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人人都爱听,夏晓兰也觉得这个马屁极有水平,“霍大哥,你真会说话,我用茶代酒,敬你一杯吧。”
霍沉舟心里痒痒。
不是心痒夏晓兰长得好看,而是现在的气氛,真的适合谈生意啊。
“我之前和你说的项目,又有了新的想法补充,这一次我是真的很有诚意,你想不想谈一谈?”
霍沉舟做这一切,就只为之前那个项目?
这人对事业还真是拼啊!
夏晓兰放下茶杯,“霍大哥,谈项目我倒是愿意,但你也知道我马上要出国一年,你让我如何远程操作这个项目?”
用金沙池赚到的那八百万华币和霍沉舟合伙?
钱不在自己眼皮下看着,夏晓兰谁都不放心。
不是说有汤宏恩在,霍沉舟就不会坑她,生意场上的事本来就瞬息万变。
而且这笔钱,夏晓兰还想去国外转一圈,看看能不能短期操作一番……自己就算亏了,那是丢到水里听了响动。
霍沉舟也在考虑这问题。
脑子够聪明的,还惦记着出国进修。
脑子不够聪明的,反而肆意浪费光阴,这都什么世界呢?
“你看了我的计划再说,投不投钱是次要的,你至少可以参与建筑设计。”
这是铁了心要拉她入伙。
夏晓兰只能应承下来,霍沉舟改变了态度,还改变了项目计划,如果不是那么算计汤宏恩了,她参与设计也没啥。
如果还是算计,她到时候仍然会狠狠拒绝。
今天霍沉舟的热情相待,可不是夏晓兰去坑汤宏恩的理由。
有宋楠贞陪着,刘芬也没感觉怠慢。
夏晓兰也和霍沉舟像是有说不完的话。
等汤宏恩从书房过来,看见这一幕似乎也不奇怪。
“阿芬,晓兰,宋老想见见你们。”
唰唰唰,所有人的视线都扫了过来。
老爷子为什么要见这母女俩?
听汤宏恩的意思,还是单独见……她们何德何能,能有这样的脸面!
汤宏恩就知道宋家人肯定是这样的反应,宋老要单独见刘芬和夏晓兰,这些人一定会多想。
这些人呀,眼高于顶,瞧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汤宏恩扯动嘴角:一屋子人加起来,还不如个宋楠贞聪明。
宋楠贞站起来,“老爷子很和气的,问什么你们就说什么,不用紧张。”
夏晓兰和刘芬本来就不紧张,宋楠贞的好意她们却不能当众拒绝。
这母子俩都好厉害。
夏晓兰脑子里不由冒出一个念头:如果宋楠贞和霍沉舟都这样厉害,这一屋子宋家人,恐怕也没有真正傻的。他们不是没礼貌,是因为没把她和她妈瞧在眼里。
汤宏恩把刘芬和夏晓兰带去书房,留下宋家人各怀心思。
宋二嫂摸着手上的镯子,“楠贞,你这样做事就不厚道了。”
大家都有默契要冷淡相待,宋楠贞母子偏偏要与众不同,这是故意和谁唱反调?
宋楠贞用小勺搅动手边的咖啡,“二嫂,我是宋家的女儿,宋家谁当家做主,我就听谁的话。”
老爷子都接受的人,她为什么要为难?
仅仅为了心里那点不高兴?
可拉倒吧,那点不高兴,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的,又不能为她带来实际的利益。
——但是汤宏恩能够!
——现在风向变了,可笑的是这些人还一无所知。
一想到这两点,宋楠贞就很十分舒心。
第1273章 蝴蝶翅膀第二扇(1更)
宋家人此时怎么想还重要吗?
宋老嫌他们闹腾,直接越过他们,把夏晓兰和刘芬叫去书房见面……这是很罕见的待遇了,宋家女人一般都进不去宋老书房。
夏晓兰虽不知道这点,但宋老此举也算给母女俩“撑腰”,还没见面,她对宋老已经心生好感。
当然,宋老这么忙,会见她和她妈,还是因为汤宏恩的缘故,夏晓兰可没忘记这点。
——宋老是真的很看重汤叔叔呀。
关慧蛾讲的故事里,夏晓兰只听出来汤宏恩对“真理”的坚持,也就是对宋老那边的坚定拥护,在今天,她终于反过来感受到宋老对汤宏恩的看重和爱护。
带着这种心情,夏晓兰见到了宋老。
宋老年届七旬,也是个中等个子,但背不佝偻,看上去虽然瘦,气色却红润,他已经过了学说普通话的年纪,一开口就带着乡音:
“刘同志,我们又见面了嘛。”
刘芬觉得老爷子亲切,脸上不由带了笑:
“哎!又见面了!您最近身体可好呢?”
