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物猎人 第124节

  这些画面似乎是陈红娟被装入永冻棺之后的记忆,模糊、抽象、断断续续……就连时间似乎变得极为混乱。

  但在这些模糊的画面之中,孙杭还是捕捉到了几帧关键的信息。

  那是一个惨白的人影,在画面之中一闪而过。

  随后他感受到了一股莫大的恐惧感……这种情绪源于陈红娟对于自身消亡的恐慌……那就是说,在那段时间里,有什么东西差一点就要了它的命。

  “还是被捷足先登了。”孙杭叹了一口气,从那些模糊的记忆片段中退了出来。

  那个惨白的人影,十有八九,就是那个像幽灵一样在天府城中游荡的安娜。

  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潜入了研究所的地下收容区,“吃”掉了陈红娟体内的大部分模因,剩下一个苟延残喘的空壳扔在这里……

  怪不得孙杭刚见到陈红娟的时候,就感觉它似乎哪里不对劲。

  真正的陈红娟,早就已经变成了安娜的养料。

  “感情那天晚上她没有对陈红娟下手,是打算等她彻底诡化之后再开饭?”孙杭心里嘀咕道。

  相较于人类的负面情绪,转化之后的诡物模因显然是更优秀的食材。

  可安娜又是怎么预料到陈红娟会变成诡物的?

  那个时候,孙杭甚至还没有公布征召难民的计划,也没有将六号安置营定为试点区域。

  如果自己没有来到六号安置营征兵,如果自己没有一时兴起和凌骁谈话、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并且让他和陈红娟断绝亲子关系……那这一切就都不会发生。

  陈红娟或许会和凌骁继续在难民营生活下去;又或许,凌骁会被收入培训基地,而陈红娟则是可以凭借着监护人和直系亲属的身份,独享那笔丰厚的福利待遇……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陈红娟短时间内都不可能变成诡物。

  那安娜留着她,又有什么意义呢?

  难不成指望着陈红娟在和街坊邻里吵架的过程中变成诡物?

  还是说,安娜……能预知未来?

  孙杭不禁想起了安娜“肉身死亡”的时候,和自己说过的一句话。

  “这不是永别,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终将再次相逢。”

  一开始,孙杭还以为这只是一句安娜为了保持谜语人形象而创作的台词,装逼成分远大于实际成分……

  但事实证明,他们不仅相逢了,而且距离上一次别离,也就只隔了几天而已。

  并且在这之后,安娜便会时不时地在孙杭面前刷一下存在感,就如同一个阴魂不散的病娇女鬼。

  所以,这句话里“时间的长河”究竟指的是什么?

  是指安娜有着在不同时间线里随意穿梭的能力吗?

  所以她才能预知未来?

  还是说,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存在着无数个不同的安娜?

  上一秒钟的安娜死了,但下一秒钟的安娜还活着?

  如果把时间比作一条河,孙杭在河里摸到一块叫做安娜的石头……而在他顺流而下,漂了一大段距离之后,把手伸进河里一摸,又摸到了一块一模一样的石头……是这个意思么?

  那孙杭刚刚在手术室窗外看到的安娜,又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态而存在着?

  投影?还是实体?

  “坏了,头皮好痒,这下真的要长脑子了……”

第250章 自行凋亡

  “检测到陈红娟的模因频率正在急剧变化……它的模因正在裂解、消亡!它……”一名盯着设备的研究员急促地喊道。

  事实上不用他说话,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得出来陈红娟正在走向死亡……它的身体开始溶解,血肉化为脓液,不断从气泡从组织内部涌出来,然后“啪”地一声炸裂,在体表留下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宛若月球上环形山一样的坑洞。

  仅存的模因空壳已经濒临极限,再也无法维系住这具残缺的肉体。

  “孙杭?!你把它杀了?”杨绮愕然道。

  “不……不是孙杭干的。”另一名研究员立马替孙杭辩解道,“是该诡物的模因自行凋亡……”

  “自行凋亡……”杨绮抿紧了嘴唇,皱着眉盯着正在向着一滩脓水转化的陈红娟。

  诡物自行凋亡并不是没有过先例,恰恰相反,已知的很多诡物,尤其是那些没有实体的规则类诡物和现象类诡物,大多数都不是被人类消灭的,都是自行走向了毁灭。

  从某个角度来说,诡物也是存在着“寿命”的。

  就好比人类的寿命取决于端粒长度一样,诡物模因之内应该也存在着一种能够决定它们存在时间的东西,当这种东西被“耗尽”之时,诡物的模因便会开始逐渐凋亡。

  只不过这个说法还只存在于理论阶段,诡物模因是否存在“类端粒”至今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以人类现有的设备和科技水准,也很难对那些模因片段进行更为详细的解析。

