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都吓了一跳,忙回过身,便见李娃子身体扭捏着,一双眼睛骨碌碌的转,声音尖厉,嘶哑,眼神古怪的瞧着自己。
“怎么这就附体了?”
胡麻吃了一惊,旋即明白过来,这整个庄子,李娃子就是容易被附身的,没有之一。
“别吃……”
眼瞅着李娃子说着话,便要将手指头往嘴里塞,胡麻忙拦住了,道:“好邻居,都是自己人,借他身子说说话可以,就饶了他这手指头吧,红糖水都是他给熬的呢……”
李娃子不情不愿的把手指头放了下来,道:“你叫俺们来干啥哩?”
“这还不够明显?”
胡麻向庄子外面看了一眼,道:“庙会都开起来了,咱们有交情,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你们家帮帮忙?”
李娃子道:“你们家红灯娘娘那么威风,找我们帮什么忙哩?”
胡麻忙道:“她高高在上的,哪有咱们交情深?”
“好邻居就算不帮我这一把,好歹也帮着看看,外面都来了什么东西呀……”
“……”
这也是提前想好了的,一开始就知道这一晚上定然不安稳,更不知坛儿教能搞来什么厉害的东西。
偏生也不敢让小红棠出去打探,真担心她被那坛姑姑一口给吃了。
能求的便是这窝黄仙了,它们一家子横的很,当初咬死了许积,连老掌柜的都以为它们定然知道害怕,跑进老阴山里去了,但事实上根本没有。
它们仍然在这周围晃悠着,只是不敢跟巡夜的冲突罢了,当然,胡麻也多数时候,装着不知道它们存在。
如今胡麻准备好了供品,就是看看它们来不来,若是来了,便说明它们不怎么怕外面的东西,可以帮着打探一下。
若是不来,便说明它们也被吓跑了。
“东西可不少,他们的供品,可比你们多哩……”
李娃子眨了眨眼睛,馋兮兮的看着庄子外面那锅红糖蛋,道:“咱家是仗义的,吃你几个蛋,帮你一点小忙,但多了可管不了了。”
胡麻忙道:“多谢多谢。”
李娃子根本不听这声谢,直接道:“那你下次给啥?”
胡麻道:“十只鸡怎么样?”
李娃子一脸惊喜,忽地晕倒了下去,却是身上的东西已经跑了。
胡麻只听着外面一阵响动,夜色里似乎有什么黄影一闪,那装了红糖蛋的小锅,已经被扯走了。
他也微松了口气,只是仍然不敢大意,叫了周大同过来,把昏死在地上的李娃子抬了回去,转头看向了正一脸惊悚,都害怕的酒都醒了的伙计们,沉声道:
“别问,都回房去,拴紧门窗,听到什么都不要出来!”
“……”
伙计们本来还又紧张又疑惑,呆了半晌,唰的一声跳了出来,纷纷跑着回屋。
胡麻低声叹了口气,独自坐在了桌子旁边,将狼藉杯盘,扫在了地上,木剑与腰刀,都放在了上面,独自一人,盯着那夜色。
这一晚已借了太多的势,剩下半夜,要靠自己了。
(本章完)
96.第96章 深夜扫坟(一更)
96.
2023-11-22
这一晚,注定会很漫长。
坐在了院子里,胡麻默默的想着自己今天晚上要面对的东西。
他知道坛儿教的妖人现在不过是袭扰试探而已,想来重点是帮那些找血食的人打掩护,现在他们还不知道老掌柜不在庄子里,摸清楚庄子底细前,也不敢一下子把真本事使出来。
但是,一旦他们与老掌柜撞上了,也就知道了庄子里只是个空城计,那才会是他们真个发狠的时候,也是自己挑大梁的时候。
而算算时间,快了。
胡麻低呼了口气,将半坛子酒提到了身边来,狠狠灌了一大口,抹了抹嘴。
有些事情,站在自己的视角根本看不清楚,不知道老掌柜的用意,也不知自己真正需要面对的是什么。
但二锅头与白葡萄酒小姐,却可以轻易看出老掌柜真实的目的,也从另一个层面给了自己指点,只是他们不能替自己做什么。
庄子外面,阴风幽幽的吹了进来,似乎夹杂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古怪声响与嘻笑声音。
伙计们都缩回了屋子里,灯都不敢点,这一晚上,他们已经做的很好了。
毕竟,他们就算是火底子,也是有极限的,如今一鼓作气再而衰,连续几回超常发挥,便迎来了低谷,这会儿胆子比平时还小。
但没关系,自己抗住就是了。
“麻子哥……”
胡麻正在心里壮着底气,却忽然听到了一声喊,只见周大同出现在了自己身后。
他的刀被胡麻征用了,于是他又征用了许积那俩跟班的刀,与周梁一人一把,而赵柱则是扛了他最忠爱的粪叉。
闻着一股子熏人的臭气,原来已经附过魔了。
“你们过来做什么?”
胡麻低声问道,看了一眼院子周围,似乎比刚才安静了一会,那鬼庙会也不知琢磨什么,但给人的感觉却更危险。
“帮忙啊……”
周大同从桌子上捏了颗花生米抛进嘴巴里,贼忒兮兮的道:“咱也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连你都开始讲四大软了,就知道这事肯定不小。”
“你别瞒着咱兄弟,有事一起上,现在我们不帮,万一你出了事,我们以后在这庄子里的好日子不也到头了?”
