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960节

至于那些没有的,只要他列在书单上,图书馆就一定会想办法帮他弄的,并且补充到图书馆的书架上。

说到这件事儿,还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就在他坐在图书馆里钻研着关于黎曼zeta函数的问题的时候,有人偷偷拍了一张他坐在堆满书本的书桌前的照片,发到了朋友圈里。

后来转来转去,不知怎么的这张照片就出现在了一篇风靡整个高校朋友圈的鸡汤软文中。

其实吧,陆舟倒是不介意别人拿自己当正面例子,去教育别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但唯一让他有些不爽的就是,那边朋友圈软文中用到了“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谚语……

活到老学到老是什么鬼?

他还没到三十呢!

怎么就老了?

好气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陆舟钻研着如何将准黎曼猜想的结论推广到黎曼猜想上的时候,等待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马普学会数学研究所所长法尔廷斯教授,终于接受了《数学年刊》的审稿邀请。

而随着审稿人的确定,陆舟的那篇论文也终于正式进入了同行评审环节。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根据这黎曼猜想的难度,以及那40页纸论文的厚度,乐观点想等到审稿的结果出来,也得是12月份的事情了。

因为这篇关于准黎曼猜想证明的事情,整个数学界都议论的沸沸扬扬。

甚至于走在金陵大学的校园里,陆舟偶尔都能听到人们议论这件事的声音。

不过对于别人如何议论,陆舟倒是没有太放在心上,他现在几乎将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ε的取值上。

就这样,十一月份渐渐进入了尾声。

也就在这个时候,国际社会上发生了一件与数学界无关的大事儿,而其轰动的程度也远远超过了这黎曼猜想的证明。

经过了为期半年的施工,月面研究设施的一期工程,终于在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以及无数航天企业的不懈努力之下建成了!

第843章 月面永驻!

一片漆黑的星空中。

宛如一只展翅翱翔的银色巨龙的天宫号空间站,平稳地漂浮在环月轨道之上。

自那遥远的天际之处,一座长条状的航天器,宛如一叶扁舟缓缓驶来。

在这座航天器的侧面,用白漆书写着“002”字样的编号,标志着这是第二艘新“下水”的鹊桥号。

而此时此刻,坐在这艘鹊桥号上的人们,正是来自世界各国、从事各方面领域研究的科研人员。

起落架向前伸展,行驶在环月轨道下方的鹊桥号,缓缓向月宫号空间站靠拢。

站在舷窗的旁边,眺望着不远处那颗银白色的星球,穿着舱内宇航服的斯蒂芬教授一直沉默着,忽然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难以置信。”

同样欣赏着舷窗外的景色,来自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的伊恩·克劳福教授感兴趣地看了他一眼,好奇问道:“难以置信什么?”

“……没想到华国人真的做到了,在月球表面建造科研基地,”喉结缓缓的上下动了动,凝视着舷窗外的那片银色大地,斯蒂芬教授表情复杂地继续说道,“我一直以为,他们只是想从联合国那里骗经费。”

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座半永久的实验设施,就在几个月之前,这听起来还像是在做梦,如此大的手笔,是欧洲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斯蒂芬教授也从来没有认为过华国真的能够做到。

然而摆在面前的现实却再一次刷新了他的眼球,也刷新了他的认知。

在地球上完成生产,通过鹊桥号完成运输,空投到月球表面,整个施工过程就像是垒积木一样轻松到令人诧异。

如果不是从实地拍摄的图片上看过了整个月面科研站的全貌,他甚至都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不只是如此,据说华国最近还打算在环形山上建造对撞机来进行物理实验,已经主动派出了专家团队前往了上京,主动帮助华国解决高能物理实验上的技术问题。

曾几何时,“华欧友谊”和“丝绸之路”一直是被华国媒体挂在嘴上的事情,但如今频频说起这两个词的似乎已经不只是华国的媒体,欧盟的会议上总是能听到这两个词被各国代表体提及。

为了参与到月面科研基地的项目中,各国不得不向华国支付一笔不菲的经费,以换取本国科研人员参与到月面科研基地项目的机会,以及为本国的企业争取到来自月球上的订单……

“他们已经完成了航天产业的规模化,这对他们来说没什么难的,”伊恩教授继续说道,“我在很久以前就在论文中提到过,开发月球资源是我们的文明通往太空的必经之路。如果我们不去掌控这里,自然有人会去这么做。”

“所以我才说难以置信,”斯蒂芬教授轻轻叹了口气,“这才多少年,他们已经做到了我们十年之内都只敢去想象的事情。”

顿了顿,看着舷窗外渐渐靠近的空间站,斯蒂芬教授忽然突发奇想的说了句。

“说起来,不知道Z博士会不会在这座空间站上。”

在上次的危机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火星细菌事件中,一篇化名发表在Arxiv上的论文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件事情一直到现在为止,依旧被整个生物学界津津乐道。

目前整个生物学界都流传着关于z博士的传说,然而到现在为止,即便一些官方机构也参与到了调查中,但依旧没有人确定这位拯救了全人类的英雄的身份。

忽然在这里听到了Z博士的名字,伊恩教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问道。

“为什么你觉得他会在这里?”

“我仔细研究过他的那篇论文,发现他在语法的习惯上和我带过的几个华国学生很类似,直觉告诉我他应该是个华国人,而且很有可能参与到X-0172细菌的研究中。现在全世界唯一一名患者就在月面科研站里躺着,他没有理由不来这里。”

伊恩教授调侃了一句说道:“我记得前段时间你才说过,你不相信这种研究成果是华国研究所能做出来的。”

斯蒂芬教授轻咳了一声,伸手摸了摸鼻子。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

两人正说话间,鹊桥号已经与天宫号完成了对接,连接口处的舱门缓缓打开。

在信号灯的指引下,穿着舱内宇航服的专家们,在连接口处的舱门前集合,依次通过舱门飘进了空间站内。

站在平衡气压的缓冲室中,一位面容严肃、身材高大、穿着舱内宇航服的华国工作人员,站在了众人的面前。

首节上一节960/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