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认识呢?”
什么跟踪不跟踪的,男同志对年轻姑娘说这话不太好听。
邵光荣的脸色一片阴沉,刚才他就在围观人群里看见小尤了,心里十分不高兴,想到昨晚在车上和周诚说过今天要来王府井,小尤就在车上,今天又遇上了难道不是故意的?
这丫头年纪不大,倒是真有心机,也舍得拼啊!
邵光荣喜欢你情我愿,却不喜欢被人惦记和算计,现在对小尤已经十分讨厌。
夏晓兰不知道昨晚的事,看小尤都快被邵光荣问哭了,叹了口气:“小尤也不一定是跟着你,今天很多人来王府井大街看热闹。小尤你早就看到我们了?”
夏晓兰对她态度一直都不错,小尤借着梯子就解释:
“我之前看到你们了,你们被邀请去坐下,我在外面挤不进去,就先来车子这里等着了。”
她倒是聪明,不管夏晓兰等人过多久才回去,总要过来开车。
不过邵光荣也就是去冀北那一回带小尤出现过。
这是闹翻啦?
夏晓兰不想掺和别人感情的事,不过小尤连20岁都不到,大家上次一起出去还有个面子情,她也没让小尤下不来台:
“那正好,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吃个午饭?上次从冀北回来也好久没见了。”
小尤看着夏晓兰一行人显然有正事要谈,她不认识陈锡良,却认出来戴帽子的是演员张晓。
“不用了夏姐,我就是想和你们打个招呼。”
邵光荣又没开口,小尤不敢留下。
她自己是能分清的,她是来讨邵光荣喜欢,而不是夏晓兰的。
夏晓兰见她蹲守了半天,又慌慌张张离开,一头雾水看着邵光荣。
“嫂子你别管了,这丫头心眼不少,我早和她断了来往!”
陈锡良和张晓都坐到了邵光荣那辆车,车上只有周诚和夏晓兰两人了,周诚才说了昨晚的事。
夏晓兰皱眉:“连命都不要,小尤这不只是想攀高枝吧,怕是有上门难言之隐。”
夏晓兰也不是见个人都帮忙。
她反而抓住了个重点,“我说邵光荣怎么会一起来看时装秀,昨天我不是送你回家了,你和邵光荣又去了哪里?”
周诚有自己的人身自由,但提都不提就很奇怪了。
“我让光荣陪着去了趟石家,给石大娘拿了点东西去,顺便看看她家缺不缺什么,适不适应京城的生活。”
夏晓兰说不管石家的事,就真没去过石家。
但她也从关慧蛾嘴里听到过石家的动静,听说魏娟红从车间换到了办公室干文职,却干得非常不顺手,她要不是烈士遗孀,单位肯定有老大意见。
就因为是烈士遗孀,单位只能让她占着位置,她自己脸皮薄,不好意思和厂里说在办公室干不下去,如今还照样熬着。
“你瞒着我做什么,顶多是魏嫂子又找你诉苦呗,你去看石大娘我没意见,你有空本来就该去。”
天南地北的距离远就不说什么了,石家在京城安顿,周诚回京城过去几趟也是应该的。不说石凯救不救周诚的问题,就算没救周诚,一起并肩作战的战友牺牲了,其他战友有能力的多照看几分战友的家人,都是部队里的老习惯了。
袍泽之情,从古至今一直是这样。
周诚摇头,“我知道你通情达理能理解,我也觉得这是自己该做的事,顺便去看一趟,不用刻意拿出来说。”
这种事又不是拿来邀功。
看见夏晓兰还看着他,周诚真想举双手投降:
“……是,魏嫂子想让我给她换岗位,我直接拒绝了。”
夏晓兰很满意,她和周诚总算没有白冷战一回。
换岗位不是什么大事,但每件“小事”都满足魏娟红,对方的胃口自然越来越大。周诚去看石大娘,却让邵光荣同去,也拒绝了魏娟红的要求,这是能冷静的看待石家人了,把魏娟红和石家人分成两部分来看。
“你做的对,我听关阿姨说了,魏嫂子在厂办做的不太顺手,可她年纪其实也不大,20岁出头是人的记忆力比较好的时候,如果真有上进的心,自然知道自己去努力学习,现在困难的工作,慢慢上手了就发现也不是那么难!”
谁不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夏晓兰大学毕业后也只是代表她在学校的教育结束了。
离开学校后,她要面对的是新的难题,这需要她储备更多的知识去应对,不仅是专业上的知识。
周诚同样要学习,20岁当了营长厉不厉害?
厉害极了!
