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夏红兵一家坏到头顶生疮脚底流脓也不是,他们是偷奸耍滑,自以为很聪明,习惯趴在别人身上吸血为生,自己不愿意奋斗……夏晓兰还以为,这家人会牢牢贴着夏大军,靠夏大军养活呢。
没想到,夏大军和樊雨离开鹏城那么久,夏红兵一家还呆在鹏城,没有再次贴上去。
这倒是出乎夏晓兰意料,让她多问了两句:
“他们家在鹏城靠什么为生?”
在城里和乡下不同,农民虽是靠天吃饭,但因为有自己的土地,要是家里没人生病,日常花费是很低的。
没钱买肉那就不吃肉呗,反正在自留地里种点菜,粮食也是自己种出来的,并不花什么钱。
但在城里,就必须有工作有营生。
可以不吃肉、不穿新衣,却不能不吃饭吧?
夏红兵家应该还有两个儿子要上学,而且他们虽然人在城里住,老家的土地还在,还是农村户口,照样要承担该交的公粮和提留款……咳咳,这部分倒是能躲一躲,只要他们全家都不回大河村,村干部也不可能跑来鹏城催缴。
葛剑显然一直叫人关注着夏红兵一家:
“夏红兵是打打零工,夏红霞和王金桂开了个流动的盒饭摊。”
卖盒饭?
是了,文凭不够,也没有啥技术,夏红霞最熟悉的没准儿还真的只有搞吃食。
以前夏红霞在张翠的小吃店里帮过忙。
好吃懒做的夏红霞,居然还能干点正事,是夏晓兰没想到的。
不过转念一想,人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后悔做出不一样的选择,她也不能用老观念来看夏红霞。
毕竟夏红霞年纪不大,在乡下养成的观念和性格还是有机会改变。
倒是王金桂和夏红兵那年纪,什么都定型了,基本上不可能改变了!
“什么人会去找夏红兵一家呢?”
夏晓兰自言自语。
“夏总,我一定会查出对方目的和来历。”
葛剑也觉得这问题比较严肃,夏红兵一家的情况在特区并不特殊,鹏城建市之前的原住民才多少,如今在这片土地生活的大部分人都是外来人口。
在外来人口里,夏红兵一家不是混的好的,应该也不是最差的,普普通通,不该会引起别人的注意。
只有一点,他们是夏总的“亲戚”。
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花点心思,仍然能查到这点。
葛剑认为有人关注夏红兵一家,绝对是冲着夏晓兰的缘故。
任何人试图对夏总不利,都是葛剑不允许的。
夏晓兰想法也差不多。
“你留心着他们的动静吧,如果没有坏心思,就不用去管他们。”
夏晓兰对夏红兵一家没有赶尽杀绝的意思,从前算计她的事差不多都是夏子毓一家干得,夏红霞是蠢的厉害,被夏子毓当枪使,被卖掉了还会帮忙数钱那种。
完完全全就是个棒槌。
但棒槌也有追求好生活的资格,夏红霞如今要是真的踏踏实实生活,夏晓兰哪有那么大的戾气和她为难!
第1761章 盒饭西施(3更)
夏棒槌。
哦不,夏红霞这两天有点心神不宁。
樊雨鼓动夏大军回老家,就是想撇开夏红霞一家。
后来把夏老太和夏俊宝接了过去,却不提接夏红霞一家。王金桂还想厚着脸皮缠上去,夏红霞更愿意留在鹏城。
打死她也不会回豫南的,老家的人都知道他们来特区过好日子了,夏红霞还把县里那个对象蹬掉,她哪有脸面灰溜溜回去。
还有小发廊那段经历,亲爹亲妈都嫌弃她丢人,难道别人知道了能不嫌弃?
新二婶很不好对付,一起生活也占不到啥便宜。
夏红霞坚决不离开鹏城,一开始夏红兵和王金桂还骂她作,要打她。
后来樊雨生下来个儿子,夏红兵和王金桂也不提回老家的事了。
唉,不知道老天爷是咋想的,居然叫二哥夏大军中年有子。
王金桂嘀咕:
“庙里的瞎子给二哥算命,说他是个老丈人命,一辈子都没儿子的……太不准了!”
王金桂气得捶胸顿足,想把算命的瞎子找出来打一顿。
以前为啥能赖上夏大军,除了夏大军比较傻,认为一家人要和和乐乐,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夏大军没有儿子!在农村,有女儿不算啥,只要没儿子就是绝了后,连死了都没人摔盆送终。
没儿子,只能靠侄子。
王金桂深知这一点,所以作的肆无忌惮,谁叫她有两个儿子呢。
可夏大军中年得子,有了自己的亲儿子,侄子们还值钱吗?
夏红霞把现在的情况一分析,王金桂和夏红兵就改了主意,一家人干脆就留在鹏城。呵呵,回老家还容易被乡里和村里的干部找到,催缴公粮和提留款,留在鹏城那距离就远了,有本事来鹏城催缴啊!
这一家还是很无赖的,习性如此,不可能一夕之间就变好了。
村里干部不可能来鹏城催缴,最后多半还是要找回豫南的夏大军……那就不是夏红霞一家要担心的事了。
总之,因为这种种原因,夏红霞一家就留在了鹏城。
吃喝拉撒都要钱,没有了夏大军出钱养着,这家人也只能自谋生路。夏红兵还是爱打牌,但不能天天打,他以前在柯一雄的工地上干过活,更早之前还被卖去过黑砖厂,其实也有点干活的手艺,就是人懒。
一个月总要歇半个月。
就算这样,他能挣到的钱还是比在乡下多,特区还真是个好地方!
