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452节

曹颙看出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不愿意搭理孙珏,便也没有多言语,只是招呼两人多吃菜。

席间众人不怎么说话,这顿饭吃得倒快,不到两刻钟,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已经吃得饱饱的。

曹颙这边有人,小哥俩儿便想往城里溜达溜达,顺便去十三阿哥府上转转。

曹颙想起两人拿来的贡品篮子,原想着要不要让他们给十三阿哥那边带一篮去,但是想想没有提。怕十三阿哥想起别的来,反而感伤。

孙珏虽说没有同两位皇子说上几句话,有些遗憾,但是面上却仍是恭敬如常。见两位阿哥要走,跟在曹颙身边,殷勤地送到府外。

十六阿哥原本有几个话要交代曹颙的,这却是找不到功夫说了,面上就有些不痛快。

十七阿哥见十六阿哥如此,晓得他是嫌孙珏碍眼,便也仰着头,不再看他。

孙珏心中不由叹道,到底是皇家之人,到哪儿都带着威风,使人不敢小觑。

等十六阿哥与十七阿哥催马渐远,曹颙才同孙珏回府,请他到厅上奉茶。

孙珏今日虽说只喝了一杯酒,但是却像是喝多了一般,没完没了地唠叨,一会儿一句:“十六阿哥虽说威严,但是比其他王爷还是带着几分温和,怨不得最得万岁爷宠爱。”

一会儿。孙珏又道:“十七阿哥境遇不好,听部里的同僚提,其生母勤贵人是待罪的宫人。只因万岁爷仁爱,才没有打入冷宫。瞧着十七阿哥面容消瘦,想来是宫里饮食克扣之故。”说到这里,不满地看了看曹颙:“孚若也太省事了,就算是府上银钱紧了,也不至于如此。实在没银钱花了,你同姐夫说,姐夫还能不拉扯你一把么?”

曹颙听他没完没了地自说自话,原只是浑听了罢了,听到最后却觉得怪怪的。

许是今儿一大早儿的没留意,这太阳打哪边儿出来的啊?为啥孙珏这般大反常态,倒像是两人素日多亲近似的。

反常既妖,曹颙看了一眼,心里琢磨的却是,难道自己看走眼了,孙珏不是个满口礼教的伪君子,而是个仗义疏财的老好人儿?若是自己现下真向他借钱,他会不会为自己的大话后悔?

想什么乱七八糟的呢?曹颙忙摇了摇头,看来自己是日子过得太轻省了,要不就是算计人算计上瘾了。

孙珏唠叨了半天,见曹颙实没什么兴致,才讪讪地住口。

曹颍在兆佳氏院子也吃了席,同初瑜又说了一会子话。外头天色渐黑了,孙珏同曹颍两个便离开曹府家去。

曹颙有些不放心曹颂,往槐院去了。曹颂还睡着,不曾醒,额头上有些虚汗。

曹颙伸出摸了,比量比量自己个儿的,见没有发烧发热的,才算是放下心来。

那几篮子贡橘已经使人送了梧桐苑,初瑜正琢磨怎么分。刚才曹颍走时,她装了半篮子让带去。

虽说橘子不算稀罕物,但是这里面的从个头、颜色、味道看,却同外头的橘子不同。好吃不好吃的不好说,看着却是好看得紧。

大过年的,摆起来做祭祀用,或者给孩子们拿着玩儿,都是好的,比外头的强上许多。

府外的觉罗家、永庆家,还有府里的二太太处、田氏处、庄先生与魏黑处,都要送到……

第380章 入巷

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八,祫祭太庙,康熙亲诣行礼。

太庙在天安门东,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家庙。按照礼法制度,每逢新皇登基、亲政、大婚、册立、万寿、徽号、献俘等活动,都需要告祭太庙。还有每年四孟与岁暮大袷,亦需如此。

