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1748节

看着他大喇喇骑马上前,当着自己面,像是不认识似的,连官职带姓名一起叫,李维钧心里一抖,晓得不对劲。

接官接出这样的场景,后头的文武官员,也都摸不着头脑,齐刷刷地望向李维钧。

李维钧只觉得后背冷汗直流,脑子里乱成一团,不知自己出了纰漏,硬着头皮抬头道:“本抚在此,敢问这位大人……”

那年轻武官瞥了他一眼,冷声道:“大将军问,紫缰黄带在此,尔等为何不跪迎,藐视天恩否?”

李维钧闻言,只觉得脑子“嗡嗡”直响,一时间生出许多怨恨,年羹尧就算“衣锦还乡”想要显摆,也不该拿自己做筏子,众目睽睽之下,太不给自己留情面。

可是年羹尧手中握着的,腰间系的,确实是“紫缰”与“黄带子”这两样御赐之物。

李维钧挤出几分笑,道:“是本抚失礼,理当跪迎大将军。”

那年轻武官没有立时就走,又说了一句:“大将军有令,不要挡了官道。”

李维钧听了,脸上的笑容立时僵住,半晌方应了一声。

范时捷在旁,已是觉得不对。

即便年羹尧身上有御赐之物,也不当如此托大,要一省巡抚跪迎。又是在一省官员前,当众使人吩咐李维钧。与其说他招摇,更像是故意落李维钧颜面。

毕竟,人人都以为,李维钧是年羹尧嫡系。

现下,年羹尧这做派,可不像是对自己人的样子。

后边的官员,看到这番变故,已经有不少人交头接耳,说起此事。

李维钧僵硬地转过身体,脸色沉得能滴出水来,目光冷冷地看像两个大嗓门官员。

那两人一哆嗦,立时收声。

不管顶头上司是不是年大将军的嫡系,想要收拾他们,还是小菜一碟。

“让出官道……”李维钧缓缓地说道:“左右分列,跪迎大将军……”

众人还没醒过神来,李维钧已经先前一步,走到官道左边,双膝跪下。

这个时候,他脑子木木的,已是忘了去让范时捷。就算神智清明,他也不可能让范时捷先跪。

年羹尧是在直隶地面,要的是他这个直隶巡抚,带领直隶官员跪迎。

见本省巡抚都跪了,那些随行官员,才明白刚才那一句吩咐的意思,浑浑噩噩地跪了官道两边。

场上,只剩下范时捷还有那十来个陕西官员还站着。

那些官员也被这场面闹糊涂了,望向范时捷。

看着前面几百铁骑,再看着眼前跪下这一百多官员,范时捷不由生出几分焦躁,总觉得哪里错了。随即,他只觉得周身一寒。

不用抬头,他便晓得,望向自己的是谁。

不管是什么缘故使得年大将军如此高调,既是他使人吩咐众人跪迎,再有人站着,就是对他的忤逆。

范时捷只觉得心中堵得慌,低着头移步到官道左侧空地跪下。

见他如此,其他陕西官员也呼啦啦跟过去,跪在他身后。

年羹尧面前,再无一人。

他扬起下巴,冷哼一声,摇了摇手中缰绳,骑马向前。

在他的驾驭下,胯下马匹走得极为稳健。

“哒哒……”

“哒哒……”

直用了一刻钟,马蹄声才由远而近,又渐渐远去……

……

户部,衙门。

曹颙的眉头皱成一团,倒霉催的,怎么郊迎年羹尧的文武大臣里,就有自己的名字……

第1100章 初议

“嘭!”

雍正将折子拍在御案上,神情因愤怒而变得狰狞。

十三阿哥弓着身子,站在一边。他知道皇上因何发怒,刚听说这件事时,他虽没有愤怒,却也觉得不可思议。

十四阿哥当年回京,只是贝子身份,但是用的是郡王仪仗,沿途迎送的官员有跪迎的,那是因为他是当朝皇子,是主子爷。

李维钧即便是年羹尧的门人,私下里不拘什么,身穿朝廷二品补服当众跪迎,年羹尧还是太托大。

得授紫缰、黄带,固然是人臣之殊荣,可是以此傲视群臣,则有些过了。更不要说,面对的是李维钧这样宿卫京畿的抚臣。

不过,他也晓得年羹尧为何会如此不留情面地发作李维钧,那是因为李维钧继任直隶巡抚后,与自己走的太近。

早就有闲话出来,说李维钧改投门第,从年羹尧门下,投靠的自己这边。

加上年贵妃有子,不少依附年羹尧的大臣,这两年想要谋储位。李维钧是年羹尧早年属下,又是得了年羹尧举荐,才得了直隶巡抚缺。那些人,自然就巴不得拖李维钧下水。

李维钧出仕二十余年,虽不在朝中,却也当晓得康熙朝夺嫡的惨烈。

他知道自己的份量,自是不会参合此事,借口公务繁忙,与那些少了往来,将自己撇得干净。

年羹尧现下,未必想行有助外甥夺嫡之举,可自己的门人如此趋吉避害,他也不会满意。

两个加到一块儿,年羹尧对李维钧不满,发作一下也就不稀奇。

“紫缰,黄带,就需跪迎?那是不是想要收拾朕任命的直隶巡抚,不用一刀一枪,只需下去个入八分公,就能解决了?”雍正的声音,带了几分阴冷。

这两样东西,对人臣是殊荣,对于宗室的爷们,却也算是寻常。入八分辅国公以上爵位,都有紫缰;宗室子弟,都可系黄带子。

首节上一节1748/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