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66节

“浪费!那是不可能的,每分钱都会用到该用的地方。”许家平肯定的说,“再说了,一百万对你们这些科研人员来说不算多吧!就我知道了,在dyn-离子束抛光技术研制成功后,你们这些科研人员拿的奖金最少的也有五十几万,等qg-双原子振动技术验证结束,你们又是一年工资的奖金入账,就这两个月的时间,你们这些科研人员有一百多万的入账,竟然还看得上这点生活费。”

在许家平说的过程中,那些校卫及震惊又羡慕,看着那几名科研人员,眼睛都冒光了。

许家平将这些校卫的表情看在眼里,笑着说:“你们不用这么羡慕人家,他们的奖金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这次你们前往科大,要配合好科研人员,我说了,你们这些去科大的校卫,我会额外给你们两个月工资的奖金,当然了,你们的奖金不能和科研人员比,你们不要嫌少!”

这些校卫听到有两个月工资的奖金拿,瞬间兴奋了。

“配合!绝对配合!”

“两个月工资,一万大几了,不少了。”

“来对了,不仅能吃好喝好,还有奖金拿,太好了。”

……

“那个,校长!我有没有奖金拿?”坐在许家平旁边的李不凡小声的问。

“有!”许家平点头。

“谢谢许校长!”李不凡露出了满脸的笑容。

许家平笑笑站了起来,说道:“我就直说了,上岭大学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学校的发展,教职工的工资、奖金,以及相关待遇都会水涨船高,你们作为学校的保卫力量,你们……”

听着许家平许校长的讲话,苏哲和范晓明两人相视一笑。

半个小时后,大巴车停在了上岭高铁站停车场。

苏哲一帮人下车,背着背包拖着行李前往候车大厅。

来到候车大厅后,苏哲见到了包正义、邓佳佳等一些科研人员。

众人会合到一起,一点名,五十个人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都来齐了。

时间来到九点,广播响起,苏哲一行五十人坐上了前往霸都的高铁。

一行五十人,几乎占了两节商务座的车厢。

苏哲看着商务座霸气的座位,还有那宽敞的空间,有些吃惊。

这一排就三个座位,坐着、躺着都行,

这是二等座没法比的,当然价格也贵的多。

他刚坐下来不久,高铁动了起来,其速度越来越快,没一会儿达到了300公里每小时。

就在他愣神的功夫,坐在他前面的许校长和包教授将座椅转了个方向,面对着他和范晓明坐着。

“这设计的非常好,方便我们聊天。”许家平坐下后笑着说。

包正义笑着点头。

“老板!这次你怎么舍得批一百万的生活费,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范晓明调侃。

“范晓明!你这话说的,我啥时对你们抠过了,那一次不是让你们好吃好喝的。”包正义瞪着范晓明说。

“是的!是的!只是没有这次这么好!”范晓明尴尬的说着。

几人欢快的聊着天,突然苏哲的手机响了,拿出来一看。

是《自然》期刊编辑部发来的邮件,打开一看,他脸上瞬间出现了笑容。

“怎么了?怎么了?是《自然》编辑部发来的邮件吗?看你笑成这样,大概率有了进展。”范晓明好奇的问。

包正义和许家平两人也好奇的看向苏哲。

苏哲点点头,笑着说:“初审已经过了,论文进入了同行评议阶段,且论文已经送到了审稿人的手中。”

“不是吧!这么快。”范晓明有些惊讶。

“没啥好奇怪的,至于这么快,那是《自然》期刊的编辑知道那论文的价值。”包正义笑着,“不管怎么说,后天的上午八点,我们准时在《自然》期刊上投稿论文《重光子的实验寻找及证实》,不能再迟了,我怕被有心人截胡。”

“对!”许家平点头,问,“苏哲!发在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上的论文预印本审核通过了吗?”

“没有!还没收到审核通过的邮件。”苏哲摇头。

“这……真够墨迹的,”范晓明无奈,“人家《自然》期刊的初审都过了,发的预印本还没反应,这样怎么说……对了,老板!你也是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编外审核人员,你可以问问啊!”

“现在问没必要,要是过了二十四小时还没通过审核,那就要问问了,我……”包正义说着,手机响了起来,一看笑着说,“清大司文博司教授的电话。”

“老板!你接吧!我估计和苏哲发的预印本有关。”范晓明提醒。

包正义点点头,接通了电话。

五分钟后,包正义握住手机的话筒,说:“预印本的审核人员正是清大的司文博司教授……他问我们是不是做了两模型验证实验,是不是证实了重光子的存在?我们要不要如实回答?”

“我的意见是如实回答,毕竟大家都是熟人,他们不问还好,问了就如实回答,不然以后见面了尴尬。”范晓明解释。

“如实回答吧!”苏哲认真的说。

“好!”包正义放开手机的话筒,和手机另一端的司文博司教授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儿,包正义挂了电话,笑着说:“我听的出来,司教授很失落,不过司教授最后恭喜了我们,恭喜我们即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我突然觉得,和司文博司教授接触久了,感觉司教授挺可爱的。”范晓明感叹说。

“我也觉得!”包正义点头。

“司教授还挺好的!”

