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小郎君 第127节

  他的眼神看的人很不舒服,唐宁站起身,说道:“你要是不介意,就在这里等我写完。”

  想不到陈皇看起来威严十足的,私下里也喜欢这种调调,不过看这位凌大统领的态度,皇帝好像不打算治他一个“伤风败俗”之罪,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把《西厢记》解禁,虽然说李清只是一个小号,但小号也有尊严,他可不想在后世被人称作“死太监”。

  他走到书房,凌云也走进来,在房中的桌旁坐下。

  唐宁想了想,试探问道:“陛下还说什么了?”

  凌云目光望向别处,淡淡道:“没有。”

  虽然只见过几面,但唐宁大概已经知道,这位凌统领,也是和彭琛一样的性子,也不再多问,提起笔开始写《西厢》的后三卷。

  将后三卷交给他,送走了凌云之后,唐宁揉了揉酸涩的手腕,走到院子里。

  从《西厢记》和《牡丹亭》便可以看出,京师的读者,对于这种调调还是挺喜欢的,抄书也不失为一个赚钱的有效途径。

  不过,以后再抄的话,还是要抄一些温和路子的,禁书虽然好卖,但为了安全和名誉着想,还是不要在和谐的边缘疯狂试探了。

  他活动了一下手脚,打算再练一会功的时候,宫中,两名老者从御书房中缓缓走出。

  作为朝中的两大支柱,两位丞相经常和天子在御书房中商议国家大事,此次更是在御书房中逗留了一个多时辰。

  王丞相转头看了看身边之人,说道:“陈楚两国结盟,草原上那些异族必定难以抵挡,要是能除掉这个威胁,便可保北方安稳至少十年,陛下似乎已经有所动摇了。”

  那名老者摇了摇头,说道:“没了肃慎人的威胁,陈国北方虽然安稳,但楚国会更加安稳,以楚国近些年的崛起速度,很快便会成为陈国的心腹大患,陈楚两国之间,可是没有任何阻挡,楚人要比肃慎人更加难缠。”

  王丞相叹了口气,说道:“楚国虽然也是一个隐患,但毕竟与我们交好多年,那群蛮人,除了抢掠,可不会和我们讲道理。”

  “王丞相多虑了。”那名老者笑了笑,说道:“楚国岂是好欺负的,草原上那些蛮子虽然骁勇,可向来都是一盘散沙,想要拿下楚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便让那些蛮子和楚国耗着吧,这才是对我们最有利的选择,陛下不会看不明白这一点的。”

  “不说此事了。”王丞相挥了挥袖,说道:“省试已经没有多少日子了,陛下迟迟没有决定主考,似乎有些不同寻常……那《西厢记》和《牡丹亭》到底有何不凡之处,竟是被陛下特意提起,将之从禁书中剔除出来……老夫真是老了,这些年,越来越猜不透陛下的心思了。”

  身旁的老者呵呵一笑,说道:“陛下的心思,还是不要猜的好,不过,这《西厢记》和《牡丹亭》,若是有时间,倒是要看看……”

  ……

  《西厢记》和《牡丹亭》被禁,使得京师不少人心中对朝廷,对唐家积攒了无数的怨气。

  但只禁了数天,人们便惊讶的发现,各大书铺之中,这两本书又被堂而皇之的拿出来售卖了。

  起初众人还以为是书坊老板同时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和朝廷对着干,仔细询问之后,才得知这两本书已经被从禁书中剔除了出来,同时被剔除的,还有之前封禁的几本存有争议的书籍。

  据小道消息透露,连宫中的妃子都在看《西厢》,西厢被禁,她们看不到结局,心痒难耐,于是向当今天子吹了吹枕边风,天子查明真相之后,知道这两本书是被人有心人故意禁掉的,当即便下令,将之解禁,托《西厢》之福,之前被禁的几本书籍,也被放了出来。

  这显然是一巴掌抽在了唐家的脸上,百姓们不知唐家人的心情如何,纷纷涌入书铺抢购。

  以前只是听闻《西厢》之名,却是从来都没有看过,被禁之后,反而对此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朝廷禁书封书如此随意,天知道官老爷们什么时候就会反悔,此时不买,更待何时?

  唐家,刚刚得知消息的唐琦还有些难以置信,问道:“陛下亲自下令解禁?”

  他根本想不通,一国天子,每日要处理多少国家大事,竟然会主动下旨解禁一本禁书?

  “据说,是宫中几位妃子也在看这《西厢》,淑妃娘娘向陛下提了几句,陛下便将此书解禁了。”一名下人将从外面打听出来的消息告知于他。

  唐琦沉吟片刻,挥手道:“你先下去吧。”

  那下人退下去之后,唐琦转头看着自己的兄长,问道:“陛下先是削了平安县令,此次科举,又削弱了礼部的权力,如今又将这《西厢》解禁,陛下对我唐家的不满,真的到了这等境地?”

