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11节

曹颙示意孙婆子将胰子放在碗里化了碗胰子水,然后才叫人给那老头灌下去。不到片刻,那本来昏迷着的老头喉咙里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曹颙叫人准备了个盆,那老头迷迷糊糊地狂吐起来,秽物吐了半盆。

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酸臭味,曹颙惘若未闻,又叫人化了两碗胰子水,给那老头惯下去。胰子,就是手工肥皂。肥皂水有催吐作用,看那老头方才的反应,这胰子水的作用差不多。

如此这般,那老头又吐了几次,直到最后什么都吐不出,呕出了半口绿色胆汁。曹颙见差不多了,又吩咐人喂了老头一大碗牛乳。

折腾了半个时辰,等大夫到时,老头的脸色虽然仍是灰白,嘴唇上却有了点血色。曹颙紧绷的心放了下来,看样子肥皂水应该有解毒作用的,只不知这老头的伤势如何。

那大夫半夜被人叫起,本带着几分怨气的,但见其仆从都是不俗,厢房客室中摆设都比寻常富户家的好上几倍,自然不敢放肆。左手抚着胡须,右手食指、中指搭在病患脉上,脸色越来越沉重。诊完脉后,他又细细地查看了老头的伤口。

曹方见大夫查看完毕,递上笔墨纸张。那大夫不接,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曹颙心里着急,开口道:“毒,解了,怎么?”

那大夫见眼前这小公子穿着不凡,并不同于其他人,知道是主家了,只是心里疑惑,为何让这样小的孩子出来主事。听到小公子说话暗哑,才知道嗓子不便,听出他所问,回道:“这位老者中的毒虽解了大半,但左肋伤口过深,伤了肝胆,就是神仙来了也没法子。用参汤吊着,交代交代后事吧!”

这病患虽然浑身又是毒又是伤的,那大夫却没心思理会。做大夫的,见过的病人多了,哪些是能问的,哪些是不能问的,早就心里有数。

方才叫人去请大夫时,曹方就说过怕是伤口过深,药石无救。曹颙心底本还存着丝期盼,没想到真是这个结果。

来到这个世界,第一次面对死亡,竟是个素未谋面的光头老人。不知为何,曹颙只觉得冥冥中自有天意。

大夫走后,孙婆子送来了半碗参汤。因府里有曹颙这个病人,李氏身子也弱,参汤是厨房里常备的,热一热就能够用,倒也方便。

那光头老者被喂了半碗参汤,闭着眼睛,嘴里嘟哝着一句:“地震……”声音低不可闻,就连坐在床边的曹颙,也听不真切,只好轻轻低下头。

“地震高岗”,曹颙的头嗡的一下,难道就是那个“地震高岗”吗?曹颙回头,见众人神色如常,确认只有自己听到,才算放下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挥挥手打发大家都出去。

不管是孙婆子与绣鸳,还是曹方,都半天不挪步。虽说床上那人看着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但大家也不敢将小主子单独留在屋子里,万一这老头临死前有什么妄动,大家都脱不了干系。

曹颙冷哼了一声:“出去!”

三人没有法子,这才慢慢地往门口移动。

等到房间里只剩下老头与自己,曹颙才松了口气,低声道:“地震高冈,一脉溪水千古秀!”

“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那老头缓缓答着,睁开了眼睛,见房间里只有一稚龄男童,眼中闪出几分诧异。

“红花亭畔哪一堂?”曹颙见老头看着自己不再吱声,只好硬着头皮开口。

那老头听曹颙的声音,才确信“地震”一句不是自己的幻听,可对其“红花”这句却觉得糊涂,问道:“小兄弟的父母怎么称呼,你是从他们嘴里听过这些的?”

曹颙怔了一下,慢慢道:“是听我师傅说的!”

“你师傅?”老头面色凝重,伸手拉住曹颙的胳膊,很是疑惑不解,眼前这孩子半点内力全无,看他白白嫩嫩的,更不像是练外家门派的。

“小兄弟,你师傅贵姓,人在何处?”老头追问道。

“他没有说姓名,只是收我做了弟子,叫我明白天父地母的道理,还说我虽不知‘四九’,却算是半个洪家人。”曹颙信口胡说道,其实开始他只是觉得好奇,才用《鹿鼎记》中看过的天地会切口说上几句的,后来见那老头满是希翼的神情,实在不忍说出实情让他失望,只好胡编乱造。

“没有传授你武艺,却同你说这些,不应该呀?”老头迷惑不解:“那人什么模样,如今可在杭州?”

“他是个道士,有点邋遢,嗜酒如命,年纪有五十多岁、或者是六十多岁,或者是七八十岁!上个月去了福建,不知何时回来。”曹颙摸了摸脑袋,有些不好意思,谎言越来越多。看这老头也快不行了,何苦还骗他,要不实话实说好了,只说是陌生人,问他有什么后事交代。说老道,是因为上辈子被天地会稍有些了解,知道其发源地在福建、台湾一带,门人中道、僧、尼占了很大一部分。

曹颙说得虽糊涂,那老头却点了点头:“原来是苏兄弟的弟子!”见曹颙满脸疑惑,解释道:“你师傅姓苏名洪光,外号‘醉道人’,是咱们洪门五宗中的‘威宗’,一身上乘的内家功夫。”

曹颙没想到自己信口开河,还真有这号人物,不知再说什么。

那老头脸色渐渐红润,眼睛也明亮许多。曹颙知道这是回光反照了,很是不忍,温声道:“是谁害的您,让师傅帮您报仇!”心里却想着,若是害这老头的是恶人,那以后帮他报仇就是。

