要发动战争,等罗耀国把重工业建设好了,怕也是要找个倒霉蛋祭一下刀的。打垮日本,应该就是中国崛起的开始吧?想到这里连蒋介石的头脑似乎也有些发热了……一雪甲午之耻,然后称霸亚洲!闭上眼睛找一下感觉,呃,果然很爽。
“达令,你看罗辅文的那些计划会不会给我们招来灾祸啊?”宋美龄望着一会儿神情肃然,一会儿又有些陶醉的丈夫,语气中充满了担忧:“要是被拆穿了,奉张、中共还有苏俄会不会一起来对付我们?”
会被拆穿吗?罗耀国这几年干了那么多见不得光的事,哪回被拆穿过?再说不就打一下红旗嘛!一样都是找奉张和日本人的麻烦,苏俄还是愿意看到的。
老蒋冷笑一声:“罗辅文的计划什么时候给党国招来过灾祸?再说中共打不也着我们的旗号在做事?杨虎臣和冯玉祥现在可都是国民党党员。现在就让罗辅文去借用一下中共的旗号吧。而且这件事儿对他们也是有好处的。”
“对他们也有好处?”宋美龄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现在国民党、中共、国民党左派、青年党、致公党、奉系各派势力的关系错综复杂。说实话,以宋美龄不算低的政治智慧,也分不清各派的利益纠葛了。
“对,不仅是对中共有好处,恐怕对青年党也有好处。要不然他们为什么要帮助我们?现在北方的局面乱成了一锅粥,各党各派都绞在了一起,根本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蒋介石从办公桌后面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军备部小楼的方向,轻轻叹了一声。
这一次就睁只眼闭只眼让事情过去吧。现在北方的局面正处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之中,罗耀国的举动很可能打破这种平衡,甚至会引爆新一轮的军阀大战。不过,蒋介石已经打定了主意,不去干涉,而是任由事态发展。他现在的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国民党内部,这回利用整编党内各派完成了一次权力洗牌,不过老蒋的对手胡汉民和许崇智并没有被削弱。在这种形势下老蒋还是需要罗家叔侄的支持,才有可能赢得那张宝座。
第0252章 9.18之局(三)
一支孤军要在远离大后方数千里之外的白山黑水生存下来,还要发展壮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历史上的东北抗联不就在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斗争中悲剧了吗?罗耀国现在费尽心机要在东北布一个局,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最后去步抗联的后尘。
不过历史上的抗联是在9.18事变以后才拉起来的队伍,他们可没有一个像罗耀国这样处心积虑提前五年布局的幕后支持者。
要让一支孤军在敌后生存、发展、壮大,需要些什么条件?武器弹药肯定要提前准备,再想办法偷偷运进去。虽然以后可能会得到苏俄的补给,可是历史上的抗联是怎么悲剧的?显然苏俄是靠不住的。只有利用这五年想办法做好储备。如果1932年开始坚持敌后斗争……1937年爆发全面抗战,或许要到1942年才能打胜吧?有近十年时间可能无法得到正常补给!那得要储备多少弹药?不知道一亿发够不够?
除了武器弹药还要什么?历史上中共的红军在没有多少补给的情况下不也在江南腹地坚持了许多年吗?后来还长征去了陕北,在那里照样没有武器弹药的供应,还打败过张学良的东北军。很明显主义和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日本人入侵以后主义就被民族大义所替代,剩下的便是人才,特别是优秀的军事人才了。
王豹是这样的人才吗?很显然不是。对于自己的这个结拜大哥,罗耀国还是非常了解的。模样看上去挺像那么回事,不过才能着实有限,能够爬到现在这个地位完全是自己一力提携的结果。让王豹去开创个局面,打一下基础还行,真要是领导艰苦卓绝的斗争恐怕还是要靠真正的名将的。不过很凑巧,自己这里好像还有真几个可用之人。
罗耀国的嘴角浮现出一丝苦笑。顺手拿起一份中央军校第四期、第五期入伍生名单。这是他特意让人送到军备部部长办公室来的。也不知道是中共特意安排的,还是这些人由于自己这只大蝴蝶的效应而没有找到组织。中央军校四期、五期入伍生名单里面还真有几个自己熟悉的中共方面的名将种子,似乎很适合派去东北领导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
罗耀国拿起一支红铅笔,在那些熟悉的名字上面挨个画起了圈儿。中央军校第四期炮科林育容,他应该就是林彪了!不知道为什么还没有改名?中央军校第五期步科粟裕!此人在历史上并没有读过黄埔军校,在这个时空居然也进来了。中央军校第五期步科罗瑞卿,呃,他在历史上似乎是武汉分校的六期。中央军校第五期步科王树声,好像也是中共的大将吧?不知道是不是记错了?中央军校五期步科郭汝瑰,也是中共方面的大军事家。这次就一起去东北吧!有那么多牛人,应该是很可靠了!呵呵,日本人这回有得受了。
……
“咱们的根据地选择在大兴安岭里地区怎么?就以漠河为中心吧。咱们又不是去和老张家争东北的天下,姿态还是低一些好。健生兄,你看怎么样?”
白崇禧一走进罗耀国的办公室,就被他拉到了一幅东北军用地图前。这位军备部长似乎还没有完全脱离副总参谋长的角色呢?
罗耀国用手敲了敲地图上面的大兴安岭地区,笑道:“这块地盘有八万多平方公里,比浙江省小不到哪儿去。回旋的空间极大,一万人的军队往山里的老营一钻,敌人保管找不着。唯一有些不足的就是人口太少,招兵困难。”
白崇禧这段时间也参与到罗耀国的这个东北根据地计划中来了,对东北的山川地理,兵要地志,早就背得滚瓜烂熟了。
要在东北开辟根据地,最理想的选择就是大小兴安岭一带。中共现在已经选择了小兴安岭地区作为根据地,准备民国15年秋季发起暴动成立东北红军。这样比小兴安岭更偏远的大兴安岭自然就成了国民党的唯一选择了。根据罗耀国的设想,这支武装同样打红旗,但是不打党旗,不以红军命名,而是冠以“工农革命军”的牌子,和红军有所区别。
现在已经是三月中旬,到秋季十月份已经只剩下不到七个月了。要在七个月内将至少三千人的骨干,足够武装一万人的武器弹药和大批的物资补给运进大兴安岭地区,难度之大就可想而知了。
白崇禧微微皱着眉,手托着下巴,脑筋飞快地运转了起来。一个个计划在他的脑海中迅速生成,大部分又马上被他自己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