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从港岛开始 第153节

“你.......”

陈尚武没等陈伟说完话,就将沏好的茶放在面前,招呼道:

“伟哥,来喝茶。”

“哼!”

“伟哥,你先前好像说你特地去打听国术擂台赛的事了,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了吗?”

陈伟接过茶杯,漫不经心地瞥了一眼他,意有所指的说道:

“我这辛辛苦苦的跑断腿,还被你耍,你要是没点表示,这个好像也说不过去吧?”

“伟哥,你看这样,晚上宵夜。地点你挑,我买单!”

“那还差不多。”

陈伟满意点头,喝了一口茶。

“我打听到,这次的擂台赛,参加的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除了小部分武馆青黄不接,没有顶门立户的年轻一辈撑场子,不会参加。大部分武馆都会安排馆内的好手参加。”

陈尚武点了点头,毕竟只要在擂台上取得好的成绩,不管是对武馆还是个人来说绝对是名利双收。

“还有呢?”

“都是年轻人参赛,也没有成名已久的老一辈。陈师傅,以你现在的身手,打出好名次还是没问题的。但是,你想争夺冠军的话,还是要注意两个人的。”

“哪两个?”

“咏春拳,周正明!蔡李佛拳,谢灿!”

“伟哥,我知道了。等到擂台赛开始,看他们打个几场,就能大概知道他们的实力了。”

陈尚武起身帮他续了一杯茶,放下茶壶。

“你先慢慢喝茶,我去练拳。顺便看一下陆心怡下面的几名伙计练得怎么样了。”

“走吧,走吧!刚好一个人休息下,今天都跑了一天了。”

第103章 出路

陈尚武走出会客室,就看到一身短衫的吴东正挥舞着汗水击打沙袋,而三名军装则扎着马步。

“嘭!”

沙袋高高扬起。

陈尚武身子一侧,刚好避过扬起的沙袋,来到另一个沙袋前。耸了耸肩,活动了下四肢,右手握拳干脆利落的一拳猛然击打在面前的沙袋上。

吴东手上动作不停,侧过头看了他一眼。

“你刚才和那位陆警官切磋,她的实力怎么样?”

“实战经验不够,受寸止规则影响,动作太规范了。虽然反应和速度不错,但是力量不行,抗击打能力也不行。”

沙袋回落,陈尚武再次狠狠地一拳击打在沙袋上。

他瞥了眼一旁的的三名学员。

“他们表现怎么样?”

“很不错,到底是有基础的,而且听得进去话,你怎么教他们就怎么做,也不会多问。不然我那有时间练拳,”

“嗯,你这几天也不要懈怠,后天国术擂台赛就要开始了。”

“我知道了。”

吴东点头道。接着右臂微屈化为肘,凶狠地顶在回落的沙袋上。

“嘭!”

沙袋以更快的速度扬起。

两人也不再说话,专心地打着沙袋。一声声重击沙袋的声音在二楼回响。

扎着马步的三名学员听着重击的声音,又看了一眼沙袋扬起的幅度,相互对视一眼,暗自心惊。

他们先前也打过二楼的这些沙袋,知道这些沙袋都是特制的,比一般的沙袋要硬得多,不说他们能不能打出这个幅度,就是能也会伤到手腕。

陈尚武一边打着沙袋,一边想着国术擂台赛的事。

民初,为了提倡尚武精神,武术勃兴。1928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国术”一词开始通行天下。

中央国术馆曾举办过两次全国性的国考、一次全国武术擂台赛,旨在“唤醒全国同胞,雪东亚病夫之奇辱。”

自此,国术擂台赛的传统就流传了下来。

台省的国术擂台赛是五十年代开始举行的,规则是裸拳无护具规则,擂台上经常打的是脸上血肉模糊,地上到处是血,所以被台省的媒体称为野蛮的斗殴。

东南亚擂台赛是六十年代创立的,之后港岛也紧随其后于七十年代创立国术擂台赛。

和港岛不同,东南亚擂台赛不仅有传武门派,还有全世界的其它拳派的武者参加。

像空手道、跆拳道、泰拳、柔道等都会有人参加,而且都是综合技术性武者,并非只会单一搏击术,更类似于后世的综合格斗。

而港岛的擂台赛从七十年代开始,因为没有获得资本的青睐,自然是资金有限,又没有官方支持。所以只能由国术总会牵头,各大武馆响应,类似于自发性组织的小型擂台赛。

自然也就奖金有限,但更多的则是一种荣誉。

陈尚武此次参加也不是奔着奖金去的,他也不在乎那点奖金。开这个武馆他没花什么钱,除了买器材的钱,他和吴东的手上还有三十五万左右的港纸。

这次和吴东参赛,他更多的是想获得荣誉,提升自己及武馆的名气。

要不然,他即使想改变传武的现状,也是人微言轻,没人会理会他这个毫无名气的年轻人。

其实东南亚擂台赛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现在还未发展的综合格斗也许是传武的一个出路。

首节上一节153/432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