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面积达到了33万平方千米。在国内最古老的地理著作《禹贡》《山海经》之中都有对它的描述。
什么是流动沙漠?
就是在定向风的作用下,沙漠里的沙子会跟随风吹的方向缓慢移动,整个沙漠就跟海水一样缓慢迁移。
虽说每年移动的速度很慢,但是时间一久,如此大范围的沙漠将吞并整个疆区、甘省!
古代的楼兰国便是被塔克拉玛干的流沙埋葬的典型。
所以这锁边工程,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奇迹。
眼下再从遥感卫星进行鸟瞰,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都从过去的荒漠化,呈现出了一片突兀的绿色。
而魔方集团的到来,无疑是给这YT县的锁边合拢锦上添花了一笔!
因为经过MC育种专家培育的‘超沙1号’沙漠大豆,此时已经在整个YT县范围内进行大规模播种。
而播种的位置,正好就在锁边工程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往中心的方向。
经过一段时间的沙漠开垦,‘超沙1号’的长势非常喜人。
这边合拢工程还在收尾,前段时间播种下来的大豆田就已经冒出了绿油油的豆苗。
这样堪称奇迹般的一幕,让在场的YT县领导们和那些忙于填埋草垛的护林员们都看得惊呆了。
在如此恶劣的沙漠环境中,居然能有赖以水源的经济作物正常生长。
这本身就非常BUG!
更夸张的是,这种‘超沙1号’大豆,在播种之后基本不用怎么去管。
它本身超长的根系,自己就会向沙漠底下的含水土壤延伸。
不仅仅生长快、耐干旱,还能起到大范围的固沙、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
所以每当一天的锁边工程活干完,这附近的护林员们都喜欢绕到那些大豆田边上转一转。
那种看着大豆健康生长,嘴角忍不住带着姨母笑的快乐,是每个华夏儿女刻在骨子里的种田基因在作祟。
因为这些扎根沙漠边缘的护林员们,干了一辈子农活,就从没见过这么厉害的大豆!
要是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都铺种上这种大豆,估计用不了多久,世界第一大产豆区就会从美国、巴西转移到了中国身上。
而将整个沙漠打造成绿洲,能为国家创造33万平方千米的新兴耕地。
再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估计这片中国第一大沙漠里说不定还能冒出几座雄伟的西部城市出来!
这在过去压根都不敢想的!
“绝总,你看这大豆苗长的多好!”
“咱们农技站的人,之前听说有这款‘超沙1号’还不相信。直到商种带了豆种过来,花钱盘下了这片试验田做试种,咱们才眼见为实!”余成峰领着一群魔方集团的考察团,凑近了大豆田做近距离观察。
这位长相老成,犹如老农一般的农技站负责人,用粗糙干裂的大手轻轻抚摸着那一排排整齐的,只有10多公分高的绿色豆苗。
在他的描述下以及随行领导们的附和下,这YT县几十年前的凄惨状况被描述了出来。
过去的YT县每当大风一刮,漫天的黄土风沙和灰尘能够将一个县城给笼罩。
家家户户门窗紧闭,连出门活动都成了奢望。
等到风一停,整个县城就神披上了一层黄色的沙土罩衣。
清扫沙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为压根就扫不完!
下一波风沙很快就会袭来。
像这样被沙漠侵袭的偏远小县城,其实在国内有非常多。
过去的甘省民勤县,整个县城都快要被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吞并,全县1.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2004年那会儿荒漠化达到了94%!
老美的《国家地理》在2012年预言,整个民勤将会在不久后从地图上消失!
但是全城数万牧民和老百姓愣是咬牙坚持,在绿水青山的指导下,打死也不转移。
花了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去死磕,靠着大面积植树造林,将全县的森林草原覆盖率从3%提高了18%,打造出了全新的民勤绿洲。
现在的民勤俨然已经成了当地的一处知名的旅游风景地,民勤产的黄河蜜瓜、白兰瓜、郁金香、黑瓜籽的农作物更是驰名全国。
这是华夏儿女对抗大自然,创造人定胜天的又一场奇迹。
当然,过去的沙漠边缘的护林员们,都是靠沙棘、沙柳、梭梭树、胡杨这些传统固沙植物来进行防治沙化。
像阿里的‘蚂蚁森林’小程序上的电子植物,就是以几款原型为主。
可是随着魔方集团的到来,这些扎根沙漠的最可爱的人有了全新的选择。
相比起生长缓慢的梭梭树等,超沙1号大豆有着先天上的优势。
再加上沙漠地带大面积土地没有什么经济价值,与其放着浪费,不如铺种上大豆进行创收。
于是在看到了试验田的种植成果后,YT县的这些领导们很快就同意了‘超沙1号’的大面积适种的决定。
甚至还和远赴而来的陈绝,签订了一项堪称载入未来史册的沙漠承包协议。
承包协议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魔方集团将在YT县规划出1万平方公里的沙漠耕地,进行大规模化机械作业。
这片耕地所在的位置,是在锁边工程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方向的位置,几乎占到全县的4分之一土地。
过去这些沙漠地不仅仅时常兴风作浪,就连游客都不愿意来,搞不出什么钱来。
现在倒好,直接一口气承包给了魔方集团,不仅仅能得到每年10亿元的租金费用。
将来这片地块的任何经济作物的产出,有30%的收益都会分红给YT县。
要知道现在的YT县,每年GDP不到55亿元人民币!
