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1607节

十四阿哥的身子微微发抖,他晓得,按照规矩,自己当趋步上前,行跪拜之礼,恭贺新皇正位。

可是他的傲骨却禁锢了他的脚步,使得他迈不出那一步。

雍正身后,跟着隆科多与十三阿哥。

十四阿哥晓得,再这么迟疑下去,说不定自己这位好哥哥就给自己按个罪名处置了。他怎么能容他得意?

于是,他拉过旁边的拉锡,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拉锡反应的倒是快,被拉到御前后,直接跪倒在地。

俗话说得好,“打狗还需看主人”,拉锡既能受命看守十四阿哥,那自是雍正信得过之人。

看到十四阿哥高声喝骂,雍正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因为他晓得,十四阿哥明着是指着拉锡,实际上怒目横张的瞪着的是自己。

“此处是大行皇帝停灵之地,你如此大声咆哮,成何体统?”雍正带了怒气,口气也犀利起来。

“哈哈哈!”十四阿哥仰头大笑,脸上只剩嘲讽,不见半点悲戚。

他笃定自己才是真正的嗣皇,因此认定自己难逃一死,反而破罐子破摔,心中原本的那点惧意也都抛到九霄云外。

“我不成体统,皇上是要赏我一杯酒么?”他扬着下巴,带着几分不屑看着雍正。

雍正没想到他会放肆到这个地步,涨红着脸,死死地盯着十四阿哥,已是起了杀心。

十四阿哥的存在,就像是心头刺,让他每每想起,就气闷难当。

如今十四阿哥这般撕破脸,雍正心中竟隐隐有些兴奋。

或许,兄弟之间数十年恩怨,可以就此了断。

十三阿哥站在雍正身后,瞧着这兄弟两个的互动,心里却是暗叫“糟糕”。

他知道雍正不待见十四阿哥,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其登基伊始就背负“屠弟”恶名,最关键的是这兄弟之间,还有一位太后。

太后之所以低头,不再公然与新皇为难,为的就是保住幼子十四阿哥。

若是十四阿哥真有闪失,以太后爱子之心,还不知要生出什么波澜。

即便大清国的太后,不参与前朝政治,却是有权利召集宗亲。

世人皆重“孝道”,一个“不孝”的皇帝,如何能得到群臣拥护、百姓爱戴?

想到此处,十三阿哥出列,扶住十四阿哥的胳膊,道:“十四弟,你醉了!”

十四阿哥直等着雍正给自己一个痛快,没想到十三阿哥会出面,有些怔住。

雍正也是皱眉,不解地看着十三阿哥。

“皇上,十四弟醉了,臣弟请旨,送他进偏殿安置。”十三阿哥躬身对雍正道。

十四阿哥此刻的模样,委实有些狼狈。

削瘦的面庞上,胡须横生,嘴唇干裂,身上的衣褂,也都皱皱巴巴不成样子,哪里还有半点皇子阿哥的尊贵。

加上他正晃神,目光呆滞,痴痴傻傻的,叫人看了心酸。

雍正的满腹杀意,对着这样的十四阿哥,也消减不少。他心中叹了口气,对十三阿哥点了点头。

十三阿哥见状,忙拉着十四阿哥的胳膊,引他去偏殿。

十四阿哥醒过神来,还要说话。十三阿哥使劲地捏了捏他胳膊,才使得他住声。

雍正的视线,从十三阿哥与十四阿哥身上,落到眼前跪着的拉锡身上:“怎么回事?”

“是奴才不好,拦了十四贝子的路。”拉锡用很是生硬地汉话回道。

雍正不仅没有怪罪,反而眼露赞许之意。

忠于职守,何罪之有?

只是众目睽睽之下,雍正不好说什么,便随意交代了两句,仍留拉锡留守寿皇殿。

这会儿功夫,十三阿哥从偏殿出来,面露担忧之色。

雍正见状,心中一阵烦闷,道:“他又怎么了?”

“皇上,十四弟虽还清醒着,但是也差不多要昏厥,身上烧得厉害,得请太医。”十三阿哥回道。

雍正来之前,就听人报过十四阿哥这一日的行迹,晓得他在灵柩前席地睡了一整日。

他虽然不待见这个弟弟,可是会愤怒之下斩杀,却不会落井下石谋杀,就让他这么病死了。

因此,他吩咐道:“既是如此,就传太医。”说到这里,他看了看偏殿方向,道:“此处是大行皇帝停灵之地,不宜喧嚣,使人将他安置到永恩殿。”

永恩殿在寿皇殿东侧,现在空置。

十三阿哥闻言顿了顿,将要嘴边的疑问咽下,躬身领旨。

不管皇上对他如何器重,对太后与皇上母子来说,他依旧是外人。有些逆耳忠言,即便是他,也说不得……

……

直到初三这日,曹颂还没看到孙珏来拜年,才觉得不对劲。

只是他也发现,对于此事,众人都语焉不详,就没有在人前多问。回到房里,他就追问起静惠来。

听静惠讲过康熙五十八年发生的官司后,曹颂险些气炸了肺。

得知孙珏来京谋缺,曹颂就生出其他心思,次日一早便去西府找堂兄。

“大哥,这般黑心的东西,可不能留他在京中碍眼,总要想个法子撵了才是。”曹颂带着几分不忿说道:“大姐这样贤惠,谁得了不好好爱惜,凭什么让他如此糟蹋?如今虽是分府别居,他也没得着什么教训,反而落得个自在。”

“稍安勿躁。此事年前就安排了,只等着看好戏就是。”曹颙笑吟吟说道。

曹颂听了,眼睛一亮,道:“就知道大哥不会纵着他,计将安出?”

首节上一节1607/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