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学霸 第26节

他本想告诉他老妈一千万的事,想了想还是算了,等一千万到账了再说。

要是有个万一,第七次测试没能成功,那就尴尬了。

结束和老妈的通话,他登陆研究中心数据系统,调出相关的数据。

接着昨天没有完成的计算,计算剩下的铅、锌、钙。

虽说基本确定0.8纳米X射线是由自由电子撞击硼原子产生的,可以防万一,该计算的不能少。

一个小时过去,铅、锌、钙三个元素的计算结果都出来了,如他所料,确定是硼原子无疑了。

他将写有其他四种元素计算结果的A4纸找了出来。

看着看着,他想到一个问题。

是不是有必要建一个模型来预测自由电子撞击原子后的反应。

这个模型中,自由电子的速度,也就是所携带的能量是一个变量,原子所处的状态也是一个变量,再加上不同的原子。

这个模型想建起来,需要天量的计算,以及大量的实验数据去验证计算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模型,借助超算,只要输入自由电子和原子的状态参数,能在很短的时间算出结果。

他就不用这样重复的计算了。

这时,他想到了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XX-钙原子振动模型,以及他即将搭建的特例“XX-氢原子振动模型”。

这三个模型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及特定状态下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X射线,接着释放特定波长X射线,且原子发生位移,也可理解成原子产生了振动。

苏哲笑了笑,给这种模型想了一个名字:ZGZ-原子振动模型。

其中ZGZ代表着重光子。

要是思维再拓宽一些,ZGZ-原子振动模型只是一个特例罢了。

原子吸收电磁波,释放电磁波再正常不过了。

如元素的光谱。

将ZGZ-原子振动模型再拓宽些,那就是特定状态下的原子吸收了特定波长的电磁波,释放了特定波长的电磁波。

这个模型才是最终的模型。

当然,这个最终指的是单个元素,也就是单个原子,要是把化合物算上,那就没边了。

当然,不会真的没边,该研究的还要研究。

再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相同的机理,只要有够多的实验数据,不断的总结、发现,总能找到其中的机理,模型也就搭建起来了。

他看着A4纸上写的“ZGZ-原子振动模型”几个大字,想着又给自由电子撞击原子的模型取了一个名字:ZDY-撞击原子模型。

第42章 早说嘛!三套特招方案

苏哲拿过两张A4纸,一张写上“ZGZ-原子震动模型”,一张写上“ZDY-撞击原子模型”。

并且写上了两种模型的定义。

前者是他的原创,是一块待开荒的处女地,后者已经有了基本理论,缺少的是总结、拓展、验证。

写完两模型的定义,将两张A4纸放在了之前整理的那叠A4纸上面。

想完善这两个模型的路很长,要慢慢来。

现在要做的事是搭建特例“XX-氢原子振动模型”,想了想,在这名称上加了数字已做区分。

及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

XX-氢原子振动模型特指特定状态下的氢原子吸收波长1.25纳米X射线后,释放波长0.02纳米X射线的这种特定模型。

想通后,调出电磁波接收器和粒子探测器收集相关的实时原始数据。

根据氢原子的运动轨迹计算出氢原子的状态参数,也就是氢原子能量、动量等相关信息。

刚在A4纸上写完氢原子的状态信息,他被一喊声惊到了,从椅子上……

……

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真空室中,身穿蓝色防尘服的范晓明看着即将调试结束的离子束发生器,小声对老板包正义说:“老板!剩下的你带着大家完成,我出去一下。”

“范晓明!这么忙,这么关键的时刻,你出去干啥!赶紧的,调试完离子束发生器,下午就可以测试了。”带着口罩和护目镜,穿着蓝色防尘服的包正义有些生气的说。

范晓明轻咳一声,说道:“那个……老板!我出去看一下,看看苏哲有没有按时吃饭,我老姐一天发了三个短信,就为……”

“停!晓明你早说嘛!我还以为你出去瞎混了。”包正义连忙说,“你先去,陪苏哲吃了午饭再回来,我们这快了,忙完了就去吃午饭,下午进行测试。”

“好勒!老板。”

范晓明离开真空室,换下防尘服,急匆匆的赶到了办公室。

办公室的门是半开的,他进来后发现,苏哲果真如他想的那样,忙起来不知道吃饭。

他悄悄的来到苏哲的身后,看了一会儿苏哲写在A4纸上的内容。

看着那些公式和参数,经验告诉他苏哲在计算某颗原子所处的状态。

本想叫的,想了想还是等了一会儿。

他心中也疑惑,苏哲说他有大发现,难不成……

苏哲应该不会忽悠他……可苏哲说大发现能值三个诺贝尔奖,要是真的,那……那……

真要这样,那要引起多大的轰动,清大、燕大的那帮老……那帮校委会委员还不后悔死。

学校的徐正平校长、他的博导王修齐院士那还不高兴坏了。

还有他老姐,只怕见人就说苏哲是她学生……

“想多了!想多了!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范晓明使劲晃了晃脑袋。

其实他和包正义在研究A4上的那些公式和参数的时候就知道,苏哲研究的不仅仅是离子束抛光技术,还在找那些X射线的出处。

虽说他和包正义只看懂了部分,但也知道苏哲的大发现是和X射线有关。

至于是不是真的大发现,现在不好说。

他估计,等验证了DYN-离子束抛光技术之后,那怕苏哲不主动说,老板包正义也会忍不住要问的。

想通这些,他小声的喊:“小哲!到饭点了,我们一起去吃午饭。”

