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62节

“的确!”苏哲看着这些,心有余季的说。

“不要说这些了,我们找一找暴露在光源下的不锈钢支架。”包正义提醒。

“好!”

“知道了!”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点头。

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三人找到了不锈钢支架,只是这不锈钢支架已经不成样子了。

最为关键的是,不锈钢支架暴露在光源下的那部分已经消失不见了。

随后,找来专用的工具,三人收集了一些芝麻大小的黑色物质。

收集的芝麻大小的黑色物质中,一部分是从墙壁的小洞中收集的,一部分是从设备、探测器残件上的小洞中收集的,一部分是从地面上、圆窗的钢化玻璃上等等一些地方收集的。

将这些黑色物质送到其他实验室做了物质成分分析。

确定,这些黑色物质成分和不锈钢的成分一样。

分析结果说明,爆炸的源头是暴露在光源下的那部分不锈钢支架。

接着,实验室中的三十三人开始整理、筛查、分析收集的验证实验结束、爆炸之前的数据。

一上午过去,直到许家平许校长来到实验室喊人吃饭,他们依然没有在那些数据中找到诱导铁原子在极短时间内释放能量的因素,且一点头绪都没有。

苏哲、范晓明、包正义、许家平四人围在一桌,吃完午饭后讨论了起来。

“依我看,那些探测器可能压根没有收集到关键的数据,再说,我们也不知道影响的因素是什么?是电磁波,还是高能电子,还是其他的高能粒子。”范晓明直言。

“的确!”包正义想了想说,“我们不能盲目的寻找,先要找到方向,再一点一点的去分析,我们应该先用掌握的数据推算出影响铁原子释放能量的因素是什么?再从那些收集的数据中寻找。”

“我估计影响因素大概率是特定波长的电磁波,当然,现在我只是猜测,需要搭建模型,再一点一点去分析……不过,搭建这样的模型需要很长的时间。”苏哲认真的说。

“特定波长的电磁波,那完蛋了,在爆炸的前一刻,探测器探测到的电磁波,能识别特定波长的电磁波的组数达到了两万多组,要是能够用理论的方法筛选还好,要是用实验的话,直接放弃算了。”范晓明一脸无奈的说。

“没你说的那么夸张,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要找到影响铁原子释放能量的因素,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搭建模型、需要做实验,做这些需要大量的时间。”包正义看向苏哲和范晓明,“就我们现在的状况,没时间做这些,再说,你们很快就要去陵州理工大学了……你们俩说说你们的打算。”

“回去肯定是要回去的,我想一时半会儿我们很难找到,放着吧!我们各自先做理论研究,理论上有突破了再用实验验证。”范晓明提议。

“不错!”包正义看向苏哲。

“寻找因素不管是理论还是实验,都很麻烦,需要大量的时间,就算我们重复昨天的验证实验,大概率结果和今天一样。”苏哲坦言,“我同意先放放,等有时间了再做研究。”

重复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验证实验一时半会也做不了,毕竟真空室都成那样了,需要几个月来修复。

“可以!”包正义点头,“那我们暂停对影响因素的研究,先做眼前的事。”

“好!”

“同意!”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点头。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回头我会把相关的数据给你们一人一份,虽说我们三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我们一样可以合作,真要让我们找到了影响因素,那就是重大发现。”包正义笑着说。

“可以!”

“完全可行!”

苏哲和范晓明两人再次点头。

说着,三人笑了起来。

“那个,重大发现有多重大,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吗?”许家平好奇的问。

“差不多吧!”包正义认真的说。

“那……那你们怎么能放下,完成手头上的事就来研究这个啊,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啊!怎么能放下!”许家平激动的说。

“许校长!我觉得你理解错了,寻找影响铁原子释放能量的因素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的,我们不能因为这些耽误了苏哲和范晓明的学业。”包正义解释,“再说,我们只是暂时放放,我们还会继续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奖!没谁嫌多。”

“额!短时间无法完成,那只能这样了。”许家平有着自己的小心思,要是短时间能完成,那上岭大学就能独享第三枚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这是多大的荣耀了,可惜了。

“好!既然说定了,那从下午开始我们继续按计划来,耽误的半天时间,我们要赶赶工了。”包正义站起来说。

“没事!加加班就能赶上。”范晓明笑着说。

“问题不大!”苏哲点头。

众人回到离子束抛光技术实验室,包正义给众人开了个会,宣布了三人的决定。

散会后,众人开始分析三模型验证实验的数据,为写证实重光子存在的论文和验证qg-双原子振动技术实验做准备。

三模型的验证,以及证实重光子的存在,需要太多太多的实验数据来支持。

就拿xx-氢原子振动模型来说。

验证实验中,氢原子在吸收波长1.25纳米的x射线后会释放波长0.02纳米的x射线,且氢原子的运动轨迹发生了改变。

这样的桉例如果只有一两组,只能说xx-氢原子振动模型可能是正确的,只能说发现了重光子。

如果这样的桉例很多很多,那么就能证实xx-氢原子振动模型是正确的,且能够证实重光子的存在。

三模型中,证实重光子的存在需要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的验证数据。

qg-双原子振动技术的验证需要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xx-钙原子振动模型的验证数据。

