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这是要逼的大家没活路啊!
紫荆山百货的负责人脾气比较大,是几个负责人中第一个没忍住的:
“不行,再放任亚细亚肆无忌惮的拉走顾客,我们几家以后都是捡人家剩菜剩饭吃,你们谁也不愿意先站出来当这个恶人,那就我来当!是降价还是别的方法都行,我们得把顾客重新拉回来!”
第2246章 价格战提前来了!(3更)
降价!
这的确是个办法。
但这需要拿钱出来拼。
每一件商品都是有利润的,一件毛衣卖40元,百货商场纯利润都有10元以上。现在他们不要这部分利润了,或者从赚10元,变成赚5元,拼着自己少赚钱,也要把顾客从亚细亚那里拉回来,是否行得通?
甚至连那5块钱都不赚了,五折出售,以吸引顾客!
这办法肯定是可行的。
谁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同样质量的货,能少花钱买,为啥一定要多掏钱啊!
但有一点,要通过降价来围剿亚细亚,几家国营百货商场必须齐心协力。
哪些商品降价,降多少,降多长时间,都需要几家商场先商量好了。否则,一家傻乎乎降了,其他家不跟上,或者同样一件商品紫荆山降5元,商都百货却降6元,这就不是要围剿亚细亚,而是要内部相互厮杀、耗损。
紫荆山百货的负责人姓鲁,叫鲁洪波。
鲁洪波的脾气就和名字一样,一发怒时就波浪滔天。
但这都是表象。
没两把刷子,鲁洪波能当上紫荆山百货的负责人?
他提出打价格战,其他几家都附和,既然选择了当出头的“恶人”,鲁洪波也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想法说了。
“亚细亚有港商背景,港商财大气粗的不缺钱,我们一打价格战,一开始能吸引到顾客,亚细亚那边肯定会跟着降价。把我们几家单独拎出来,不见得能耗的过对方,你们看亚细亚开业时花在宣传上的钱,搞个文艺汇演,我们能打10年广告。”
鲁洪波这话算戳中了众负责人的痛处。
因为是国营商场,花起公家的钱,他们都很谨慎。
在亚细亚出现前,这几家商场,一年的广告费不过才几十万华币,也就在省电视台做做广告,再印点传单发放啥的,广告手段很单一……其实也够用了,几十万的广告费是大家能接受的上限。
因为大家都这样搞,谁也不觉得几十万的广告费有啥问题。
直到亚细亚横空出世。
开业宣传费花掉几百万,难怪能造成人潮拥挤的盛况。
这也太不合群了,所以大家都看亚细亚不顺眼。
就算是现在,几家商场已经看到了几百万宣传费的效果有多么好,却谁也不敢跟风效仿亚细亚的做法。
比亚细亚更吸引人的宣传方式,他们也想不出来。
叫他们照着亚细亚搞文艺汇演,他们请不来同样等级的港台歌星。
更重要一点,如果几百万的宣传费花了,业绩表现不如亚细亚那么好,他们是没法交代的。
包括鲁洪波在内的几家负责人,虽然意识到了亚细亚内部管理的与众不同,比如那些把顾客当上帝对待的热情售货员,但多年的惯性思维,还是叫他们拒绝去接受这些……承认这些比不上亚细亚,那就是承认他们能力不足,没赶在亚细亚前头想到这种卖货的方式!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百货商店的业绩没有要求,货就摆在那里,老百姓想扯两米布都要提供‘布票’,如果有那种不要布票的零散布头,都是老百姓抢破脑袋想买的。
那时候,国营商店的态度已经是高傲惯了,从上面的管理者到下面的售货员,这么多年都是如此过来的,凭什么让他们改?
只要把出头鸟亚细亚摁下去,他们可以不改变,继续轻轻松松经营百货商场嘛。
不怪自己不够好,却要埋怨同行做的太好……
学亚细亚拿几百万出来搞宣传,包括紫荆山百货的鲁洪波在内,没人愿意这样搞。
但要说搞价格战,各自都有想法。
鲁洪波带头,大家一起把亚细亚给批评了一顿,才制定了详细的价格战计划。
诚如鲁洪波所言,亚细亚有港商背景,开业文艺汇演就展现出财大气粗的气魄,几家商场不能单独上,大家得围殴。
比如紫荆山百货针对女装降价,商都百货就要选择皮具降价,几家商场轮流选择不同商品降价,把种类和时间错开,让顾客根据各自的需求选择前往几家商场中任意一家购物……反正不管顾客去了哪家商场,只要不去亚细亚,就算他们赢了!
“这样一来,亚细亚想要重新拉回顾客,没有盟友,它也只能选择全面降价。”
鲁洪波的建议,是让几家国营商场一起承担损失,亚细亚要效仿它们降价拉客,却是独自承受损失。
再财大气粗的港商,也不能承受一直亏损吧?
不能承受亏损,那就要冲着几家国营商场低头,那时候,鲁洪波等人就能心平气和坐下来,让‘夏总’知道下什么叫论资排辈,什么叫规规矩矩做生意!
……
‘中原商战’这四个字,上一世就和亚细亚牢牢捆在一起。
夏晓兰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亚细亚的崛起,不仅是经济上侵犯国营商场的利益,服务至上、顾客至上等经营理念也在冲击着陈旧的管理经营体系。
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私营对国营的较量。
任何新事物的崛起,都会遭遇重重阻碍,亚细亚也不例外。
但据夏晓兰所知,‘中原商战’会在1990年发生。
可今生,商都亚细亚商场比上一世提前一年开业,夏晓兰又搞出了比诸遂洲更大的动静,这些都引发了连锁反应……夏晓兰正打算稳定亚细亚的经营后,从亚细亚的管理一线脱身,却陡然发现以紫荆山百货为首的国营商场,已经联合起来,针对亚细亚发动了价格战!