  “算了,孙杭,你出来吧。”杨绮揉了揉自己的眉心,用无奈的语气说道。

  ……

  “话说,这单向玻璃是什么黑科技吗?”孙杭走到实验室的外间,有些好奇地走到了单向玻璃前与此同时,数名穿着防护服的研究员正在内间清理着陈红娟的“残存痕迹”。

  实验室的内外间隔离效果极佳,饶是以孙杭的感知能力,他在外面的时候都没能察觉到陈红娟模因的异常,仅仅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而已。

  直到推开那扇厚重的闸门之后,他才发现陈红娟的模因和自己第一次接触她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孙杭才会直接解除她身上的那些束缚。

  他想测试一下,陈红娟究竟是在故意示敌以弱,还是真的外强中干。

  而接下来陈红娟的表现则是证明了孙杭的猜测完全正确。

  “关键不在于玻璃,而在于玻璃的夹层。”杨绮说道,“玻璃夹层内添加了一种目前被认定为安全等级较高的己型诡物‘屏障液晶’,这种诡物最主要的特性,只要电能供给足够,就可以隔绝诡物的气息……不仅仅是这块玻璃,收容区域里大部分的容器和墙体的夹层内,都添加了这种己型诡物。”

  “这玩意能量产?”孙杭问道。

  天府城研究所地下收容区域面积可不小,如果每一堵墙壁里都填充着屏障液晶的话,那这种物质的总量是极为庞大的更何况,连天府城这种边陲之地的研究所都有这种待遇,其他城邦研究所的收容区、以及全联邦收容诡物数量最多的天枢塔,肯定也有着类似的设计。

  “能。”杨绮点点头,“只需要将它的模因提取出来,植入特定配方的液晶之中,模因就会自行复制,进而将这种液晶‘感染’成为屏障液晶……在建造这处收容区的时候,屏障液晶的用量大概在十五吨左右,如果不能量产的话,我们可用不起。”

  “那这玩意应该属于工业制品……把它称之为诡物,是不是有点太过冤枉了?”孙杭疑惑道,“明明是有益无害的东西……”

  “诡物并不一定都是有害的事物,这一句话在学术界内是共识。”杨绮白了孙杭一眼,似乎是想吐槽孙杭对于诡物的了解实在是太过浅薄,“确定一件事物是否为诡物,只有一个依据,那就是它内部是否存在着诡物模因……至于它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这并不关键。”

  “所以说,也存在着好诡物咯?”

  “按照你的理解,是可以这么说。”杨绮撇了撇嘴,“只不过那些会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严重危害的诡物更容易引起公众的注意罢了。”

  诡物的诡是诡异的诡,而诡异的本意是反常和奇特,这是一种中性词,并不存在什么褒义或是贬义。

  只是当这个词被赋予到一些特定事物上面的时候,公众对这个词的印象也就会随之变化。

  就好比提到“核”这个字眼,绝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起的不是已经变成人类世界主要能源来源的核燃料,而是在夏州东边的那个岛国上升起的两朵蘑菇云。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这两样东西之间的确存在着一些共通之处比如说致命性、传染性……以及,那大量尚处于人类认知领域之外的知识。

  “话说,这件事你打算怎么上报?”孙杭问道。

  “还能怎么办,如实上报呗。”杨绮耸耸肩,“诡物自行凋亡,这属于不可控力,反正我们又不用担责任……至于这些残存的脓血,应该会分成两份,一份作为标本保存,另一份则是送到天枢塔去。”

  “这玩意还有研究价值嘛?”

  “有,但是不多。”杨绮说道,“模因凋亡之后,它就只是一滩腐烂的脓血罢了,顶多也就是研究一下诡化后人类身体组织的变化而已。”

  “你不研究吗?”

  “我还有一大堆更重要的工作呢……托你的福。”杨绮叹了口气,“你猜猜凤凰厂地宫的研究工作现在是谁在负责?”

  “这么重要的活儿,那个轮椅老头不来管?”孙杭疑惑道。

  “老师说,他已经老了,未来都是我们这群年轻人的,是时候该让我们这一代来挑大梁了。然后就把我电话给挂了……”杨绮说道,“现在指不定躲在哪个角落里偷偷喝酒抽烟呢……我已经懒得管他了。”

  “恭喜恭喜!”孙杭当即对杨绮拱手道。

  “恭喜什么?”

