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这四根魔方手臂就像是蜘蛛腿一样,用力撑地,一下就将数十吨重的飞天魔方给原地托举了起来。
伴随着“嘭呲”“嘭呲”的机械臂摆动动静,眼前这个科幻到像UFO一样的民间飞行器就这样快速移动到了停机库之中。
这一幕,直接把地勤和基地领导们都看地一阵目瞪狗呆!
“卧槽!”
“这……这不是红警里的恐怖机器人吗?”
“飞行器居然长脚了!”
请个假
降温了这两天码字手僵硬状态奇差,码不出东西,请个假。
第236章 安225在它面前就是个弟弟!
随着飞天魔方的落地,整个航空兵基地都轰动了。
地勤、飞行员,包括各级领导都跑来机库观摩。
特别是利用机械手臂撑地做出了类似蜘蛛机器人一样的爬行移动姿态后,原本热烈的现场气氛就跟被施加了时间暂停魔法一样,直接凝固了!
“居然能爬着走?”
“这还是飞行器吗?”
“飞行状态下,机械手臂还藏在机舱内?”
“这不跟变形金刚一样!”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
毕竟这两年国内开始布局涉足未来的低空飞行经济,很多大型无人机制造厂商,包括一些造车企业都开始踏足这个领域。
有‘飞行汽车’之称的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更是被诸如吉利的沃飞长空、小鹏汇天等等eVTOL制造商玩出了花。
将一台四轴多旋翼飞行器塞进汽车里的设想,将地上跑的汽车飞到半空中,早就从过去的科幻片走进了现实。
可是像小鹏汇天搞出的陆地航母飞行汽车之流,大多都是借着汽车的轮式构造进行运行。
市场上,可从未出现过一台飞行器能像眼前这个立方体一样‘自己长脚’到处跑的。
一个轮式移动,一个仿生足行移动。
这其中的技术难度差距,哪怕是门外汉见了都知道高下立判。
更何况这立方体飞行器还自带电驱喷气式引擎。
落地后引擎一关,整台飞行器的噪音就跟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一样安静。
这里头的科技含量,在这些传统飞机从业者面前已经不是三、四层楼那么高来形容了,而是妥妥的黑科技没跑了!
当然,刚刚备降到这处航空兵基地时,陈绝内心也稍稍有点忐忑。
毕竟这种保密性质的单位自己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看着全景摄像头内显示的围观人群,以及他们脸上露出的渴望、期盼和好奇,陈绝顿时嘴巴一咧,感觉自己这回算是彻底装到了。
“淡定点,我好歹也是个开挂的史蒂夫,没什么可以慌的。”陈绝心中暗道。
伴随着一个隐藏式舱门在飞天魔方的侧面打开,一行人从舱室内走了出来。
这时,数位身穿制服的基地领导凑过来敬礼,和陈绝等人交谈了起来。
“同志,这机体是你们公司自行研发的?能否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吴春风大校双眼转动,眼睛时不时地往那机舱内瞟。
因为就在这台神秘飞行器开启舱门后,他就透过舱体通道发现,这玩意儿的内部空间貌似非常大。
比起传统的中大型运输机都不小。
倘若飞行参数和机体的性能数据足够,他甚至想把这种民营飞行器给‘民转军’了。
因为国内军方对于中远程投送能力一直都处于补历史欠债的一项重要环节。
哪怕是近些年年以鲲鹏为代表的‘运20’大批量投入使用,但是运20的单机最大载重只有66吨,一次最多载重100名士兵始终是军方的薄弱点。
毕竟人家老美有载荷131吨,一次性能拉200人的‘C-5银河运输机’。
包括大鹅也一样,继承了苏联遗产留下来的安-124和安-225,更是在大型运输机领域中的佼佼者,比起老美的银河运输机还要逆天。
所以当吴大校等人看见这飞天魔方的内部空间后,不用多想就能意识到这玩意儿的战略重要性!
陈绝一看这些军方领导一个个东张西望,一副‘求贤若渴’的神情,立马就意识到大生意上门了。
于是就领着众人进到飞天魔方的机舱内部参观了起来。
“各位领导,飞天魔方是由我们魔方集团联合吉祥航空共同研发的一款多功能矢量载人飞行器。该机采用纯电驱动,配备21台‘魔方先驱’电喷引擎以及10吨重的魔方石墨烯锂电池。”
“单机最大起飞荷载在200吨,最高巡航速度为2.2马赫。最大续航里程因为只进行了车间内模拟飞行,目前推算为9320公里左右。”陈绝拿着刚刚试飞时得出的几个参数开始如实介绍道。
只是刚报完这几个关键性参数。
进到机舱内的一众基地领导全都浑身一僵,犹如见鬼了一般!
“你说什么?”
“有效载荷200吨?怎么可能!”
“能够超音速巡航的载人飞行器?”
“纯电驱动!这台飞行器居然是纯电驱动?!”
“石墨烯锂电池?是固态电池?这东西不是还在实验室阶段,居然量产搞出来了?”
基地领导们集体炸锅。
因为这机体性能参数太TM吓人了!