四人聊了一会儿,就结束了聊天。

许家平和包正义两人恢复了座椅的方向。

四人躺在座椅上,眯起了眼睛。

……

燕京,清大同步辐射euv光源研究实验室。

众科研人员围在一起一边等老板司文博打电话询问的结果,一边窃窃私语。

“这苏哲也太厉害了,本以为搞出dyn-离子束抛光技术和提供等离子体euv光源的关键参数已经够厉害了,没想到最厉害的还在后面。”

“这论文绝对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绝对的!”

“苏哲才高中毕业啊!现在就这么厉害了,以后还得了……学术界的超级大牛在快速的崛起。”

……

司文博挂了电话后,回到了实验室。

他深深的叹了口气,看着自己的学生张文林说:“你说的对!他们不仅做了相关的验证实验,连论文都写好了,打算后天投稿……对了!我审核的这篇论文已经投了《自然》期刊。”

他的话声刚落,众科研人员惊叹不已。

“果然啊!这样一来,就是两枚诺贝尔物理学奖了。”

“我感觉包教授他们是故意的,有坑人的嫌疑,还是连着老外一起坑。”

“好在老板打了电话,不然我们就被坑死了,万幸啊!”

……

“静静!”司文博喊,“这事你们要保密,不要在外面瞎说,知道没有!”

“知道了!”众科研人员齐喊。

“虽说我们和诺贝尔物理学奖没了缘分,但这篇论文帮我们打开了视野。”司文博喊着,“在我看来,zgz-原子振动模型就是元素光谱的特例,我们研究的课题《电磁波的能量收集与转化》要深度研究元素光谱,这zgz-原子振动模型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我们……好了,大家收拾收拾下班,休息两天,后天来上班。”

他说完,众科研人员欢呼了起来。

现在,他不解的是,苏哲、包正义他们正在研制更加先进的抛光技术,怎么搞出了这些?

再有,这论文的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都是苏哲,说明论文中的理论是苏哲独立完成的。

这……

苏哲是怎么做到的?

他非常的好奇!

第101章 广而告之,可以造出飞碟

司文博见众科研人员各自回了到自己的岗位,他也来到自己的工位。

忙活了半天,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做。

给苏哲发的论文预印本通过审核。

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通过审核,他有着自己的小心思。

本想着拖个四十八小时,在最后一刻确定通过审核。

这样一来,他们的科研团队就占了先机。

可结果,是他想多了。

苏哲不仅发了预印本,还投稿了《自然》期刊。

想到这,他不禁笑了起来。

这包正义包教授太坏了。

先投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过三天投稿证实重光子存在的论文,很明显,他们估算过外国顶级实验室的实力。

这是要坑老外的节奏啊!

不对!是想坑所有人。

他登陆了邮箱,确定苏哲发的论文预印本通过审核。

回复了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邮件后,整个人轻松了不少。

从昨晚到现在,短短的十几个小时,他的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起起伏伏。

诺贝尔物理学奖啊!

多大的诱惑。

现在,他也想通了,搞科研,投机是不行的,要有真本事。

想着,他看向坐在旁边的学生张文林,发现张文林在看英文版的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一边看一边笑着。

司文博咳嗽一声,问:“你看论文就看呗,怎么还笑起来了?”

“啊!”张文林转过头,“老师!这苏哲同学也是一位妙人,在这英文版的论文中有很多苏哲造的新词汇,这些词汇用的还都是中文的拼音,我们看问题倒是不大,老外看头就痛了。”

“额!是吗!英文版的我没怎么看。”司文博说着打开了英文版的论文,一看还真如他学生张文林说的,文中有很多中文拼音。

“老师!我发现,看英文版的论文有点难理解,感觉没有完全表达出中文版要表达出的深度,算了,我还是看中文版的吧!”张文林笑着说。

“正常!苏哲肯定是先写中文版论文,再翻译的,就算原作者,想完全翻译论文表达的理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司文博笑着。

“是的!翻译的再好也不会有母语写出来的好。”张文林认真的说,“老师!苏哲的论文通过了审核,在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官网上可查了,我们要不要广而告之,再有,我们要不要透露一下,让看论文的人知道苏哲他们已经做实验证实了重光子的存在。”

“广而告之……”司文博想了一会儿说,“可以广而告之,但要注意方式,比如说不禁意间告诉同学,告诉同事……至于要不要透露,我的建议是不要透露,也让那些看论文的大牛们做做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美梦,聪明的知趣的会打电话问包正义包教授,其他的就不要管了。”

透露!

想都别想,他也要让那些大牛和他一样坐一把过山车,好好的体会一下诺贝尔物理学奖从眼前飘过的感受。

“明白了!”张文林点头,“那个,老师!在国外的同学要不要告知一下?”

首节上一节66/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