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从万倍神速开始 第29节

第45章 新的战略方向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苏信便和狄渊一起坐上了去天京的高铁。

由于公司已经买了公务用车,苏信没有再坐网约车,而是让柳清漓安排人过来接,一来是因为上次被出租车带到郊外的教训,二来也是为了享受身为老板的特权。

开车的是一位三十多岁,头发半秃的中年男子,苏信有点印象,似乎是公司第一批入职的员工。

苏信笑着打了声招呼,和狄渊一起坐上车,没多久就到了公司。

没有惊动多少人,苏信径直来到柳清漓的办公室,后者得知他要来公司,已经提前做好了一份关于公司近期发展状况的简要报告。

苏信简单翻看了几页。

首先是天天助手的用户人数已经在昨天正式超过一亿,其中,正式会员达到了七千多万,而公司的总营收也达到了九亿。

除了这些核心数据之外,其他各方面的进展也让苏信相当满意。

“不错,这段时间继续将重点放在软件推广上,另外,你找个机会和永辉大厦的业主方谈一谈,多租下一两个连续的楼层,我们接下来业务不断扩张,人手也会不断增加,这一层楼将来可能不够用。”

“好的。”

柳清漓点点头。

“对了,另外让柳总……呃,你们两个人都姓柳,我实在有些不知该怎么称呼了。”

说着,苏信想起公司的两位柳总,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柳清漓本来一脸认真地听着他的吩咐,听到这话,忍不住噗嗤一笑,这一笑,如鲜花盛开,仿佛让整个办公室内阳光灿烂了许多。

两人之间严肃认真的氛围一下子消散了不少。

柳清漓笑着说道:“要不,你以后直呼我们的名字算了,或者直接叫我清漓,都相处了这么久,没必要弄得太生疏。”

“好吧,清漓。”

苏信尝试着喊了一声,虽然觉得有些别扭,似乎显得关系太亲近了,但也没有多说什么。

柳清漓倒是脸颊微微一红。

除了父母和柳雪薇等几个闺蜜之外,她还从来没有被人这么称呼过,尤其对方是一个异姓男生,而且是自己主动提出这样的称呼。

刚刚提议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现在真听到苏信这么喊,她突然感觉到一阵心跳加速,仿佛空气中都弥漫出一股暧昧的气氛。

苏信倒是没有觉得气氛不对劲,继续说道:

“你待会让雪薇帮我招一个秘书吧,不然什么事情都麻烦你,既耽误你的工作,又不是很方便。”

柳清漓从羞涩中回过神来,点头道:“好的,我让她尽快安排。”

“对了,老板,除了天天助手的相关战略以外,你接下来准备发展什么?公司账户里那么多钱,而且以后钱会越来越多,就这么放着吃利息太浪费了,一般要么投资理财,要么投资新产业。”

苏信也沉吟起来。

他接下来的战略重点都在软件行业,毕竟对他来说这个成本最低,见效最快。

至于之后打算涉足的生物行业和能源行业等等,都需要大投资,要建立实验室,要购买各种高精尖的器材,既要场地,又要资金,目前并不是入场的好时机。

但现阶段赚取的大量利润,不可能真的全部放在银行吃利息,那确实太浪费了,总得找个合适的方向投资进去才行,就当为以后的新战略铺路。

想了想。

他一时没有什么好的思路,便看向柳清漓,试探着问道:“你觉得这些钱投在什么行业比较好?当然,你的考虑前提,是我已经拥有所有行业最顶尖技术的情况下。”

柳清漓托腮沉思起来。

良久,她才说道:“如果是拥有最顶尖技术的前提下,而且是所有行业最顶尖的技术,那我建议从新能源汽车电池开始入手。”

“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值大变革时代,无论是电池,智能驾驶,都是极具前景的大方向,只要拥有最顶尖的技术,就能在新时代里迅速抢占大量市场。”

“以最强的电池技术为突破口,强势闯入汽车行业,掌握汽车行业的能源命脉,再用强大的智能驾驶方案,掌握所有汽车的灵魂。”

“只要在这两个方面完成布局,就能迅速掌握世界大部分车企的命运,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太上皇,在全球都拥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能成为各国政府高层的座上宾。”

“不过,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可没那么容易,毕竟,拥有最顶尖技术这个前提太难达到了,许多企业花费了极大的代价研究这两方面的技术,却没有谁敢说绝对领先。”

“好建议!”