包括领头的吴大校也一样,眼珠子使劲地往那简陋但却异常平常的机舱内不断打量。
因为在他的目视观测中,这架立方体飞行器内部,光是这机舱室内就足足有3层楼房那么高。
倘若不往里头塞任何座椅设备,光是站人最少能塞进去3、400人没有问题。
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位魔方集团董事长所说的200吨的有效荷载,那这神秘飞行器的载重能力可就在全世界范围内一骑绝尘,一家独大了。
毕竟世界上最后一架号称能载重250吨,由苏联时期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安-225超大型运输机,已经在两年前的俄乌战场上被彻底摧毁。
哪怕是大俄自己想考古复刻,以它们现如今的工业能力都复刻不出来。
“额……200吨还是保守估计。”
“如果不考虑能耗和续航里程,多塞几吨电池进来,拉个三、四百吨其实也没什么问题。”陈绝挠了挠头有点弱弱地说道。
这骚话一出,进了机舱内转悠的这些基地领导可就真坐不住了!
吴大校问道:“这个……飞天魔方现在还能飞吗?”
陈绝点了点头:“能,电池还有90%的电量。”
“那还等什么!立马进行低空载人试飞!”
领头的吴大校一脸激动,喊来一个传令兵跑出机舱,对着外面列队的几队地勤、战士们下达了命令。
他的意思很简单。
高科技的东西就交给专业的科研人员去琢磨。
他们这帮基地大老粗,哪管那么多门门道道的。
有没有几百吨的载荷,直接塞人塞东西立马就能现场测出来。
于是乎不出几分钟,原本空荡荡的飞天魔方机舱内,就挤进了200多号荷枪实弹的平头小伙。
听着基地领导们在耳边的催促,陈绝一脸懵逼地按下了飞天魔方的启动按钮。
伴随着底部4台电喷引擎发动,原本停靠在机库内的飞天魔方再次拔地而起。
以一种极为平稳的姿态,悬浮在了离地3米多的半空中。
这一幕,不仅仅让吴大校等人激动地热泪盈眶,包括外面观测的一队基地航空兵都爆发出了热烈欢呼:“芜湖~起飞了!”
第237章 有得必有失
只是简单的一个悬停测试,就让吴大校等人亲身体验了飞天魔方那恐怖的载重能力。
要知道,这还是陈绝没有将飞天魔方内部舱室分多层舱的结果。
一旦将里头10×10×10的立方体舱室空间格局,按照正常3米的楼房层高进行隔开启用,估计再塞个3倍人数进来都够。
一个垂直起降满载600多号全副武装平头小伙的飞行器,这搁全世界都属于头一档!
即便是之前号称地球运载能力的安-225来了,在这台飞天魔方面前都属于是弟弟中的弟弟。
这就是材料学尖端领域实现突破后,在各个制造产业中所能产生的降维打击。
这不,等到悬停测试结束,从各地搭乘专机匆忙赶来的各类涉足航天、航空飞行器领域的专家、大学教授就将这台飞天魔方给围住了。
从内部的结构构造,再到涉及【魔方电池(三阶)】的能量密度,包括那些根据开源资料魔改后的‘魔方先驱’电动喷气式航发,全都成了这些专家眼中跨时代的宝贝。
“这魔方电池不得了啊!比起咱们实验室那几块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整整高了3倍。”
“人家内部据说都迭代了三个版本了,还有一阶、二阶两个弱一点的前置版本。”一位电池领域的大佬拿着纸面参数一脸的不可思议。
“现在民营企业都这么牛了吗?”
“不声不响就把这种能够引起能源革命的电池技术给攻克了?”另一位头发花白的专家同样一脸惊异,拿着纸面参数以为自己看花了眼,甚至还摘下老花镜擦了好几下。
“这几台魔方先驱航发也很厉害,能做到矢量推进的情况下,推重比居然达到了21.2!比咱们验证阶段的涡扇-18都高了1.5倍。”
“我记得老美的F119栋推重比也才不到9而已,比起这台魔方先驱落后时代最少2个代差了。”
“就是不知道这电喷航发的极限工况如何,要是能适配我们现有的航发系统,估计咱们国内的武器系统能做到一个实现'油转电'战略。”
“到时候南天门计划也能正式启动,跃过验证阶段了。”另一伙专家围着那21台先驱引擎侃侃而谈的同时,眼神中藏不住的喜悦。
毕竟航发这玩意儿的功率和使用寿命,非常受制于材料技术和能源供应。
虽说国内完成登月采样,从月球上带回来了一堆因为天体撞击形成的合金类陨石,从中分析出了高性能的金属材料。
但是想比起MC系统产出的无杂质,原子排列组合异常紧密的单质铁、铝面前,国产尖端材料在性能优异上依旧差了MC材料一大截。
所以,当这些各领域的专家,从飞天魔方上发现了这些跨时代的电驱航发和石墨烯锂电池后,一个个都跟小孩过大年一样激动。
那句话怎么说的?
猪的身上都是宝!
更何况是这样一台里里外外全都是黑科技的电驱载人飞行器了。
于是乎,经过一番研讨和论证,外加持续一周时间对飞天魔方的极限工况做了测试。
包括成飞、沈飞在内的专家团队,对这台电驱载人飞行器给出了一个意见非常统一的结论。
那就是严禁飞天魔方上的任何零部件流入市场,无论是航发还是魔方电池,甚至于内部详细布局构造都要做到100%保密。
哪怕是未来,陈绝要将飞天魔方正式投放到市场里进行运营,暂时也只能在国内空域内进行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