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948节

商务部的一把手杨部长看了陆舟一眼,投去了询问的视线,见到陆舟点了点头之后,心里立刻有了底,同站在旁边的格鲁杰夫部长说道。

“当然没问题,请随我来。”

星空科技的航天装配中心同样在航天工业园区内,倒不如说整个航天工业园区便是围绕着星空科技的那座航天装配中心开发出来的。

因为格鲁杰夫本人的要求,一行人没有坐车,而是一路走了过去。

一路上上这位俄罗斯中年男人的视线一直黏在街道旁两侧的建筑上,不动声色的眼中时不时流露出震撼的表情。

没有丝毫的预兆,他忽然感慨了一声,同走在旁边的陆舟说道。

“……看到了这里的一切,我总算是明白你们为什么能够造出月宫号这样的世界奇观了。”

陆舟笑了笑说:“世界奇观谈不上吧,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并不比它小。”

格鲁杰夫摇了摇头:“国际空间站是数十个国家共同努力经营出来的结果,耗费十数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你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国际社会需要十年去完成的工程。如果这都算不上世界奇观的话,我想大概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作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丰碑了。”

虽然知道这位表面粗犷的俄罗斯大汉在拍自己的马屁,但陆舟的心中还是忍不住暗爽。

毕竟解体之前的毛子也算是航天霸主之一了,解体之后虽然比不上当年,但继承的遗产能够他们吃老本到现在,可想而知这笔技术遗产究竟有多丰厚。

很少有人知道,Space-X的BFR火箭上的“猛禽”液氧甲烷发动机采用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技术,就是前苏联的UR-700火箭的RD-270发动机上的。

当然,暗爽归暗爽,但还是得客套一下的。

陆舟笑了笑,谦虚说道。

“哪里,我们不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电推进技术是从高等文明的残骸上逆向出来的,从这层意义上来讲倒是没错,陆舟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只不过格鲁杰夫似乎误会了陆舟口中的这位巨人,想到前苏联航天工业曾经的辉煌,有些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干笑了两声,好在杨部长一眼便看了出来,不着痕迹地接过了话题,才让对话没有因为格鲁杰夫不好接话而冷场。

虽然出了这么一段小插曲,但双方的关系并没有受此影响。一来格鲁杰夫并不是小气的人,不会去计较一位不善言谈的学者说了些什么,二来是双方在国际上地位的差距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也失去了计较的立场。

尤其是航天这一块。

航天市场的重心正在从近地轨道扩张向地月转移轨道,俄罗斯想要为本国的航天产业谋求出路,就必须得到华国的帮助。

如果不是因为实力,还有什么别的原因能让一只脾气暴躁的北极熊温顺的憨态可掬呢?

恐怕,也不会有其他原因了。

第834章 商业化与规模化

一行人很快来到了航天飞机装配中心。

坐落在整个装配中心正中央的那座厂房,便是祥瑞号的诞生地,也是一系列星空科技出品的航天器的摇篮。

此时此刻,在这座庞大的厂房内,正横躺着一座长条状的金属舰体。之所以说是舰体,那便是因为这庞大的体积,实在是像极了一艘核潜艇,而非一架航行在外层空间的航天器。

因为狭长的舰身难以承受本身重力的缘故,整个舰体被分成了三段,由牢固的机械骨架固定悬空。

当走进这座厂房的那一刻开始,俄罗斯的代表团便像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好奇的左顾右盼者。

格鲁杰夫先生和一众经济与发展部的官僚倒还好,那些跟随经济与发展部访问团一同前往法国的航天专家,在看到了那座鹊桥号的尊容之后,眼睛都恨不得长在那东西上面。

尤其是那位一直跟在格鲁杰夫身后的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公司的专家、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考夫曼教授,诧异得下巴都恨不得掉在了地上。

俄罗斯代表团在这座庞然大物的旁边驻足了足足有五分钟那么久,格鲁杰夫用惊叹的语气感慨道。

“难以置信……这是你们的飞船吗?”

“鹊桥,”陆舟笑着说道,“如果你将它称之为飞船也没错,有时候看着这玩意儿,我也会觉得它比起航天器更像是一条船。”

这时候,站在格鲁杰夫旁边一直没有说话的考夫曼院士,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

“这么大的飞船……你们打算怎么送到太空上去。”

这句话一问出来,站在旁边的不少华方人员顿时紧张了起来。

参观归参观,但涉及到技术层面,大家肯定都是捂的紧紧的。

杨部长正准备上前打个圆场,将这个话题带到别的方向,不过看到陆舟递向他的安心的眼神,随即便打住了话头。

看着眼神充满狂热的考夫曼院士,陆舟淡淡笑了笑说道:“我们分三次发射,先发射指令舱,然后是货仓,最后是引擎,然后在外层空间对接组装。”

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但在听过之后,俄方专家却是心头巨震。

航天器对接一直是空间技术中的难点,需要对接的组件越多,整个发射过程的风险便越高,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对接技术,也只做到了将航天器拆成两部分,发射到外层空间进行交会对接。

然而陆舟这句话却是告诉他,华国现在已经能够做到将一架航天器拆成头身尾三份,发射到外层空间上再凑到一起,即便是格鲁杰夫部长,此刻脸上也不禁浮现了震撼的表情。

“没想到贵方的发射技术已经到了这种程度……”望着躺在支架上的鹊桥号,格鲁杰夫的脸上写满了复杂的表情,“我可以问下,它采用的是电推进系统吗?”

陆舟:“电推进系统是未来的趋势,在外层空间的行情不需要很大的推力就能完成,化学火箭的优势……在接近重力井的边缘之后就结束了。”

格鲁杰夫与站在旁边的考夫曼院士对视了一眼,交换了片刻眼中的震撼。

商务部的杨部长轻轻咳嗽了一声,友好的笑了,笑上前说道。

“航天飞机装配中心的参观就到这里为止吧,我们的航天工业园区里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期待着能与贵方展开合作。”

“说的也是,在星空科技待的时间确实有点久了,”格鲁杰夫笑了笑,继续说道,“那就请杨部长带我们参观下,贵国的其他优秀企业好了。”

剩下的一路上,格鲁杰夫显得有些兴趣缺缺,跟在他身后的那些来自俄罗斯的专家,目光也变得挑剔了起来。

航天工业园区内虽然也有不少优秀的航天企业,但却没有一家能够达到星空科技的程度。有的体量庞大,光是园区的规模就比星空科技的工厂大上数倍,但技术面缺乏,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生产出来的东西,都谈不上有多先进。有的虽然掌握着一些很具有开创性甚至是令人眼前一亮的技术,但公司本身体量却不大,顶天了也只能做到配件供应商的程度,成不了太大的气候。

不过在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格鲁杰夫也是在心中松了口气。

也幸亏星空科技只有一个。

这种同时兼具着研发能力,产能又强大的航天企业要是还能再有一家的话,那华国的航天工业的实力未免也太恐怖了点……

剩下的行程陆舟并没有陪在俄罗斯访问团的旁边,不过晚上在紫金山大酒店举行的外交宴会,身为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总设计师的陆舟,还是得过去赏个脸的。

首节上一节948/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