说完后,苏哲毫无反应。

他只好加大声音喊道:“小哲!该吃午饭了。”

这次,喊声有了作用,吓得苏哲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晓明哥!人吓人会吓死人的。”

“那个,小哲!到饭点了,我姐一天发三个短信让我监督你吃饭、休息……刚刚我小声喊你没反应,才加大声音的。”范晓明有些尴尬。

“晓明哥!你可以推我一下,这么喊谁受得了惊吓。”苏哲拍着胸口,“其实我妈你打来电话让我按时休息,到点吃饭,我定了闹铃,是中午十二点的。”

他话声刚落,他手机的闹铃声响了。

他拿起手机,“走吧!晓明哥,吃午饭去。”

……

去食堂的路上,苏哲问了第七次测试的进展。

上午基本上已经完成了离子束发生器的调试,顺利的话下午就能开始测试。

范晓明又说了测试的安排。

两组离子束抛光设备同时做同样的测试,顺利的话,七十二个小时能出结果。

也就是7月3号的中午能出结果。

来到三楼教职工餐厅后,两人闭口不谈第七次测试的事,一边吃饭,一边聊着陵州理工硬刚网络质疑者的话题。

“小哲!最新消息,陵州理工公布了三套特招方案,对应三套难度不同的试卷,基础待遇都一样,只是起步的科研经费不同,分别是一百万、五百万、一千万。”范晓明有些得意,“我瞄了一眼试卷,用奥赛冠军计量的话,不同科目,拿两个奥赛冠军对应一百万的,三个对应五百万的,四个对应一千万的,我估计这是徐校长想的注意,想偷鸡清大和燕大,搞的不好真会有考生去尝试。”

“是吗!那要是能拿五个奥赛冠军,该有多少经费?”苏哲有些好奇的问。

“不知道!”范晓明两手一摊。

就在这时,穿着白色寸衫,像老干部一样的许家平许校长端着餐盘走了过来。

“你们是在讨论陵州理工特招方案吧!”许家平在两人的旁边坐了下来。

范晓明点头,连忙说:“我来介绍一下,这是上岭大学……”

“晓明!晓明!不用介绍,我和苏哲同学已经认识了。”许家平满脸的笑容,“我非常羡慕陵州理工能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还有包正义包教授……这次陵州理工运气太好了,能从清大、燕大手中抢生源……也不知道上岭大学什么时候有这样的运气,招到一批优质的生源……”

许家平许校长来后,苏哲和范晓明只有听的份了。

从一开始夸奖包正义,说到陵州理工靠这次机会能从清大、燕大手中抢生源,说陵州理工的徐正平校长如何如何布局,如何如何操作,还说了生源对一所大学的重要性。

最后感叹上岭大学没有这样的机会,说上岭大学只要一次这样的机会,他就能把上岭大学从二本变一本,甚至是重点大学。

……

听许家平校长说完,苏哲和范晓明也吃完了午饭,两人在许校长的目送下离开了食堂。

刚走出食堂,范晓明好奇的问:“小哲!你是怎么和许校长认识的,他都和说了些啥?”

第43章 论文,论电磁波对原子的操纵

回研究中心的路上,苏哲和范晓明说了早上认识许家平校长的经过,还简单描述了许校长说过的话。

范晓明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小哲!许校长就这样,只要遇见我,就会说老板怎么怎么觉悟高,为上岭大学发展做贡献,其目的是想我学成后能来上岭大学任教。”

“的确!”苏哲点头。

“其实吧!我挺理解许校长的,一心想发展上岭大学,但上岭大学底子太差,一个普普通通的二本,好的老师不愿意来,又招不到优质生源。”范晓明直言。

“是这个理。”苏哲深有体会。

他选择陵州理工,一方面是陵州理工给的条件,关键的是陵州理工和清大、燕大差的不多,都是顶尖的高校。

像上岭大学这种二本,他压根就不会考虑。

“一所学校想发展,最根本的还是生源。”范晓明想了想说,“去年研究中心建立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大部分人都带了一门课程,我也带了半年的光学,结果发现,这些学生根本就跟不上上课的节奏,绝大多数学生不管是能力还是学习态度,没法和那些顶尖高校的学生相比。”

“这是高考筛选的结果。”苏哲认同范晓明的说法。

“是的!”范晓明点头,“老板一开始想着在上岭大学培养一批人才,现在估计放弃了。”

……

回到光学镜头研究中心,范晓明去了离子束抛光技术研究实验室,在去之前,叮嘱苏哲到点吃饭,按时休息,苏哲再三保证后,范晓明才安心的离开。

苏哲回到办公室,开始计算、搭建XX-2.38-氢原子振动模型。

上午已经完成氢原子状态参数的计算,接着是计算氢原子在吸收波长0.8纳米X射线后氢原子电子层中电子的能量变化。

他一开始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在没有引进重光子概念的前提下,搭建了一个模型。

用模型计算出的数据和原始数据一对比,果真如之前的一样,氢原子在吸收0.8纳米X射线后,释放波长2.38纳米X射线在时间上对不上。

首节上一节26/12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