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2100节

因之前想到这个可能,曹颙心中并不算吃惊,可是脸上依旧露出惊诧惶恐神色,老实想了一会儿,道:“回皇上的话,顾纳幼时曾客居臣家,与臣相伴读书,直到康熙四十四年举业,才离开曹家进京应试。臣所相熟的是少年顾纳,读书勤勉,侍母至孝……待臣年长,往来的少了,臣也就说不好……”

他心中其实是想要多赞顾纳几句的,又怕适得其反,给顾纳添麻烦,便斟酌了再斟酌才说了这一番话。

雍正听了,神色稍缓,道:“听说你前几日从通州回来,曾与顾纳路遇同行,不说别的,就说说你的观感如何?”

瞧着雍正神态,不像是厌弃顾纳,倒像是要重用,曹颙心中大定。

这回他没有再沉思迟疑,而是痛快地回道:“臣当时瞧见顾纳的时候,几乎认不出。若不是见着他们雇佣的马车坏在路边,想要近前问询援手,就要当面错过……原记得顾纳相貌清俊,气度儒雅,没想到数年未见,他倒是先是老成许多……看着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不过瞧着他精神头倒是十足,说话之间也少了酸气……”

雍正的脸色平缓了,看着十三阿哥道:“既是十三弟赞成,曹颙又夸,那就这个顾纳。杭州附省,知府早定下来早好。”

十三阿哥笑着说道:“还是皇上慧眼识珠,想起顾纳来,要不然臣弟也是没头苍蝇,哪里能想出这样妥当的人选。”

有曹颙在,到底说话不便宜,雍正便摆摆手,打发曹颙退下。

直到曹颙出去,雍正才道:“当初顾景星凭借一点微末之名,全然不将朝廷放在眼中,屡征不朝,又能如何?他念念不忘前朝,端着架子,可为了给家族找靠山,还不是舍了亲妹做妾?他若是晓得他外甥尚主,外甥孙子、孙女身上都留着我爱新觉罗氏的尊贵血脉,不知会不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

原来在应了李卫之请,恢复浙江乡试后,雍正还想要加恩浙江士子,好消弭先前因停乡试而带来的不好影响。

正好杭州知府因病致仕,杭州知府出缺。

因之前看到粘杆处的消息,晓得顾纳是在江南士林中口碑甚高的大儒顾景星曾孙,所以雍正便想要点他补杭州知府。

不过想着顾纳曾在九阿哥门下,他心里多少有些不喜,才传曹颙,有了这番问话……

第1328章 代贺

曹颙从养心殿退出来,神色不变,心里却隐隐地为顾纳欢喜。

顾纳虽升知府之事,早就传出来,可是本来补的是山东的缺。

山东虽也算富饶,可哪里不得上江南。杭州人杰地灵,又是浙江省府,杭州知府可算是肥缺中的肥缺。

换做其他人任督抚,曹颙少不得还得担心下江南水深、官场倾轧之类的,可现下浙江督抚一身的是李卫。

李卫自己读书不多,可对读书人却十分敬重礼遇。

顾纳是名儒之后,进士出身,又没有贪墨枉法的劣迹,再加上与曹家的关系,李卫只有照拂,没有挑剔的道理……

想到这里,曹颙一愣,似乎有些晓得雍正点顾纳为杭州知府的用意。

清朝“文字狱”并非从雍正朝开始,却在雍正朝越演越烈,现下不过是开头罢了。

曹颙的那点喜悦心情,立时被冲散。

可他无力去改变雍正的敏感多疑,也想不起来是哪个官员粗心,将“陛下”的“陛”写成了犬字旁的“狴”;也不能阻止哪个不去西北岳钟麒轿前投书。

其他的文字狱曹颙知之不详,记得最深的就是几件。

一件是已经发生的,导致海宁望族查家抄家破族,浙江停了乡试的“维民所止”案,还有两件就是上面所提的两件事。

第二件是一个别字引发的悲剧,因这笔误,雍正对那官员起了疑心,使人抄家,结果抄出“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句诗句,结果被定罪斩立决。

第三件事,引出了曾静、吕留良案。后世各种演义,什么吕四娘杀雍正什么的,因此曹颙记得深些。

第一件事,曹颙是耳闻目睹的。

“文字狱”只是罪名而已,根本缘由还是因查家早年站队,站在太子一边;即便太子二废后,他们也支持弘皙。

说来,这不过是儒者信奉礼教,拥护嫡长承继那一套而已。

有这种想法的,并非只有查氏一门,浙江文风开放,各种消息就多,所以雍正才恼羞成怒,停了浙江士子乡试。

第二件事,即便遇到的不是雍正,怕那粗心的官员也落不得好。

“狴”虽牵强附会有龙子之意,可在这个时候实不是好字,古人用“狴犴之灾”指代牢狱之灾。

用这个字来指代“陛下”,浅了说是大不敬,深了说就是“诅咒”,雍正哪里能受得了?

至于第三件事,是以满汉之别,撺掇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造反,更是触了龙之逆鳞。

满人入关,因人数与汉人比例悬殊,本就对汉人严防死守。

你这边造反的口号意思都摆出来,不诛九族还能跑了?

曹颙摸了摸额头,不由自嘲地摇摇头,户部就户部吧,到底比刑部强的多。

就是礼部,遇到“文字狱”的时候,也要参详定罪。可以预见的是,为了讨好皇上,众人议罪都是重罪。

这也是惯例,要是皇上从轻发落,就是“法外开恩”;要是皇上有重罚之意,他们也没有违了圣意。

户部平素虽繁琐些,可管的多是赋税田亩,倒是不必牵扯其中。

户部轮职堂官都回衙门,只有曹颙被留在御前,蒋坚与左成都有些担心。

见曹颙回来,两人才松了一口气。

两人虽在户部挂职,一个文书,一个笔帖式,可实际上主要工作就是协助曹颙处理政务。

蒋坚会将公文标明侧重,需要参考的文书档案,则是由左成负责整理出来。

因此,就不需要曹颙太废精力与心思。

顾纳外放杭州知府之事,过几日就会出现在朝廷邸报上,并不需要可以隐瞒。可衙署里人多眼杂,实不是说话的地界。

要是因曹颙多嘴一句,引得什么传言,传到御前,倒显得他肚子浅,藏不住话。

等到落衙后,三人出了衙署,曹颙才对蒋坚与左成说了此事。

实在是顾纳与曹家往来的次数有限,顾家与曹家的渊源又埋的太深,两人听了只当顾纳是曹家寻常远亲,倒是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他们关注的,是皇上正式点顾纳为知府前,先问曹颙其为人,才决定是否用此人。

其中,颇有深意。

说明什么?

首节上一节2100/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