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实世界单机种田 第102节

  他想打断一下陈绝异想天开的画饼思路。

  毕竟身为温市领导,林秘书和市长两人的时间都极为有限,每天排的行程都很忙。

  不单单要处理公务,还要频繁出去考察走动。

  能抽出一点时间来接待陈绝这个企业小老板,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了。

  哪能像现在这样,偏离原本的主题去聊这种不切实际的深水港口梦!

  “没事的小林,让年轻人多发表一下意见。”

  “现在咱们温市经济虽说稳中向好,但是城市群的建设依旧缓慢,需要全新的动力和活力注入刺激。”温市市长在旁哈哈一笑,在见识了方块科技那不可思议的抗台直播后,他对陈绝的关注度和兴趣可是尤为强烈。

  因为他也在期待,期待自己管辖的区域里能真正成长出一匹杀出温市的新兴独角兽企业。

  “谢谢市长!”

  见领导都发话了,陈绝的卖弄就更大胆了一点。

  他先是在这规划图上,将魔方工厂所在的那片滩涂地圈了出来。

  再把之前为滩涂淤泥地打地基的3D模拟视频给搬了出来,配合魔改的超级工程船为切入点,给两位领导画出了一个速建深水港码头的技术可行性大饼。

  “等一下小陈总!”

  “你说最快能在1年时间之内就完成这个深水港码头的建设?!”一听到这不可思议的基建速度,市长就有点坐不住。

  要知道,温市并不是躺平摆烂不想搞这种大规模的集装箱码头。

  而是受制于地理因素、产业配套,以及最重要的更上头提前的布局规划的限制,没办法大规模注资集装箱码头。

  就拿之前提及过的温市的S1、S2两条轻轨线而言,温市明明富的那么早,喊了几十年要修地铁。

  结果愣是从国内互联网萌芽的PC时代,拖到了现在的智能手机时代才被勉强审批修建两条架设在偏僻路线的轻轨下来。

  一座大型深水港口的新建,比起地铁而言投资更大,回本速度更慢。

  像这种国家级级别的基建项目,往往都不是一个地方领导能决定的,而是要层层上报审批。

  就拿洋山港举例,它从1995年就已经提前进行规划布局,一直到2002年才开始正式分四期进行兴建。

  期间陆续投资总额达到了700亿的规模,耗时20多年时间不断完善,才有今天创造世界第一港口的中国奇迹。

  如果换做是温市港务部门来操盘,不说这个项目能不能顺利推进,有没有这个雄厚的储备资金做支持。

  光是20多年的时间,就够把在座的这些大小领导们给通通熬走的。

  这种不可预期的时间成本因素,就成了抵挡在港口项目前最大的拦路虎!

  所以当听见陈绝画的大饼,居然能在1年时间内就完成这种超大级别规模的集装箱码头,没有任何一位温市领导能够不动心的!

  “如果资金和材料充足,可能甚至都不需要1年时间。”陈绝拍了拍胸脯打包票道。

  只是没想到,市长在听完陈绝这自信满满的发言后,还是忍不住泼了一盆冷水过来:“小陈总,你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实话实说,我并不看好在瑞县安插一个这样的深水港项目。”

  陈绝闻言脸色一变:“为什么?”

  市长幽幽地叹了一口气:“因为即便把你想象的超级港口建起来了,我们温市也没有那么大的业务进出口量!”

  说完,市长就拿着林秘书递来的一份PAD上显示的资料继续解释道:“洋山港能靠集装箱起来,是因为魔都周边拥有最发达的水路、铁路、陆路运输。能够将货物以最低廉的成本投送至长三角地区。”

  “而宁市舟山港能发展起来,最早是靠大宗的石油、天然气的输入储存。包括你提到的日照港,背靠的是大宗粮食进出口贸易。”

  “还有南边发达的广市港,自古就是靠纺织品、瓷器进出口发展起来的。”

  “那我们温市呢?靠什么产业去支撑起千万箱级别的集装箱业务?”

  这个疑问一抛出,陈绝立马咧嘴一笑:“市长!您忘了我们温市过去的另外一个称呼了吗?小商品制造之都!”

  今天第一更~

第147章 开饭店哪有嫌弃大肚汉的?

