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955节

杨子墨脸上已经添了笑意,低下头,拉住雅尔江阿的手,不再说话……

……

转眼,到了四月十八。

韩江氏这边的铺子收拾得差不多,亲自到曹府这边寻紫晶,商议开业的日子。虽说曹颙夫妇不在京里,但是到底是合伙的买卖,她也不好自专。

曹寅夫妇要随扈上京之事,韩江氏早就晓得,而且还专程来给李氏请过安。紫晶虽名为奴仆,但也是曹家长房能说话做主之人。

曹府前院,香烟袅袅,伴着锣鼓声,几个神婆口中念念有声。看到一身素淡衣服韩江氏,那几个婆子瞪着牛眼,边跳边打量着。

就这就是萨满妈妈“跳大神”了,韩江氏在京已经几年,对于一些旗人家的习俗也颇有耳闻。

不过,曹家的主子们,多不在府里,怎么这边就做起法事来?

心里虽奇怪,但是她不是多事之人,挨着边,跟着丫头往里走,到偏厅候见。

紫晶得了消息,到偏厅这边见客。

韩江氏道明来意,将选好的吉日单子递给紫晶。

看着韩江氏给递给自己的吉日单子,紫晶笑着说道:“我哪里懂这些,韩奶奶瞧着定日子就是。”

“月里就有两个好日子,一个是二十二,一个是二十八。二十二的话,有些仓促;二十八的话,离端午又太近些。”韩江氏从旁解说道:“主要还是看府上安排,到底是买卖开业,能抽空过去看看,最好不过。”

紫晶已经合上折子,递给韩江氏,道:“二十二的话,我们二爷在宫里当值,帮衬不上;二十八的话,二爷休沐,我跟他说说,许能带人过去热闹热闹。”

韩江氏听了,道:“既是如此,那就定在二十八。小妇人回去就预备请柬,使人送到贵府来。”

紫晶闻言,稍加思量,道:“不必预备太多,我家老爷出京前吩咐要门户严些,就算有客,也不过是二爷的同僚罢了。”

韩江氏应了,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韩江氏便起身告辞。

紫晶送了几步,就见绿菊走了过来,道:“紫晶姑娘,我们太太打发奴婢来问,是不是稻香村的韩掌柜到了?若是的话,二太太请她厅上喝茶。”

紫晶闻言,看了韩江氏一眼,心里颇为为难。

自打四月十五,这边府上开始做法事,兆佳氏白日便在这边盯着。

期间,对于府上的事,也少不得指手划脚一番。

虽说是主子辈,到底是分家的,下人们能应的就应着,拿不定主意的仍依照旧例,或是请示紫晶。

兆佳氏心里虽恼,但是也挑不出紫晶的错处来,不过是话里话外呲达两句到头。

紫晶晓得她的脾气,面上恭顺着,对于恶言恶语也并不往心上去。

自己是曹家下人,兆佳氏这边,是该受的;韩江氏只是曹家的合伙人,二太太要是无礼的话,只会叫人笑话,丢曹家的颜面。

担心归担心,既然兆佳氏使人来请,紫晶也没有拦着的道理。

她看了韩江氏一眼,看她并没有推辞不去之意,便跟着绿菊一道,引韩江氏到前厅。

前厅的门敞开着,正对着院子里的萨满妈妈们。

兆佳氏坐在厅上,几案上放着点心与茶水。她一边看着院子里的“跳大神”,一边吃着饽饽。

见绿菊带着人回来,兆佳氏放下手中的饽饽,直了直身子。

韩江氏这边,已经俯了俯身子,道:“二太太万福。”

她声音不大,院子里又实在吵得慌,兆佳氏听不真切,对身边的丫鬟道:“叫外头的妈妈们到偏厅歇歇,吃点饽饽,垫垫饥。”

那丫鬟叫红梅,是前两个月刚从家生子中提上来,代替紫兰的缺的。心直口快,是个爽朗的性子,甚得兆佳氏欢喜,隐隐有越过绿菊之意。

绿菊正愁曹项出京之事,哪里有心情与人争宠?