那老头听了曹颙的话,明白他的心意,很是宽慰,脸上又显出几分伤感:“苏兄弟回了福建,怕是也如老夫这般!”说到这里,拉住曹颙的手,将一个铁扳指放在他手中。

扳指很重,上面雕刻着梅花图样,曹颙感觉头大,这不会是什么信物吧?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只听那老头说:“老夫是你的师伯,洪门第一代总舵主,‘达宗’万云龙。自康熙十三年在福州开山头,至今已经二十七年,洪门兄弟十万众。本意是满清鞑子治下,汉家穷兄弟们彼此互助,没想到近年来,有些人的胃口越来越大,竟要拿万千兄弟的性命去做黄粱梦。”说到这里,指了指曹颙手中的扳指:“这是洪门掌舵的信物,虽然内八堂叛乱,但外八堂却不在逆贼的势力范围内。老夫虽然不行了,但那下毒谋害老夫的逆徒却让老夫震断了心脉,剩下的几个狗咬狗,三年五载也成不了什么气候。”

万云龙脸上神情变幻,不知是惆怅,还是宽慰。曹颙只觉得那扳指沉甸甸的烫手,连忙问道:“您这个扳指要传给谁,快告诉我,我帮您送去!”

万云龙见曹颙目光清澈,再没有半分犹豫,笑着说:“扳指帮老夫交到大洪山山主吴天成手中,他自然明白其中深意,这个不用着急,等你再大些也使得。”说话声音越来越低,最后渐不可闻。待曹颙开口追问“大洪山”在哪儿时,发现他已经去了。

第12章 归途

“大爷,大爷!”绣鸳看到曹颙怔怔地坐在床边,焦急的呼叫。

“哎呀,这可怎么得了啊,大爷这是怎么了!”孙婆子带着哭腔说着。

“还傻站着干嘛?还不快去禀告太太!若是大爷有个好歹,是你我能够担待的!”曹方略带恼意的呵道。

曹颙听得稀里糊涂的,回头道:“别去,没事!”说完,往床上看去。万云龙如同漏了气的口袋般,身子萎缩了不少,脸上层层叠叠的满是皱纹。他嘴角含笑,脸上一片安逸,似乎睡着了般,只是耷拉到床边的僵硬的手臂表明他已经去了多时。

曹颙只觉得心里有些难受,抬起手抚了抚自己的胸口,手心硬邦邦的放着一异物。他方想起方才的点点滴滴,感觉非常不真实。这就是那梅花扳指,万云龙所说的洪门掌舵信物。

能够遇到传说中的武林人物,曹颙隐隐是存了期盼的。且不说每个男人都有个武侠梦,要能够锻炼好身子骨,避免夭折的命运不也正是他正期待的么。什么武林秘籍啊,传一身内力啊,就算是托人送东西,也要给点答谢吧,这老头怎么就这样不客气。算了,死者为大,与他计较什么。曹颙这样安慰自己。

“不要吓到母亲,天亮买副棺材葬了吧!”曹颙压下自己的惆怅与失望,嘱咐身边的曹方道,说完自己怔住了。他摸了摸喉咙,还有些痒痛,却不似先前那般肿痛,说起话来仍是嘶哑,但却能够完整的说出话来。

“大洪山,吴天成!”曹颙看着万云龙的遗容,暗暗记下他提到的地址与人名,心里默默道:“你放心去吧,虽素昧平生,定当不负所托!”

远远地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已经是四更天。曹颙虽没有困意,但屋子里其他人都硬撑着,曹方再三提到,屋子里死了人晦气,请大爷回内院。曹颙最后看了一眼万云龙,点了点头,任由两个仆妇抬自己离开。

江宁,织造府。

窗外天色渐明,曹寅伸手从枕头下拿出怀表看了一下,卯时一刻,该起了。前日才回到江宁,昨天又忙着迎接京城过来赐药的钦差,今日要做的事情还多,处理衙门的事,再派妥当的人去杭州送御赐的贡品雪莲、玄参与“虎骨断续膏”等药。不知妻儿在杭州如何,母子两个过中秋,太过冷清。想到这里,曹寅转头看了看枕边的一缕青丝,心中升起几分愧疚。

前日,回府见老太君,推说是李氏身子不舒服,母子两个过些日子回来。老太君没见到孙子,满心不高兴,不由得迁怒李氏,正好想起琉璃还未收房,便趁着过节,给她开了脸。

“大爷,您醒了!”琉璃面带羞红,低眉顺眼地披着衣服,下了床:“奴婢侍候您起身!”

始为新妇,昨夜曹寅酒后要的狠了,琉璃走路有些不便,眉头微皱着,模样分外惹人怜惜。

曹寅心下不忍,一边任由琉璃给自己穿戴,一边说道:“等天亮,给老太太与你的几位姐姐见过礼后,就歇着吧,吩咐厨房熬份乌鸡汤。”

琉璃低声应了,说不出的欢喜。满府算起来,哪个丫鬟有她有福气呢?老爷仪表堂堂,太太是个菩萨似的和善人,两个姨娘都老实本分,自己又是老太太调教出来的。以后,娘家兄弟也算是舅老爷,谁还敢小瞧。若是自己肚子争气,有个一男半女,那以后的好处哪里说得清。

远在杭州的李氏,还不知道丈夫已经纳了新欢,即便知道了,应该也不会觉得稀奇。既然是老太君早吩咐下来的,早纳晚纳都要进门的。

八月十六,李氏听孙婆子禀告说,昨夜前院进贼,死在了院子里,直念“阿弥陀佛”。原本她是想吩咐下人报官的,但听说儿子发话要安葬那人,就允了。

曹颙辗转反侧了半夜,到天亮才睡,因此到了中午才醒。李氏心疼儿子,并不催促,只叫人做好吃食,在厨房备下。

首节上一节11/22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