“9月20日,紫荆山百货全场女装7折出售。”
“9月21日,商都百货全场电器大降价!”
“9月22日,商都大厦……”
几家国营商场印发的传单,几乎在第一时间就送到了夏晓兰的办公室,这是啥,这是宣战啊!
宋明岚气愤不已。
亚细亚开业还未满一个月,那几家国营商场至于这样吗?
联合起来针对亚细亚,排挤亚细亚,对付亚细亚。
“……他们是想让我们关门歇业吧,真是欺人太甚!”
第2247章 拒之门外!(4更)
宋明岚的用词很有意思。
她不说‘亚细亚’,而是下意识说‘我们’。
这人绝对是把自己看成了亚细亚的一份子,谁攻击亚细亚,就是在攻击她,宋明岚自然特别气愤。
夏晓兰没觉得好笑,这时候笑出来可不明智,会寒了宋明岚的一腔热血。
所以看了传单,夏晓兰很耐心向宋明岚解释:
“商场如战场,亚细亚在我们大家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日营业额居高不下,一到周末更是人山人海,不得不限流分批进场。这些顾客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如果没有亚细亚,他们会在紫荆山、商都百货那些地方购物,说起来还是我们抢了几家国营百货商场的生意,他们为了自保,为了生存下去,才联合起来对抗我们。”
不是吧?
夏晓兰居然反过来替几家国营商场说话。
宋明岚愤愤不平的表情,转变为奇怪。
夏晓兰这下没忍住笑意了。
“宋特助,你换个角度想想,我们把亚细亚经营的何等成功,才会让商都这几家国营商场如临大敌,要联手对付我们?”
咦,这样想倒也没毛病。
想到亚细亚的开业大吉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宋明岚顿时神清气爽。
高兴了一会儿,她又担忧价格战的事:
“夏总,现在问题是几家商场已经联手了,印发传单,并且在电视台宣传,他们降价的时间从这周六开始,我们该如何应对……也要降价吗?”
比如紫荆山百货在9月20日全场女装打7折,亚细亚是不是在同一天全场女装打6折?
9月21日,商都百货全场电器大降价,亚细亚也跟上?
价钱上一直跟那些商场持平,甚至比他们更便宜,再加上亚细亚一直有吸引顾客关注的手段和亚细亚一流的服务,宋明岚不信干不过那几家国营商场!
不,都不用价格比其他几家国营商场更低,只要持平,亚细亚就拥有绝对的竞争力。
宋明岚可比二姨太强,在亚细亚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她明白亚细亚做的有多好,顾客们会选择亚细亚的,这里有新奇的表演,有一流的服务,也有顾客们需要的商品。
哪知夏晓兰却摇头:
“打价格战?你没发现么,他们是轮流上场,从周六开始,每天都轮到一家商场降价促销,如果亚细亚要和他们打价格战,那亚细亚每天都需要降价!这几家商场一定已经商量好了,同样是女装,紫荆山百货是7折出售,亚细亚搞6折,紫荆山百货马上能降到5折你信不信?”
到时候亚细亚咋办,继续和紫荆山硬扛,比拼谁降价更多,由大家都不赚钱,到大家都亏本出售,卖一件就亏一件?!
仅仅是这样,夏晓兰倒无所谓。
不就是和紫荆山百货比一比,谁能承受亏更多嘛,咬咬牙也能冲上去。
可紧接着,9月22日,就是商都百货搞电器大降价,亚细亚又硬着头皮跟上?
从这周六开始,每天都有商场降价促销,亚细亚若是被几家商场带着节奏跑,人家只亏一天,亚细亚却从头亏到尾。
这谁能扛得住呀!
别说二姨太第一个要跳起来,就是夏晓兰自己也不舒服。
她花了这么多时间,又把亚细亚的经营权抢过来,可不是来和其他百货商场比谁更能亏钱的!
做生意的目标是赚钱,和气才能生财,干嘛要怄气。
夏晓兰这样一说,宋明岚心口更憋了气。
不是针对夏晓兰的,而是针对那几家国营商场。
“他们这是损人不利己,眼气亚细亚的生意好,那就跟着亚细亚学啊,多用点心在商场经营上,我们从宣传到服务,从商品的选择、陈列到内部管理,哪一样不用心?他们倒好,直接降价竞争!”
夏晓兰没说啥。
宋明岚这想法还是幼稚,商场如战场,竞争对手又不是夏晓兰的好朋友,凭什么要按照亚细亚的规则来?
没人能制定商业竞争的规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降价促销虽然简单粗暴,也真的有用。
不过据夏晓兰所知,上一世轰轰烈烈的‘中原商战’其实并没有真正的赢家,亚细亚和几家国营商场杀红了眼,双方都毫无底细的降价,扰乱了市场次序,到最后看似是亚细亚胜了,那也是惨胜。
几家国营商场更是元气大伤。
整个商都的零售百货商业受创,大家都没有钱赚,大家都亏钱,商战持续了7年,商战结束后,又用了几年时间这地方的零售百货商业才缓过劲儿来。
夏晓兰是不想打价格战的。
“我们先别跟着降价,我想和对方的负责人见一面,宋特助,你去查一查,这次针对亚细亚的‘围剿’行动,谁是领头人。”
几家国营商场,肯定有一家是领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