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64节

“无所谓了!真要退稿了我就换一家投,就像晓明哥说的,谁退稿谁后悔。”苏哲笑着,“再说,我同步发了预印本,迟早会被人注意到的。”

“是的!”包正义点头,“就看那家期刊有眼光了……既然《科学》拒绝了苏哲的论文,那我们写的论文《重光子的实验寻找及证实》也不投《科学》了,谁收了苏哲的论文,我们就投谁。”

“对!就这么干。”范晓明笑着。

“……”

四人聊着论文的事,聊着聊着聊到了验证qg-双原子振动技术的事。

说到了明天前往霸都前往科大的安排。

研究中心这边,苏哲、范晓明、包正义三人,再加上实验室的三十名科研人员,加一起是三十三人。

上岭大学这边,许家平许校长加校保卫处的处长李不凡,再加上十三名校卫两名厨师,一共十七人。

两边人加一起刚好五十人。

“我和科大校方沟通过了,对方同意全面配合我们的工作。”许家平解释。

“这就好!”包正义点头,“对了!这次前往科大的所有费用不要走学校的账,走研究中心的,现在我们研究中心不缺钱。”

“这……好吧!学校太穷了,我就不和你争了。”许家平点头。

接着,几人又聊了一些细节。

如到了科大后,他们会全身心的投入验证qg-双原子振动技术的实验中。

考虑到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和论文《重光子的实验寻找及证实》将要带来的影响。

需要适度的对他们的行踪进行保密。

……

到了晚饭的时间,几人一起去了食堂三层教职工餐厅。

吃完晚饭又聊了一会儿。

到几人分开,苏哲都没收到《自然》编辑部发来的邮件。

宿舍,范晓明刚洗漱完,见到客厅中的苏哲问:“论文的预印本通过审核了吗?”

“没有!状态显示还在审核中。”苏哲笑着回答。

“真够墨迹的!就通篇阅读一遍的事……半天都过去了,还没审核结束,这速度慢的让人着急。”范晓明抱怨。

发预印本不同于论文的发表,不需要同行评定,只需要编辑审核一下,不是乱写,不违法违规,符合相关规定就可以了。

“上面写了,审核最长时间为两个工作日。”苏哲解释。

“不管他了。”范晓明摆手,“那个,《自然》有回复了吗?”

“没有!”苏哲回答。

“那就好!”范晓明点头,“我要收拾一下,带点换洗衣服,这次去科大,估计要待十几天的时间。”

“我已经收拾好了!我先睡了!”

“好!”

……

第99章 我打个电话问问,天上掉馅饼

燕京,清大教职工公寓。

司文博将女儿哄睡后,轻手轻脚的回到书房。

坐在电脑前,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九点了。

最近,随着等离子体euv光源的突破,他们研究的同步辐射euv光源也就告一段落了。

说实话,euv光刻机没有使用同步辐射euv光源,他有些失落,但他理解,毕竟同步辐射euv光源太过耗能。

现实排在面前,他只能放弃。

这段时间,他和他的科研团队一直在选题,重新确定研究课题。

因为他们在同步辐射euv光源上做的节能,也就是能量回收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初步确定了研究课题,及电磁波的能量收集与转化。

他和他的科研团队非常看好这个课题,毕竟电磁波无处不在。

其实,现实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光伏发电。

直白点说,他们要做的是提高光伏发电板,也就是太阳能发电板的效率。

当然,他们研究的也不只是这些,还有特定波长电磁波能量收集和转化。

他们之所以研究这些,是因为相关技术能够快速的得到应用。

如同步辐射装置的能量回收、大型强子对撞机等相关对撞机的能量回收、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能量转化。

这些还是小范围的应用。

大的有太阳能发电,空间太阳能发电等等

其中,他最看好的是空间太阳能发电。

目前,西北电子科技大学赵国安院士带领的“逐光工程”研究团队已经完成了世界首个全链路全系统的空间太阳能站地面验证系统。

他们和赵国安院士进行了沟通,在电磁波的能量收集与转化的研究上进行合作。

……

司文博一边想一边写着《电磁波的能量收集与转化》的课题报告。

就在他写的入神的时候,他身后响起他老婆翁雨珍的说话声:“几点了还不睡觉!”

