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861节

“考虑到未来月球上的发射需求量将在千吨级以上,我们正在考虑在同步轨道与月球之间打造一条能够快速往返的走廊,专门用于地球轨道与月球轨道之间的物资运转,以及……”

记者小姐姐激动问:“以及?”

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以及,方便我们将更多对月球感兴趣地人,送到月球上去。”

……

月宫号成功入轨的当天,上京时间下午七点。

央视一套的新闻联播,正式公布了月宫号成功入轨的消息。

与此同时,随着新闻保密时限的解除,各大参与过科工局新闻发布会的媒体,也纷纷紧随其后地将相关的采访内容公布与众。

在月宫号成功入轨的消息公布之后,华国在月球轨道上的壮举,再一次震惊了世界。

自从冷战时代以来,火箭的发射技术日新月异,地外行星探测器活动半径屡创新高,地球环绕轨道的卫星与太空垃圾数量也一直在以指数式的增长着。

然而,即便是如此,依旧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真正意义上将数十吨重的空间站修到月球轨道上。因为这考验的不仅仅是大推力火箭以及卫星发射技术,对卫星控制技术更是一个巨大考验。

毕竟,月球的质量是不均匀的,而且月球的引力相较于行星太小。在月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将更多地受到来自其他行星乃至恒星引力的影响。

在这两者因素的作用下,运行在月球轨道上的航天器很难长时间维持在同一个轨道上运行,必须得根据引力环境的变化不断主动变换轨道,才能够长时间稳定运行下去。

大多数环月探测卫星使用年限都相当的短,通常都是用完了就扔的那种。然而耗资上百亿的月宫号空间站,显然不可能像是一般环月卫星那样用完就扔,单个空间站的使用年限至少也在二十年以上。

由此可见,即便有了优秀的推进技术,若是没有同样优秀的控制技术作为辅助,上了天的空间站就会像一个强壮的瘸子,身体锻炼的再好也无法活的像正常人一样。

好在有着星空科技以及金陵高等研究院,华国在电推进技术上走得比其他国家要远。

装备有可以稳定、持续提供推力的电推系统的月宫号空间站,相对而言对控制系统的要求就降低了不少。

当然了,即便如此,做到这一点的航科集团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整个数米长的核心舱,几乎集中了航科、航天两大巨头最先进的技术,尤其是其中的主控计算机,更是从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请来了“神威”太湖之光的设计团队完成的设计。

不只是华国航天工业的技术结晶,就算将其称为整个华国科技的结晶也丝毫不为过!

与此同时,除了对新闻本身的报道之外,新闻联播用了整整一集的时间,对整个月宫号计划台前幕后的事情进行了报道,并且在节目的最后放出了一段长度约为十分钟的视频。

上一次载人登月时,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的缘故,没能将现场的实况实时直播给等待在电视机、手机、电脑屏幕前的人们。

而这一次,与上次不同。

升级了通讯系统的祥瑞号,不但利用多余的通讯资源将拍摄到的月宫号高清照片传了回来,更是将月宫号出舱到入轨的整个流程,都用镜头录制了下来。

当这段视频经过专业人士的剪辑,在新闻节目以及网络社交媒体上放出之后,相关话题的热度彻底被引爆了……

第765章 先从坏消息开始吧

视频中,银白色的圆柱体核心舱安静地漂浮在环月轨道上,远远望去只有拳头大小的电推进喷口绽放着蓝色的弧光,推动着核心舱缓缓转向。

很快折叠的太阳能板向外张开,就如同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面向朝阳展开了它的翅膀。

从出舱到稳定运行,视频只有短短的十分钟而已,成功入轨的祥瑞号,在一片暮色中驶向了日光与月面交汇的尽头。

这一幕,就如同一幅画一样。

就在视频放出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视频下方的评论区,就已经被激动的网友们给刷爆了。

【那就是我们的月宫吗?好漂亮!(激动)(激动)】

【酷毙了!!!】

【但愿有生之年我能有机会上去看看。(二哈)(二哈)】

【这月球看上去太荒凉了,要不咱们在上面种点什么吧。(滑稽)】

【大国重器!!!华国V5!!!(拳头)(拳头)】

多少年来,华国在航天领域一直在紧追西方国家的步伐,长五火箭的成功率与运载力,也常常为人所诟病。

如今,华国终于在电推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并且凭借自己的力量,将空间站送到了月球轨道上,昂首阔步地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这一路上的辛酸与艰辛以及来之不易,恐怕只有华国航天人自己才知道了!

就在月宫号成功入轨之后的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消息很快漂洋过海地传到了海外。

NASA首先在官网以及推特上证实了这一消息,警戒着俄罗斯航天局、欧空局、日国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也纷纷发布了相关的公告,并且向华国发去了贺电。

不管是否存在竞争关系,也不管祝贺是否发自内心,承认对手的强大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即便心中一万个不情愿,NASA也不得不承认,华国在月球上的动作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在月球轨道上修建空间站,即便是他们也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能够做到,就这一层意义而言,华国人确实做到了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而就在各大航天机构相继证实了月宫号成功入轨的这一消息之后,BBC的记者综合了分别对NASA官员以及华国航天局新闻发言人的采访,站在中立的角度,对整个事件进行了一个综述性的报道……

“……目前来看,华国在对月球资源的探索以及开发上,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飘忽不定地月球轨道上修建一座半永久性的设施,并且确保它能长时间的运行在一个稳定的高度上。”

“根据NASA的专家所言,月宫号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华国在电推进技术上取得的重大进展。相比起不易于精确操控的化学推进手段来说,电推进技术在操控性上确实更胜一筹。”

“不得不说这非常的令人惊讶,相比起传统航天大国而言,华国航天工业无论是在起点上还是商业化程度上,都远远逊色于老牌航天大国俄罗斯与已经成功建立一套航天商业化发展模式的美国。”

“但无论如何,他们确实做到了。”

“月宫号取得的成功或许只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小步,但却是我们的文明,乃至整个世界迈向未来的一大步!”

非常罕见的,BBC在这篇中立的报道中,对华国以及月宫号给出了罕见肯定的报道。相关的报道视频在投放到youtube等视频网站上之后,立引起了国外网友们广泛的热议。

相比起相比起国内网友的激动与兴奋,这些热议的声音,多少都带着些各种羡慕嫉妒恨的情绪在里面。

尤其是北美的网友,先前生命维持单元发射升空,还让不少人兴奋了一阵子。然而才一个多月不到,华国月宫号核心舱便正式宣布在月球轨道上服役,走在了美国的前面。

若说心里没有一点落差,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也有不在意的人。

首节上一节861/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