“这……”
胡麻本来下一句就是想撵他们回去躲着,但看到了他们认真的样子,倒是一怔。
旋即笑了笑,摆手道:“那就在这里守着吧!”
“但要听话,不要害怕,万一觉得自己怕了,还不如早点回房里睡觉!”
“……”
周大同跟周梁,赵柱,一听倒像是被人骂了似的,脸都胀红了,嚷嚷道:“不怕。”
“二爷说来,活人为什么要怕死人?”
“不过……”
说着,却还是不免露了点慌,小声问道:“禾姑娘跟老掌柜的,究竟去哪里了?什么时候回来啊?”
胡麻却也只能笑了笑,低声道:“这谁又能知道呢?”
……
……
同样也就在庄子里成功熬过了半夜,已然准备好了面对下半夜的东西时,庄子周围,都早已经陷入了一片死寂。
就连那些早先在庄子外面耍把戏的,似乎也听到了什么动静,彼此相视一眼,便有几个悄然收了摊子,进入了黑洞洞的夜色,也有人看向了庄子,露出了洞察一切的笑容。
夜色寂寂,悄无声息,空中一弯惨淡白月,静静看着无人荒野。
也就在一柱香功夫前,距离庄子不足十里的地方,一条被人踩了出来,已经生满荒草根茎的乡间小路上,悄然走来了两个人。
他们身上都穿着彩衣,用破烂的布条缝了起来,一人走在路的一边,各自怀里都抱着一个坛子,自老阴山的方向缓缓走了过来,不发出一点声响。
来到了路口位置,他们便同时将怀里的坛子,向旁边一放。
默默坐了下来,一人点了一袋旱烟,吧嗒吧嗒的抽着,另一个则揪了根草茎在嘴里叼着。
等到一袋烟抽完,他们两个便同时起身,向身后挥了挥袖子。
慢慢的,黑影里,便又有几个人影浮现了出来,却见都是些穿了粗布褂,肩上扛了扁担的人。
如今已是寒冬腊月,却都敞了怀,皮肤被冻的发青,手脚都已皴裂,赤着脚踩在满是碎石子与寒霜的地面上,却似毫无感觉,只是呆头呆脑的拎了扁担,一步一步向前走来。
两个彩衣人并不动弹,仍抱了坛子等着。
又过了数息功夫,终于见到黑影里,浮现了一个高大浑圆的影子,脚步声沉重,一点一点挪了过来。
到了近处,才赫然发现那也是一个人,只是将一个坛子,背在了自己背上。
那坛子,简直可以说是一个缸。
足有两人合抱,用粗缆绳与木棍,扎了一个架子,牢牢固定,背在了身上。
“大姑姑……”
两个彩礼人见了这个背着大坛子的人影,皆躬身行礼。
但他们这行礼,却是先向这个人背上的坛子,或者说缸行礼,然后才向这个男人行礼:“九爷爷……”
“那姓吴的还在庄子里呢?”
背了缸的人,慢慢站定,喘息了几口气,才带了点冷笑问道。
“灯笼一直没灭。”
两个彩衣人里的一个,低声道:“孩儿们还在使劲呢,只是没到时辰请姑姑动手,先跟他姓吴的老相好抻一抻,打打招呼。”
“呵呵,既然这样,那咱就开仓吧!”
背了一只大缸的九爷爷冷笑了两声,不置可否,便又缓慢的向前走去。
他背了这么沉重的事物,走的自然极为缓慢,但谁也不敢催他,只能默默的跟在他身后,足走了半个时辰,才终于看到了前方野地里,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坟包。
上面已经长满了草,也没有立碑,更没有烧纸或是打幡的痕迹,看起来,倒像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
到了这坟头前,那九爷爷才停下了,向旁边伸出了手。
一个彩礼人,慌忙将一把扫帚递给了他,另外一个,则赶紧在旁边烧起了香。
这九爷爷拿了扫帚,就慢慢的在这坟头前扫起了土。
一边扫着,嘴里一边念叨:“一扫神明看不见,二扫冤家闭了眼。”
“三扫耳根里都清静呀,四扫主人到了门前……”
“……”
那坟包看起来平平无奇,一年里也不知多少村人经过,没有任何异处,也不曾引起过任何人的注意。
他扫起来也不使劲,来回划动,只不过扫掉表面一层灰。
但奇异的一幕出现,随着他左扫右扫,念念念有辞,这坟头前忽地刮起了一阵阴风,周围也似乎变得越来越安静,就连头顶上那一弯黯淡的月亮,竟也被一层黑云给慢慢遮住了。
夜色变得更为深沉,坟头前的土,却是越扫越薄,竟是渐渐露出了两扇木门来。
木门斜着立在地上,上面,甚至还有两个生了锈的铁环。
这位九爷爷见门出现了,便停下了扫帚,模样甚是得意,左右顾盼,低声道:“开仓吧!”
两边的彩衣人顿时大为兴奋,一人一边,拉住了铁环,扯开了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