闻言,苏信惊喜地连连点头。

现在的天天助手虽然号称业界最强,利润也非常可观,但实际上对整个行业没有太大的影响力,打个最直观的比方,要是天天助手一夜之间没有了,对整个行业都没有任何影响,反而同行只会欢呼。

但如果按柳清漓所说的,通过新能源电池和智能驾驶入局汽车行业,他能够间接掌控整个行业。

要知道,对某些国家来说,汽车行业就是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

毕竟,汽车行业关系到的可不单单是车企,还包括上下游无数的大小厂家,无数的从业者,和他们背后无数个家庭,还关系到以那些车企为中心形成的经济区,以及政府海量的税收。

不夸张地说,汽车行业的一次大地震,甚至会让那些以汽车行业为主要命脉的国家发生大动荡。

所以,只要他能够间接控制全球汽车行业,那他也就拥有了撬动国际局势的能力,这会给他带来极强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

这可是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之前的天启科技,虽然技术很强,也很有钱,但在当地政府眼中,可能还比不上一个大点的代工厂,毕竟后者不光能带来税收,还能带动就业,带动周边的发展,当地政府往往都不敢轻易得罪。

而像天启科技这样的公司,总共只有几十人,和其他人或企业没有太深的利益绑定,就算利润再高,也只是会下金蛋的母鸡罢了,在当地没有任何影响力,反而可能会被一些有权有势之人盯上。

如果不是苏信现在名头太大,受到的关注太多,恐怕早就有人强行来摘桃子了。

虽然他有神速超能力,现在还有军方的关系,不用害怕被人针对,但能够拥有强大的影响力,终究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这些问题,其实苏信之前就有考虑过,这也是他走网红路线的另一个原因。

只不过,知道归知道,他之前本来打算先赚到足够多的钱,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方向,才开始涉足实体行业,慢慢提高自身的影响力。

而现在,经过柳清漓这么一说,他立刻发现,新能源汽车行业简直是时代给他创造的最好机会!

第46章 军方新的合作请求

时不待我!

必须抓紧机会!

想到这里,苏信果断吩咐道:

“这样吧,你赶紧安排人帮我收购或者新建一家动力电池厂,我要研究新能源电池,公司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就是新能源汽车行业。”

闻言,柳清漓一下子就懵了。

“老板,刚刚说的不都是假设的情况吗?你这……真要研究新能源电池?这研究跨度也太广了吧?”

“就算真要研究新能源电池,要不,我们等研究出成果了,再去收购一家电池厂?”

苏信大手一挥,自信道:

“等我研究出成果来再收购电池厂,那就太晚了,你得赶紧行动。”

“对了,记得新开办一家天启能源公司,以新公司的名义去收购,最好是收购大一些的电池厂,或者要方便扩张的,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大电池厂,那就去买一块大一点的地,尽快新建一家电池厂。”

见苏信如此武断地作出这么大的决定,柳清漓不由张了张嘴,想要劝说,但又不知如何阻止,最终只能无奈地轻叹一口气。

心中暗道:

“年少成名的天才,拥有如今的成就,又得到了无数人的崇拜,产生自大心理也是在所难免的,就算我再怎么劝,估计也没用,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

“唉!也罢,就算这次的投资亏了,只要有天天助手在,公司就不会有太大的危机。”

“反而能借这次的失败,让老板得到一次深刻的教训,以后也就不会再犯类似的错了。”

“千金难买一教训,人总得失败一次,才会明白自己并不是全能的,如果没有这一次失败,将来他可能会犯更大的错误。”

“这次的事情,还是全力配合吧,等失败了再好好劝劝他。”