随着众人对三模型验证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室中又欢快了起来。

大家在整理、分析数据的同时,还小声的聊着天。

苏哲、范晓明、包正义三人也一样,分析着汇总过来的数据,三人一边聊着天一边交流着各自的观点。

讨论着数据怎么处理,那些数据有问题,那些数据能够采用。

……

第97章 投稿,不能让到嘴的鸭子飞了

两天一晃而过,时间来到了8月3号下午。

从一号下午开始,实验室众人完全投入到三模型验证实验数据的整理、分析中。

这两天,众人除了睡觉和吃饭,就待在实验室。

当然,收获还是非常大的。

短短的两天时间,完成了三模型的数据分析,不仅写出了证实重光子存在的论文初稿,还证实、完善了qg-双原子振动技术。

研究中心办公室。

苏哲、范晓明、包正义围坐在圆桌旁,三人在给证实重光子的论文做最后的定稿。

“老板!苏哲!论文的正文我已经检查了,中、英文版的都没啥问题,现在我们要给这篇论文取一个高大上的标题。”范晓明一边操作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一边微笑的说。

“高大上的标题……苏哲!你来取吧!”包正义想了想说。

“对!苏哲你来取。”范晓明一脸期待的看着苏哲。

“好!我想想。”苏哲想了一会儿,说,“标题为《重光子的实验寻找及证实》。”

“这一点都不……好吧!这名字朴实直接。”范晓明笑着,“论文通讯作者是苏哲,我们三并列第一作者,实验室的三十名科研人员并列第二作者,单位是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个人介绍……”

范晓明一边确定着这些信息,一边将这些信息写进论文中。

半个小时后,苏哲三人完成了论文《重光子的实验寻找及证实》的定稿。

“苏哲!论文《重光子的实验寻找及证实》完成,你写的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到了该发表的时间了。”范晓明提醒。

苏哲点点头,有些纠结的说:“我在想我是投《自然》,还是投《科学》?不知道选那个好。”

“纠结啥!看我的。”范晓明说着从a4纸上撕下四张一样大小的小纸片,两张写a,两张写b,叠好后,握在手心摇了摇,最后撒在了圆桌上。

“选吧!选到a就投《自然》,选到b就投《科学》。”范晓明笑着。

苏哲看着圆桌上四个叠好的小纸片,他从四个中选了一个,打开一看,笑着说:“是b!”

“哎!看来还是便宜了《科学》期刊了,我希望你抽a的。”范晓明感叹。

“怎么?你对《科学》有意见。”苏哲站了起来,坐到他的办公位上,打开办公电脑。

范晓明和包正义两人拖着椅子跟了过来。

“恩!有点意见。”范晓明点头。

“能没有意见吗!被连续退稿三次。”包正义笑着说。

范晓明有些尴尬,问道:“苏哲!你打算用什么方式投稿,是用邮件的方式,还是网上投稿的方式?”

“有什么差别吗?”苏哲笑着问。

“有!网上投稿速度快,而且稿件不会丢失,且现在网上投稿是主要的投稿方式,邮件投稿成为了备选。”范晓明解释。

“那就网上投稿呗!”苏哲笑着打开了《科学》期刊的官方网站,仔细看了一下说,“先要注册账号,之后才能投稿,感觉挺麻烦的。”

说归说,还是按着要求来,先注册账号。

在注册账号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不知道单位和联系地址怎么写。

他还没去陵州理工大学报到,写陵州理工大学不合适。

写上岭大学或者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也不合适,毕竟他的关系不在这。

“苏哲!你纠结个啥!直接写南门一中不就得了,单位和联系地址都写南门一中,等你开学报到后再改过来就行了。”范晓明看着犹犹豫豫的苏哲,连忙提醒。

“可以!”

苏哲填好单位和联系地址后,填了自己的手机号以及企鹅邮箱。

“苏哲!等开学后你申请一个学校的专用邮箱,像企鹅邮箱这些公共邮箱没啥辨认度。”范晓明解释。

“额!知道了。”苏哲点头。

注册完成后,等了一会儿,他的手机响了。

他的企鹅邮箱收到了邮件回执,提醒他注册成功。

打开登陆界面,输入账号、密码,确定后进入了登陆界面。

接着就是投稿了。

先是选好投稿的类型。

接着就是按部就班的输入论文的各个主要部分,如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图表等等。

通讯作者、第一作者都是他自己,单位写的是上岭大学光学镜头研究中心。

且明确提了,论文在国家预印本服务系统上发了预印本。

在填写这些的时候,好在旁边有两个老手,让他自己一个人填写要浪费不少时间。

毕竟很多部分都有着相关的要求。

做完这些,苏哲三人又检查了几遍,在确定无误后,苏哲点击了投稿健。

没一会儿,网页显示论文提交成功,同时他收到了邮件回执,告知论文提交成功。

“苏哲!打印保存网页上论文提交成功后的信息,上面有稿件的编号,能用于稿件的追踪。”范晓明提醒。

“好!”苏哲点头。

首节上一节62/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