  “小商品制造之都?你的意思是……去和义乌的国际小商品做竞争?”温市市长闻言开始露出了若有所思之色。

  “不是竞争!是把过去失去的东西再找回来!”陈绝微微一笑。

  要知道,温市在80、90年代的发展辉煌,全靠各类小商品家庭作坊支撑起来的。

  小到一粒纽扣,一块打火机,一件衣服,一双皮鞋,一个水龙头花洒,大到开关、电器阀门、汽车配件等等。

  过去的温市拥有涉及民生的小商品制造产业五花八门,很多都做到了产业第一,堪称中国进入21世纪轻工业发展的模版城市。

  一直到这些传统手工行业被剥离淘汰,产业集群开始陆续被模仿、向人工成本更低廉的内地转移,才造成了现如今的温市窘境。

  就拿现如今闻名世界的义乌国际小商品批发市场,过去都是照搬模仿瑞县先建的商城才发展起来。

  甚至于坊间都有个略带调侃的传言:“义乌小商品的成功有一半的功劳都在温市人身上。”

  这句调侃不是在开玩笑!

  而是在义乌开档口的老板里温市人占了半数以上,温市的华侨遍布全世界,也是最早把生意做到全世界,为义乌小商品的输出打了前哨站。

  包括小商品的供应链,其中源头厂家也大多在温市这边。

  (前文提到过,这种小商品批发模式最早是温市人跑去东北边境做生意,在东北开饭摊,从苏联毛子的露天集装箱批发大市场上学来的。)

  在这个赢家通吃的时代,义乌和瑞县原本是两个齐头并进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城市,到头来小商品之都的名头却落在了义乌头上。

  一直到电子商务的兴起,阿里巴巴落户杭城,将小商品的网购销售平台给牢牢把控。

  瑞县乃至温市也只能沦落为给义乌、杭城两座城市打下手的‘代工厂’的角色,挣着最薄的利润,把大好的产业先发优势拱手让人。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温市的地理环境太偏僻,在发展前景上输在了运输物流成本高昂这个点上。

  同时也错过了互联网浪潮的脉搏,把原始的第一桶金投入到了炒房这样看似一本万利的投机取巧之中。

  陈绝之所以想在瑞县飞云江的入海口造这座深水港码头。

  除了想为家乡的经济贡献一份力量之外,改善温市经济发展的颓势,也是打算将方块科技的模块化基建技术,以这座港口为技术样本推向全世界!

  无论是魔方工厂,还是西湾风景区的防波墙,亦或是即将落地的员工宿舍,都比不上一座年吞吐量千万箱的超级港口来的影响力大。

  至于市长提及的竞争,陈绝可是一点都不担心。

  生意场上哪有不竞争的?

  过去的瑞县和义乌PK输了一筹,不代表今后会一直输。

  只要有了这座深水港码头,温市地区的小商品对外出口的成本问题就能通通解决。

  即便搭建不起义乌那种规模的国际商贸城,单靠给人做输出口,插足远洋航运分一杯羹都行。

  估计是看出了陈绝的雄心勃勃,WZ市长这边既没有表决同意,也没有当场反对。

  因为建设这种媲美国家家基建的超级港口的投资太大,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他一个小小市长能拍板决定的。

  于是这位温市的父母官沉思了片刻后,就冲着陈绝点了点头鼓励道:“小陈总,既然你们年轻人想去干,就放手去做吧!温商过去出了个均瑶集团胆大包天,连民航线路都敢第一个开口承包,没理由一个民营的集装箱码头搞不起来!”

  陈绝闻言顿时面露喜色,他知道自己的这趟过来画大饼的戏码算是成功了一半。

  虽说没有得到温市市里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但是根据市长的态度来看,后续的手续落地应该不会太麻烦。

  毕竟他想搞的港口码头,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由地方城投甚至国资背书,需要长时间重资投入的码头。

  而是由方块科技出技术出资金,完全靠民营资本运营的MC黑科技码头!