有了决定之后,柳清漓也不再劝说了,将苏信的要求一一记下,开始安排开办能源公司,联络收购电池厂。

而苏信则在柳清漓秘书的带领下,来到了属于他的新房子。

按照苏信的要求,他的新房子买在了永辉大厦和天京大学之间的区域,这是一个清净素雅的高档小区,里面只有五栋不算高的电梯楼,居住人数不算多,面积倒是非常大,其中诸如游乐场,喷泉,健身场地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

当然,房子价格也非常贵,面积150平左右,带精装修和车库,花了1880万,再加上家具电器等生活用品,又花了近一百万。

总共花费近两千万。

简单参观了一会之后,苏信便让狄渊开车带他来到天京最大的一家新文书店,一口气买了数百本书,其中有关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电学,材料学,电化学,以及能源方面,还有他之前所学过的编程等方面的许多最新书籍。

通常来说,图书馆主要是藏书,各种类型的书籍储量相当丰富且完整,适合初学者从无到有建立自己的完整知识体系。

而新文书店,是龙国最大,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连锁书店,其中的许多书籍都是市面上较新的,代表着各个领域比较前沿的学术成果。

之前苏信在图书馆看了那么多书,虽然都不是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但也为他累积到了极为丰厚的知识底蕴,帮他建立起了极为完备的知识体系,从而推陈出新,开发出了领先于全球的天天助手。

而现在,看到各个领域最新的学术成果,他的研究开发速度一定能够进一步加快。

带着数百本书籍回到家里,在一间专门安排出来的宽敞书房内摆放整齐,苏信便坐下来静静看书。

傍晚,他接到郝祖德的电话。

“明天吗?好的,那就明天下午见面,到时你告诉我地址,再见。”

当他说完‘再见’一秒钟过后,放在一旁的手机自动挂断,这也是天天助手的功能之一,可以自动识别语境和特定词语,自动挂断,甚至不需要专门下达指令。

平时的生活中,苏信对手机的操作基本解放了双手,最多只是需要看屏幕的时候才会拿着手机,除了使用着更方便之外,他还能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各种不足,从而针对性地优化改进,让天天助手功能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实用。

第二天。

苏信仍独自坐在书房里。

昨天买回来的数百本书,他已经看了一小半,再加上其中一本书中详细介绍了各大顶级车企的电池研究方向,以此为参考,苏信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脑海中也有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大概方案,只待收购电池工厂之后进行实验。

到了下午。

他来到郊外和郝祖德见面。

两人还是和之前一样,在郝祖德的黑色商务车里并排坐下,后者迫不及待地说道:

“苏信同学,你上次开发的那款火控计算程序,得到了上头的交口称赞,鉴于你的强大技术实力,我们想要和你达成进一步的合作。”

“不过,这次是正常的商业合作,你负责开发技术,我们安排下属企业上门商谈合作,只不过,我们会给你一个方向上的建议。”

“郝主任不妨说说看。”

“我们想请你开发一款用于无人机的智能飞行控制技术,由于是正常的商业合作,你该怎么收取授权费就正常收取,甚至贵一些也行,但唯一的要求是,这个技术不要授权给国外公司,或者起码要对国外公司的授权要施加各种限制。”

苏信疑惑道:“就是按你们的要求定制软件吗?”

郝祖德笑了笑:“本质上确实是定制软件,但我之前也说过,如果你和军方有合作,对你的公司将来跨国发展可能会有不利。”

“定制软件,是我们请你按要求开发特定软件,这就说明你和我们军方之间存在合作关系。”

“所以,我们换了一种方式。”

“你正好开发出了这款软件,而我们下属公司正好有需求,所以出面采购,这就是正常的商业往来,我们只是你其中一个客户罢了,并没有什么更深的合作。”

“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性质。”

苏信不由失笑道:“这简直是现代版的掩耳盗铃。”

郝祖德耸了耸肩:“有时候这些表面功夫确实很有必要。”

想了想,苏信说道:

“定制软件的事我可以答应,但近期我都没有时间,因为我现在还有其他的重要研究任务,如果不急的话,过一两个月再说吧。”

首节上一节29/2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