太庙主祭虽然归太常寺管,但是按照规矩康熙要乘坐大辂前往太庙,因此曹颙他们的太仆寺也跟着忙活了小半日。

不过是个仪式罢了,从宫门出来,到太庙本就没多远的距离,只是动用的仪仗与鼓乐、祭祀等人员众多,显得场面格外恢弘壮丽。

到了巳正(上午十点),告祭太庙的大礼结束,康熙回宫,官员们则不用去衙门,各自家去。

康熙按照制度,是前天封印的,京城各部官员则是由钦天监选择吉日腊月二十四封印的。

除了轮值的官员外,其他的就算是放了年假。等过了正月十五,还是由钦天监选择吉日在正月二十前后开印。

由下面的主事排得轮值表,为了方便曹颙这位主官,将他轮到了腊月二十五。曹颙接受了他的好意,也使人买了不少吃食礼盒搁在衙门这边儿,按人头领取,排班到腊月三十附近的给双份、三份。当然,这份是衙门里的经费,所费不多,却是让下面的属官感觉贴心不少。

这从天安门出来,曹颙与伊都立同行了一段路。其间,伊都立欲言又止的,像是有什么话要说。

他换下官服,穿了常服,收拾得特别利索,像是要寻亲访友似的。

曹颙心里纳罕,瞧他平日也是个爽快的,今日这是怎么了?难道是要往哪家府上做客,手头不宽裕,想要借钱?

怨不得曹颙这样想,京官除了俸禄,能够收到的其他银子有限,比不得地方官员那样各种孝敬不断。但是,不管收入如何,这年节往来,却是少不得的。

春节是“三节两寿”之时,官场上必须预备孝敬的日子。不说官场上,就是亲戚之间,你来我往,也是不能有半点糊弄的,要不然伤了人情着实不好。

拿曹家为例,这春节年礼就要三、四千两银子的花销。虽说是花的多,入的也多,一里一外不过是倒手,但是其中贴补的银钱也将近千两。

伊都立“嘿嘿”两声,道:“有一件事,倒是想同孚若打听打听……”

曹颙笑道:“瞧大人这为难样子,晚辈还当是什么,要打听什么?晚辈能说的,自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伊都立挑了挑眉毛,笑道:“其实也不算什么事儿……”说到这里,他却是迟疑了一下,想着曹颙素日的品性,在女色上半点不沾的。

虽说两人比较熟,还沾着姻亲,不同寻常同僚,但是有些话还是不好太随意。这样想着,伊都立就改了口,笑道:“我族里有个老爷子,也是爱茶之人呢。听说平王府、淳王府流出的冬茶是孚若在山东时发现的,便让我帮着打听打听。既是这山东都产茶了,那直隶与京畿呢?”

曹颙不由苦笑,这个他哪儿知道去。

这些年来,曹颙去的地方虽然不少,但多是在路上。另外,就是当地能种植茶树,同水质、土质,还有制茶的法子都有相干,才能最后出来好茶。

他对茶原本就是外行,只因记得几种名茶产地,才取了个巧,占了个大便宜罢了。

曹颙回道:“大人,您瞧晚辈有功夫往直隶去么?这些年来,除了往返江宁与山东,还真是没有去过直隶地界去过。”

伊都立笑道:“我就是这么随口一问,问完就算了尽力了!”

说话间,已经到了路口,曹颙要往西,伊都立家住城北,两人就此别过。

伊都立却是没有回府,也没有去走亲访友,而是往什刹海岸边来。

在昨日约好的地方,已经有个穿着棉袍子的汉子在那里等着。见伊都立到了,他忙提溜了地上的盒子,上前来,满脸堆笑道:“哎呦,大爷,您可是来了,小的等您大半个时辰了!”

伊都立骑在马上,冲身后的小厮道:“赏!”

那小厮掏了块碎银子,扔到那汉子怀里。

那汉子忙接了,笑着揣到怀里。伊都立看着他腰间别着的竹筒,问道:“都拾掇好了?”

那汉子笑着说道:“已经按照爷的吩咐,个个签子都画了卤鸡。”

首节上一节452/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