司文博看了眼时间,说道:“最近忙了吗?快十点了才回来。”

他老婆翁雨珍和他一样,都是清大的教授,区别是,他学的是物理,他老婆学的是生物。

“恩!最近在做一个重要的实验,要忙一段时间。”翁雨珍有些疲惫的坐在了旁边的椅子上,“女儿这段时间你多注意一下,我照顾不过来。”

“好!”司文博点头,“你洗洗早点睡吧!我再写一会儿。”

“恩!你不要搞的太迟。”翁雨珍说着离开了书房。

司文博继续写着课题报告,突然,手机响了两声,接着电脑也响了两声。

一看,是同样的消息,收到了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发来的审核论文的邮件。

他兼职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编外审核人员,任务不重,平均一个星期只要审核两三篇论文。

预印本的审核不像论文发表的审核,只要不是瞎写,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一般情况下都会通过审核。

只要通过审核,论文就能出现在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能够通过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的官网查询。

他点开邮箱,发现有两篇论文。

打开第一篇论文,用了一刻钟的时间看完,确定论文通过了审核。

打开第二篇论文,扫了一眼标题《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

看过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后,他愣住了。

“苏哲!这……”

“单位是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这……苏哲正和包正义他们研究新的抛光技术,怎么会发论文。”司文博滴咕着。

带着疑惑,他看了苏哲的个人介绍,没错,就是他认识的苏哲。

不解的他开始看论文的正文。

看着看着,他整个人都陷了进去。

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后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氢原子轨迹发生变化: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吸收波长0.8纳米x射线后释放波长2.38纳米x射线,氢原子轨迹发生变化

由这两组现象引出问题。

通过计算对比,引进了重光子,搭建了xx-氢原子振动模型、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

再由xx-氢原子振动模型、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扩展到氢原子振动模型,最后扩展到zgz-原子振动模型。

看到这,司文博激动的跳了起来,大喊:“这……这……大发现啊!重大发现啊!”

喊完后,他耐着性子继续看,看到重光子的介绍和寻找重光子的方法,他更激动了。

他看到了机会,看到了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机会。

起身,将桌上的手机装进口袋中。

他要召集科研团队的所有科研人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论证这篇论文是否正确,他要设计实验证实重光子的存在。

他刚转身,见到老婆翁雨珍睡眼朦胧的走进了书房。

“都夜里零点了,你还不睡觉,还有,大半夜的你喊什么,把女儿都吵醒了。”翁雨珍抱怨。

“老婆!大发现,重大发现啊!”司文博激动的一把抱住翁雨珍。

“小点声!不要吵到了女儿。”翁雨珍推开司文博,“不要激动,慢慢说。”

“刚刚我审了一篇论文,是苏哲发的预印本,在论文中……”司文博压低声音,快速的解释着这篇论文的重要性以及他接下来要做的事。

“苏哲!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大发现……证实了论文中的重光子也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你要大半夜的召集科研团队论证论文,这……”翁雨珍很惊讶。

“老婆!不和你说了,我要争取时间,我去实验室了。”司文博说完,急忙忙的离开了。

“你路上慢点,走路的时候注意一点。”翁雨珍追到客厅的时候,进户门已经关上了。

回到卧室,见女儿是睡着的,她小声的滴咕着,“前段时间网上传苏哲两三年内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看来是真的……像苏哲这样的天才,当初学校竟然放弃了,那些校委会的委员还说自己老公夸大其词,苏哲真要拿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那就打脸了,还是那种……”

……

司文博刚下楼,在前往实验室的路上掏出手机给科研团队的各组负责人打电话,让他们召集科研团队的所有科研人员前来实验室。

打了五六个电话,他来到了同步辐射euv光源研究实验室。

打开实验室中的照明。

将他的办公电脑开机,登陆他的邮箱,下载苏哲写的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

接着用三台打印机同时打印论文。

在他打印论文的时候,科研人员开始陆陆续续的来到了实验室。

半个小时候,包括他在内的,一共五十一人全部到场。

他简单的开了一个会。

听着司文博的述说,这些科研人员震惊不已。

在知道他们的目标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后,这些人激动了起来。

之后,五十一人开始论证苏哲写的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

他们按照论文的思路,一点一点的计算、论证。

从常规的办法搭建的模型开始,接着是xx-氢原子振动模型、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

到后面的氢原子振动模型、zgz-原子振动模型。

首节上一节64/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