红梅见她这般,越发嚣张,每日里除了在兆佳氏面前奉承,剩下的就是练习点烟。不过是看兆佳氏吃烟勤,离不开绿菊,想要取而代之罢了。

红梅出去吩咐了,外头才渐渐地消停下来。

兆佳氏笑着看了韩江氏一眼,指了指就近的椅子,道:“韩掌柜坐下说话。”

韩江氏因紫晶站着,犹豫了一下,挑兆佳氏右手第二张椅子坐了。

“坐得近些,才好说话。”兆佳氏瞧也不瞧紫晶,只是笑眯眯地对韩江氏道:“听说你又张罗新铺子了?看来是买卖兴隆。都不是外人,我就直说了。正月里,我也开了两间饽饽铺子,因识人不明,师傅手艺不精,加上掌柜的偷懒,买卖没做起来。如今城里的人家,多认‘稻香村’的牌子。韩掌柜那边,能不能帮衬一下,匀两个师傅过来。”

韩江氏闻言,实是无语。

这亲兄弟,还明算帐呢,更不要说是婶子同侄儿媳妇之间。再说,初瑜并不在京,她跟自己这个掌柜说,也有些不着调。

兆佳氏巴巴地看着韩江氏,笑着说道:“唉哟,让韩掌柜的为难了么?开几家不是开,要是没有好师傅,我这两处买卖就要黄摊了。那样的话,还不若把铺子租给你们,我吃租子来得省心。”

稻香村在城里的铺面,有初瑜的陪嫁,有后置办的,就是没有租的。

“小妇人只是给郡主看生意的,实做不了主。二太太且容小妇人几日功夫,小妇人回去就给郡主去信请示。”韩江氏低头回道。

兆佳氏厚着脸皮说项,却没听到想听的,心里不快,脸上已经露了出来。

她“咳”了一声,道:“听说韩掌柜往十三爷府上走了两遭,怎么?要拣高枝儿飞么?”说到这里,看了看韩江氏的长相,脸上露出几分轻蔑之意来:“这张脸,颜色倒好?我家颙哥儿是个实在人,可怜你寡妇失业的。你也当检点些,别将我们老大的帽子染上色儿!”

这话说得既刻薄,又难听,连紫晶脸上都有些下不来。

韩江氏只是小脸绷着紧紧的,看不出什么来,起身道:“谢二太太教导,小妇人还有俗务要忙,今日就不再继续叨扰了。”说着,向兆佳氏福了福,转身离去。

“你……”兆佳氏见她起身离去,不禁着恼,道:“算是个什么阿物,不识抬举的东西。”

韩江氏只做未闻,紫晶看了兆佳氏一眼,跟着韩江氏出来。

直到上马车之时,韩江氏才双手发抖,显然已经是气极。

紫晶不好说兆佳氏的不是,只好低声劝道:“奶奶勿恼,许是有人在二太太身边嚼舌头,引得二太太误会。二太太平素提起韩奶奶,也是带着几分佩服的。”

韩江氏摇摇头,看着紫晶道:“姑娘是个好心肠的,放心。这些年来,好话小妇人听得少,恶语却是寻常事,不会放在心上。只是攀高枝儿那句,有些应承不起。我去十三爷府上请安,姑娘是晓得的,并无其他用意。我若在京,打理的只有曹爷的生意。商贾低贱,却也重‘信义’二字。”

“韩奶奶多心了,没人会那般想。大爷与大奶奶若不是信着韩奶奶,也不会做这合伙生意。我们大爷临出京前,因不放心韩奶奶这边,还专程同我们福晋姑奶奶与三姑奶奶打了招呼,请她们多看顾着些奶奶。”紫晶笑着说道。

首节上一节955/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