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第80节

  “如此一来,躲在车内的士兵操作,就能极大的增加安全性。”

  顿时秃顶老人和其他人纷纷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而那边的工作人员也小跑过来,对王烨说道:

  “报告厂长,已经准备就绪了!”

  “可以开始测试!”

  王烨点了点头,然后命令说道:

  “开始吧!”

  伴随着王烨的命令,那工作人员点了点头离开了,片刻之后,伴随着一阵轰鸣的声音,武器站最中间的双管20毫米机炮开火了!

  那一刻,炮口火焰吞吐着,同时一公里外的靶子处瞬间烟尘飞扬了起来!

  在长达一分钟的连续开火结束之后,整个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下来,王烨对旁边的众多老人介绍说道:

  “武器站的第一种武器,就是这两门20毫米的机炮。”

  “最初技术的源头应该是欧洲的厄利孔公司,二次大战时期多国战机普遍使用过的产品,在二十多年之前,我们国家进行过仿制,曾经的红星机械厂就生产过。”

  “在南越战争时期,被支援给南越使用,作为防空炮使用,用于攻击老美的直升机等目标。”

  “整体生产难度不大,我简单改了改,装到了上面。”

  就在王烨介绍完毕之后,那边的第二轮测试也同时开始了,但是这一次,很明显声威就比刚才的震撼多了,甚至能感觉到地面在微微颤抖!

  “砰!砰!砰!”

  两门榴弹机炮开始轰鸣,最开始是直射的模式,随后伴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转成了抛射模式,短短几秒钟的时间,就在一公里外的空地区域,编织出了一片爆炸区,如果是面对步兵的话,此刻已经成了杀戮场,无人能在雨点般掉落的榴弹中苟活!

  那一刻,观摩的老人们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本来他们还在疑惑,这门机炮的口径看起来也太大了,但是炮塔又略有些小,似乎塞进去有些困难的模样,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根本就不是传统的机炮,而是榴弹机炮!

  “榴弹武器,也是我们机械厂的招牌,被广泛出口创汇,四十毫米的高速榴弹,后坐力可控,三公里的有效射程,对有生力量和轻装甲目标的杀伤效果非常好。”

  “除了这两种武器,旁边还可以增加我们的120毫米火箭弹,待会儿您就会看到的。”

  顿时在场众多老人恍然大悟了,同时不少人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王烨把这东西称之为武器站了,因为这个炮塔主打通过混搭,达到更好的攻击和战斗效果!

  比如机炮的火力压制、榴弹的杀爆伤害、火箭弹的远程攻击。

  “不过,王厂长。”

  就在工作人员给武器站上装填火箭弹的时候,旁边一位带着眼镜的老者迟疑说道:

  “刚才提到了出口,如果用于出口的话,这两门榴弹机炮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因为过去好像也没有类似的武器,但是这两门常规机炮,我认为还是应该改一改。”

  “毕竟20毫米机炮,活跃于二次大战时期,且弹种多样,匹配苦难,不利于补给和弹药获取。”

  “但是如果换装23毫米的机炮,弹药通用性就能大大的增加了!”

  “而且20换23,后坐力和尺寸都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听到这位眼镜老人耿直的话语,那秃顶老者想要打断制止一下都没办法,最后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而王烨则毫不在意笑呵呵的说道:

  “当然可以,您说的有道理,我这么设计,只是因为机械厂生产20毫米的比较拿手而已。”

  “不过具体的更换方案,以及内部设计的改变,可就得由您来进行了!”

  “甚至,大家看到的这款武器站,只是我抛砖引玉的设计,未来我们还需要更多类似的武器站,以达到更多样化的作战效果,而这些武器站的设计,就得劳烦大家了!”

  “而这,也是我请大家来到机械厂的目的之一,诸位,可以吗?”

  王烨话音刚落,那秃顶老人微微松了口气,看起来王烨似乎不是小心眼的人,而旁边带着眼镜的老人,早就目光灼灼的看着那武器站,听到王烨这么说,飞快点头说道:

  “行!行!当然没问题!”

  随后在一片稀稀拉拉的应答声之后,秃顶老人思考了一下,然后问道:

  “王厂长,您准备把武器站装到什么车辆上面呢?”