魔方集团这份承包协议一签,先不论后续产出,光是GDP就一下暴涨了15%上去。
于是在签订完协议的当天,陈绝就被邀请到了县里一家特色餐厅里,对着一只烤全羊大快朵颐起来。
而与此同时,位于魔方集团承包区的沙漠地底深处。
一小队现出原型的铁傀儡,正一手持【铁镐子】,一手拎着一个【水桶】,咚咚地朝着前方快速掘进。
每到有头顶的流沙落下来时,它们还会顺手掏出一个【圆石】方块重新给它垫回去。
这一幕如果让一位MC玩家看到,肯定会直呼‘牛逼!’
这TM不就是MC版的坎儿井吗?
只不过这坎儿井埋的够深,而且没有竖井。靠着MC无限水的方式,这条MC坎儿井制造成功,那么将直接把整片沙漠的蒸发量给硬生生提拉上去。
一场对塔克拉马克沙漠地下水源的硬核改造,已经在悄无声息中开始了!
第266章 数据造假的沙漠大豆?
夜晚,刚刚和YT县的领导们吃完晚饭的陈绝,趁着月黑风高之时。
坐车返回了那架停靠在锁边工程合拢地带的飞天魔方旁。
不过他并未钻进飞天魔方里,而是趁着这荒漠地带四下无人,附近数公里内又看不到一根电线和活人。
这才切入到史蒂夫形态,掏出了一把满是像素风的【铁锹】,对着脚下的流沙地沙沙地一阵挖。
只见他每挥舞两下这【铁锹】,底下的流沙就会biu~地一下陷下去一格方块。
【铁锹:工具,攻击伤害4.5,耐久度(251/251)。用来使泥土和其它方块的采集过程更为轻松的MC工具。】
在MC当中,挖沙子制作玻璃使用的工具,基本都会是这【锹】。
因为相比起【镐子】而言,【锹】在挖沙和泥土方面有更快的掘进的速度。
如果开局空手,也可以空手去撸沙,不过要小心头顶的沙子陷落被埋身亡。
好在陈绝是MC骨灰玩家,一把【铁锹】在他手里使的呜呜生风。
只花了几分钟时间,他就以竖井的方式钻到了地底下,和那群正在制造坎儿井的铁傀儡们汇合了。
“老板!”
铁憨憨们立定敬礼,在黑暗中双眼亮着猩红的光芒。
陈绝掏了几组火把在附近插上,又巡视起了这新造的MC坎儿井。
所谓的‘坎儿井’是疆区劳动人民,在干旱地的漫长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
由于沙漠地带蒸发量高,降水少,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生存,水源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种包含了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面渠道)和错现(小型蓄水池)四套系统的‘坎儿井’,能够有效引出地下水资源,让沙漠变成绿洲。
当然,坎儿井的主要工作原理,其实是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陈绝这回之所以来YT县挖这MC坎儿井,完全就是奔着自己刚签的那1万平方公里的承包地来的。
通过前期的试种实验,‘超沙1号’豆种在稍微好点的戈壁滩上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习性,长势非常喜人。
可是到了这正儿八经的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却有点那么水土不服。
毕竟‘超沙1号’再怎么逆天,那也是植物,必须要靠根系汲取到地下的水份才行。
可是塔克拉玛干沙漠这边,除了绿带锁边合拢的那片边缘地带向下10~20米能看见点水份,越往沙漠中心靠越干旱。
有时候甚至往下挖个100米都不一定能见到地下水源。
就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把‘超沙1号’大豆种下去,必定是种多少死多少。
所以就有了眼前这一幕,利用MC系统彻底改造沙漠环境的MC‘坎儿井’的出现。
不过陈绝指挥铁憨憨们造的MC坎儿井,比起传统的坎儿井而言更加的BUG。
这玩意儿埋在沙漠底下100米左右,每隔10米挖开一条新渠,不设向上的竖井。
就连水源也不需要去截取冰川融水,直接往渠里倒MC的方块水。
在‘无限水’的卡BUG下,想要实现纵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超长坎儿井只需要1、2个月时间就能实现。
而且这玩意儿一旦建成,就能造出地下水资源源源不断的假象。
将来即便有工程队不小心挖到了这些MC坎儿井,陈绝也丝毫不担心。
一来想打穿100米深度,必须是大型的钻探设备才有希望。
这种设备只会出现在打井或者勘探矿物油气资源上。
塔克拉玛干这地方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被国内那些前辈们勘探的差不多了,基本不用担心再有人头铁来这里挖资源。
二来便是在挖这些MC坎儿井的同时,必要的伪装功夫也没有省。
像顶在最前面的铁九十六,它手中挥舞的就不是MC的【镐子】,而是一把市面上采购的无刷电镐,正在哒哒哒地将坎儿井四方的边沿给敲成人工挖掘的层次不齐形状。
之后再每隔几十米在凿出的沟渠上搞些风干腐烂的木架子。
等将来真有人发现了这里,也会惊呼这是中国古代又一大堪比‘长城’的世界奇观!
甚至于还会炒热对楼兰古国的考古行为。
说不定还能滋生出数本盗墓类的热门新作品也不一定。
当然,陈绝之所以钻下来也是想看看MC方块水在沙漠里的蒸发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