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树铮很是不甘,极为不甘。
他向来自负,桀骜不驯,也正因为这点,得到了段祺瑞的赏识。
他想要辅佐段祺瑞加强内阁的权力,从而实现内阁宰辅的梦想,名垂千古。
袁世凯撒手北去,让无数人都措手不及,段祺瑞也没有想到袁世凯会如此的决绝,更何况徐树铮。
徐树铮坐在桃树底下,双手撑在膝盖上,依旧是一付正襟危坐的架势,他向来注意仪表,从来就一丝不苟。
此时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几片桃花零落在他的肩上,衣服上,让他看起来不是那么的严峻肃穆。
“芝泉兄,此言差矣,只是可惜了你。”
两人都不须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不用太多的言语,这便是知己。
若是君臣,必定相得。
他跟段祺瑞一同递交了辞呈,不过,两人的辞呈都要给李安生批准后,人事命令才能发布。
不过,李安生新上台后,肯定要用自己手下得力的人来做内阁总理,当好这个无比重要的大管家角色。
更何况,李安生为人强势,必定不会留他们这一对同样强势的搭档。
两人都有满腹的豪情壮志,满腹的理想,百般隐忍,只为干一番事业,袁世凯毕竟年迈,将来执掌大权的,除了段祺瑞,别无他人。
可是,算来算去,算不到袁世凯会走出这么一步,实在让人意想不到。
徐树铮也不去掸落身上的花瓣,眯着眼睛,叹了口气,说道:“哎,大总统何故如此?”
他说的大总统,便是袁世凯,显然,他并不怎么服气李安生这个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
段祺瑞从怀中掏出了昨日袁世凯写给他的信,扬了扬,推到徐树铮的面前,淡淡的说道:“袁公信中,尽是北国景色,满纸自得,显然,他骤然离职,并非不得已。这倒让我想起此前他所说的一句话,他说,若一意孤行,只怕连克定等人都不得善终。仔细想想,将来袁氏一家,可保数十年不倒,享尽荣华富贵。谁说袁公痴耶?我看,论算计谁能比的上他。”
的确,袁世凯永远权衡利弊,很少做出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也很少吃亏。
他本来就有病在身,主动退位,还能落得无边美誉,又能得到李安生的感激,高手。
“袁公是享福去了,不过我等到底何去何从?”
徐树铮有些不甘,试探着问段祺瑞,他也只是问问,无论段祺瑞做何决定,他都是十分支持。
段祺瑞哈哈大笑起来,他是个极其热爱权力之人,他需要有权力去实现他的理想,他的理想,就是做一番事业,青史留名。
“何去何从?天下之大,还没有我们的去处不成?”
段祺瑞摇了摇头,笑了笑,惬意的饮了杯茶,朝着徐树铮说道:“瞧这门庭冷落,难道还留在京城不成?”
“你若是闲得慌,倒不如去我老家转转,就当是颐养天年。袁公往北,我们便南下好了。”
说到颐养天年,两人先是眉头一皱,不约而同的大笑起来。
徐树铮边笑边摇着头,一串叹息,说道:“去年这里可真正是门庭若市,熙来攮往,可如今,端的是凄凉。人情比纸薄啊。”
他轻蔑的从鼻孔里头哼出不平之气,无比的愤懑,趋炎附势之人啊,可真是可恨。
求上门来时,大包小包,低头哈腰,恨不得当奴才似地,隔日便要跑上几趟,也幸好段祺瑞是个清廉刚正之人,不然,寻上门来的人只怕要更加的多。
段祺瑞点了点徐树铮说道:“这岂不是能凸显出知己的珍贵来?”
徐树铮一愣,感激万分,内心也是心潮澎湃,“是啊,人生在世,何须太过人情冷暖,看破世态炎凉,有三五知己足矣。”。.。
☆、第四百三十三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徐树铮是个洒脱不羁之人,特立独行,也不在意那些趋炎附势之辈,或者说,那等人根本就不在他眼内。
他也不去计较如今门厅冷清,只是这样的待遇让他更加的看破世事而已。
午后的阳光愈加浓烈起来,坐在这口鼻皆香的庭院里头,思绪渐渐模糊起来。
徐树铮招了招手,喊从人去整治些小菜,既然无事,索性小酌一番。
既然*光无限好,也不要辜负,自有飞花在*光中陶醉,而他们则在*光中微醺。
在段祺瑞家中,能够享受这种无比随意代价的,也只有徐树铮一人,有时候段芝贵也来,但段祺瑞更多的是客气,拉拢,并不是真正的性情流露。
只不过片刻,下面就整治了酒菜上来,两人对坐而谈,浅饮轻酌,倒也有一番雅趣。
一个食盘,八样小菜,奶汁肥王鱼、香炸琵琶虾,红烧果子狸、焦炸羊腿肉,一盘毛豆腐,再加三个素色小炒。
段祺瑞平时很是清廉,很少吃这么丰盛,徐树铮来了,才会如此奢侈一番。
徐树铮人高马大,能吃肉,故而,段祺瑞也不愿意亏待了这位得力干将。
其实,一国内阁总理,平日里也就是两三个小菜加个汤,有时还不吃荤菜。
要是那些整日间大吃大喝的食利阶层知道了,只怕会惊掉下巴,无地自容。
如今运输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货物络绎不绝,总能买到许多从前稀罕之物。
不仅仅是牛羊肉与猪肉,就连其他鱼类也能在市场上并不少见。
说到吃肉,李安生上台之后,京城还流传过一个笑话,那就是李大总统是吃肉大总统,李大总统上台了,民众不用愁没有肉吃,肉也会越来越便宜。
东北如今到处都是养殖场,除了牛马羊,还有大量的养猪专业户,东北出产大量皮毛的同时,还出产大量的猪肉。
过去猪肉是贱肉,一般人多吃羊肉,但如今东北已经推广了吃猪肉,成为了东北民众的主要肉食。
东北老百姓桌上,时不时的都能吃上猪肉,甚至是羊肉,还有鱼是每天必食,东北在民间推广吃鱼。
尤其是学堂里头,是一定要有鱼的。
李安生执政东北时规定,每个学校的校长带头,教师们都要要负责将午餐时孩子吃的鱼肉中的刺挑出来,不厌其烦的挑出来。
虽然东北所有的校长与教师都喜欢深海鱼,因为没有刺,或者很少刺,但是由于深海鱼供应有限,他们只能继续每天最为烦累的一项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