  “以后就不应该叫杨主任了,得改口杨所长了。”

  “滚。”

  这是半章的量,因为剧情的原因,一章我分成两章了,等会还有半章,稍微晚点更新。

第251章 极光

  ……

  夏州联邦版图的最北端,西伯利亚自治邦,贝加尔城北郊。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即便是在夏季,贝加尔湖畔依旧是白雪皑皑,整个湖面上结着一层薄薄的冰,就宛若一块巨大而澄澈的玻璃镜,皎白的月光投射在镜面之上,使得整个场景都如同幻梦一般。

  时间已近黄昏,太阳已经完全沉入了地平线之下,一半的天空被赤金色的余晖所晕染,而另一半的天空则是已经呈现出了宛若蓝宝石一般的质感。

  “可惜现在是夏季,要是诸位领导是冬季过来的话,还能看到漂亮的极光呢。”穿着一身专业登山装备的渔夫对跟在他身后几名同样装束的中年人说道。

  这是一支大约二十人规模的小队,他们此时正在沿着雅布诺诺夫山脉的南麓向上攀援这里是联邦控制区的东北角……西南角的蜀州现在正笼罩在永夜的阴云之下,而在联邦版图上与其相距最远的此地,却是已经度过了几十个和平的年头。

  有人说是有着贝加尔湖作为天险,西西伯利亚游荡的诡物无法入侵,也有人说是当年牺牲在这片冻土之上的战士们的英魂在保佑着他们的后裔……但无论是哪种说法,贝加尔城自从建成之后,就几乎没有遭到过诡物的入侵……即便有,这些诡物给城市带来的威胁,甚至还不如一个持枪抢劫银行的劫匪。

  西伯利亚自治邦遭受诡物侵害最严重的,也就只有远东地区的沿海,但那里距离贝加尔城实在是太远了,再加上又有着十几个海岸防卫师和大量诡物猎人的镇守,那些海里的诡物别说想要登陆了,就连靠海岸都很难做到。

  “是啊,不过夏季也有夏季的风景。”另一名明显有着西伯利亚人特征的中年人谄媚道,“您看,这贝加尔湖多漂亮啊。”

  可谁知,他这句话一说出口,跟他身后的那个国字脸中年人眉眼间露出了一丝不悦。

  他沉声道:“谢尔盖部长,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名字,我更喜欢叫它……北海。”

  被喊作谢尔盖部长的中年人神情一僵,下一秒连连连点头道,“对对对……北海,是应该叫北海来着。”

  渔夫看着近在咫尺的这一幕小插曲,忍不住在心里对着自家的顶头上司翻了个白眼。

  这又是搞的哪一出?

  部长大人难道拍马屁前都不知道做一下事前功课的么?

  用夏州的俗话来说,是不是叫做马屁拍到了马脚上?

  不过以这老东西的习性,等到这群领导走了之后,估计又要把脾气发泄到自己这群人的身上……

  苏卡不列,这老东西还有几年退休啊?

  自打从无名岛回来之后,渔夫的职位和待遇是连升三级,不仅成为了西伯利亚自治邦仅有的几名等阶猎人之一,而且还获得了一支猎人小队的领导权。

  可不变的是,他依旧接不到什么战斗任务,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闲的要命除了例行的巡逻和训练任务之外,唯一能干的事情,就是和小队的队员们泡在贝加尔城的一家酒吧里,用伏特加来增进感情。

  就在昨天,渔夫的上司,也就是眼前的这位谢尔盖部长突然找到他,要他收拢所有队员,准备执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听到有任务,渔夫瞬间来劲了,还以为是要去对付什么厉害的诡物。他当即向谢尔盖部长问道目标是什么东西,然而谢尔盖部长却只是瞪了他一眼,厉声道:“这是机密,你明天就会知道了!”

  然而直到六个小时,渔夫才知道,谢尔盖部长所谓的“非常重要”的“机密任务”,其实就是陪同春明城过来视察的联邦高层游览贝加尔湖的周边地区。

  “呃,还是说说极光吧……”渔夫看到自己的上司似乎有要把天聊死的趋势,连忙救场道,“进入十一月份之后,站在贝加尔城的高处往北望,就能……”

  渔夫的话还没说完,一名随员突然指着南边的天空问道:“那是不是就是你说的极光?”

  “啊?”渔夫一愣,转头向南侧也就是贝加尔城的方向望去。

  只见数条绚丽壮美的光带悬浮在空中,它们就如同神明遗落的绸带,从神界缓缓飘落,降临人间。

  “还……还真是极光。”渔夫傻眼了,“不……不对啊,这季节怎么会出现极光?而且方向也不对啊,极光应该出现在北边啊,怎么会在南边?”

首节上一节124/33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