夏红兵打零工赚的钱只够自己开销,王金桂又懒又馋的,打死也不去工地。
夏红霞也找过几份工,反正替别人干活,永远是老板赚得多,夏红霞羡慕在外资厂上班的女人,一个月工资那么高,坐办公室环境还好,可她自己实在不是那块料,既不能靠姿色,也没有文凭……尝试了好几回,夏红霞总算找到了适合她干的。
她在柯一雄的工地上煮过饭!
其实对大部分打工的人来说,味道啥的都是次要的,现在人们甚至还没多少饮食卫生概念,他们追求的是便宜和量大,味道只要还凑合,用最少的钱能填饱肚皮就行。
夏红霞就搞了个三轮车,每天拉着炉子,带着锅碗瓢盆啥的,到处流窜摆摊。
哪里有工人,她就在哪里,有饭有菜的,一份多少钱……其实就是卖盒饭!
生意一开始就不错,一天能卖出不少份。
就是夏红霞没做过生意,不会算成本,生意不错却没多少利润。
也算是一边做一边学,只要不是真的笨如猪,时间长了总会有点进步。夏红霞的盒饭生意慢慢有了起色,一个月赚的钱,比夏红兵吊儿郎当打零工只多不少,生意一好,夏红霞一个人就忙不过来,请人又舍不得,就叫她妈王金桂一起帮忙。
王金桂就想在家懒着,借口照顾夏红霞两个弟弟。
“妈,你要是不帮我,以后我也不管你,你就指望着我爸给你钱花吧!”
夏红霞也不是啥乖顺脾气,直接这样威胁王金桂。
王金桂倒在地上撒泼,嘴里骂她不孝女,夏红霞是不管怎么骂她都当没听见,真的不给王金桂钱了。
要说武力吧,夏红霞干了盒饭生意,身材越发圆润,母女俩都是敦实的体型,武力值相当,夏红霞也不会乖乖挨揍,王金桂也追不上她……动口动手都拿夏红霞没办法,王金桂也就屈服了。
王金桂肯定不是心甘情愿干活,能偷懒就偷懒。
但她好歹也算个劳动力,有了王金桂的加入,夏红霞的盒饭生意发展稳定。
这东西本钱不大,赚钱却不少,就是前期准备工作累的很,赚的是辛苦钱。
可别管咋说,这一家人吵吵闹闹的,居然真的在鹏城呆下来了。
他们也不住以前的地方,新邻居还觉得夏红霞挺能干,房东还寻思着要把夏红霞介绍给自己侄子认识……夏红霞其实还想着过人上人的日子,但也渐渐被生活教做人了,比从前要踏实几分。
和房东侄子见了几面,不咸不淡的处着呗。
对方也不是啥人中龙凤,但对方是鹏城本地人,鹏城建市后有了大量的工作岗位,一部分还得从当地人里招。
就像房东家侄子,运气好招工进了正规单位,家里以前的田地被占了,一家都变成了城镇居民。
但父母一辈的老观念还在,希望找个勤劳的儿媳妇。
夏红霞长得不美也不丑,自己摆摊卖盒饭,瞧着还挺朴实本分,身材圆润那是有福气,屁股大也好生养,房东侄子瞧没瞧上夏红霞不好说,反正房东和房东兄嫂是瞧上了。
他们还没嫌弃夏红霞是摆摊的外地人呢,搞得夏红霞也摇摆不定。
难道她就从找个县里男人嫁了,变成找个特区户口的男人嫁了?
迟疑归迟疑,至少说明夏红霞的日子在走上正轨。
有时候人就这样,好高骛远成不了事,不做无谓的比较,心态放平和一点,踏踏实实的反而会越过越好。爹好赌,妈懒惰,还有俩弟弟,夏红霞能自己搞出个小生意,以她的眼界和经历来说,就是在走正道,可能现在辛苦一点,将来绝对是越来越好的!
夏红霞心神不宁,是因为这两天有人鬼鬼祟祟的递话,说是她堂姐夏子毓派来的人。
——子毓姐?那是逃犯啊!
第1762章 惹不起,两不相帮!(4更)
“红霞,你子毓姐真是厉害啊,你瞧瞧人家,再瞧瞧你……”
王金桂一边洗菜,一边嘴里叨叨。
夏红霞翻个白眼,下意识反驳:“她厉害?她要是厉害就不用跑了。”
“可那两个人不是说她在港岛发达了,很快就要回来,把你大伯和大伯娘从牢里弄出来,又要找她弟夏俊宝的下落——”
王金桂念的夏红霞烦得很。
夏红霞心里乱糟糟的。
夏子毓厉害,夏红霞也承认。
不厉害的人考不上大学,就是把夏红霞绑在椅子上看书,她也学不进去,根本不是那块料啊。
不厉害的人抢不了夏晓兰对象,夏红霞一直和夏晓兰不对付,也必须承认夏晓兰长得像妖精一样。
但夏红霞也不是没加过世面的乡下丫头了。
她肯定没变成一个好人,她就是没那么笨了……夏子毓再厉害,也没干过夏晓兰啊!夏晓兰现在有多厉害她是不晓得,但夏子毓以前就是手下败将,自己都畏罪潜逃了。
这时候再有人跑出来说是夏子毓派来的,夏红霞心里麻麻的。
她不是兴奋,她是害怕。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夏子毓能不能赢了夏晓兰,她不晓得。
但谁赢谁输,也不会给她好处,为啥要把她扯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