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水上末日堡垒 第236节

李潇在一开始已经打算牺牲掉这台无人机,所以他也没有迟疑,控制着无人机缓慢靠近着救生艇。

随着无人机不断的靠近,盖革计数器上的指数也飞快地上升。

只是接近了20米,盖革计数器上的指数就从50微西弗,暴涨到了100微西弗。

100微西弗是一个非常微妙的数字。

低于100微西弗,属于低剂量辐射。

大部分人能接触到的辐射剂量,比如CT,比如X光,都低于100微西弗。

低于100微西弗,哪怕是短时间内多次接触,人体的自我恢复和保护机制都能让辐射的影响降到最低。

正常人根本不会感受到这种辐射量带来的影响。

但是一旦高于100微西弗,就属于中等剂量辐射。

人体承受的辐射超过100微西弗,哪怕只是短短的几秒。

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反应,恶心、疲劳,头晕,头痛。

超过1000微西弗就已经属于高剂量辐射。

人体承受超过1000微西弗,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红肿的现象。

这样剂量的辐射,会对人体的细胞造成严重影响,导致患上癌症的风险提高。

一旦辐射的强度超过10万微西弗,一瞬间就能让人的皮肤产生灼烧感,甚至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作。

根据一些无法流出的报道曾经表示,当年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后,整个城市的辐射指数那几十年内一直超过1000微西弗。

随着无人机不断靠近,盖革计数器的的嗡鸣声也越来越刺耳。

盖革计数器的指数,也从100,缓慢上升.

1500

3000

5000

在无人机靠近救生艇100米后,盖革计数器的指数更是在一瞬间突破了1万。

与此同时,无人机的镜头也出现了轻微的雪花。

不过由于加装了抗辐射模块,目前无人机的控制还没有出现明显的。

其实到这里已经完全可以确定是陨石产生的强辐射,造成的影响。

不过李潇并不想到这里就放弃。

他控制着无人机继续靠近。

无人机的摄像头上出现了更多的雪花。

盖革计数器的指数也迅速越过了1万的大关来到了2万。

就在无人机距离救生艇还有十米的时候,摄像头已经完全没有了信号。

无人机的控制也变得摇摇欲坠。

此刻,盖革计数器的指数也来到了8万大关。

看着这恐怖的数字,所有人心中都有一阵后怕。

他们不由庆幸,一开始为了谨慎起见。

他们并没有使用人手去开启这些黑盒,而是使用了机器人。

否则现在开启黑盒的人,恐怕早已因为辐射过量而死亡了。

林国栋:

“船长还是尽快把这些黑盒全部丢了吧!”

“这陨石的辐射强度实在太恐怖了!!”

“要是其他黑盒出现泄露,那么船上的人都得死!”

厦晴空:

“弄不好现在古思图号上,就有一定的泄露,否则无法解释那些蘑菇的变异情况!”

听到这话,李潇心中一凛。

厦晴空说的很对。

他有些懊悔,刚才为什么不让无人机先去古思图上面逛一圈,那样就能知道现在古思图上的辐射强度到底有多少。

不过这也并不是太难的问题,盖革计数器的兑换价格并不高。

想要测试,只需要重新配换一台盖革计数器就可以。

他很快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

“丢可以丢。”

“但是,这玩意到底要丢去哪里???”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黑盒确实能阻挡辐射的蔓延,但这种阻挡显然不是永久的。”

“就算是黑盒本身的材料结构可以抵挡辐射”

“但是这么高强度的辐射,一直轰炸,恐怕黑盒也支撑不了多久。”

“如果丢大海里面,恐怕会造成毁灭性的影响。”

“你们想想,有的层层隔绝下,蘑菇还是在短短一个月内产生变异了。”

“如果没有隔绝,那么它对周围的生物环境会造成多么可怕的影响?”

“如果不妥善的处理好,弄出几只哥斯拉我都不感觉奇怪。”

林国栋:

“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是,还在古思图上的黑盒倒是好处理。”

“想办法搞几个铅盒,然后把黑盒放进去,再丢到海里,人造成的危害应该就非常小了。”

李潇对于这个提议没有意见。

铅是一种非常廉价,却非常实用的防辐射材料。

铅是一种非常密集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原子质量和原子密度。

这种高密度使得铅具有强大的吸收和散射辐射能力,可以有效地阻挡射线的穿透。

另外,铅的原子序数为82,这意味着它的原子核周围有82个质子。

这种高原子序数导致铅与辐射相互作用的交互作用增强,进一步增加了辐射的吸收能力。

大部分医学影像设备的防护围挡、核设施的屏蔽和辐射防护服用的都是铅。

大部分国家装载核废料使用的也同样是铅盒。

铅盒这种东西换做别人或许没法立刻找到,但是在李潇看了却是最简单不过。

第246章 水泥棺材

李潇查看了一下兑换列表。

很快就找到了相应大小的铅盒的价格。

价格不高50点生存点一个,10个加起来,也不过是500点生存点。

李潇:

“问题不大,铅盒的制作难度很低,我等下就能搞出来,不过”

他迟疑了一下,还是继续说道:

“不过,那个已经打开的黑盒,想要处理,就有点麻烦了。”

听到李潇的话,所有人的表情都有些难看。

无人机刚才在距离黑盒还有十米的位置,就已经检测出超过8万微西弗的辐射量。

想要派机器人过去用铅盒将这个黑盒重新封起来,完全是不可能的。

这个强度的辐射,普通的机器人还没靠近。

就会因为辐射强度过大,导致电路板直接烧毁。

让人过去,更是不可能。

就算穿上特殊的防护服,估计也没法抵挡这么强的辐射。

这么强的辐射,就算不致死,过后身体也必然出现问题。

林国栋咬了咬牙,提议道:

“要不,我们就让救生艇这样离开吧!”

“按照现在的洋流情况,用不了几个小时,救生艇就该飘走。”

“一旦遇到比较大的风浪,这个集装箱大概率就会沉入大海深处。”

“以海洋的面积这一点辐射量,应该没法对整个海洋造成影响。”

厦晴空摇摇头:

“这不太好吧。”

“这不就和倭国政府做的一样吗?”

“当然为了减少处理核废水的费用,直接排放到海里。”

“虽然倭国政府口口声声说,不会造成影响。”

“但是倭国的一些民间团体,在核废水排放后,短短1个月内,就从沿海的海鲜样本,检测到超出国际标准10倍以上的核辐射浓度。”

“如果,这块陨石的辐射只是暂时的。”

“那么丢进大海,确实可以解决。”

“海水的流动,很快就能把高浓度的污染源稀释,但是一旦它的释放是长期的。”

“那么一大片海域,都可能被它影响。”

“就算我们不为其他人考虑,也要为我们自己考虑。”

“随着我们的人员继续扩张,食物的构成,必然会越来越丰富。”

“我们以后的食物很大一部分会来自于海洋,弄不好我们哪天抓的鱼就是辐射过量的,吃下去只会害了自己。”

“你难道忘记了吗?在末日之前,所有国家都义无返顾的,关闭了本国的核电站,并且尽最大的力量处理了核废料,为的就是担心这些核材料可能导致严重的核污染。”

林国栋本想出声反驳,他们压根没有实力去完成这次的行动。

但听完厦晴空的话后,他却变得沉默起来。

首节上一节236/278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