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武英雄开始 第92节

李逸之郑重道:“李瑜听封。”

“陛下,臣在!”李瑜忙走了出来,躬身一礼。

李逸之道:“即日起,朕收你为义子,并封为太子,进行监国。”

此言一出,不仅李瑜傻眼了,整个朝堂上所有人都傻眼了。

这皇帝是要干嘛,不仅把徒弟封为太子,还命太子监国,这是退位让贤的节奏么?

杨逍等人,乃至诸多朝臣,皆是纷纷劝阻。

李瑜也忙跪了下来,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还请收回成命。”

李逸之坚定地说道:“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朕一言既出,岂能够出尔反尔,日后如何统御天下。对了,朕已经安排了庆宴,诸位都去偏殿吧。”

众人见李逸之态度坚定,目前也只好先接受了,至于太子之事,日后再说。

等皇帝有了妃嫔,有了子嗣,自然不可能把皇位让给外人。

李瑜则跪在地上,脑海一直在嗡嗡作响,他想过自己会封王,从此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是,却没有想到师父会封他做太子!

这是他根本不敢想的事情,而且即使如今师父态度坚定,李瑜心中依然没有任何的喜意,反而心冷得恐惧,因为他想得更远。

日后如果师父娶妻生子了,那太子之位他还能够坐得稳么?

到时候可就不是简单的被废了,还可能有性命之忧!

整个宴会上,李瑜都是浑浑噩噩,其他大臣也没有上前来套近乎的,那怕是原青龙帮的那些人,似乎也有意疏离了。

宴会一直持续到了半夜,众大臣纷纷离去,李瑜刚要离开,就被一名内侍拦住了,说李逸之要找他。

御书房内,李逸之看着李瑜混沌的样子,叹息道:“小瑜,你是不是想不明白,我为何让你做太子,并且监国。”

砰!

李瑜一下跪了下来,祈求道:“师父,还请收回成命。”

“你起来吧,放心,你想得那些事情都不会出现,你就是下任皇帝。”李逸之说道。

李瑜却不肯起来,抬头道:“师父,请恕徒儿大胆。您只是现在没有子嗣,以师父的修为,恐怕再活上百年也不是问题,到时候肯定是子孙满堂,徒儿那里敢奢望太子之位。”

李逸之上前,把李瑜拉了起来,说道:“你我虽然名为师徒,却情同父子,何时我们说话也这么生分了。实话告诉你们,我在祭天时,冥冥中有种感应,我可能在这个世界待不了多久了,所以才会临时决定,封你为太子。”

李瑜眼中惊恐,焦急问道:“师父,怎么会这样,您的修为如此之高,就算是比之张三丰,恐怕也逊色不了多少,这世上谁能够威胁得到你。”

李逸之摇头,说道:“不是外在原因,而是我自己。我如今的修为已经到了突破的边缘,但是能否顺利突破,我并无十足的把握,万一失败……。因而,我不得不早做打算。不过还好,你在我们原来的那些将领心中,威望还不错,可以得到他们的支持,倒不用太担心皇位稳固的问题。”

李瑜依旧焦急道:“师父,既然突破有危险,那您又何必去突破。坐拥万里江山有何不好!而且日后,徒儿也可以好好孝敬您。”

“个人追求不一样,我追求的是武道,皇位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因而那怕是明知有危险,我也不会退缩的,否则就失了武道之心。”

李逸之摆了摆手手,道:“好了,不要再婆婆妈妈的了。虽然我这些年都在刻意的培养你,你也算是成才了,做一个合格的皇帝应该问题不大。但是有些话,我说你听。”

“是,师父。”

李瑜见李逸之心意已定,他不知道是该伤感,还是高兴。

李逸之道:“明教那些人,我虽然赐予了高官厚禄,但是他们终究是武林中人,不懂朝政,但却又认为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恐怕日后会喜欢干涉朝政。将来你做皇帝后,千万不能够纵容他们,手段可以狠辣些。”

李瑜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是师父说出来的话。

第八十五章:落幕

李逸之轻轻一笑,说道:“是不是觉得很震惊,甚至失望?”

“徒儿不敢!”李瑜忙低下来。

李逸之叹息道:“小瑜,如果你还是抱着这样的心态,那我就真的担心,把这天下交给你是否正确了。你要知道,你不仅是明教的人,更是天下百姓的皇帝,你的一切出发点,都应该是为天下人谋福祉,造福百姓。”

“师父,我让你失望了。”李瑜惭愧道。

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毕竟他跟了李逸之十八年,学到的很多东西,刚才只是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罢了。

“你能够明白就好。作为皇帝,很多事情不需要你亲自动手,李善长那些人就会帮你驱赶明教的人,到时候你只要顺势而为就可以了。同时对于李善长他们,你也不能够完全相信,需要建立自己的耳目,来监视天下百官,以免身在深宫中,不知天下之事,被他们蒙蔽了。”

李逸之点点头,道:“明天到时候,我会分别召见杨逍,以及李善长他们,告知我的决定。相信经过解释后,他们都会支持你的,毕竟你现在是我义子了。不过你也放心,在大都未攻下前,我不会尝试突破,以免横生枝节。”

“是,师父。”

李瑜也逐渐恢复了过来,冷静地说道。

李逸之最后劝诫道:“嗯,你下去吧。日后不懂的,要多向人请教,不要不懂装懂,更不要妄自称大。”

第二日,李逸之在分别召见了杨逍等人,以及李善长等人后,就进入深宫闭关了,而所有朝政,都交给了李瑜。

可以说,在权力上,李瑜已经和皇帝无异了。

杨逍以及李善长这些人虽然无奈,但是也只能够接受这一切了,毕竟李逸之仍在,他们根本翻不起浪来。

对此,最高兴的就莫过于李瑜的大哥李大了,他这个小混混,将来不久,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王爷了。

接下来的日子,明朝大军依旧在快速推进,并终于在一个月后,重兵围困了大都。

大都作为元朝的国都,此事已经聚集了残兵败将近二十万人,准备背水一战。

只是,这些蒙古士兵早就被明军吓破了胆,因而尽管人数不少,可是还没有坚持半个月,大都就攻破了,包括皇帝在内的绝大多数皇族及大臣,统统被俘。

除了汝阳王,其他人全部被就地斩首,因为李逸之的命令,不必押送到南京来。

至此,长城以内的国土,就基本上被平定了。

等到消息传到南京,已经是十天之后。

…………

首节上一节92/800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