见面就问身体,在乡下都这样。
在城里其实也这样。
唯独在官场上不这样。
如果是平级,或者上下级,见面会问问工作。
宋老的上级不多,倒是下级很多……除了那些枪林弹雨一起走过的老朋友,很少会有人问他身体,领导的身体好不好,不说要保密吧,一般人问这个还真不合适。
换了夏晓兰就不会问,没吃过猪肉她见过猪跑。
刘芬就全然不懂,她现在有很大变化,却还没学到这些“潜规则”。
好在宋老见过她一次,早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宋老也的确很喜欢她是实诚,还认认真真回答她:
“身体还不错呀,能吃饭能睡觉,早起晚睡都要打一趟拳。”
是吗?
刘芬有点怀疑。
身体若真不错,干嘛总在香山休养呀。
她虽然没问出口,可她的心事都写在脸上。
宋老却没再解释。
有时候“养病”并不是真的生病,而是时局需要,有些事连宋老处理起来都棘手。
汤宏恩一下岔开了话题,“您见过阿芬了,这是阿芬的女儿夏晓兰,我和您提过的。”
感觉到宋老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夏晓兰一下把背挺的更直了。
“宋老,您好!”
脸皮厚一点的话,顺势叫宋爷爷也行的。
不过夏晓兰还是想收敛点,别太油滑了给汤宏恩丢人。
宋老看了她两眼,“和宏恩说的不太像。”
夏晓兰顿时好奇,汤宏恩在宋老面前怎么说自己的?
宋老呵呵笑,“你想晓得?我不告诉你。”
夏晓兰差点直接倒地不起,宋老这皮一皮,能让她闪了腰!
老爷子开了下玩笑,果然气氛就更放松了,他上次和刘芬谈过,这次显然对夏晓兰更感兴趣。什么学业优不优秀,宋老不太关心。
学习好的人他见得还少吗?
如果不是极聪明的人,根本也没资格混到他面前说话。
夏晓兰赚的那点钱也不够看。
那些管着大型国企的负责人,宋老是时常要见得。
宋老觉得有意思的是夏晓兰的态度。
“改革开放”这个政策一出来,不说大环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落到普通的老百姓身上,有人靠着干个体户赚到了钱。
但这些人都是担惊受怕的,因为政策一时松一时紧的,最近几年并不稳定。
唯有夏晓兰,从汤宏恩提过的寥寥数语中,宋老发现她是一点都不怕的。
多少有识之士,都在摇摆。
连有资格制定政策的人物都会有迟疑。
没有旧例可徇,不知道自己通过的政策对国家和人民是好是坏,自然会举棋不定,慎重又慎重!
夏晓兰倒好,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宋老的这个疑问,让夏晓兰冷汗淋淋——宋老真是目光犀利,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处,她当然不怕呀,因为她是知道历史进程的。
不管中途有再多的曲折,历史的大进程都不会改变,“改革开放”会是坚定多年的国策。
但她要怎么和宋老说?
编个瞎话倒是容易,但在宋老面前说瞎话,真是太蠢了,对方轻易就能看透吧。
夏晓兰迟疑了一会儿,这事儿还得说实话,但要用宋老能接受的话:
“因为我后面没有退路。”
宋老有了点兴趣,示意夏晓兰继续说。
夏晓兰也颇为光棍儿:“穷则思变,不变就要饿死。这种时候,再懦弱的人也会有孤注一掷的勇气!既然没有后路,也只有咬牙坚定的走自己的路……国家不也是这样吗?城市贫穷,农村更是贫穷,所以像您这样的领导人,才提出了要改革开放。它究竟对不对我不知道,我就只能看到身边的变化,在包产到户后,农民的日子确实好过了一些,那就证明它没错!”
还从来没有年轻女孩儿,敢在宋老面前议论国家政策。
宋明岚这样的亲孙女都不敢。
虽然宋老就支持“改革开放”,夏晓兰这样说却不是单纯拍马屁。
有她自己的亲身经历,这些话都算有感而发,自然不算马屁。
“宏恩说的没错,你胆子确实很大。”
这就是宋老给夏晓兰的评价。
至于更多的话,宋老肯定不会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