  “我也没想到,陛下竟会亲自下旨。”唐淮目光望向窗外,喃喃道:“到底是走错了一步,一步错,步步错啊……”

  唐琦心中憋闷,猛地灌了一口冰凉的茶水,依旧没有气消。

  那《西厢》的作者李清,一开始便将唐家推入了火坑,后来他们虽然通过唐家的影响力禁了此书,但京中对唐家的骂声反而更高。

  此事若是到此为止,也就罢了,京师从来不缺新鲜事,百姓很快就会忘记《西厢》,被新鲜的事物吸引。

  谁想到,陛下忽然解禁此书,这无疑是又一次将唐家推到了人前。

  一巴掌接连一巴掌的抽在唐家脸上,让他们彻底成为了京师的笑话,唐琦一拳砸在桌上,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李清……”

  ……

  唐宁走在街上,看到各大书坊将《西厢记》明摆着出来售卖,心道陈皇还是挺讲究的,看了自己的书,第二天就将两本全都解禁了。

  钟意陪在他身边,小声问道:“相公打算什么将最后那三卷刊印出来?”

  “刊印那最后三卷干什么?”唐宁摇了摇头,唐家说不定就盯着松竹斋等他出现呢,反正买宅子的钱已经够了,再多印三卷,也赚不了多少钱,没意义。

  某处书坊门口,几名年轻人聚在一起交谈。

  “《西厢》都解禁了,这最后三卷,什么时候才印?”

  “不知道啊,直到现在,那‘李清’还没有出现呢!”

  “你们说,《西厢》不会就这么结束吧?”

  “怎么可能,李清如果不将《西厢》写完,我就咒他生儿子没有小屁眼!”

  “挖坑不填,做出这种败人品的事情,还想娶老婆?”

  “就是,这种人一定会遭报应的,他要是没有将最后的三卷拿出来,我就咒他天天早上起不来!”

  ……

  唐宁脚步顿住,转头看着钟意,说道:“我想了想,还是觉得应该刊印,毕竟有这么读者都在等着,我不能对不起他们……”

第一百七十九章 省试将近

  “彭掌柜,这《西厢》都已经解禁了,你还不将后三卷拿出来,这就有些过分了!”

  “要多少钱你就直说吧,别这么拐弯抹角的!”

  “就是,没看到还有这么多人等着吗!”

  ……

  松竹斋,彭掌柜刚刚走出店铺,就被人堵在外面。

  他看着围拢过来的人群,大声道:“大家听我说,《西厢》和《牡丹》的稿子,当初已经被官差搜去销毁了,我正在想尽办法联系李清公子,大家放心,一有消息,我会立刻通知大家的!”

  他心中既着急又无奈,那位李清李公子,每次和他见面,都是带着斗篷,他只知道他是个男人,而且年纪不是很大,除此之外,便一无所知了。

  对方不来找他,他是决计找不到对方的。

  就在他心中焦急时,一个孩童手里举着一个糖葫芦,蹦蹦跳跳的跑过来,将一个包袱递给他,说道:“叔叔,这是一个大哥哥让我给你的!”

  说罢,他便举着糖葫芦,飞快的跑开。

  彭掌柜怔怔的接过包袱,打开之后,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大步向书坊里面走去。

  不多时,松竹斋之外便挂起了牌子。

  即日起,松竹斋将继续刊印《西厢记》和《牡丹亭》后续内容,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欲订从速……

  松竹斋对面的一家书坊,有两人看到木牌上的内容,面色一变,快步走进松竹斋,不多时,又走出来,茫然的望着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那李清没来?”

  “那他们的东西是怎么来的?”

  “不管怎么样,先回去禀报!”

  ……

  《西厢记》的最后一卷,已经在昨天刊印完毕,无疑又在京师引发了一波热潮。

  据说松竹斋的伙计和工匠这几日不眠不休的加刊加印,即便如此,还是供不应求。

  唐宁能够理解彭掌柜为什么这么拼命,陈国可没有版权法,也没有正版盗版的概念,松竹斋比其他书坊的优势,就是那三五天的先手优势。

  一旦等到别的书坊反应过来,也排版刊印出同样的内容,松竹斋失去了先手优势,也不能独占市场,自然会被别人分去利润。

  尤其是那些有实力的大书坊,在以最快的时间推出插画版,精装版之后,松竹斋便连最后一丝优势都没有了。

  唐宁这几天出门的次数略少,毕竟省试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就算他自己没有什么压力,也不能在家里表现的太过浪荡。

  吃过晚饭,他便借着消食的理由,和彭琛一起出去。

  彭掌柜刚刚从松竹斋回到家里,准备吃完晚饭之后,便再去书坊里盯一会儿。

  虽说十倍的工钱,那些家伙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偷懒的,但亲眼看着他们干活,他心中才能踏实点。

  他刚刚走进院子,便看到一道头戴斗笠的人影坐在墙头。

  他先是吓了一跳,回过神来之后,便惊讶道:“李公子,你怎么来了!”

