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842节

只不过问都问出来了,这会儿就算再想反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只见陆舟不好意思一笑,认真思考了一会儿,开口说道。

“就叫N-1好了。”

命名原则到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纯粹是考虑到这种碳纳米管表面的含氮修饰基团比起其他碳纳米管材料而言太有特点,于是干脆就用字母N来命名这种材料的系列了。

至于N-1,自然是因为它是1号,如果以后研究出了更新型的类似材料,直接按照1234的规律往后类推就行了。

虽然他也考虑过什么类似于“超级抗拉碳纳米管”或者“比钢铁还抗拉100倍的碳纳米管”这些描述材料性能更贴切的名字,但由于写起来实在是太占用篇幅,于是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对自己起名字的本事相当满意,陆舟将询问的视线投向了杨旭,原本是打算问问他的意见,结果见他半天没有反应,于是迟疑了下问。

“……怎么了?”

“没什么……”杨旭尴尬而不失礼貌的一笑,“只是觉得,挺有你的风格。”

陆舟:“……?”

啥意思?

瞧不起我起名字的品味?

就在这时候,一个电话忽然打到了陆舟的手机上。

取出手机看了眼,见是李局长打来的,陆舟和杨旭打了声招呼,然后便一边按下了接通按钮,一边走到了实验室外的走廊上。

“喂?”

“是我。”

听李局长的语气不太对劲,陆舟也就没有寒暄,直入正题地问道。

“出什么事了?”

果然,李局长的下一句话,印证了他不好的预感。

“……航科集团那边出了点问题,核心舱的散热系统散热功力不够,”停顿了大概两三秒,李局长语气沉重地说道,“发射计划可能得延期了。”

对于航天器而言,散热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很难在设计阶段被发现的问题。虽然现在的技术已经能够对总产热量和散热量进行模拟,但这种模拟终究还是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与实际情况出现偏差。

举个最近的粒子,美国的GOES-17卫星就是因为冷却系统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其容易受到太阳辐射和过热影响,使得其无法及时有效获取红外云图,一到了晚上就和瞎子一样,几亿美元的投资几乎是打了水漂。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能够在地面上发现问题,已经相当幸运了。毕竟等航天器上了天以后,再想大修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一听是散热出了问题,陆舟立刻问道:“不能通过加装散热板解决吗?”

李局长语气沉重道:“……问题不是出在了散热板上,据说是出在了环路热管。”

一听到问题是出在了环路热管上,陆舟心中顿时咯噔了一下,立刻意识到了问题恐怕不简单。

“……你的意思是,整个环路热管得重新设计?”

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带上了些许的苦涩。

“恐怕是这样。”

陆舟:“……”

妈耶……

重做环路热管!

这尼玛和把整个核心舱的外壳拆了送去回炉一遍有啥区别?

第752章 问题恐怕不小

把核心舱重做一遍,就算航科集团赔得起这个钱,身为月球轨道施工委员会总设计师的陆舟也等不起了。

祥瑞号的燃料和工质都补给完了,就差发射了,你特喵的居然告诉我核心舱出问题了?

这尼玛忍?

当然不能!

在走廊上来回踱了两步,陆舟下定了决心,对着手机说道。

“我这就去一趟津门!”

电话那头的李局长愣了下。

“你去干啥……你还懂空间站不成?”

航科集团那么多专家在那儿都解决不了,包括袁院士看了都直摇头的,你一个外行去了能有什么用?

星空科技的主要研发项目都在电推进系统上,可不包括空间站系统设计,指不定整个金陵高等研究院,连个这个方向的工程师都找不出来。

陆舟咬了咬牙说道:“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能不能解决先让我看了再说!”

这要是真让航科集团把核心舱基本旱死的外壳拆下来,重新给里面的环路热管布线,只怕拖到今年年底都不一定能顺利上天。

哪怕他解决不了具体的技术问题,他也打算去现场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退一万步真解决不了,也好让自己彻底死心。

见陆舟态度坚决,李局长也不再劝说什么,停顿了一会儿说道。

“那行……我和航科集团那边打声招呼,让他们先别急着把核心舱给拆了。”

“嗯,拜托你了。”

和李局长道了声别,陆舟挂断了电话,将手机塞回兜里,重新快步走回到了实验室里。

正将玻片从显微镜上取下,将实验桌收拾干净的杨旭注意到陆舟脸上凝重的表情,略微迟疑了下,开口问道。

“……怎么了?”

首节上一节842/1131下一节尾节目录

推荐阅读