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第125节

  立体停车场的旁边。

  大型设备组装中心虽然说也是6层的四大区域之一。

  但它实际上。

  其实应该看作是立体停车场的附属。

  日常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负责维修和保养停车场内的各种车辆和机器人。

  并在战时为它们加装额外的战斗装备和补充弹药。

  而在面积上,它也仅仅只占据200平米。

  存在感并不高。

  机械实验室与大型设备组装中心规模也差不多。

  它内部最重要的设备,是一台大型扫描仪。

  能够扫描各种成品设备内部的机械构造。

  帮助苏武更快的绘制相关的制造图纸。

  属于在现在有一定作用,在未来会更加重要的一项成长型建筑。

  第6层四大功能区中最后一块畜牧养殖场。

  占地总面积为600平米。

  分为500平米的立体牧草种植区,以及100平米,预计有5层建筑的养猪场和养牛场。

  它的存在,等于补全了苏武作为个人避难所的最后一块短板。

  从此以后,苏武的避难所将可以彻底的自成一体。

  不需要外界的资源。

  也可以长久的过上和末世前相当的生活水准。

  “至于第7层。”

  “现在也可以开始动工改装了。”

  如果说地下6层还需要慢工细活的水磨功夫,才能在未来逐渐完善起来的话。

  苏武对于第7层的要求。

  就是立刻能够投入使用。

  在他的规划中。

  第7层将主要作为一家基础的零部件加工厂,专门大批量的生产一些对精度要求不高的普通零件。

  以分担一部分制造中心数控机床的生产压力。

  为此,在他出门的这十天里。

  避难所地下2层的制造中心,几乎没有再制造其它任何东西。

  全部用来生产普通大型加工机床。

  这些普通机床,不需要经过生存点的强化。成本几乎等同于制造它们所需的普通资源的本身价值。

  并且只要接通电源,就能立刻开始加工零件。

  按照人工智能的计算。

  一台普通大型加工机床的生产效率,大概能达到制造中心数控机床的20%。

  同时有能力加工构成一台机械设备上的,大约80%的普通零件。

  换句话说。

  就是只需要增加20台普通大型加工机床。

  就能在不打折扣的情况下,最大化的将制造中心数控机床的生产潜力释放出来。

  “第7层加工厂存在的意义。”

  “就是在不花费生存点的情况下。”

  “将制造中心原本已经达到极限的生产力再提升5倍。”

  “这也是它能够增幅的极限。”

  苏武查看了一下库存。

  计划中的20台普通大型加工机床,这个时候都已经生产完毕。

  被提前转运到了地下第7层。

  就等着接通电源和送上原材料。

  便能开始工作。

  没有迟疑。

  苏武立刻开始调遣一台工程机器人和一台建筑机器人。

  前去负责第7层加工厂的运转。

  这座加工厂建成后的第一个任务。

  将会是为目前待在农家小院避难所里的两支陆战履带机器人集群,集体改装成机器狗。

  并为它们换装全新的联邦制式武器。

第148章 避难所的收入

  看着地下第7层的加工厂即将走上正轨。

  苏武收回注意力。

  转而开始查看避难所的收支状况。

  随着最近两天,地面气温降到六七十度的水平。

  位于农家小院避难所,小型石灰石矿场,以及哨塔基地里的地热发电机。

  都已经恢复正常的运行状态。

  目前每个小时能够为苏武带来1800度的电力。

  这些电力,一部分用于水泥生产,一部分用于维持避难所的日常运转和制造中心的消耗。

  剩下的,全部都投入到了熔炼废旧金属的流程之中。

  而即使如此。

  在熔炼废旧金属方面,电力缺口仍然相当巨大。

  为了补上这一部分的缺口。

  保证农家小院地下4层的工业回收中心能够全功率产出。

  青柠避难所那边已经有整整五台火力发电机,开始日夜不停的发电。

  每日消耗的煤炭数量高达20多吨。

  “哨塔基地那边,使用地热发电机生产的电力,每天大概可以熔炼25吨的成品金属。”

  “农家小院这边,在青柠避难所火力发电机组的支持下,回收中心每天可以熔炼100吨左右的成品金属。”

  “收益整体还算不错。”

  苏武看了一眼报表上的统计数字。

  目前避难所里库存的普通成品金属,大约有1500吨。再算上农家小院和哨塔基地每天熔炼出来的一百多吨成品金属。

  差不多已经足够支撑接下来避难所的建设,以及武装力量的扩张计划。

  至于熔炼所需的废旧金属。

  短期内也不用担心会出现匮乏问题。

  不说仓库中那8500吨的废旧金属存量,单单是目前仍然还在江河市城市废墟中,日夜不停捡拾垃圾的那支拾荒集群。

  每天都能稳定带来80吨左右的废旧金属。

  两者叠加,以目前的消耗速度,搞不好一年都不一定能用完。

  “小型石灰石矿场那边。”

  “目前水泥产量是每天120吨。”

  “刚好在支撑起工程队扩建避难所的消耗的同时,还能剩下20吨左右。”

  “算是不多不少吧。”

  避难所地下第6层的装修改造,同样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

  每天20吨的水泥,只能说勉强满足基本要求。

  但凡进度稍微快一点,就得面临缺乏建筑材料的局面。

  只是想要增加水泥产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初设计的水泥生产线,产量上限就是每天120吨。

  如果要扩产的话,就必须再增加一套新的水泥生产线。

  然后还需要重新调整供应电量和运输煤炭的计划。

  麻烦事很多。

  斟酌了一下后。

  苏武只能暂时搁置小型石灰石矿场的扩产计划,让其先维持原样。

  而除去这些工业生产方面的收入和开支。

  农业方面。

  水培农场的产量已经有些不被苏武看在眼里。

  那点微薄的收入,如果不是能时不时的对外用来换取一些黄金和白银的话。

  他甚至都懒得再计算。

  至于地下三层的禽类养殖场,到目前为止产出仍然还是零。

  短时间内同样不能指望带来什么收入。

  “等解决这次的危机。”

  “或许可以考虑扩大一下种植规模了。”

  种田,种田。

  少量种植带来的收入或许不起眼。

  但一旦扩大到一定的规模。

首节上一节125/4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