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1622节

听了初瑜的话,忙不迭地说道:“既是如此,就让天宝还在我屋子里养着……大姑娘十岁了,也当学着知晓世事……”说到这里,倒是来了兴致:“她这几日学什么?”

“在学认衣服料子与各种绣样。她眼睛不好,不能拿针线,可是也不好对女红一窍不通。”初瑜带着几分心疼说道。

李氏晓得她是担心女儿将来,安慰道:“有你与老爷疼着,大姑娘定会福泽深厚。”

“承老太太吉言。”初瑜道:“老爷那边,已经拟了份教导单子,叫媳妇按单子行事。他思量得周全,拟了好些条,要是大姑娘都按照单子学过了,下半辈子当不会吃亏。”

“哦?”李氏听了,有些好奇:“教养女儿,本是母亲之责,他这做老子怎么还想起掺合来?都写了什么?”

初瑜笑道:“五花八门的,可多了。媳妇专程拿来,请老太太过目。”说话间,从袖子里拿出个纸折,双手送到李氏跟前。

李氏打开看了,看着还笑吟吟地点头,后来神情却古怪起来,指着一处,道:“叫姑娘们读《大清律》之《户律》……怎么说?”

“老爷说了,咱们这样人家出去的姑娘,都是知书识礼的,行事都有章程。国法家规,国法在前,家规在后,让姑娘们晓得国法,行事才能有度,即便拘于内院,也能多些眼界。”初瑜回道。

因为梧桐苑内书房,就有一套《大清律》,是曹颙常翻看的书。

所以初瑜看过这条后,专门查询了下《户律》的内容。

《户律》内容庞杂,都是生活中休戚相关的法规。从人口户籍,到田地赋税,到婚姻商说,都有提及。

若是嫁出门的姑娘,熟读《户律》,增长了见识不说,以后掌家,也不会轻易被下仆蒙蔽。

李氏听了初瑜的话,点了点头,接着看下去。

虽说这折子里要学的东西不少,但是一条条看下去,都昭显曹颙的爱女之心。例如那记账、查帐之法,养生之术,御奴的招数。

“难为他了,衙门事多,还能将大姑娘的事想得这么仔细。”李氏合上折子,说道。

初瑜笑着应承道:“是啊,同老爷一比,媳妇给大姑娘定的功课,倒显得小家子气了。老爷说了,以后曹家的女儿都这么教导,定把她们教养的自尊自强,不叫她们在婆家吃亏。”

说到这里,她顿了顿,道:“倒是东府那边,现下有好几个女孩儿,可是如今分了家,也不好多说什么。老太太您看,要不要将这折子,给东府送一份?”

李氏想了想,道:“四姐与五儿两个,你婶子是一心要送去大选的,如今专程请了教导嬷嬷,我们要是多事,又要引得你婶子闹腾……倒是二姑娘与三姑娘那边,你给静惠抄一份,你定会承你的情……”

婆媳两个正说着话,就见曹颙挑了帘子,面上带了几分喜色:“母亲,今儿有好消息!”

李氏止住话,带着几分期盼道:“什么消息?”

“皇上正式下旨,十六爷袭封和硕庄亲王!”曹颙笑着说道。

十六阿哥母子与曹家关系亲厚,李氏闻言,倒是真心为其欢喜,笑着说道:“阿弥陀佛,这真是大喜事,沸沸扬扬了半个月,总算是尘埃落定……”

第1017章 叹君恩

转眼,进了二月。

护城河边的柳树抽出新芽,春寒消退。曹佳氏自从收到丈夫返京的消息,早就掐算着日子,约莫差不多要到了,天天使人出城相迎。

经过一个多月的长途跋涉,这日平郡王讷尔苏抵京。

与王府管事相见后,讷尔苏叫他们带了亲兵、行李回王府,自己则从马车里出来,骑马往皇宫外递牌子请求陛见。

来迎侯的管事见除了王爷的马车,其他几辆大车都是装行李的,心下诧异。

等讷尔苏离开,那管事就寻了自己的亲侄子,讷尔苏身边惯用的一个长随,低声问道:“不是说爷身边添了两位姨娘?”

那长随道:“二叔,不过是侍候爷起居的丫头,哪里就称得上姨娘了?更别说还带回来,仔细让福晋听了,心里不舒坦。”

管事的听了,疑惑道:“不是说还添了一位小格格?”

那长随摇头道:“不过是青霞姑娘的侄女,让爷见了,留在身边稀罕了几日。”

管事听了,不禁愕然。

自打福晋得了消息,还专程使人往西宁送了不少东西。这次听说王爷回来,也收拾出小格格的屋子。

那就听那长随笑道:“王爷向来疼福晋,怎么会不给福晋留些体面,带着外头的人回京?那青霞姑娘服侍爷几年,温柔恭顺,没有半点错处;虹霞姑娘姿色非凡,是个娇滴滴的大美人。听说爷打发她们回家,青霞姑娘要绞了头发做姑子,虹霞姑娘则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好不热闹。您猜爷怎么着?爷直接使人找到个姑子上门,让青霞姑娘自便;又叫人传了虹霞姑娘的父母,直接给了五百两银子,说是给虹霞姑娘料理后事用的。结果,两位姑娘都老实了,乖乖地随着父母亲人回家。”

管事听了,摸着胡子,没有多言,只觉得王爷这般厚待福晋,也不枉福晋这些年费心劳力地操持王府内外事务……

……

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听到内侍禀告,晓得平郡王讷尔苏请求陛见时,雍正皇帝心情正大好。

今日,他正式请太后“懿旨”,立嫡妃那拉氏为中宫皇后,已经命礼部筹备立后事宜。

等到吉日,正式立皇后,雍亲王府女眷就要移宫居住,开始分封妃嫔。

不管是他心中尊敬的发妻那拉氏,还是这几年宠爱正深的年氏,雍正很乐意让自己的女人们分享自己的尊荣。

“宣!”他看了讷尔苏的折子后,朗声道。

少一时,讷尔苏随着内侍进来,雍正收敛脸上的笑意。

“奴才讷尔苏恭请皇上圣安!”讷尔苏进来,恭恭敬敬行了大礼。

雍正挑了挑眉,并没有立时叫起:“何时到京?这一路可还太平?”

“回皇上的话,奴才未初(下午一点)进的城,直接进宫求见。一路还好,只是途经太原时,赶上大雪阻路,耽搁了几日。”讷尔苏回道。

雍正点点头,又问了两句西北军务,便给假一月,命讷尔苏跪安。

讷尔苏叩谢了恩典,退了出去。

雍正从手边的小几上,拿起个厚厚的折子,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讷尔苏在西北七年的动静。

之所以能这样心平气和地召见讷尔苏,这是因他手中的这份密折。

这折子上,写了几个字,“王与大将军不睦”,还有讷尔苏与十四阿哥在西北数年几次摩擦的前因后果。

撂下这个折子,他捡起另外一份,是记录京城这边动静的。

平郡王福晋与十四福晋的关系,随着她们丈夫在西北关系的紧张,也渐渐断了往来。连福彭与弘明的关系,也从亲近到疏远。

首节上一节1622/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