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功劳自然也可以全部加到皇上身上去。
所以在君王万能论的思想下,只要是正面的事情,所有的功劳都可以往皇上身上扯,都是皇上的功劳。
正是在君王无错论和君王万能论的思想影响下,即便是耿直无私如堵胤锡,他也是深受其影响,
认为李起之所以立下这么多的功劳,这除了有李起本身的能力之外,也跟老天爷保佑弘光皇帝有关系。
所以说堵胤锡刚才的话,虽然有一点拍马屁的嫌疑,但确实也是他发自内心的真心话。
这样的话竟然是真心话,是不是听得感觉狗血,其实在古人眼里并不狗血,反而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古代,多少人,他们的家人被皇上下令处死,家破人亡,但是最后可能皇上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这事情都是朕被某某某蒙蔽了,朕已经把他处理了,以后你好好为国尽忠。
这时候那人无比的感激涕零,磕头如捣蒜,直呼皇上英明。
这样的事情在古代多不胜数,比较出名的一个例子就是方孝孺。
当年方孝孺的父亲因为卷入了空印案,被大明太祖高皇帝给杀了,其实方孝孺的父亲又犯了什么罪呢?
认真说起来什么罪都没有,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大明太祖高皇帝在空印案中杀了几万人,这里面就有方孝孺的父亲在。
但是最后太祖高皇帝却是对他的皇太孙朱允文说,方孝孺这个人是可以用的,你以后当了皇帝,可以大胆的启用他。
而结果方孝孺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验证了太祖高皇帝的这句话。
为了表达对朱允文的忠心,方孝孺竟然被永乐皇帝诛杀了十族,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手足人头落地,也没有说过一句服软的话,其决心可见一斑。
后世之人很难理解,为什么太祖高皇帝杀了方孝孺的父亲,而方孝孺竟然还会如此对太祖高皇帝的孙子这么忠心呢!
按理来说,方孝孺不起来造反就算不错了,还谈什么尽忠。
但这就是事实,
方孝孺的父亲被冤杀,他丝毫不对太祖高皇帝有怨言,他要是有怨言,他就不会对大祖高皇帝的孙子那么忠心耿耿。
他之所以会这样,那归根就底,就是在君王无错论的影响下,才会有这样的想法,
否则,若是以后世之人的思想来对待,怎么可能还会忠心耿耿呢?
哎,这就是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对臣民百姓的思想控制,
不得不说,这样的控制力非常的令人恐怖,也非常的令人难以置信。
第三百一十五章 一扫阴霾堵胤锡
“哈哈哈,,,”
弘光皇帝见堵胤锡这个一向嘴硬如盘石的人,竟然是对自己说了这样一番话,
先是一愣,而后不由得便是哈哈大笑,满面红光,高兴不已。
这一幕,直把一旁的马士英看的是心里暗暗惊叹,
心说这堵胤锡还多亏了是一个耿直之臣,若他是一个奸臣小人,那这朝堂之上哪有自己站脚的份。
高兴过后,弘光皇帝不由得也是对堵胤锡进行了一番夸赞。
堵胤锡听了弘光皇帝的夸赞,心情激动,连连口称不敢,这些自是不必多提。
夸赞过后,弘光皇帝自然也是将事情转入到了正题。
“爱卿,如今定王在山东举事,局势一片大好,然,路途遥远,朕与定王至今尚未有只言片语的书信来往,
君臣不识,这对我大明江山的中兴是不利的!
所以朕希望爱卿可以代替朕走一趟山东,会一会定王,不知爱卿以为如何?”
有道是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堵胤锡听了弘光皇帝这话,哪里还敢拒绝?
再加上堵胤锡本来也对李起非常的好奇,早就想当面见一见李起,看一看这个李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竟然可以凭着一已之力,做下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情。
所以堵胤锡没有丝毫犹豫,便是答应了。
“为皇上分忧,为天下社稷鞠躬尽瘁,这本就是为人臣子应尽的本分,皇上但有差遣,乃臣之荣耀,臣自然欣然前往,又怎敢有异议!”
弘光皇帝见堵胤锡没有丝毫推辞,不由得也是感到一些欣慰,
心说这堵胤锡忠心可嘉,还是不错的,看来这件事情之后,如果他侥幸不死,以后还是可以重用一下。
“爱卿能够一心为国,朕心甚慰。”
说着,弘光皇帝对身旁的服侍太监使了使眼色。
那太监心领神会,便是手捧着一封金黄圣旨,到了堵胤锡面前。
“爱卿,此乃是朕对定王下的一封圣旨,烦请爱卿可以将之带去当面宣读于定王,待爱卿归来之时,朕必当加官进爵,以示恩宠。”
“臣不敢居功,领旨,谢恩!”
堵胤锡双手高举过头顶,无比恭敬的从那太监的手中将圣旨接了过来。
而后堵胤锡道:“皇上,如今天下局势于我大明十分有利,如此时刻,当以夸父追日之精神争夺时间,故,臣今日便请旨出发,还请皇上恩准!”
“嗯,准了,爱卿一路平安,快去快回。”
“谢皇上,微臣告退。”
待得堵胤锡走后,弘光皇帝不由得是大为兴奋。
不过兴奋过后,弘光皇帝又是颇为有些可惜的对一旁的马士英道:
“爱卿,没想到这堵胤锡还是一个忠臣啊,想想这一去,如果他被定王朱慈炯给杀了,朕还真感觉有点可惜。”
马士英听了,赶忙是宽解道:“皇上仁爱臣子,这自是臣子的无上荣幸,但皇上也大可不必如此,须知如今满朝衮衮诸公在皇上的英明之下,皆是一心为国,勇于任事,可谓众正盈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