可这不代表周诚能吃一辈子老本。
战前火线提拔这种事,可不是经常能遇到,所以周诚也要去军校进修。他想要在部队被提拔,自己就要增加核心竞争力,立功是一方面,不断吸收新知识是另一方面——别的不说,周诚的英文绝对有大进步。
他以前是凭着聪明的本能倒腾香烟赚钱。
现在遇到问题思维十分清晰,靠的是理智在分析。就像这回,周诚的一些想法让夏晓兰惊讶,两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在趋于一致。
这是好事,不仅会和她更有共同语言,重要是周诚积累的知识越多越广,他本人的思维能力会大大跃进。
年纪更大的,比如她妈刘芬,舅舅刘勇,舅妈李凤梅,同样都在学习进步啊。
现在看来是刘勇压力最大,动力最足,学的也最快。
刘芬其次。
舅妈李凤梅因为家里男人能顶事儿了,反倒是没有了最初进城奋斗时的冲劲儿,对自己的事业不高追求了,变得四平八稳。
留在夏晓兰身边的亲近之人,绝对是和她志同道合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努力不上进的人,夏晓兰自然就慢慢拉开距离了。
现在看来,周诚也有了同样的想法。
周诚看她眉飞色舞,知道她十分高兴。这种感觉周诚不知道如何说,晓兰不是因为他没有理魏娟红而高兴,是因为两人的想法能一致而高兴。
情投意合。
周诚脑子里忽然冒出来这个词。
说来也奇怪,他和晓兰都处了两年对象,周诚居然第一次真切感受到什么叫“情投意合”,从前的感情很炙热,那份炙热现在还没散。
但那种炙热和这时的心弦拨动不同,那是两人皮相的吸引,现在他越来越了解晓兰,懂得她为什么而高兴或难过,这种感觉让周诚美妙难言。
第1184章 替他照看房产(1更)
几个人随便找地方吃了一顿,夏晓兰陪周诚去看了周家二老一趟。
他订的是下午的火车票,并不能温存太久,但周诚说他会安排记者去采访陈锡良,这件事就不用夏晓兰担心。
看着周诚跳上火车,夏晓兰也觉得自己这个恋爱谈的很是艰难。
刚才还给周诚买了乱七八糟的吃的带回陆军学院,周诚这次回来,给了她一堆钥匙。
那是周诚听夏晓兰的话买下的四合院。
加上石家人曾经暂住过的院子,一共是11套,有大有小,地段也不同,买下的价钱自然也不同。11处房产,就贷了60万的款子,夏晓兰也只能感慨现在的房价低。
其实也有非常贵的四合院,地方大地段好房子保存的好,一套就能卖几十万华币那种。
显然周诚买下的并不是,夏晓兰当时就让他不拘房子好坏,只看占地和地段。
院子的大小不同,将来想出手时也比较容易。
周诚把钥匙交给夏晓兰也有说法:
“一直都是康伟在管,现在康伟要忙着开家具厂,还有建材店的事,只能托你照看了。”
夏晓兰晕乎乎的接下钥匙,这时候脑子才慢慢回神。
为什么只能她来照看?
不是应该交给关慧蛾管么。
好像周家并不知道周诚买了这么多房产,难道告诉家里要被骂?
还是这又是个套路,
就像周诚把存折交给她,夏晓兰能看着钱存放银行存死期浪费吗,还不是能忍住帮周诚打理……好呀,这是连房产都交给她打理了,两人的羁绊越来越深,她就算想跑都跑不掉。
“哪里学来的招数!”
夏晓兰嘴上抱怨着,却不由带着笑。
她以前想和周诚分得清楚,那是感情不如现在深厚。
何况现在从周诚上缴的存折和购买的房产来看,夏晓兰还在倒腾鸡蛋,一分两分的赚毛票攒本金的时候,周诚就已经有了好几十万身家吧?等他和康伟把香烟生意结束,前前后后积赚了上百万。
夏晓兰一个100元的家底的,和周诚经济混淆到一起摆明了是占便宜!
如今却不同,夏晓兰自己有了事业,周诚把存折交给她也罢,房产给她照管也好,夏晓兰一点都不心虚。就算周家知道了,谁还能说她一句?
她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如果她都照管不了周诚的家底,不管交给周家的哪个去管,也不会比她做的更棒了!
“正好开车去看看。”
周诚随着钥匙给的就是一张纸,上面写着11套房产的地址,以及是否出租中。
夏晓兰准备抽空把11套房产全部检查一遍,能租还是租,院子白白放着又不会变出钱来,蚊子腿再小也是肉。这笔租金至少能补贴周诚的日常开销……要知道周诚把存款上缴了,如今就是拿死工资的人。
从前的一点小金库,夏晓兰估计上回给她过生日也折腾光了。
自己大手大脚花钱,男朋友却只靠每月100多块钱的工资过日子,夏晓兰挺不舒服。她没有苛待周诚的意思,周诚自己认为在部队不用花什么钱,但自己男人自己心疼,能过得舒坦点,为什么要过得扣扣索索。
这11处房产,居然只有4套房子处于出租状态。
剩下的7套为什么不租?
是房子太破,不整修下租不出去,还是周诚和康伟两个直男懒的花心思去管?
不管哪种原因,夏晓兰都觉得这理财能力好醉人。
在京城,四合院的一个房间,每个月都能租5-10块好不好?像借给石家暂住的院子,一共有8间房,地段又特别好,每个月租个七八十块没问题。
一个月80块,抵一个普通职工的月工资了,一年就是960元。
空闲的7套房子不说个个都有这么多租金,那也是一年往外丢了几千块!
几千块,比周诚在部队的工资都高了。
夏晓兰决定替周诚把丢出去的几千块重新捡回来。
她看了下纸上写的地址,其中一套房产离车站并不是很远,夏晓兰一踩油门就往那里开。到了地方她有点傻眼,大路好找,这么多七拐八拐小胡同,她朝着哪里找?
她都怀疑周诚买下房子,根本没自己来瞧过。
“夏……夏姐?”
夏晓兰一扭头,居然是小尤。
夏晓兰很意外,小尤更意外。说好话,要是邵光荣追到这里来骂人小尤都不奇怪,偏偏是夏晓兰出现。
小尤一脸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