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第703节

轰轰烈烈的行动,李起丝毫没有遮掩的意思,仿佛也不介意提前被鞑虏知道。

如此这般,自然也逃不过鞑子的耳目。

很快,李起对鞑子用兵的消息就传到了多尔衮那里。

多尔衮听了之后,那也是一阵慌神。

以前李起可谓一穷二白的时候,就已经把鞑子折腾的去了半条命。

现在李起贵为大明天子,集合大明举国之力兴兵来讨,这又岂是等闲。

要知道李起的这一动,那可真谓是不鸣则己,一鸣惊人。直接便是出兵三十万,这样的人马不论是放在哪一个年代哪一个地方,那都是不得了的一个数字。

有道是人过一千,无际无边,人过一万,接地连天。

现在人过三十万,你去想一想那是怎样的一番场景。

多尔衮这几年苦心经营,终于一点一点挽回自己在八旗心中的地位和声望。

正当他自鸣得意,以为自己可以放松,开始享受的时候,李起却是这时候选择来打,

这让本以为自己了不起,都在想着是不是要制定对大明的作战计划的多尔衮。

一下就是打的多尔衮当头一闷棍,措手不及。

这一刻,多尔衮才知道自己其实一直都十分惧怕李起,只是因为无法战胜,所以心里下意识的不去想这个敌人,

以为在心里选择逃避,就可以不需要去面对,但这一切终究是逃避不了。

这几年其实多尔衮也是没有放松对大明的侦查,特别是对李起,多尔衮将李起的过往经历那是摸的清清楚楚。

当得知当年李自成破京城的时候,李起这个定王犹如乞丐一般逃离京城,误打误撞被当时的吴三桂大军抓了进去,

后来差一点便是死在了当时一个关宁铁骑小兵手里,如果当时李起死了,那该有多好。

哪知道就在李起即将人头落地的时候,却是被郭云龙救下。

“这个该死的郭云龙,真该千刀万剐啊。”

每每想起这最可惜的一刻,多尔衮都是恨郭云龙恨的咬牙切齿。

召集一干八旗固山额真,王公大臣,多滚便是询问他们如何应对,有何办法。

一众八旗王公大臣这时候得知消息,人L也是脸色凝重,心里发慌。

如此重要时刻,傻子都知道这一次那是关系到大清的国运,生死存亡。

要知道李起三十万大兵压境,那绝对是要毕其功于一役的,这是谁都能看出来的。

正是因为重要,所以这时候他们也是不敢乱发言。

第七百四十一章 今时不同往日

若是以前代善在,也许他还能说上一两句话,而现在代善已经在三年前就病死了。

这代善是八旗之中唯一一个能和多尔衮掰手腕的人,当然,他在的时候也没有这个魄力去掰。

现在他都不在了,别人在多尔衮面前最多也只是个小鱼小虾,自然不敢乱说话。

见一众人等不敢说话,多尔衮只能将目光看向洪承畴。

多尔衮问道:“洪大人,你如何看?我八旗又当如何应对大明进犯?”

洪承畴沉吟片刻,站出来说道:“回摄政王大人,大明皇帝雄心壮志,魄力非凡。

自登基之后,八年时间,他都从未对我大清发动任何一场战争,甚至连挑衅的话语都没有。

而他的这番做派也使我大清上上下皆被他迷惑,以为他会选择做一个守成之君。

谁想现在他举兵三十万大举来犯,其野心已昭然若揭。而我大清上下数年来被其所蒙骗,进取之心,敢战之志,已是削弱不少。

如今若是贸然开战,只怕后果于我大清不利。”

洪承畴这话说的稍稍有些委婉,要说的直白一点,那就是这场仗如果打起来,基本上那就是大清铁定要完蛋。

这个话虽然说的很难听,但是一众王公大臣却也没人敢出言反驳。

因为洪承畴说的也是事实。

这几年别看鞑子还算安稳,然而之前在大明境内丧失的那些人马,这都是八旗的精锐,

这人马不是兵器。可以说打造就打造出来的,这是人口啊,人口这东西那从生育到养成,最少也是二十多年的时间。这不是说恢复就能恢复的。

现在大明提兵三十万来攻,想必其中必定精锐大军不少,大清又拿什么去抵抗呢?

一众鞑子王公大臣心里都说这可是三十万人马啊。一人撒泼尿都足以淹了整个盛京,这一次大清真的是有难了。

多尔衮听了洪承畴的话,不由得也是眉头紧锁,

“洪大人,依你之见是说如今我大清若是与明国开战,胜算很低,是吗?”

“回摄政王大人,是的,如今大明经过八年休养生息,国力己是日渐恢复。

特别是其海贸,更是繁荣昌盛,为大明赚取了无尽的钱财。而反观我大清,自明国皇帝清算山西商人后,我大清与明国的商路就己断绝。

这几年若非朝鲜,蒙古他们进贡,以及与倭国,南洋等国通商,我大清物资早已崩溃。

现在此消彼涨。正是因为明国皇帝看到了个中差距,他这才是露出了虎牙。”

洪承畴这话得到了一众王公大臣的赞同。

确实,这些年因为没有山西商人对大清输送粮草物资,铁器草药,大清盛产的貂皮,人参、鹿茸等物又没有办法变现,

这些东西虽然贵重,但又不能当饭吃,就算是可以当饭吃,可又吃不饱。

若不是和倭国,南洋等国进行通商,还有去朝鲜,蒙古劫掠,就那么一点可怜的物资,大清估计早就崩溃了。

首节上一节703/75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