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354节

  最终可容纳的总轨道数为18条。

  也就是总共能让18辆列车同时在通道中穿行。

  考虑到整个镇海市避难所,拥有7个可以建造这种海底通道的出口位置。

  等到后期,所有海底通道全部建设完毕。

  再按照每条轨道平均2到3分钟,出发一辆列车的频率。

  这些通道完全足以让7000辆地铁列车,全部同时在里面行驶。

  “按照水下探测器,勘探到的海底通道铺设路线。”

  “从镇海市到临海避难所的实际路程,在117公里左右。”

  “以地铁列车75公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全程约要1.5小时。”

  “严格控制的话。”

  “实际上,6条半,甚至6条海底通道,就能满足地铁列车的使用需要。”

  “节省下来的空间,可以再改造成海底公路。”

  “让镇海市那边原有的军用和民用车辆,也能发挥运输作用。”

  7条超过上百公里的海底通道。

  哪怕放到末世前,也是堪称史诗级别的超大型工程。

  也就是苏武,拥有快速水泥这种近乎作弊一般的材料。

  才能在如今末世环境下,快速地将其建造出来。

  不过尽管如此,他前后仍然需要耗费将近半个月的时间。

  对于一座处在覆灭边缘的城市来说。

  这个时间,还是过于漫长了一点。

  充满了冒险和赌博的成分。

  为此。

  苏武同时还选择了在位于陆地的临海避难所这边,也同步启动建造,进行双向施工。

  将海底通道最终的竣工时间,压缩到7天以内。

  “临海避难所这边。”

  “需要建造负责接引的地下港口车站,以及将近半程,50多公里的海底通道。”

  “由于建造所需的各种设备和原材料。”

  “都得从农家小院那里调用。”

  “所以还需要再搭建起四座垂直起降机场,以及规划出一片能够让青空级运输无人机大规模起降的广场。”

  虽然说,临海避难所离镇海市更近。

  但考虑到那边海面上极度恶劣的环境。

  综合起来,反而从农家小院那里,跨越近千公里的距离运输物资过来,更加的稳定可靠。

  只是这样一来,前期就特别需要依靠空中运输。

  必须建造一定规模的配套机场和指挥塔台。

  而除了这些以外。

  一旦海底通道建造完成,开始运行。

  以那恐怖的运输能力。

  最高峰时期,也只容纳过数十万人居住的临海避难所。

  大概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被撑爆。

  因此还必须提前做好分流的计划。

  在临海避难所的周围,甚至是从那里返回江河市过程中,途经的宽江流域一带。

  重新启用一大批当初被废弃掉的附属避难所,作为临时的安置点。

  零零碎碎地将每一个能够想到的角落,都尽量完善起来。

  苏武忽然发现。

  他似乎已经把手中所有能够动用的机动力量,都投入到了这一场注定规模庞大的迁徙之中。

  其中动员和牵扯到的人数。

  也早已超过了半个亿。

  “动员规模巨大没有问题。”

  “关键是一切都要快。”

  “只有动作足够快。”

  “才能真正的拿到吞并镇海市的好处。”

  “不然被灾难追上的话。”

  “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接管镇海市的第5个小时。

  又有十架双翼直升机,冒着风雪。

  满载着物资,从农家小院起飞。

  这一次。

  它们携带了昂贵的垂直起降设备,以及部分的蜘蛛机器人和建筑物资。

  以用来在临海避难所建造机场。

  为后面的六代战机,大规模地过去运输物资做铺垫。

  第6个小时。

  第1批收到命令,返回农家小院的商队列车。

  在交付完从东洲各处采购回来的物资之后。

  又装载上蜘蛛机器人,以及各种施工工具和避难所的维生设备。

  出发前往临海避难所。

  它们将负责唤醒临海周边的废弃避难所,将其重新打造为适合人类居住的场所。

  而也是这个时候。

  镇海市出现了一场持续五六秒的六级地震。

  导致一条刚刚开始建造的海底通道,以及几座工厂那里,发生了几起不大不小的事故。

  虽然实际造成的损失不大。

  却让所有的知情者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因为它预示着,追随着分支气旋移动轨迹的强大地质灾难,已经将它的触手触及到了镇海市这里。

  从这一刻开始。

  整个镇海市,将真正进入毁灭的倒计时状态。

  3月30日。

  苏武接手镇海市的第3天。

  在距离镇海市避难所2公里外的一处海沟中。

  突然开始涌出了大量的气泡。

  海沟内的水温也迅速上升,达到了足以让人烫伤的程度。

  这代表着,地底炽热的岩浆,已经与那里的海水有了直接的接触。

  危险进一步升级。

  镇海市避难所。

  联合指挥大厅。

  一群聚集在这里的镇海市高层,每个人的脸上神情都不太好看。

  他们沉默地看着大厅中央,显示的施工进度图。

  不少人心急如焚,却又对此无可奈何。

  “进度最快的那条海底通道,还需要至少97个小时的时间才能贯通。”

  “我们未必能再坚持那么久。”

  “当初知道消息的时候,就应该立刻动身离开这里才对。”

  有人有些后悔,不应该舍不得手头的那点权力和资源。

  没有赶在地表环境彻底恶化以前,就离开镇海市。

  可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被低温冻结的海平面上方。

  超过17级的飓风,以及随时可能如暴雨般砸下的致命冰棱。

  彻底杜绝了他们此时从空中和冰面上离开的可能。

  甚至就算想搭乘潜艇离开,也不行。

  因为所有的潜艇,都被苏武的人工智能接管。

  正在参与海底通道的建设。

  他们已经没有权限去插手。

  “不用太过悲观。”

  “我们避难所的主体结构还算坚固。”

  “就算下边喷射出了岩浆。”

  “一时半会儿,也不会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眼看着大厅里的气氛不对,平宇瀚不得不站出来进行安抚。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

  “大家这段时间,最好尽量待在安全屋附近。”

  “等到海底通道能够通行后再出来。”

  安全屋是镇海市避难所内部,一处封闭的生活区。

首节上一节354/4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