  ……

  有了这瑞县民营深水港口项目做开门砖,后续陈绝需要的,用来给员工盖宿舍的住宅用地地皮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

  林秘书一通电话,就让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王开春局长送了一份自带地图定位的清单过来。

  清单上详细的罗列温市各个区县对外挂牌出售的住宅、商业地皮。

  要知道,这几年受到房地产暴雷的影响,温市的地皮出让价格一度从高峰时期的2万每平米跌落到了1万以下。

  不仅仅买的人少了,就连之前在高峰时拿地的一些房开企业也见状不妙纷纷中止项目,以赔偿违约金的形式,让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地皮收了回去。

  如此一来,就导致了温市城投的债务越来越高,手上囤积的地皮又卖不掉,形成了恶性循环。

  这突然冒出个要大肆投资地皮的富豪,王开春这边自然是有点喜出望外。

  外加有市长这边的通气和关照,王开春就指着清单上一些适合用来盖宿舍的地皮道:“陈总,您手底下的员工预计要招到多少?这几块瓯海娄桥的地皮如果全部投入使用,做成套密集型的中型住宅小区,安置个三千到五千户应该不成问题!价格也很合适,均价才到8000多一个平方。”

  陈绝一听便把工行老蔡的不良资产清单拿出来,和这份清单上的地皮交叉比对了一下。

  毕竟之前答应过老蔡,要买工行的土地,给人家拉点业务提成。

  又让陈记、方块科技两家的运营总部那边发了一份现有的人事清单,以及未来预计的招聘人数过来。

  只是刚一看那密密麻麻的员工清单,陈绝自己都有点懵了!

  最后只好如实的说道:“大概……第一期员工要招到2万人的规模,就先当2万户算吧!”

  “啥?你说多少?”

  “2万户?这……这要盖4、5个中型规模的小区才能装的下啊!”

  王开春一听这数字,脑瓜子都嗡了。

  因为这个离谱的员工数都快让陈绝当师长……不对,是快顶上一个偏远山区的小县城人口数了!

  就连边上负责跟进的林秘书,在听见陈绝报出的员工数后都是微微一愣:“小陈总,你们公司手底下啥时候冒出这么多人?我之前去陈记调研的时候,好像才招了几百人而已啊!”

  顺便提醒了一下陈绝,企业如果虚报就业岗位可是犯法的!

  陈绝一听立马挠了挠头,有点无奈解释道:“陈记刚做完全省的市场调研,2个月内全省要上50家县区级分店。后续还要进军全国连锁业务,就提前让人事那边多招了3000多个大学生当门店储备干部。”

  林秘书一听这数字,头皮一阵发麻。

  虽说知道陈记很挣钱,给出的待遇薪资高,网上随便开出一个招聘岗位都有大堆的应届毕业生削尖了脑袋想加入。

  万万没想到这岗位会抢手到这种程度!

  不过转念一想,这也是为了温市的紧张就业形式和GDP做贡献,林秘书只好语气一软地问道:“那……那你这也不够2万啊!”

  陈绝见状只好继续放大招:“方块科技的运营部门目前也招了1000多人。而且为了应对将来的销售计划,已经提前收取了1万多位建筑、机械方面的工程师意向简历。只要后续产品一落地,大概率都会吸纳进来。”

  坐在一旁的温市市长一听这交流顿时有些着急,都想上手抽这两个一惊一乍的手下一个大逼兜了。

  哪有开饭店嫌人家大肚汉的?

  既然人家小陈总想多拿地,就让他拿就是了!

  就现在这种土地行情,有买家肯掏真金白银来接盘就不错了。

  再挑三拣四下去,把投资方吓跑了怎么办?

  第二更~继续求票票~月末了大家把票都投一下,留着也作废了(跪求)

第148章 价值56亿的工作餐

  有了领导的点头示意,外加陈绝又是掏真金白银出来买地皮。不搞商业房地产项目预售回笼资金那一套,坐实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理念。

  如此一来就让陈绝与温市城投的地皮交易进行的格外顺利。

  在陈绝对着清单列表的一阵圈圈点点下,他一共在温市瓯海区娄桥的位置以均价8600元/平米的价格拿下了5块住宅用地,以及2块商业用地。

  其中住宅用地的面积超过了50万平方米,足够建设5个偏舒适型的中型规模小区,每个小区安置4000户绰绰有余。

首节上一节102/19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