  “总不能作为碉堡武器使用吧?”

  对于这个问题,王烨笑呵呵的解释说道: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款八轮多功能步兵战车的设计,如果有车辆工程领域的老师,可以加入这个项目,帮助我们推进项目进展。”

  “不过无论如何,这款步兵战车的诞生,还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目前我准备把这款武器站,安装到咱们的59式坦克的地盘上!”

  此话一出,有人惊讶,有人错愕,有人在短暂的愣神之后,脸上浮现出了一抹喜色!

第101章 录取通知书

  作为华夏第一款量产坦克,59式坦克可以说是功勋卓绝。

  但是所谓英雄不死,只会逐渐老去,59、59,而现在已经是82年,从命名就能知道,这已经是一款很老的装备了,更不用说,59式其实仿制的是苏联的t-54坦克,诞生时间还要提前到45年。

  而从59年大阅兵首次露面,到85年全部停产,整个过程中华夏生产了至少一万辆该型坦克,目前华夏部队中服役的数量,也超过了五千台,剩下的基本上都用于出口了。

  之所以会生产这么多,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在前些年的时候,面对来自北方苏联的战争威胁,作为国内生产技术最熟练的坦克,基本没有其他选择,那只能疯狂生产59式,试图抵抗苏联的钢铁洪流。

  第二,在十来年之前,59还是相当好用的坦克装备,被广泛用于对亚非拉地区兄弟国家的军事支援。

  然而时过境迁。

  到了八十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坦克的更新换代,老59彻底的落了伍,再加上国内的69式坦克已经完成了测试,开始了列装,59的作用大大的降低。

  然后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出现了,部队的59保有量太高了!

  正常来说,当一款装备不够先进的时候,那就应该一步一步逐渐用新的先进的装备对其进行替换,而然现在国内军费开支一再被压缩,根本没有钱采购新的坦克,再加上最初装备的那批老59车龄已经达到了二十多年,维护成本大大增加,退又退不得,用又用不起,就只能大半时间停在那里,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而老59的处理问题,从八十年代诞生之后,到九十年代初期几乎达到了巅峰,那时候59的技术彻底落伍,而国内有了一些钱,换了一些新坦克,但是看着那些还能使用的老59,直接不要了拉去拆解,融成钢水又感觉舍不得,但是继续就这么留着,又仿佛鸡肋一般,占编制花经费,于是各种改造提升方案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就出现了。

  最成功的款式,恐怕就是换装了更强的105口径新火炮的59D型号了。

  而最出名的,那拥有125口径大炮的59-G型自然当仁不让,也正是因为这型号,在后世的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流传多年的段子,叫“远看炮塔吓死人,近看五对负重轮”。

  最炫酷的,当属新世纪之后,保利公司改进的出口型号,改装了原本的卵形炮塔,搞的四四方方像是焊接炮塔一般,咋一眼看上去,还真的有点唬人。

  但是不管怎么说。

  在新世纪前后对59式的改装,再成功也难掩一个问题,那就是五对轮的底子就不行,而底子不行,改装的上限就受到了限制,在国际上不可能讨喜。

  然而这个问题,在现如今的82年却不存在,现如今的59确实落后了,但是还没有那么落后,只要改装得当,价格适宜,绝对可以畅销!

  所以很早之前,王烨就在打部队那些二手59的主意。

  “王厂长,你说把武器站装到59上面?”

  在王烨的话音落下,现场的众多老人们沉寂了几秒钟之后,旁边的秃顶老人如此问道,而王烨则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对,装到59上面。”

  “目前咱们59的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了,虽然通过换装新型火炮和炮弹,一定程度的延续了寿命,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

  对于王烨的说法,在场几个搞坦克搞火炮微微点头,从技术领域来说,王烨说的这是事实。

  “但是,咱们华夏古人有智慧,叫田忌赛马。”

  “如果我们用59坦克,去面对世界上那些最先进的坦克,或许乏力,但是如果把武器站装到59上面,用59去对对那些轻装甲、摩托化的部队。”

  “我看优势很大啊!”

  “至于敌人的坦克,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比如用红箭?”