  唐宁从墙上跳下来,彭掌柜立刻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进来说,进来说!”

  进屋之后,他便看着唐宁,提醒道:“公子这些日子千万要小心,万万不能接近松竹斋,那里有人在找你,我担心他们会对公子不利。”

  唐宁点了点头,看着他说道:“这是我最后一次来找你了。”

  彭掌柜怔了怔,马上道:“我马上给您准备银票,后续我们还打算再出精装版的《西厢》,应该还会再赚一些,所以这次,我该多给您一倍的银票,《牡丹亭》还没有刊印完毕,要不下次,我还将银票放在老地方,到时候您让人去取……”

  唐宁挥了挥手,说道:“精装版的就不用了,你留着吧,这两本书,也给你带来了些麻烦……”

  “公子这说的是哪里话!”彭掌柜摇了摇头,说道:“这都是我们之前商量好的,我们做生意,说一就是一,就算您不要,我也得给啊……”

  他从床底下搬出一个大箱子,说道:“要不是那些书坊,我们能赚的更多,像万卷楼书香阁那些个不要脸的,刊印我们的书就算了,还让人写艳情版的,在后院建黑作坊偷偷刊印,表面上人模狗样的,背地里黑透了心……”

  禁书的销量其实才是最好的,京师的各大书坊,都会暗地里刊印一些禁书,虽然不能明面上售卖,但有些黑市,只有行内人知道。

  至于像松竹斋这样的中等书坊,还没有开黑作坊的实力。

  和松竹斋的合作,差不多就到此了结了,过程中是让他担了一些风险,但回报也是惊人的。

  等到科举完毕之后,唐宁打算自己开一个书坊,当然,有功名在身,不好直接经商,到时候可以蛊惑唐妖精在京师开一家书坊,大家商量着分账,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吃早饭的时候,钟明礼放下筷子,看着唐宁,说道:“省试没有几天了,后面这些天,你不要再看新的东西,查漏补缺即可。”

  唐宁看过的东西,是漏不掉也缺不了的,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

  钟明礼站起身,说道:“晚上你们先吃,不用等我。”

  岳母大人帮他和钟意夹了口菜,才看着钟明礼,问道:“又有差事了?”

  钟明礼点了点头,说道:“朝廷前些日子虽解禁了一些书,但对于其他禁书却更加严格了,严令各大县衙,彻查刊印禁书的书坊,只是这些黑作坊都隐藏的很深,不好寻找。”

  黑作坊隐藏的深,不好寻找是真的,但恐怕还有一部分原因,与县衙的衙役有关。

  这些人生在京师长在京师,对这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会找不到区区几个黑作坊?

  一来是岳父大人新官上任,威信不足,在县衙中的威严,怕是还比不过平安县丞,衙差们消极怠工,应付差事而已。

  二来是那些书坊能在京师开下去,暗地里刊印禁书,这么久都不出事,和衙门里的某些人自然有些关系,有些衙差,也是从中收受了好处的。

  唐宁在心里叹了口气,连这一件小小的事情都无法施行,岳父大人想要坐稳平安县令的位置,怕是没那么容易……

  他想了想,说道:“我听说,有些大的书坊,会在后院建造一个黑作坊,专门刊印禁书,放在黑市上售卖,比如万卷楼、书香阁之类的,朝廷搜查的时候,往往只搜查他们开在人前的作坊,不会去后院……”

  钟明礼愣了一下,问道:“竟有此事?”

  ……

  三月初,新任平安县令派人查封了包括了万卷楼和书香阁在内的五家书坊,从后院的黑作坊中搜出了大量的朝廷禁书,一时间,街头双手踹在怀中,鬼鬼祟祟的人影少了许多。

  朝廷搜查禁书已有数次,数次无果。万卷楼和书香阁几家书坊的查封,在小范围内,还是起了一些波澜,这也是这位新任平安县令首次走进众人的眼中。

  自《西厢记》开始,到这几家大型书坊的查封,朝廷的禁书风波到此为止,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即将到来的省试上。

  当唐宁发现钟意和苏如都变的紧张,连唐妖精都不在他眼前晃的时候,时间已是三月初六。

首节上一节127/62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