  “这难道不是现代版的田忌赛马?或者说叫战争的非对称战术?就像下动物棋一样,绕着圈的吃,而我们则可以用较低的成本,保证足够的优势。”

  “而改装后的火力支援车59,不管是我们拉到南边自己用,还是用来出口创汇,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能卖出外汇,咱们不就有钱采购装备新坦克了?”

  在这里,王烨化用了一个将近十年后才会明确的概念,也就是非对称战争。

  而听到王烨的讲述,在场的众多老人们眼中再次泛起绚烂的神采,因为王烨的说法非常有道理,甚至某种程度来说,过去从来没有人如此明确的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战争的态势!

  “对对对!就是田忌赛马!哈哈哈!我看这个方案行!”

  “王厂长果然少年英杰啊!厉害!厉害!”

  最后秃顶的老人再也忍不住了,对于面前这个年轻人,再也没有了一丝的质疑,忍不住直接竖起了大拇指,而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看向王烨的表情充满了赏识、钦佩、和叹服。

  “我看您就是搞这个领域的,不知道这个项目,您能否接下来?”

  “坦克的采购问题,由我给上面打报告解决,您看可好?”

  在王烨的注视之下,那秃顶的老人也不再矜持了,点了点头笃定的说道:

  “行,绝对没有问题!”

  随后现场再次进行了武器站火箭弹的试射测试,不过武器站用的火箭弹,可不是之前出口的那种固定尾翼的低端款式,而是整体呈现圆柱形,使用了瓦形折叠尾翼带弹体自旋的高端款式,这样体积更小,精度更高。

  等火箭弹打完,测试就结束了。

  然后王烨带着这群老人,直奔联合体的“荣誉陈列室”,在这里陈列着过去的诸多产品,从煤气罐到旋翼机照片和模型全都有,记录了机械厂一步一步发展的步伐。

  陈列室内,伴随着王烨的介绍,看着那些产品,诸多老人直接懵了!

  他们是万万没有想到,一家三线厂居然就是如此靠着擦边挂羊头卖狗肉发家的,关键还能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做到如此恐怖的创汇规模!

  那一刻,众人看向王烨的表情又不一样了,因为他们自认为自己做不到,而这个年轻人却做到了!

  “所以在未来,我们内部怎么称呼都无所谓。”

  “如果出口,那么最好用一个民用领域的产品名字,某种程度来说,也算是掩人耳目吧!”

  “至于能掩多久,那就掩多久,只要能被忽视一次就是值得的。”

  “而且在未来,我们确实要生产各种民用产品,比如增雨火箭弹、特种消防车、快速救援车之类的产品,所以如果有对类似项目感兴趣、或者做过类似项目的。”

  “可以主动向我提出申请!”

  最后,王烨如此说道,而在场的众多老人们纷纷点头,同时他们的心既放了下来,也激动了起来,他们放下于机械厂的规模和发展,而激动于对未来的憧憬!

  等老人们被安顿住进公寓的时候。

  鲁齐省,巍海县级市,下属的一个渔村里,下午四点钟,伴随着“叮铃铃”的自行车铃铛声,只见一位下身穿着绿色陈旧军裤、上身穿着条纹海魂衫,带着绿色陈旧军帽的男人,骑着自行车驶进了村里。

  从他绿色的自行车、还有后面座位挎着的褡裢袋子能看出来,他是一名邮递员。

  片刻后,他骑着自行车停在了一户人家门口,只见这户人家院子面积不小,大门就是柴扉,院子里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洗衣服。

  “嗨?是不是冯红兵家?”

  伴随着邮递员的声音,正在洗衣服以及被自行车前来动静吸引的中年妇女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对,是,怎么了?”

  那邮递员笑着从后面褡裢袋子里面拿出来一个特殊文件袋子,然后走到柴扉外面说道:

  “冯楷是不是你家的孩子?”

  “这是他的录取通知书,真是个好孩子啊,这下未来不愁吃喝了!”

  听到这里,那妇女脸上浮现出了错愕的表情,满脸的不可置信,赶紧站起来在衣服上擦了擦自己的手,快步走过来,从邮递员手中接过那文件袋一看。

  果然,正面是大大的“录取通知书”五个字,下面用小字写着自己家的地址,收件人就是自己的儿子冯楷,甚至为了不搞错人,连自己男人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也写在了上面。

首节上一节80/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